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王官溪蜜柚汁胞粒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10年生王官溪蜜柚(土柚砧)为试材,分别在盛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以及采后贮藏期,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NAA、IAA、GA3、2,4-D、BA、KT、PP333喷布(或洗果)处理,观察了上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汁胞粒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上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汁胞粒化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花期和幼果期喷布KT、2,4-D、NAA明显地抑制了汁胞粒化的发生和发展;用GA3在果实膨大期喷布或采后洗果有促进粒化作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喷布硼酸、尿素、丰产素及采取果台副梢摘心对提高红富士苹果座果率的作用,方差分析和新复全距测验表明:0.2%、0.4%硼酸,0.4%尿素喷布效果极显著,座果率提高10%以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桃控梢保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夏剪和PP333叶面喷布,对桃树进行控梢保果,能防止桃树旺长,提高座果率,达到壮果增产的目的。同时比较了2种控梢保果方法的优劣,提高了化学控梢稳果适宜的PP333浓度和时期。  相似文献   

4.
防止巨峰葡萄落粒的方法在巨峰葡萄花前一周和盛花期备喷布一次0.2%硼砂+0.3%-0.5%尿素的混合液,对防止巨峰品种落粒、提高座果率、增产具有良好效果。在巨峰葡萄花期及其前后喷布多效唑,也可有效地防止巨峰葡萄落粒。其具体作法是:花前新梢叶片8~12...  相似文献   

5.
1993-1994年进行了2,4-D对7-8年金蜜李的保果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2,4-D,能明显提高金蜜李的座果率和产量。在盛花期喷布2,4-D,座果率比对照提高84.4%-173.3%,产量比对照提高118.5%。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处理对北五味子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于2009年5月下旬,选用国光膨大素、碧护、膨大增产素、TDZ、赤霉素、6-BA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北五味子栽培基地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北五味子的产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不同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对北五味子的增产效果不同;国光膨大素、碧护在处理浓度为20mg/L时,其相对座果率最大,分别为168%和159%;膨大增产素、TDZ和赤霉素在处理浓度为5mg/L时,其相对座果率最大,依次为170%、169%和161%;而6-BA是在处理浓度为10mg/L时相对座果率最大,达168%;6种生长调节剂对北五味子果粒的膨大均没有明显效果。[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北五味子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EF”是从桉树中提取的一种以黄酮类为主的天然化合物的简称,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促进剂。由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产化工研究所与广东省雷州林业局共同研制,1983年正式通过鉴定。为了进一步了解“EF”植物生长促进剂对雌能花葡萄品种座果率的影响,找出适宜浓度、喷药最佳时期及使用方法,作者于1988年对吉林省葡萄主栽品种“黑莲子”进行了不同浓度、不同物候期和不同喷布次数提高座果率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生长调节剂喷穗对无核白葡萄采后落粒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疆无核白葡萄为材料,研究采前生长调节剂喷穗处理对葡萄浆果采后落粒的影响,结果表明:NAA和GA3喷穗处理后,浆果内源IAA和GA3含量增加,ABA含量降低;果柄耐拉力提高,外源ABA喷穗处理,可降低浆果内源IAA和GA3的含量,明显提高内源ABA的含量。乙烯利喷穗可增加浆果内源GA3的含量,提高内源ABA的含量,对内源IAA含量有降低作用。ABA和乙烯利喷穗则使果柄的耐拉力明显降低,采用NAA  相似文献   

9.
研究结果表明,摘除花序初生叶时间越早,数量越多,座果率越低;花序初生叶叶片数越多,叶面积越大,果台的座果率越高;上年的高产树,翌年花序初生叶叶片数量少,叶面积小,座果率低。喷不同浓度的尿素后,座果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长江流域早春大棚栽培的黄瓜和瓠瓜,“化瓜”现象十分严重。应用生长调节剂能有效地防止“化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合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及BR与CPPU处理,能明显提高座果率,平均增产达28.3%,对黄瓜和瓠瓜开花后一天的雌花,用5mg/kgCPPU、0.01mg/kgBR、10mg/kgCPPU及100mg/kgPCPA+25mg/kgGA对黄瓜增产显著,而50mg/kgNAA+25mg/kgGA与100mg/kgPCPA+25mg/kgGA对瓠瓜增产明显。对革果重和果实干物质含量的影响,黄瓜和瓠瓜各处理间有不同变化,但变幅不大。  相似文献   

11.
几种生长调节剂防止黄瓜与瓠瓜化瓜及其增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流域早春大棚栽培的黄瓜和瓠瓜,“化瓜”现象十分严重。应用生长调节剂能有效地防止“化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合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及BR与CPPU处理,能明显提高座果率,平均增产达28.3%。对黄瓜和瓠瓜开花后一天的雌花,用5mg/kgCPPU、0.01mg/kgBR、10mg/kgCPPU及100mg/kgPCPA+25mg/kgGA对黄瓜增产显著,而50mg/kgNAA+25mg/kgGA与1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时期喷施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植株生理特性,子粒灌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生长调节剂处理均能增加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SOD活性,但施用时期,施用量及种类不同,其效果有差异,拔节前施用MET混DPC能有效地促根,增蘖,壮秆,降低株高。孕穗期施用FA混GA3和BR混FA可显著地减少不孕小穗数,增加穗粒数和粒重。扬花期施用的BR混FA和GA3混FA可明显的增加灌浆强度,提高千粒  相似文献   

13.
一、选用优质、稳产品种 杏树座果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同品种间座果率差别很大,因而选用稳产品种,是提高座果率的一条捷径。此外,仁用杏的座果率一般高于鲜食杏。  相似文献   

14.
赤霉素对设施条件下桃幼果期淀粉代谢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施栽培条件下分析了桃幼果期几种淀粉代谢酶活性变化动态和外源赤霉素(GA3)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桃座果后α—淀粉酶、总淀粉酶活性迅速上升,第7~10d达高峰,之后下降;转化酶中的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亦有相似变化趋势。盛花期喷布4×10-5GA3,对酶活性的影响显著:处理后第2~10d,淀粉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但以后处理与对照间差别不显著,并且处理略低于对照,中性转化酶和酸性转化酶活性则是变化过程中GA3处理的始终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通过荔枝不同时期末次梢次年开花座果情况的调查与气象条件的统计,分析不同气候条件对荔枝开花座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抽生的末次梢其次年开花座果率不同,不同年份同一时期抽生的末次梢其次年开花座果率也不同。荔枝早秋梢经控梢处理后,其成花率比晚秋梢还高,但晚梢晚穗座果率较高,是培养早秋梢还是培养晚秋梢应视末次梢抽生情况以及当时的气候条件而定。  相似文献   

16.
赤霉素(GA3)对Nai李延迟花期效应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面喷施赤霉素(GA3)延迟和延长Nai李翌年花期有一定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延迟延长Nai李翌年花花最佳浓度为100mg/kg,处理最适时期南昌地区为9月29日,同时,叶面喷施赤霉素(GA3)能提高Nai李翌年的座果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17.
对巨峰葡萄落花落果的严重问题进行化学调控试验,结果表明:在花前4~10天喷布500~5000ppm浓度的B_9药剂能明显提高巨峰葡萄座果率,其中以3000ppm浓度的效果最为显著。而硼砂和多效唑也有很好的效果,均可提高巨峰葡萄座果率。  相似文献   

18.
本论文通过对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枣树座果率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种开甲方式和喷施不同类型的植物激素等方法都可以提高枣树的座果率,特别是于盛花期在主干上开甲座果率最高,不开甲或在盛花前期开甲座果率均较低;喷施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座果率达50%以上,而对照的座果率仅为11.46%.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苹果梨盛花期喷蜂蜜花粉悬浊液对花序座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蜂蜜花粉悬浊液比常用的蔗糖花粉悬浊液座果率提高11~15.3%,差异显著。但与传统的生产上广泛应用的人工鸡毛授粉相比二个供试果园结果不一致,这尚待进一步探讨。所用蜂蜜浓度不宜低于0.5%,花粉浓度不宜低于0.05%,盛花期喷雾二次为宜。此外,蜂蜜花粉悬浊液喷雾授粉具有座果均匀、疏果量小、花粉用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哈密大枣生长与结实进行调控,结果表明赤霉素15mg/kg,能显著提高座果率及单果重;土施多效唑0.5—1.6g,能明显抑制树体生长,提高座果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