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构建不同栽培技术模式(高产抛栽模式、高产移栽模式、农户模式)的基础上,监测了不同栽培模式下早稻产量及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产抛栽模式和高产移栽模式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农户模式,增产幅度分别达到16.4%和17.7%,高产抛栽模式和高产移栽模式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3种模式甲烷排放对全球增温潜势贡献均在90%以上。高产抛栽模式全生育期甲烷排放显著低于高产移栽模式和农户模式,而高产移栽模式和农户模式之间差异不显著,全球增温潜势变化趋势与甲烷排放相同。高产抛栽模式温室气体强度最低,农户模式最高,高产移栽模式居中。因此,在抛栽条件下,配以合理的肥料运筹是同步实现水稻高产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陈岩  苏君伟  王慧新  颜景波  何跃  赵立仁  姜涛  蔡立夫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57-14058,14171
[目的]研究不同立体复合模式系统中的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产量、效益,构建适合风沙半干旱区的最优模式。[方法]选择科尔沁沙地南缘4种果粮立体复合模式(模式A1:大扁杏//花生/玉米/花生//大扁杏,模式A2:大扁杏//谷子/玉米/谷子//大扁杏,模式A3:大扁杏//大豆/玉米/大豆//大扁杏,模式B:大扁杏//玉米//大扁杏),运用土钻法对4种果粮立体复合模式玉米地进行水分动态监测,评价不同模式区的经济效益。[结果]在整个生长季果粮立体复合模式区玉米地0~60 cm土层平均含水量大小顺序为:模式A1(模式A2(模式A3(模式B。不同立体复合模式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大小顺序为:模式A1〉模式A3〉模式A2〉模式B。从不同果粮立体复合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模式A1经济效益较高。[结论]模式A1在风沙半干旱区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3.
种养结合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选取以畜禽粪便制有机肥为中心环节的种养结合模式(模式Ⅱ)和单一养牛模式(模式Ⅰ),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两种农业模式的效益及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模式Ⅱ的能值自给率高于模式Ⅰ,说明能值的投入降低;模式Ⅰ的废弃物利用率0,模式Ⅱ为0.15,表明模式Ⅱ对环境的污染降低;模式Ⅱ的净能值产出率比模式Ⅰ提高了11%,反映出模式Ⅱ的经济效益也具有较高的优势;对于可持续发展指数,模式Ⅱ较模式Ⅰ提高了32%。因此,模式Ⅱ的环境压力小、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该研究为此模式的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3种水稻种植模式对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方法]比较有机蛙稻、绿色蛙稻和常规种植3种水稻种植模式下稻田的田面水氮、磷含量特征,以及径流、渗漏和流失特征。[结果]3种水稻种植模式下田面水中总氮和总磷含量的变化特征大体是一致的,总氮的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常规种植模式绿色蛙稻模式有机蛙稻模式;总磷的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有机蛙稻模式绿色蛙稻模式常规种植模式。总氮径流流失负荷大小顺序为绿色蛙稻模式常规种植模式有机蛙稻模式,以铵态氮为主;总氮渗漏流失负荷大小顺序为常规种植模式有机蛙稻模式绿色蛙稻模式,以硝态氮为主。总磷径流流失负荷大小顺序为有机蛙稻模式绿色蛙稻模式常规种植模式,总磷渗透流失负荷大小顺序为有机蛙稻模式绿色蛙稻模式常规种植模式,以溶解性磷为主。[结论]有机蛙稻模式和绿色蛙稻模式可以有效控制稻田中氮、磷流失。  相似文献   

5.
严力蛟  蒋莹  李华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867-5871
首先介绍了气候模式的发展历史、基本结构及其组成成分之间的耦合,然后阐述了大气环流模式、海洋环流模式、海冰模式和陆地表面模式,并依次介绍了零维模式、辐射对流模式、较高维模式、中度复杂的地球系统模式、全球气候模式以及区域气候模式,最后对气候模式的未来发展做了概括与论述,并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高耗水的麦玉种植模式是导致华北平原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不同种植模式的研究,遴选高效节水的替代模式是解决该区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对在太行山山前平原开展的不同轮作模式进行实验研究,对不同轮作模式下的0-180cm土壤贮水量动态变化、耗水量、等价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连续4年的动态监测。模式分为四种:①麦-玉一年两熟模式(对照);②春甘薯→春棉→春甘薯→麦-玉;③春花生→麦-玉两年三熟模式;④春大豆→麦-玉两年三熟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与麦玉轮作模式相比,试验设计的替代模式均有节水潜力,排序为模式2〉模式4〉模式3〉模式1。从等价产量与耗水量比较,模式2在减产37.63%的同时减少耗水15.99%,模式3在减产19.73%的同时减少耗水13.42%,模式4在减产37.4%的同时减少耗水13.81%。相比之下模式3的组合较优,可以部分替代麦玉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科尔沁沙地南缘,以仁用杏//花生/玉米/花生//仁用杏(A1模式)、仁用杏//谷子/玉米/谷子//仁用杏(A2模式)、仁用杏//大豆/玉米/大豆//仁用杏(A3模式)、仁用杏//玉米//仁用杏(B1模式)、仁用杏//花生//仁用杏(B2模式)、仁用杏//谷子//仁用杏(B3模式)、仁用杏//大豆//仁用杏(B4模式)7种果粮立体复合种植模式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并评价了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玉米病虫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表现为B1模式〉A2模式〉A3模式〉A1模式;A模式较B模式能够显著降低矮棵作物花生和大豆的病虫害发生率。玉米产量顺序为A1模式〉A3模式〉A2模式〉B1模式。A模式较B模式,矮棵作物(花生、谷子、大豆)产量略有降低,但减产幅度均〈5%,差异不显著。从经济效益分析,A1模式和B2模式的经济效益较高。由此认为,A1模式和B2模式表现较好,适宜在风沙半干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图书馆发展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八个方面阐述了 2 1世纪图书馆的形象模式、馆藏模式、办馆模式、馆藏资源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信息提供模式和馆员角色模式方面在新形势下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农业的几种典型模式进行归纳和分析,可总结为多熟种植模式,秸秆利用模式,粪便利用模式,淤泥利用模式,沼气利用模式,用养结合模式,生态减灾模式,清洁能源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0.
绿化配置对土壤脲酶活性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天津市住宅小区中四种典型的绿化配置模式,测定不同绿化配置下表层土(10-20cm)中的脲酶活性和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4种绿化配置模式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顺序为:乔草模式〉灌草模式〉乔灌草模式〉乔灌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顺序为:乔草模式〉灌草模式〉乔灌草模式〉乔灌模式。4种绿化配置模式对土壤脲酶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顺序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