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晋北高寒区柠条与玉米芯栽培白灵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柠条木屑与玉米芯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及栽培白灵菇试验。结果表明,用柠条、玉米芯组成的配方栽培白灵菇,其产量、形态、品质与棉籽壳栽培区别不大,而且口味更好。因此,用柠条、玉米芯组成的复合培养基代替棉籽壳栽培白灵菇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白灵菇又名翅鲍菇、白阿魏蘑 ,是一个品质优良的珍稀菇类。人工栽培多以棉子壳为主料 ,用其它材料栽培报道不多。本试验用当地丰富的玉米芯作主料 ,采用不同配方栽培白灵菇 ,为在广大玉米产区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菌株 白玉 1号 ,由河南省食用菌协会提供。1.2 供试配方 ①母种培养基 :麦粒加PDA培养基。②原种培养基 :麦粒 89% ,木屑 10 % ,石膏 1% ,pH自然。③栽培料配方 :A .棉子壳 82 % ,麸皮 13% ,玉米面 3% ,石灰、石膏各1% ;B .玉米芯 80 % ,麸皮 13% ,菜籽饼粉 5 % ,石灰、…  相似文献   

3.
玉米芯混合料栽培白灵菇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袁三明  余银云 《食用菌》2002,24(1):22-22
白灵菇子实体洁白如玉 ,味如鲍鱼 ,质地细腻 ,鲜食脆嫩可口。人工栽培白灵菇 ,以棉子壳作主料 ,成本高 ,在无棉区不易推广。 2 0 0 0年笔者用以玉米芯为主的混合料栽培了 5 0 ,0 0 0袋 ,生物效率达 60 %以上 ,这对白灵菇的推广具有积极的作用。1 季节安排与菌种制作 在黄河以南地区 ,白灵菇栽培可在 8月底至 11月进行。菌株为 KW-1、KW-3 ,母种用 PDA培养基 ,原种、栽培种以麦粒培养基为好 ,7月份开始生产栽培种 ,用麦粒制成的白灵菇栽培种 ,具有长速快、定植早、吃料快、点种面广等优点。2 培养料配方与制袋  1配方 :A玉米芯 40 % …  相似文献   

4.
以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为指标,以玉米芯、棉子壳为主要原料设计6种不同试验配方,进行工厂化栽培白灵菇。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配方对白灵菇菌丝生长、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有较大影响,其中,配方⑥(玉米芯45%,锯末20%,棉子壳15%,麸皮10%,豆粕5%,玉米面3%,石灰1%,石膏1%)是试验的最佳配方,该配方栽培白灵菇的生物学效率高达88.89%,与其它供试配方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不同方法处理玉米芯对猴头菇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英  梁荣华 《食用菌》1994,16(5):24-25
玉米芯是主要的农副产品,无论是平川还是山区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经过几年的试验,虽已证明玉米芯栽培猴头菇是可行的,但产量不很理想。为了提高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产量,我们于1992年春季用不同方法处理玉米芯,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H—88,由山西省生物研究所提供,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用棉子壳培养基。 (二)栽培料配方 ①玉米芯77%,麸皮20%;②玉米芯87%,麸皮10%;③玉米芯50%,棉子壳37%,麸皮10%;④棉子壳87%,麸皮10%(对照)。各配方均加入石膏、蔗糖和过磷酸钙各1%,另加磷酸二氢钾0.2%。 (三)栽培方法 栽培原料为玉米芯和棉子壳,玉米芯粉碎成0.5~1cm大小的颗粒,每种配方装料10kg。试验时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玉米芯,将配方①~③各分成两组:A组用清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加入各  相似文献   

6.
不同培养料栽培白灵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运停  赵海鹏 《食用菌》2004,26(5):19-19
白灵菇是珍稀食用菌之一,其外形美观,营养丰富,口感独特、鲜美,药用保健价值很高,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栽培白灵菇目前多采用以棉子壳为主料的配方,易造成非棉产区栽培材料供应紧张,成本增加,不利于大面积推广。为此我们经过3年选用棉子壳、玉米芯粉、阔叶树木屑为主料,添加有关辅助材料袋栽白灵菇11.67万袋,通过对比试验筛选  相似文献   

7.
当前鸡腿菇多为熟料袋栽 ,用料多为棉子壳、作物秸秆等。今年我场推广栽培了 4,0 0 0 ,0 0 0棒白灵菇 ,采菇结束后产生大量的白灵菇菌糠。为了摸索适合本地生料畦栽鸡腿菇技术 ,充分利用栽培白灵菇产生的菌糠 ,特进行了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菌株 C12 0 2菌株 ,引自中国农科院。自行由一级种转扩至三种 ,母种用 PDA(加富 )培养基 ,原种用棉子壳培养基 ,三级种培养料主要为发酵稻草及棉子壳 ,8月 2 5日接三级种。1.2 供试配方 主料为白灵菇栽培出菇后废弃的菌糠 ,由于春季出菇后菌糠丢弃于垃圾坑内 ,日晒雨淋 ,菌糠全部感染绿…  相似文献   

8.
徐明生 《食用菌》1996,18(6):16-16
由于多种原因.冬季栽培平菇往往出现栽培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此,笔者利用低温穿刺透气法加快发菌,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 曲师9111,CCEF-89,亚光1号,小平菇18,江都792,菌种来源于山东省莱阳农学院。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为谷粒。 (二)栽培种培养基配方 ①棉子壳88%,麸皮8%;②棉子壳95%,白糖1%;③棉子壳68%,玉米芯20%,麸皮8%。以上配方中分别加入生石灰3%,石膏1%,多菌灵0.5%。 (三)试验方法 ①选新鲜、无霉、无虫的棉子壳如玉米芯,自然晒干,玉米芯经粉碎。按配方拌料,含水量为60%~65%。用14×28×0.04cm的聚丙烯料筒,装  相似文献   

9.
袋料栽培银耳,一般是采用棉子壳、木屑为主料,我们用粉碎玉米芯作主料,产量高于用木屑料,与棉子壳料的相当.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一)材料银耳菌种为Au97,引自山东金乡县鸡黍菌种厂.原种培养基配方为玉米芯粉78%,米糠18%,石膏和白糖各1%,豆浆2%.栽培料设四种配方:①玉米芯粉80%,米糠18%,含水量65%;②玉米芯粉40%,木屑40%,米糠15%,豆浆2%,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10.
张文隽  雷萍  孙悦迎 《食用菌》2010,32(3):32-33
研究了白灵菇菌种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发育和出菇等情况。结果表明:最佳的母种培养基为棉子壳综合培养基,最佳原种培养基为麦粒培养基,最佳栽培料培养基为配方①培养料(棉子壳80%,麸皮13%,玉米面4%,石灰1.5%,蔗糖1.5%).生物效率可达58.60%。  相似文献   

11.
王尚堃  安志华 《食用菌》2007,29(2):29-30
以棉子壳、玉米秸、麦秸、豆秸、玉米芯为主料,对鸡腿菇栽培上常用的5个培养料配方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用玉米芯为主料菌丝生长发育、品质均最好,感杂率、畸形菇率最低;仅产量而言,5个配方产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棉子壳、豆秸、玉米芯、玉米秆和麦秸。  相似文献   

12.
以大豆秸秆、玉米芯、棉子壳为主料,以麸皮、芝麻渣、玉米面、熟石灰为辅料,按主料的不同添加比例设计7个栽培配方.试验结果,配方7(大豆秸秆26%,玉米芯26%,棉子壳26%,麸皮16%,芝麻渣2%,玉米面2%,熟石灰2%),配方6(玉米芯39%,棉子壳39%,麸皮16%,芝麻渣2%,玉米面2%,熟石灰2%)的生物学效率分别是96.7%、94.9%,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综合菌丝生长速度、满袋时间、第一潮菇采收时间、A级菇商品率指标,配方7、配方6是白灵菇生产的较理想配方.配方1(以纯大豆秸秆为主料)出菇晚、单菇较轻、生物学效率较低.配方2(以纯玉米芯为主料)生物学效率高,但菌丝长速慢,满袋时间较长,菌袋周身有部分菌被,单菇重及A级菇商品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3.
以棉子壳、木屑、玉米芯等主料的11个配方料,栽培斑玉蕈3011。结果表明,木屑为主料3011菌株菌丝体生长优于以棉子壳、玉米芯为主料,棉子壳为主料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特别是棉子壳添加少量木屑、阔叶、腐殖土(配方5)更利于子实体形成,出菇周期为83 d,产量最高(83.5 g/袋)。因此,最适培养料配方:棉子壳40%,木屑20%,阔叶26%,腐殖土3%,石膏粉1%。  相似文献   

14.
以油菜秸、玉米芯、豆秸为原料,与棉子壳组成不同的新型栽培培养基配方,进行11个菌株的平菇适应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各菌株在新型培养基质上发菌速度、生物转化率高于纯棉子壳培养基质;油菜秸培养基质各菌株在发菌速度、生物转化率方面优于其他培养基质;配方①、②比较适合各菌株栽培;在供试基质上表现较好的菌株为豫平5号、泰平19、双抗黑平、中蔬10号。  相似文献   

15.
白灵菇菌糠与棉子壳不同配比栽培平菇试验表明:白灵菇菌糠与棉子壳之比为6∶4时,平菇产量与纯棉子壳相当。  相似文献   

16.
闫培生  蔡德华 《食用菌》1993,15(2):21-21
栽培食用菌普遍采用棉子壳做培养料,而象玉米芯等一些原料却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六个平菇品种对棉子壳与玉米芯的不同配比试验,筛选出最优品种和最佳培养料配方。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鸡腿菇夏季日光温室栽培培养料配方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尚堃  付国占  于醒 《食用菌》2010,32(2):31-32
以棉子壳、玉米芯、平菇废料为主料,设置3个配方,夏季日光温室栽培鸡腿菇。结果表明:棉子壳40%,玉米芯40%为主料的配方最好,其菌丝长势较强,发菌期较短,菌丝在覆土中生长较好,现蕾期较短,感杂率最低,产量较高,畸形菇率最低,适宜鸡腿菇夏季日光温室栽培使用。  相似文献   

18.
白灵菇是阿魏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的商品名,其肉质细嫩,味美可口,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被誉为“草原上的牛肝菌”,颇受消费者的青睐.白灵菇其适应性广,木屑、玉米芯、棉子壳、玉米秸秆、豆秸等多种农作物的下脚料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19.
陇南山区几种常见原料栽培白灵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治  李富得  张晓勇 《食用菌》2003,25(4):23-23
白灵菇在陇南山区是一种刚栽培成功的新菇种。广大菇农跃跃欲试 ,但缺乏栽培技术 ,常见原料是否能够栽培无资料可参考 ,为此我们进行了几种原料栽培白灵菇试验 ,现报告如下 ,供大家参考。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菌株 白灵菇天山 1号 ,引自华中农大菌种中心。1 .2 培养料配方 ①棉子壳 30 % ,玉米芯 30 % ,麦草 2 0 % ,麸皮 1 0 % ,玉米粉 6 % ,石灰 2 % ,过磷酸钙、石膏各 1 %。②玉米芯 30 % ,红芪茎粉 30 % ,稻草粉 2 0 % ,麸皮 1 0 % ,玉米粉6 % ,石灰 2 % ,过磷酸钙、石膏各 1 %。③红芪茎粉 30 % ,橡籽壳 30 % ,豆秆粉 2 0 % ,麸皮…  相似文献   

20.
以常规棉子壳培养基为对照,对白灵菇在醋醩培养料上菌丝体的萌发时间、发菌时间、菌丝体的长势和出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醋醩培养基栽培白灵菇,可以显著缩短其菌丝体生长所需时间,显著缩短出菇所需时间,还可以显著提高白灵菇的产量(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