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心包壁层和脏层的炎症,统称为心包炎。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按渗出物可分为浆液性、纤维素性、出血性、化脓性、腐败性等多种类型。其中以浆液性、浆液纤维性和纤维素性心包炎比较常见。临床特征为心动过速,心音减弱,心浊音区扩大,出现心包磨擦音或心包拍水音。  相似文献   

2.
乳房炎是乳腺、乳池、乳头局部的炎症;多见于泌乳期的山羊。常见的有浆液性乳房炎、卡他性乳房炎、脓性乳房炎和出血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是指乳房实质、间质出现的炎症症状,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浸入感染、化学物理性损伤、环境管理不当等均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临床可将奶牛乳房炎分为纤维素性卡他乳房炎、浆液性乳房炎、出血性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坏疽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等。奶牛乳房炎不仅影响奶牛的生命安全,也直接影响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加强奶牛乳房炎的研究,不断提升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效果是当前兽医学中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取丹参酮乳房注入剂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一、发病症状 1.临床性乳房炎 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乳区炎症显著,乳汁质量显著异常,临床容易发现,但发病率仅占乳房炎1%-25%左右,按炎症的性质可分为浆液性、卡他性、纤维蛋白性、化脓性及出血性乳房炎等5种.  相似文献   

5.
1.浆液性乳房炎 浆液性乳房炎是乳房充血,在乳腺小叶间结缔组织内有大量的浆液性渗出物和白血球的一种急性乳腺疾病,多发于产后头几天。病因:浆液性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它们在乳房发生创伤和挤乳不当造成损伤时,通过皮肤和血管侵入乳房结缔组织而引起发病。浆液性乳房炎有的由胃肠或子宫疾病继发。  相似文献   

6.
王兵 《农家致富》2014,(4):42-43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羊支原体性肺炎、烂肺病.是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以及肺泡、细支气管和肺间质炎症.有急性和慢性经过,死亡率很高.已成为严重危害养羊业发展的一种重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羊支原体性肺炎,是由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  相似文献   

8.
正马浆液性关节炎是关节囊滑膜层的渗出性炎症(又称关节滑膜炎)。其病理特征为滑膜充血(有时发生出血)、肿胀,并出现明显的渗出现象,使关节腔内具有大量的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浆液性关节炎常见于跗关节、膝关节、球关节和腕关节,是关节扭挫的继发病,也见于不平地上服重役和早期使役过度的马骡。肢势不正和关节软弱的马骡容易发生该病。  相似文献   

9.
牛子宫内膜炎为牛生产后易发疾病,分急性和慢性,发病与大肠杆菌有关。病牛子宫粘膜为脓性炎症、浆液性或粘液性,治疗不及时,可引起炎症扩散,诱发子宫周围炎、子宫肌炎及子宫浆膜炎等,致使慢性炎症,造成不孕。此文对牛子宫内膜炎诊断及治疗措施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临床分类 奶牛乳房炎可分为非临床型或亚临床型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和慢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又分为轻度临床型乳房炎、重度临床型乳房炎、急性全身性乳房炎3种。另外,根据病情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根据炎症性质分为浆液性、卡他性、化脓性、出血性等。  相似文献   

11.
仔猪人工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龙涛  葛晨霞  黄海龙  胡桂学  高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45-15646,15678
[目的]研究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在仔猪体内的发病规律,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JL分离株口服接种1周龄仔猪,10TCID50/只。应用RT-PCR方法检测发病和死亡仔猪的粪便处理液;采取病猪心脏、肝脏、胃、肺脏、肠管,制成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接种动物48h后出现典型的传染性胃肠炎临床症状,表现为短时间呕吐,伴有黄色水样腹泻和脱水。剖检发现肠管扩张,充满液体,小肠壁变薄。PCR结果为TGEV阳性。十二指肠近端黏膜绒毛轻微萎缩变短,远端绒毛明显缩短;上皮细胞脱落,呈浆液性或卡他性炎症。空肠、回肠绒毛显著萎缩,肠黏膜皱褶减少,大肠出血,并见卡他性炎症。胃壁变薄,淤血,出血。肺脏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病理变化。[结论]攻毒仔猪表现出典型的TGE病理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12.
葛晨霞  马磊  王丹  王龙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441-14441,14448
应用常规的病理剖检技术解剖死亡肉鸽,观察其病理变化,将病料无菌接种到普通琼脂培养基和血清琼脂培养基,培养获得2株细菌;取病鸡心脏、脾脏、肠道和肾脏等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镜检见心肌纤维、肝脏、脾脏实质细胞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损伤,间质中有多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化脓灶。  相似文献   

13.
利用实验室诊断技术,对一怀疑患细小病毒病的幼犬进行诊断,然后应用大体解剖、冰冻切片及H.E染色法,对其进行系统的病理学观察。眼观可见小肠内有条状出血,肠腔内充满番茄汁样内容物,后段肠管有溃疡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呈大理石样。光镜下可见小肠黏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有时在变性或完整的上皮细胞内可见到核内包涵体,肠绒毛萎缩;心肌内有非化脓性坏死灶,心肌纤维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14.
1 999年以来 ,湖南省永州地区一些鸡场相继发生一种疑似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NIB)的疫病。经实验室检查分离到 2株病毒 (H1 株、W1 株 ) ,根据分离毒鸡胚培养传代后的鸡胚病变、死亡及侏儒胚胎的出现以及生物学特性及幼鸡 2次攻毒试验证明 ,2株分离毒均为NIBV ,结合临床资料综合诊断为NIB。采集具有典型病变的脏器制成组织灭活苗治疗NIB ,结合其他综合措施 ,对永州地区 8群共 2 1 5 0 0只发病鸡进行治疗 ,死亡率在 8%~ 1 5 .8% ,而对照组死亡率均在 32 %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除草剂烟嘧磺隆对大鼠的肝脏毒性。[方法]选用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2个平行组(各15只),分别按600、120、50、0 mg/kg,设置高、中、低剂量3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药物配成乳浊液灌胃。染毒期间每周测定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情况。染毒结束后,计算脏器系数,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活力,并检测血清和肝组织MDA含量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小鼠体重、脏器系数、各项肝功指标均无显著差异,高剂量组肝脏有轻微病变。[结论]烟嘧磺隆对大鼠肝脏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对其他脏器的毒性及其慢性毒性作用有待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衡阳地区一些鸡场相继发生一种疑似NIB的疫病进行了研究。经实验室检查分离到2株病毒(H1株,W1株),根据分离毒鸡胚培养传代后的鸡胚病变、死亡及侏儒胚胎的出现以及生物学特性及幼鸡2次攻毒试验证明,2株分离毒均为NIBV,结合临床资料综合诊断为NIB。采集具有典型病变的脏器制成组织灭活苗治疗NIB,结合其它的综合措施,对衡阳地区8群共21500只发病鸡进行治疗,其死亡率分别为8%~15.8%,对照组死亡率均在32%以上,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7.
张克新 《北京农业》2011,(6):116-117
奶牛腐蹄病是目前危害农村散养户奶牛生产、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发生后,蹄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化脓性病理变化,其特征是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病牛疼痛,跛行,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特别在秋季,更要加强对该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犬细小病毒病的治疗成功率,减少临床治疗的盲目性。[方法]以自然感染犬细小病毒病死犬为研究对象,对其脏器的形态学进行研究。用CPV试纸对病犬进行确诊,观察病犬的外部病变,进行尸体剖检,观察各个脏器的病理变化。[结果]结果表明,其主要组织学病变为肠粘膜坏死、脱落、崩解,肠绒毛结构被破坏,肝脏淤血,支气管肺炎,脾脏坏死,出血性淋巴结炎,脑水肿及非化脓性脑炎。对以上病变进行分析,发现该病主要损伤肠壁结构、损坏淋巴系统,同时出现一定的神经症状。[结论]该研究对动物临床上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较好地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黄色葡萄球菌攻击下小鼠泌乳期乳腺炎症病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观察不同剂量(E1:10 CFU/μl;E2:20 CFU/μl;E3:100 CFU/μl;E4:200 CFU/μl;E5:2000CFU/μl)金黄色葡萄球菌攻击下的小鼠泌乳期乳腺炎症病理变化,选择最佳剂量建立小鼠乳腺内感染模型.结果表明:试验组乳腺组织中分离的细菌数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E3达到最高.组织形...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建立鸭源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aemorrhagic E. coli, EHEC)O46分离株的实验病理模型并观察其在雏鸭体内的动态分布及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病理学变化。【方法】本研究以 O46分离株通过口服、肌肉和皮下注射3种途径感染10日龄健康雏鸭,感染剂量均为0.5 mL/只 (2×108CFU•mL-1),感染后2、4、6、12、24h剖杀、取样,以后每隔12h剖杀、取样并对剖解变化进行详细观察,在每个安排的时间点平行采集2只雏鸭的心、肝、脾、肺、肾、脑、食道、胸腺、十二指肠、空肠、盲肠、直肠、法氏囊、胰腺和气管等组织制备组织切片和超薄切片,通过H.E染色、醋酸铀、柠檬酸铅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对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超微病理变化、细菌抗原定位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病理模型能复制出与自然感染相同的病例,除气管未检测到细菌抗原外,其余的组织均检测到细菌抗原,心、肺、脾、肾和肠道是感染的主要靶器官,抗原主要存在其感染细胞的细胞质中,阳性信号最早出现于心脏。尸体剖解、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病理学观察表明,雏鸭人工感染鸭源EHEC O46分离株后主要病理学损害为浆膜广泛性纤维素性炎症,心、肝、脾、肺、肾、法氏囊、小肠、胰腺、脑等器官充血、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肠上皮细胞等实质细胞变性、坏死或凋亡,法氏囊淋巴细胞减少。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可在心、肺、脾、肝和小肠中观察到大肠杆菌,其侵害的主要靶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肠道上皮细胞、心肌纤维细胞。【结论】鸭源EHEC O46分离株能使雏鸭发病和死亡,实验病理模型能复制出EHEC引起的出血性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症等病理变化,该分离株能在鸭体内进行大面积的侵嗜,心脏、肺脏、脾脏、肾脏和肠道是O46分离株感染的主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