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中国是世界紫菜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而主要栽培种类只有条斑紫菜和坛紫菜两个品种,养殖品种相对比较单一,而紫菜新品种的开发和利用首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苗种培育,也就是解决紫菜丝状体的质与量的问题。我国的半叶紫菜主要分布在山东青岛至辽宁大连的黄海西部海区,通过培养半叶紫菜的游离丝状体,用游离丝状体接种贝壳进行半叶紫菜苗种培育,或者将半叶紫菜游离丝状体培养成熟,直接用游离丝状体在半叶紫菜网帘上采集壳孢子,培养半  相似文献   

2.
<正> 1989年,连云港市农业利用外资开发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一起,在连云港市方洋港海区进行了坛紫菜生产性试验并首获成功。育苗是在青岛自然条件下培育成功的。当年9月5日连云港市将采好苗的网帘挂到方洋港海区半浮式架上培养,  相似文献   

3.
条斑紫菜人工育苗期预防绿藻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藻是条斑紫菜(Porphyta yezoensis)养殖中的主要灾害之一,它严重地降低了紫菜的产量和品级率。目前,已有晒网、柠檬酸浸泡、冷藏网等多种办法除绿藻,均有一定效果。绿藻污染网帘,一般有三条途径。一是紫菜养成前期海水中的绿藻孢子附着于网帘。二是紫菜网帘上前年残留的绿藻。三是采壳孢子苗时,绿藻孢子与壳孢子同时附着于网帘。因此,预防绿藻的产生应从育苗阶段开始,因为在育苗期,海水和果孢子水中的绿藻孢子亦能钻入贝壳,并可以与条斑紫菜营养藻丝一起生长、发育、成熟、放散,至秋季采苗时与壳孢子同时附着干网帘上,成为海区绿藻难以根除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对条斑紫菜育苗中绿藻的预防进行了许多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把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王慧  庄汉力 《海洋渔业》1985,7(1):19-21
<正> 目前紫菜附着基质除少数地区保持竹帘外,均采用维纶纱线或维伦纱与聚乙烯丝混纺线做成网帘或条帘,根据海区情况和各地生产经验采用维纶纱与聚乙烯丝不同比例的混纺材料。又因材料、网形、目长不一,每180平方米的用线量从15至25公斤,相差较大。使用前除对网帘、条帘做清洗杂质的泡洗外,不做任何处理。附着基质的性质完全取决于所采用化纤的固有属性。而化纤的固有属性未能满足紫菜在生产过程中对附着  相似文献   

5.
坛紫菜冷藏网和浮筏养殖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将是扩大紫菜养殖面积、提高产量、质量的有效方法。但如何达到一次性壳孢子采苗,以保证在一个海区的同一筏架上进行多次冷藏网换网浮筏养殖所需要的苗帘出好苗,  相似文献   

6.
<正> 插箔又叫软簖、漏旋、箔等。官厅水库1994年批准初试了该项渔法渔具。1 插箔渔法 插箔捕鱼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引帘(又称箔挺、趟箔、长路帘),设置在鱼类通道进箔旋的入口处,成一直线,起阻拦和诱惑鱼群作用,其长度随水域环境而定,一般为500~2000m;门帘(又称大门、生根),鱼类进箔旋通道,左右对称,形如大门,长100~  相似文献   

7.
在15 ℃条件下,研究了3种栽培方式(水培促萌+萌中插植、水培促萌+萌后插植以及基质栽培)对鳗草(Zostera marina)种子萌发、实生苗建成与生长的影响,分析了鳗草实生苗的培育成本及其应对不同栽培方式的生理响应。结果显示,水培促萌+萌中插植、水培促萌+萌后插植的鳗草种子萌发率和实生苗建成率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达到54.8%和46.5%,分别是基质栽培处理组的1.3和1.6倍(P<0.05)。水培促萌+萌中插植、水培促萌+萌后插植的鳗草实生苗的各项生长指标亦无显著差异(P>0.05),其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基质栽培处理组(P<0.05),特别是根生成速率平均达到基质促萌处理组的1.6倍。主成分分析显示,水培促萌+基质插植的鳗草实生苗生理状态较优,其中,总氮和可溶性糖含量的贡献度较大,贡献度平均分别达到16.6%和15.0%,是基质栽培处理组的1.2倍(P<0.05)。培育成本分析显示,水培促萌+萌后插植栽培方式的培育成本最低(3.6元/株),是水培促萌+萌中插植栽培方式的81.9%。综合实生苗培育效果和培育成本,水培促萌+萌后插植的栽培方式是适宜的鳗草实生苗栽培方式,其主要通过提升实生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和提高光合色素含量,实现对实生苗建成与生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科学养鱼》2008,(4):44
一、紫菜养殖筏架的设置1.养殖筏架的结构主要由网帘、筏架(包括固定筏架的橛、缆,浮子等部分)组成,网帘是紫菜的附着基质,筏架是张挂网帘的框架,并兼有浮动的作用。网帘由网片、网纲组成,网帘规格为(1.6~1.8)米×18米,网目为边长26~30厘米的正方形;网片绳为78~108股维尼纶和低压聚乙烯混纺绳;网纲直径为网片绳直径的2倍。  相似文献   

9.
袁华 《水产科技情报》2012,39(5):227-229
为探索新的条斑紫菜栽培技术,利用聚乙烯尼龙包维网在面积为8 hm2的低潮位海区进行了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证明,包维网比普通多股线网帘质量轻,滤水快,干露时间短,从而节约了菜苗时间,提高了紫菜苗成活率。包维网的保苗性能非常好,能提高紫菜的生长速度,使得收菜时间缩短了5~7 d,可多收1~2次菜,增产20%左右。经过近一年的试验,8 hm2的低潮位海区,压水鲜紫菜总产量达到98991kg,平均产量12 374 kg/hm2;总产值554350元,总利润227850元。  相似文献   

10.
一、亲虾采捕的方法:我社采捕亲虾的网具是拉网、对网、对虾流网、插网、地网、撩网等五种,随着水温的变化和亲虾的洄游适当地选用。过小满后,温度较低,对虾一般在13—14拓水层,这时应用拉网,到较深较远的海区去采捕;在水温上升到18—20℃时,就得采用对虾流网到3—4拓水深的地方捕捞;水温继续上升到20—25℃时,亲虾大部份洄游到海边索饵和寻找产卵场所,这时就用插网、地网、撩网采捕。这些网具中,以插网、地网、撩网较好,在采捕中不会损伤虾  相似文献   

11.
坛紫菜冷藏网和浮筏养殖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将是扩大紫菜养殖面积、提高产量、质量的有效方法。但如何达到一次性壳孢子采苗,以保证在一个海区的同一筏架上进行多次冷藏网换网浮筏养殖所需要的苗帘出好苗,是该种生产方式的关键所在。直到目前对该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大都依照日本  相似文献   

12.
条斑紫菜人工育苗期绿藻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敏健  王惠冲 《海洋渔业》1995,17(2):82-82,93
绿藻是条斑紫菜养殖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它严重地降低了紫菜的产量和加工时的品级率。目前,已有晒网、柠檬酸浸泡、冷藏网等多种办法除绿藻,均有一定效果。而对绿藻的预防应该从育苗时开始,因为,在育苗期,海水和果孢子水中的绿藻孢子亦能钻入贝壳,并与条斑紫菜营养藻丝同步生长、发育、成熟、放散,至秋季采苗时,与壳孢子同时附着于网帘,成为海区绿藻难以根除的主要原因。而这点往往被人工育苗所忽略,现就条斑紫菜育苗期绿藻的预防介绍几种办法。  相似文献   

13.
杨国华 《科学养鱼》2001,(11):14-15
启东市濒江临海,滩涂平坦,潮流畅通,气候宜人,滩涂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自70年代初由江苏省海洋渔业指挥部与黄海水产研究所帮助试养条斑紫菜成功以来,我市的紫菜栽培业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了紫菜育苗、养殖、加工、出口创汇一条龙专业化生产、专业化经营的生产格局,年产值超亿元,成为了我市海水养殖业的一大特色产业。一、我市紫菜栽培业的现状我市是江苏乃至全国的条斑紫菜主要产地之一,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至今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但自2000年10月下旬开始,各栽培海区的栽培网帘不同程度出现掉苗、病烂现…  相似文献   

14.
汤晓荣 《水产学报》1998,22(4):378-381
紫菜(Porphyra)是重要的经济海藻。目前,紫菜作为食品年产值已达1.8亿美元[Radmer1996]。条斑紫菜(P.yezoensis)是重要的栽培种类,苗源主要是壳孢子苗。用于栽培的紫菜网帘上,由壳孢子形成的幼苗实际数量很少,其放散单孢子形成...  相似文献   

15.
《海洋渔业》1982,(1):33-33
<正> 1981年4月,广东水产厅、国家水产总局南海水产研究所与日本东丽株式会社的有关科技人员合作下,于7月31日在广东惠阳县大亚湾投放悬浮式人工鱼礁。这次投放的悬浮式鱼礁,由主礁体1个和副礁体8个组成。主礁体在中央,副礁体分设周围,距离各为100米;有如众星拱月,成为一组。每组共占有直径200米,面积约600米~2的鱼礁范围。如果一个海区敷设几  相似文献   

16.
条斑紫菜属于红藻门、原红藻纲、红毛菜目、红毛菜科,作为经济价值与营养价值较高的海藻,它具有食品、药用、保健等多种功能。条斑紫菜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适宜栽培海区的局限性与栽培技术的特殊性,而江苏省海安县条斑紫菜栽培海区面积近3万亩,全县11家紫菜企业年产一次性条斑干紫菜近10万箱,条味紫菜6万箱,条斑紫菜的育苗、栽培、加工是该县水产业的支柱产业。本项目通过研究条斑紫菜半浮动筏式栽培中的海区选择、栽培设施、苗网培育、病害防治、成菜栽培管理和成菜采收等技术关键, 1700公顷栽培海区3年平均单产9950kg/公顷,单产高于同类海区20%以上。一、栽培海区的选择栽培海区应选择离岸较远的近海辐射沙洲,  相似文献   

17.
黄河口海域春季和夏季须子网渔获物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须子网是黄河口海区应用较广的陷阱类网具之一。为养护和管理黄河口海区渔业资源,对该海域春季和夏季须子网渔获物组成进行分析。2013年5月和2014年8月对东营黄河口海区进行了3次导陷插网网具须子网的渔获物调查,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种类丰富度指数和Sorensen相似性系数Ss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春季和夏季须子网捕获渔获物共计45种;春季和夏季渔获物优势种(IRI1 000)分别为7种和9种,共同优势种为2种;春季和夏季渔获种类的Sorensen相似性系数Ss为0.39,该海域春季和夏季的渔获物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15.81和2.91、0.51和11.26、2.17和0.43;春季和夏季平均每网渔获量和尾数分别为55.04 kg和8 766尾、50.56 kg和3 390尾。调查结果表明,春季生物群落优势度较夏季优势高,使用须子网,其渔获物组成混杂、渔获幼体组成比例较高,长此以往不利于资源的繁殖保护,对黄河口渔业资源破坏较为严重。调研结果可为我国黄河口海区渔具管理以及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薄片镜蛤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目、帘蛤科、镜蛤属。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日本和中国沿海,在我国沿海北起辽宁、南至海南均有分布,主要生活在潮间带中、低潮区的泥沙或泥底质中,营埋栖生活(图见彩中插2)。  相似文献   

19.
将条斑紫菜自由贝壳丝状体和果孢子贝壳丝状体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发现:①前者接种后贝壳需要黑暗沉淀3d,适宜接种的最高温度为23℃,肉眼见苗时间为20d,肉眼见苗前显微镜下贝壳上查不到单丝;后者接种贝壳不需要黑暗沉淀,适宜接种的最高温度为19℃,接种5d后显微镜下可以查到丝状单丝,肉眼见苗时间为15d。②前者壳孢子放散需要流水刺激,在20.5℃开始放散,日放散量为(200~400)×104个/壳,持续时间(5~10)d;而后者壳孢子开始自然放散水温为23℃,日放散量为(10~200)×104个/壳,放散持续时间(14~16)d。③网帘采苗时,前者壳孢子的采苗密度为后者的2~3倍。④在海区的养殖过程中,前者网帘下海20d肉眼见苗,见苗前显微镜下查不到苗,未发现叶状体放散单孢子,叶状体生长速度快,叶状体上未出现硅藻斑,春节前菜平均产量为475kg/667m2,但菜体偏黄,柔韧性差;后者网帘下海3d后,显微镜下就能够在网帘上查到苗,11d肉眼见苗,叶状体0.5cm开始放散单孢子,春节前的菜质好,但叶状体生长速度慢,养殖后期叶状体上容易出现硅藻斑,春节前菜平均产量为325kg/667m2。  相似文献   

20.
新品种条斑紫菜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瑜  纪培福 《齐鲁渔业》2007,24(12):18-19
研究了新品种条斑紫菜的苗种培育、苗网解网、干燥、包装、入库等技术以及紫菜栽培海区的选择和栽培设施等技术关键,引用日本条斑紫菜育苗的技术工艺,采用高密度投放果孢子、丝状体恒温培育、回转式(水车式)采苗等技术,有效控制了出苗帘数量,缩短了育苗时间,提高了壳孢子的利用率,其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达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