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农之友》2006,(4):I0008-I0008
新鲜果蔬的含水量可达65%~96%,但采后失水5%就出现萎蔫和皱缩,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几个小时,大部分果蔬都会萎蔫。果蔬采后防止失水可采用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2.
利用沼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氧含量低和甲烷无毒、无污染的特性,通过塑料大帐充气,保持帐内O21%~2%,CO25%以上,温度21~25℃,枣果含水量25%~28%的贮藏环境,可以实现红枣的周年安全存贮。  相似文献   

3.
冷藏库已成为我国目前果品和蔬菜(以下简称果蔬)贮藏的一种重要设施,为了充分发挥冷藏库应有的作用,达到延长果蔬贮藏寿命的目的,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做好果蔬入库前的准备工作 果蔬入库之前,首先要将库房清扫干净,并用药剂进行消毒,以清除库内隐藏的各种微生物的害虫。库房的消毒可采用硫磺熏蒸,用量以10g/m3计,点燃后密闭2昼夜换入新鲜空气,对于果菜筐(箱)等容器用具也要清洗干净,并用0.05~0.1%的漂白粉溶液浸泡消毒。其次果蔬入库之前要对产品进行预冷,以除去田间热,降低呼吸强度,减少生理病…  相似文献   

4.
专家述评     
正果蔬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氨基酸、色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是现代人们饮食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果蔬的生产受季节、区域等条件限制,并且因采后处理或贮藏、物流不当,采后平均损失率约15%~20%,造成大量损耗,严重影响了果蔬产业的经济效益。全球果蔬贸易及消费者对果蔬新鲜度的需求与果蔬采后品质易劣变的矛盾日益突出。果蔬采后保鲜与质控技术在延长果蔬保质期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5.
刘娜 《中国果菜》2001,(6):23-23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发展,果蔬长途贩运非常 普遍。许多客商前期的采收、包装、贮藏过程做得好,但忽视运输时果蔬品质的有效保护,引起果蔬品质下降甚至败坏,最终造成经济损失。 运输是果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外界条件对果品影响极大,因此搞好运输是保护果品的重要措施。我国交通工具和设备与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要避免因运程远,自然条件复杂,气候变化莫测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就必须满足运输所要求的条件。 1、快装快运 果蔬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必须消耗自身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新陈代谢作用。虽然国内高速公路不断增加,运输过程…  相似文献   

6.
《吉林蔬菜》2020,(2):8-8
果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果蔬中含有大量对人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膳食纤维及矿物质具有保护血管和心脏的作用,能降低血压,使血中胆固醇含量下降,保持血管的弹性、韧性及通透性,预防心血管疾病;脂肪含量少,能量低,具有减肥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蒜薹贮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蒜薹是我国目前果蔬保鲜业中贮量最大,贮藏供应期最长,经济效益颇佳的一种蔬菜,普遍采用冷库小包装气调贮藏.蒜薹贮藏是一项需要管理与技术紧密配合的系统工程,只有不断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药品,从收购至出库7~10个月的长时间贮藏中精心管理,认真观察才能保证蒜薹的贮藏质量,使冷库效益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果蔬保鲜技术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慜  范柳萍 《蔬菜》2004,(12):27-29
果蔬含有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但其生产却存在着较强的季节性、区域性及果蔬本身的易腐性,这同广大消费者对果蔬的多样性及淡季调节的迫切性相矛盾,因此依靠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尽可能长地保持天然品质和特性的果蔬保鲜成为食品领域中一项重要的课题,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目前,国内外在果蔬保鲜领域采用的保鲜手段主要有物理和化学2大类,每一类又衍生出很多新技术,各自依托不同的保鲜原理。各种保鲜手段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是通过对保鲜品质起关键作用的3大要素进行调控:首先是控制其衰老进程,一般通过呼吸作用的控制来实现;其…  相似文献   

9.
适宜的低温是贮藏果蔬的最好方法。但如果果蔬贮藏在不适当的低温条件下,极易引发冷害,造成严重损失。大部分冷害症状在低温贮藏期间不会立即显现出来,而是产品出库以后,在运输和上市期间才表现出来。因此,冷害造成的损失通常比人们所预料到的损失更加严重。有些批发市场和冷库  相似文献   

10.
<正>生鲜水果和蔬菜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生鲜水果的运输和流通也变得更为广泛,在互联网上就可以购买到各种新鲜果蔬。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果蔬生产国,果蔬总产值在我国农业总产值中占据巨大的比重。然而由于果蔬是生鲜产品,对运输的条件要求较高,在过去果蔬运输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在运输过程中有大量果蔬因为变质和腐坏而无法食用,很多珍贵的果蔬经过长途运输后也  相似文献   

11.
草莓贮藏保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为浆果类果实,是一种老幼皆宜的水果。草莓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它所含的钙、磷、铁比苹果和葡萄多2~4倍,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多10倍以上。草莓还有消暑解热、生津止渴、利尿止泻功效。但草莓含水量高达90%~95%,组织娇嫩,易受伤害和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因而了解和掌握草莓贮藏保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果蔬贮藏保鲜的基本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凡 《中国果菜》2004,(1):27-27
果蔬贮藏保鲜方法,主要依据不同果蔬的采后生理变化,果蔬的基本贮藏原理,以及果蔬贮藏期对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而定。目前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贮藏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二大类:一类是低温贮藏,即利用自然冷源或人工降温,使贮藏环境保持低温进行贮藏,另一类是控制气体成分贮藏。 1 自然冷源贮藏法 自然冷源贮藏法是低温贮藏的一个方法,是利用和调节自然低温而进行贮藏,主要包括堆藏、窖藏、沟藏、通风库藏、冻藏等。利用自然贮藏法,场所结构简单,建造成本低;但受自然条件限制,只能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应用。 1.1 堆藏。堆藏是设置在果园或…  相似文献   

13.
天然果蔬保鲜剂的研究动态和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勤  何志刚 《福建果树》1997,(1):27-28,26
果蔬保鲜主要通过减缓果蔬的呼吸作用和失水作用以及抑制微生物的侵害来实现。长期以来,生产上还主要采用化学合成的保鲜剂如二溴四氯乙烷、三唑类,流熏处理、施保功等杀菌剂杀灭微生物,其防腐效果虽好,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毒性,对人体有潜在危险,这已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近年来,人们已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天然保鲜剂的开发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一、国外天然果蔬保鲜剂研究动态早在1924年,国外就开始着手天然果蔬保鲜剂的研究,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发展很快,已作为一种重要的竞争手段在商业上普遍使用。目前,美国、日本、意大利、澳…  相似文献   

14.
噪声对果蔬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果蔬栽培历史悠久,种植资源极其丰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果品蔬菜的消耗已由过去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国际市场更是如此。许多营养丰富的农产品,尤其是菜、果、瓜等大多数是以鲜活形式上市的。这些农产品营养价值高,但极易腐烂变质,因而如何提高果蔬的保鲜效果,延长果蔬的贮藏时间,对农产品加工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产地蒜薹在贮藏过程中理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蒜薹是抽薹大蒜的花茎,又称蒜苗,蒜毫,是我国特有的蔬菜。蒜薹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含粗蛋白10%,糖6%,维生素200~300mg/kg,Ca200mg/kg,P450mg/kg,Felomg/kg,最重要的是它含有大量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营养物质,如大蒜素具有杀菌和氧化作用,脂溶性挥发油有抗癌作用,硫化物有抗动肪硬化作用,因此蒜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我国是大蒜种植面积最多的国家,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产区在江苏、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等,由于蒜薹的冬季室温生产技术尚不十分成功,它季节性强,收获时间短且集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不同采后处理对果蔬功能成分和品质的影响,具体包括冷藏贮藏、气调贮藏、热处理、辐照处理等主要果蔬保鲜方法的保鲜条件及保鲜效果。通过综述发现,冷藏贮藏温度保持在0~10℃时对果蔬保鲜效果最好,操作简便,应用较广。为果蔬保鲜贮藏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白菜超低含水量种子保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5种含水量(5%~1%)的大白菜87-3种子,分别在4种温度下(-20℃、4℃、常温、40℃)贮藏3年,其生活力在常温贮藏与在-20℃、4℃下贮藏没有显著差异,40℃贮藏种子生活力明显下降,4℃及常温下超干贮藏3年对大白菜种子生活力没有影响。87-3在常温贮藏的最佳含水量约为3%~2%。  相似文献   

18.
正新鲜水果和蔬菜是人们日常所必需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果蔬组织柔嫩,含水量高,易腐烂变质,不耐储存,采后极易失鲜,从而导致品质降低,甚至失去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采用科学、合理的果蔬采后生长与调控技术,能有效延长新鲜果蔬的贮藏期,调节淡旺季,繁荣果蔬市场,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新鲜水果和蔬菜是人们日常所必需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果蔬组织柔嫩,含水量高,易腐烂变质,不耐储存,采后极易失鲜,从而导致品质降低,甚至失去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采用科学、合理的果蔬采后生长与调控技术,能有效延长新鲜果蔬的贮藏期,调节淡旺季,繁荣果蔬市场,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李湘利  刘静 《果农之友》2006,(10):36-36
在不引起果蔬冷害、冻害的前提条件下,适宜的低温是贮藏果蔬的最好方法,然而不同产品、不同产地的果蔬,对贮温的要求有很大差异.如果果蔬贮藏在不适当的低温条件下,极易引起产品发生冷害,造成严重的采后损失.大部分冷害症状在低温贮藏期间不会立即显现出来,但产品出库以后,在运输和上市期间会使潜伏的冷害症状立即表现出来.因此,冷害所引起的损失通常比人类所预料到的损失更加严重.有些批发市场和冷库常将若干种果蔬集中在一起进行冷库贮藏,这就使得很多冷敏性果蔬极易发生冷害现象.为了减轻果蔬贮藏期间冷害的发病率,降低果蔬的采后损失,提高果农收入,本文简要介绍几种有效的预防果蔬冷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