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星林 《食用菌》2019,(3):23-25
对引进AS2796、W2000-6、W2000-9、W192、福蘑38五个双孢蘑菇菌株进行比较试验。通过对菌丝生长、原基形成、第一潮菇采收期、转潮间隔时间、子实体产量、单粒(菇)重、菇质地和平均产量等经济性状的观察比较表明:福蘑38和W192菌丝萌发较快,原基形成及第1潮子实体采收时间比其他3个菌株提早5d;福蘑38子实体综合性状好,产量最高。方差分析表明,供试菌株间产量存在差异,福蘑38与对照产量无差异,与W2000-6、W2000-9差异显著。福蘑38较适宜在武平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2.
双孢蘑菇新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2015,(4)
对比试验表明:双孢蘑菇W2000转潮快,W192比对照增产11.43%。W2000比较对照增产9.8%,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双孢蘑菇‘福蘑52’是W192和A15分离的不育单孢杂交获得的新品种。菌落形态为贴生型,菌丝在10~32℃下均能生长,最适24~28℃。结菇温度10~22℃,最适16~18℃。采收时间比W192早2~3 d。子实体基本散生,品质优良,朵型圆整,组织较结实。菌盖扁半球形,洁白、光滑、无鳞片,抗褐变能力显著强于W192。适用于周年工厂化栽培模式,鲜菇适合鲜销。  相似文献   

4.
176蘑菇菌株,具有产量高,出菇早,转潮快,耐高温,容易管理等优良特性。正常的176菌株是匍匐型种,在试管斜面上长成较粗的线状菌索,贴生在培养基表面。但是,该菌株不易保藏,试管种经4~8℃冰箱保藏后会出现退化现象,菌丝变细或成粉状,并有少量黄色团状的气生菌丝间生,长成形状不纯的菌落,而且长速极慢,需40天以上才能长满试管。为此,我们于1982年对该菌株进行了复壮实验,其方法如下: 将冰箱保藏的176菌种接到综合PDA试管斜面上,25℃培养5~10天,待菌种萌发并开始延伸时,  相似文献   

5.
匍匐型菌株蘑菇的适应性强,耐高温,菌丝不易结块,出菇早,转潮快,一般较气生型菌株增产20~50%,深受菇农欢迎。但菇的质量欠佳,如果管理不当,更易形成薄皮空心菇。根据82年对一些典型菇房的调查,我们认为提高匍匐型菌株蘑菇质量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对引进的双孢蘑菇W192、福蘑38、福蘑58菌株进行比较试验,考察其菌丝生长情况、原基形成用时、第1潮菇采收期、出菇周期、产量、生物转化率等。结果表明,福蘑58出现原基比其他供试菌株提早2~3 d,第1潮菇始收期比其他供试菌株提早1~2 d;福蘑58子实体综合性状好,产量最高,生物转化率高,适宜在玉林市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对近年来选育的2个双孢蘑菇菌株再次进行对比试验(复试),结果W2000菌株,各项性能优于W192菌株,可作为AS2796替代菌株,进一步中试验证后认定推广。  相似文献   

8.
三、不同繁殖方式对菌株类型的改变采用菌丝体转管(MI),组织分离(TC)以及孢子分离(SI)三种常用公式。(1)菌丝体转管不能改变稳定气生型或匍匐型菌株的类型,而对于混合型,定向菌丝体转管可以改变原始菌种的性状并有向气生与匍匐两个方向发展的趋势。如同原始菌种Y_3定向转管后,栽培产量Y_3F=10g。Y_3V=1319.67g、Y_3A=1146.33g。(2)组织分离也很少能改变菌株的性状,不过气生型菌株的子实体经组织分离后,在PDA上往往出现棕色。皱折匍匐状菌落,与匍匐型的白色粉状或束状菌落不同,这种棕色皱折菌落转管数次后气生性开始回复。栽培试验显示MI与TC差异不大,而同工酶测定两者间无差异。(3)稳定气生型与匍匐型菌株各一个,经  相似文献   

9.
蘑菇罐头在福建省出口创汇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为保证水仙花牌罐头质量,我省历年来都提倡种优质气生型蘑菇,但由于气生型蘑菇菌株菌丝长势猛,易徒长、板结,产量不及贴生型蘑菇,因此不受菇农欢迎。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我们摸索了一套气生型蘑菇菌株高产栽培技术,其单产从原来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合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三次发酵料工厂化栽培的优良菌株,首先测定20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生物量,再通过二次发酵料栽培观察不同菌株催蕾期菌丝生长状态,记录原基形成时间,采收后观察子实体颜色,记录第一潮菇采摘时间和采收持续时间,统计子实体产量;分别随机选取10个子实体,测量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菌柄长度;采摘第二潮菇,统计子实体产量,计算总产量。采用三次发酵料工厂化栽培901商业菌株和K 6菌株,901商业菌株为对照,按照等级分别统计三潮菇产量和计算总产量。结果表明:菌株U3菌丝生长速度快,为4.85 mm·d-1,且与其他菌株相比,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8302菌丝生物量较大,为2.48 g·100 mL-1,其次是K6,为2.33 g·100 mL-1,两者组间差异不显著;二次发酵料栽培结果表明,菌株MG、XXX、901、FG、W192、914、福蘑38、8305和K6综合表现较好,菌丝长势较好,覆土后第一潮菇采摘时间为17~19 d,第一潮菇采收持续时间为8~10 d,其中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白色双孢蘑菇W192、W2000、AS2796、棕色蘑菇MC441、棕蘑MRC948—2等5个菌株的性能比较试验,经过对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态特征和产量、质量以及生物学效率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双孢蘑菇W2000、W192这两个菌株增产效果明显,质量佳,可作为替代AS2796的优良菌株推广使用。棕色蘑菇MC441、MRC948—2,这两个茵株产量都较高,质量较好,值得进行中试验证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浙江食用菌》2012,(1):34-35
双孢蘑菇新品种W192是应用双孢蘑菇同核不育株间杂交技术选育而成的,与目前当家品种As2796相比,具有耐肥、耐水、抗高温性能好、转潮快、子实体成活率高、丛生菇少、产量高等优点。现将该品种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建造菇房菇房是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场所,要选择交通  相似文献   

13.
刘福阳 《食用菌》2016,(3):24-25
对香菇215、606、605及香菇菌株L808进行栽培出菇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L808菌株产量高,朵型圆正,第一潮菇产量占总产量的52.5%,可作为主要栽培菌株在闽北进行推广应用;606菌株出菇菌龄短约80 d,产量较高,朵型较小,产量主要集中第一潮和第二潮,占总产量的82.8%,比较适合作为工厂化栽培模式的菌株;215菌株产量较高,菌龄长,朵型较大,各潮次的产量比较平均,适合常规大棚栽培模式栽培;605菌株产量较低,菌龄较长,朵型较小,在闽北地区没有栽培优势。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新洲区栽培双孢蘑菇已有超过10年,目前出现菌种退化和对现有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针对引进的双孢蘑菇2个新菌株W192和W2000,并以As2796为对照,配合覆土配方试验,在出菇产量及经济效益方面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和研究,综合分析得出利用菌株W192配合30%比例草炭土配方,双孢蘑菇产量为9.97 kg·m-2,收益为52.92元·m-2,适合本地现有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应用模糊聚类法筛选平菇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发菌期、出菇期、转潮期、菌盖与菌柄的重量比以及生物转化率5个指标,对用玉米芯栽培的23个平菇株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结果将其归为十二类,其中,第一类的莱平1号和第二类的莱平4号、PL-802在个菌株,发菌株,出菇早,转潮快,产量高,子实体性状优,是适宜玉米芯栽培的优良平菇菌株。  相似文献   

16.
以蛹虫草菌株W5继代培养(8d转接1代)1~5代菌株(W5-1~W5-5)为研究对象,观察蛹虫草继代培养过程中菌落形态、细胞超微结构和活性氧含量的变化,以期揭示继代培养过程中蛹虫草菌株退化的早期外部识别标志.结果表明:蛹虫草W5菌株退化是个渐变的过程,继代培养至3代菌落形态、菌丝和孢子形态开始出现变化,节律环和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7.
徐晖  梁瑞玲 《食用菌》2000,22(4):16-17
平菇CCEF99菌株是我所1996年驯化选育的一个优良菌株。现已在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北京等地推广种植。该品种在转潮、出菇量、商品特性等方面均被广大菇农接受、认可。其推广种植量有超越我所CCEF89菌株的趋势,现将该菌株特性介绍如下:1生物学特性 平菇CCEF99 菌株菌丝体洁白、粗壮、浓密,子实体丛生,丛个体数9~18个,菌柄侧生或偏生,菌盖扇形,边缘圆正,菌盖直径 5~9cm,厚 1.0~1.5cm,柄长1~4cm,直径1.5~2.2cm。子实体颜色与生长温度有关,8~15℃子实体灰色,15…  相似文献   

18.
平菇山大1号紫外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平菇“山大 1号”原始菌株的担孢子收集、UV诱变以及突变菌株的出菇性能、抗杂菌能力测试研究 ,从 45个突变菌株中筛选出了 2株很有潜力的菌株。 6号菌株株形美观 ,抗杂菌能力强、转潮快 ,生物学效率较原始菌株提高了约 3 4.3 %,达 177.1%;3号菌株表现为无孢突变 ,为平菇新品种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19.
平菇CCEF2004是我所1992年从法国引进的几个品种中,经驯化选育获得的一个优良平菇菌株。两年多的试验表明,它具有抗杂菌能力强,发菌速度快,耐料大含水量,出菇转潮快,菇质鲜嫩,孢子量少,产量高等优点,现将该菌株的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菌丝体洁白,浓密,粗壮,生长整齐,气生菌丝生长较旺盛。在一般栽培条件下,菌盖直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1984年2月引进了平菇“侧五”菌株,经栽培试验表明,该菌株菌丝生长迅速,抗逆性强,播种后(料温25℃左右)6天即能布满料面,早的10天现蕾,再经过3~4天便可采收。头批菇后2~3天就转潮,一般可采7~8潮菇,多则10余潮。这个菌株不仅产量高(最高生物学效率达到2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