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4 毫秒
1.
贵烟4号施氮量、密度和留叶数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改善贵烟4号烟株经济性状为目标,采用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贵烟4号配套施肥、密度、留叶技术,结果表明,施氮量、密度、留叶数变化对烟叶产量、均价、单位面积产值等经济性状的影响大,在施氮量、密度、留叶数取值范围内,施氮量对烟叶产量、产值的影响最大,对烟叶均价影响与密度、留叶数相差不大; 在中等肥力地块上,当施氮量、密度、留叶数分别为6.5kg·667m-2、1 042株·667m-2和21 片·株-1时,贵烟4号烟叶经济产量、均价、单位面积产值达到高值为164.99kg·667m-2、8.68元·kg-1、1 432.11元.从烟叶产量、均价、单位面积产值等经济性状看,当前生产上推广贵烟4号时,应将施氮量作为首要因素考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施氮量和留叶数对晒黄烟产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晒黄烟品种‘寸三皮’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施氮量 82.5、97.5、112.5、127.5 kg/hm2 和留叶数 16、19、22 叶 / 株双因子试验共 12 个处理,研究施氮量和留叶数对晒黄烟农艺性状、产量、均价、产值和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增施氮肥能促进烟株生长和增加氮代谢,同时有利于提高茎围、节距、叶片长宽及叶面积等农艺性状。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烟叶产量随着留叶数的增加而提高。在一定留叶数范围内,烟叶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变化而呈不同表现,当留叶数为16、22 叶 / 株时,烟叶产量均随着施氮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当留叶数为 19 叶 / 株、施氮量在 82.5~112.5 kg/hm2 时,烟叶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从同一施氮水平不同留叶数烟叶产值的变化来看,当施氮量为 127.5 kg/hm2时,烟叶产值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施氮量 112.5 kg/hm2、留叶数 19 叶 / 株时,烟叶产值最高、为54 567.00 元 /hm2。当施氮量为 82.5、97.5 kg/hm2 时,烟叶产值随着留叶数的增加而上升。从同一施氮量不同留叶数的烟叶均价来看,当施氮量在 82.5、127.5 kg/hm2 时,烟叶均价都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施氮量在 97.5 kg/hm2 时,烟叶均价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当施氮量在 112.5 kg/hm2 时,烟叶均价随留叶数变化表现为先增后降,以留叶数 19 叶 / 株处理表现较高。烟叶外观质量以施氮量 82.5 kg/hm2、留叶数 16 叶 / 株,施氮量 97.5 kg/hm2、留叶数 22 叶 / 株以及施氮量 127.5 kg/hm2、留叶数 19 叶 / 株 3 个处理表现较好。【结论】晒黄烟品种‘寸三皮’在保证密度 15 150 株 /hm2 的常规栽培条件下,施氮量 112.5 kg/hm2、留叶数 19 叶 / 株时,在贵州福泉种植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氮肥用量、密度二因素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肥用量和密度对贵烟4号烟株生长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施氮量、密度变化对烟叶产量、均价、单位面积产值等经济性状的影响大,当施氮量、密度分别为6.5 kg和1 100株/667m^2时,贵烟4号烟叶经济产量、均价、单位面积产值达到最高值162.01 kg/667m^2、8.36元/kg、1 353.64元/667m^2.说明施氮量、密度分别为6.5 kg和1 100株/667m^2是贵烟4号的最佳施氮量及密度组合.  相似文献   

4.
对自选烤烟新品系HQ一号在衡阳地区的移栽期、移栽密度、留叶数和施肥量等主要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月5~15日移栽和120 cm×(50~60)cm的移栽株行距,烟株农艺性状和烟叶经济性状虽有一定差异,但未达显著水平。株高有随留叶数和施肥量增加而增高的趋势;烟叶产量和产值呈现出随施肥量增加而提高的变化规律,均以施纯氮195 kg/hm2的处理最高,与施135 kg/hm2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留叶数对烟株农艺性状和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较小。综合试验结果,HQ一号在衡阳地区栽培,于3月10~15日移栽,种植密度为15 000~16 500株/hm2,留叶数22~24片/株,施纯氮量为150~1 785 kg/hm2,能够发挥HQ一号的特性,生产出优质烟叶。  相似文献   

5.
对自选烤烟新品系 HQ一号在衡阳地区的移栽期、移栽密度、留叶数和施肥量等主要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月5~15日移栽和120 cm×(50~60) cm的移栽株行距,烟株农艺性状和烟叶经济性状虽有一定差异,但未达显著水平。株高有随留叶数和施肥量增加而增高的趋势;烟叶产量和产值呈现出随施肥量增加而提高的变化规律,均以施纯氮195 kg/hm2的处理最高,与施135kg/hm2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留叶数对烟株农艺性状和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较小。综合试验结果, HQ一号在衡阳地区栽培,于3月10~15日移栽,种植密度为15000~16500株/hm2,留叶数22~24片/株,施纯氮量为150~1785 kg/hm2,能够发挥 HQ一号的特性,生产出优质烟叶。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豫烟11号的适宜栽培措施,提高豫烟11号的产量和质量,设置了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对豫烟11号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影响的L_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对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最大,施氮量对节距和叶宽的影响最大,留叶数对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最小,但对化学成分的影响较大;综合各指标来看,豫烟11号在豫西种植密度为1 112株/667 m~2、施氮量为5.0 kg/667 m~2、留叶数为20~22张时株高、叶宽、产量、产值和均价均达到最大值,化学成分相对协调,钾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条件对烤烟农艺、经济性状及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田间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D)和施氮量(N)对烤烟的叶宽、叶长和叶面积没有显著影响,但随留叶数(T)的增加,上、中部叶变窄,叶面积变小;D对烤烟的经济性状没有影响。随着T减少,产量、产值显著地增大。在120kg/hm2的中等施氮水平下,烤烟的产量、产值、中等烟比例、下等烟比例、均价处于最佳状态。上部叶、中部叶烟碱含量随着D的减少而增加。所有部位烟叶烟碱含量均随着N的减少而减少。下部叶烟碱含量随着T的增加而减少。在120cm×45cm的种植密度+112.5 kg/hm2的氮肥施用量+18片/株的留叶数的农艺措施组合下,烟碱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曲靖烤烟K326施氮量、打顶方式及其留叶数的最佳组合方式,以提高该地区烟叶产质量稳定性和可用性。2015年在曲靖师宗,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施氮量、打顶方式及其留叶数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是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主效因素。施氮量增加,农艺性状各项指标均有所增加,120kg/hm2的施氮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在产量、产值、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方面,120kg/hm2施氮量水平表现最好。打顶方式是影响评吸质量的主效因素。 扣心打顶的产量最高,中上等烟比例、均价及产值方面以初花打顶表现最好,评吸结果以初花打顶相对较好。留叶数的主效影响主要表现在感官质量和化学成分方面,即烟气的杂气、劲头、总糖、糖碱比等方面。适宜于曲靖当地生产实际的K326施氮量、打顶方式及其留叶数的最佳组合方式是施纯氮120kg/hm2、初花打顶、20~22片留叶数,可作为曲靖K326特色品种的关键栽培技术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重庆烟区开展烤烟新品种云烟116的配套栽培措施研究,为云烟116在重庆烟区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择施氮量、种植密度及留叶数3个栽培因素,采用3因素3水平无交互正交试验,按L_9(3~4)正交表设置9个处理组合,3次重复,按随机区组排列。【结果】不同施氮量水平间烟叶产量、产值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低施氮量水平下烟叶产量和产值均最高(2326.65 kg/hm~2、61 251.45元/hm~2),因此建议云烟116在重庆巫山烟区应适当减氮,比当地常规施氮量降低7.5 kg/hm~2为宜;不同种植密度水平间烟叶产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产值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高密度水平下烟叶产量、产值最高(2213.25 kg/hm~2、58 980.00元/hm~2),因此推荐适当增密,以16 665~18 116株/hm~2为宜;不同留叶数水平对烟叶产量、产值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低留叶数水平下产量和产值相对最高。【结论】重庆巫山烟区云烟116种植应适当减氮增密,推荐施氮量比当地常规减少7.5 kg/hm~2,种植密度16 665~18 116株/hm~2,留叶数根据烟株长势合理确定。  相似文献   

10.
高原  李晓辉  郑艳铃  刘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21-5822
[目的]为垦啤2号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6、2007年设计6个施氮水平和5个种植密度,研究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垦啤2号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垦啤2号的株高、千粒重和产量均增加,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各施氮处理产量差异达0.01显著水平,施氮量为67.5 kg/hm2时产量最高,蛋白质含量也最高。当种植密度为350万株/hm2时,垦啤2号的千粒重最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数、小区产量增加,当种植密度为4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结论]垦啤2号在黑龙江垦区的最适种植密度为425万株/hm2,最佳施氮量为67.5 kg/hm2。  相似文献   

11.
不同处理对烟叶经济性状及化学协调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留叶数与减量施氮对烤烟经济性状、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密度低留叶数下施60 kg/hm~2氮肥,小幅提高了产值(0.13%),显著提高了上等烟比例(11.62%)和均价(2.38元/kg)。中密度中留叶数下施75 kg/hm~2氮肥显著增加了叶长、叶宽、开片度、单叶重,而含梗率并无显著变化,高密度低留叶数下施60 kg/hm~2氮肥的处理叶长、叶宽、开片度均与低密度高留叶数无显著差异,但含梗率显著低于低密度高留叶数,因此两者的物理特性均优于低密度高留叶数处理。在3种产量构成条件下,氮肥减量15 kg/hm~2可明显提高化学成分协调性,其中高密度低留叶数(19 500株/hm~2,留叶数15片/株)配合施氮60 kg/hm~2可提高综合得分4.59分。因此在氮素背景较高的土壤上,采取提高种植密度减少单株留叶数配合减少氮肥用量可提高烤烟产值、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并可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研究结果为当前烤烟等级结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掌握百色烟区合理的种植密度及施肥量,为烤烟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和应用依据。[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烟株生长、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烤烟生育前期受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影响不大,但腰叶、顶叶成熟的时间随着施氮量的增大而变晚。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较大,在种植密度相同时,随施肥量的增加,烟株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片数和叶片长度呈递增趋势;减小种植密度有利于顶叶的开片生长及有效叶片数的增加。综合各经济性状及烟叶主要内在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A2B3处理(行株距120 cm×50 cm,施氮量112.5 kg/hm2,氮、磷、钾比例1∶1∶3)能够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烟叶质量。[结论]在百色特定的气候、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烤烟种植密度以行距120 cm,株距50 cm,纯氮用量112.5 kg/hm2(氮、磷、钾比例1∶1∶3)为宜。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对旱地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旱地烤烟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指导其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湖南省安仁县为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15 0001、6 5001、8 0001、9 500株/hm2)对烟株的生育期和生长、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对烟株生育期的影响不大。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叶面积系数和株高增加,烟株茎围变小,节距变长。不同种植密度对烟叶产量和质量有显著影响。当种植密度为18 000株/hm2时,烟株留叶数和烟叶产量均最高,分别为348 660叶/hm22、397.3 kg/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及均价均逐渐减少。烟叶产值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以18 000株/hm2时最高(达26 801.85元/hm2)。[结论]在安仁县特定的气候、土壤条件下,旱地植烟的最佳种植密度为18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互作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常德烟区烟草生产水平和烟叶质量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水平种植密度,3个水平氮肥用量,共9个组合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烤烟生育期主要受氮肥用量的影响,而种植密度对生育期基本没有影响。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烤烟单株叶面积、株高、茎围、单叶重和节距的影响显著,对叶片总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影响显著,对上部叶和下部叶烟碱含量影响显著,对烤烟上等烟比例、产量和均价的影响显著。其交互作用对上部叶烟碱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影响显著,对中部叶和下部叶还原糖含量和总钾含量影响显著。氮肥用量是单株叶面积、株高、单叶重、节距、烟叶总氯含量、烟叶总钾含量、烟叶总氮含量、烤烟产量、烟叶均价和产值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种植密度是茎围、烟叶烟碱含量、烟叶总糖含量、烟叶还原糖含量和上等烟比例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结论]烟叶产量以D3N3(种植密度1.80万株/hm~2,施氮量135 kg/hm~2)处理最高,为2 104.6 kg/hm~2;烟叶产值以D_2N_2(种植密度1.65万株/hm~2,施氮量120 kg/hm~2)处理最高,为52 729.7元/hm~2。  相似文献   

15.
控氮对湘西北山地烤烟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定氮磷钾配比(1∶1∶3),施氮量分别为135、120、105 kg/hm2,研究控制施氮量对湘西北低海拔丘陵区山地烤烟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成熟度、油分和色度随之提高,但烟叶叶片组织结构僵硬、身份偏厚,各处理上部烟糖含量相对较低,而总碱含量大于3%,对品质提高不利,总体上各处理间烟叶品质差异不显著。干烟产量及均价为氮用量135 kg/hm2时最高,氮用量105 kg/hm2时最低。  相似文献   

16.
杨学书  李佛琳  韩伟  陈光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10-18811
[目的]探索烤烟品种云烟87的最佳施氮量。[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施氮处理(N60、75、90、105 kg/hm^2),比较各施氮量下烤烟的生长和产质量表现。[结果]施氮量的增加有利于烟株株高及各部位叶片的生长,产量由2 328.0 kg/hm^2增加到3 306.0 kg/hm^2,产值由32 058元/hm^2增加到45 728元/hm^2。但施氮量低于或高于N75 kg/hm^2都会降低中上等烟叶的比例,使烤烟均价下降。[结论]从烟叶的可用性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施氮量以75 kg/hm^2最佳。  相似文献   

17.
施肥量及留叶数对粤烟97产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肥量和留叶数对粤烟97生长发育、产量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和留叶数及其互作效应对烟株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影响显著。施肥量165 kg/hm2、留叶数19~21片和施肥量150 kg/hm2、留叶数19片处理的烤烟田间长势强,经济性状优,烟叶水溶性糖含量较高,总氮、总植物碱含量适宜,化学成分协调。在高施肥量水平下(165 kg/hm2),单株留叶19~21片时粤烟97在江西信丰紫色土旱地种植的产质量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湘南稻茬烤烟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和构建经济效果指数,并采用偏(Eta)2值分析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及其互作对烤烟经济性状的效应。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及其互作对烤烟不同经济性状指标的效应不同,种植密度对烤烟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具有显著的高度影响效应,种植密度、施氮量、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烤烟产量、产值具有显著的高度影响效应;2)种植密度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占40%左右,施氮量及种植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各占30%左右;3)种植密度以18 195株/hm~2处理的烤烟经济性状相对较好,施氮量以165 kg/hm~2处理的烤烟经济性状相对较好;4)在湘南稻茬烟区,以种植密度18 195株/hm~2、施氮量142.5 kg/hm~2处理组合的烤烟经济性状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9.
张黎明  李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37-12438
[目的]完善湘西烤烟的栽培理论和技术。[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探索了不同种植密度(1.2m×0.60m;1.2m×0.55m;1.2m×0.50m)和施氮量(90、105、120kg/hm^2)对烤烟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烟地上部分的生长势、株高、茎粗和有效叶片数均增加,而种植密度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同一种植密度下,施氮量为120kg/hm^2时,烤烟产量最高,而施氮量为105kg/hm^2时,烤烟产值最高;当种植株距为0.55m,施氮量为105kg/hm^2时,烤烟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最高;同一施氮水平,各种植密度间烤烟的产量、产值差异不大。[结论]确定了湘西烤烟的合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