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翘嘴鲌俗称大白鱼、翘嘴白鱼、翘嘴鲌,而在松花江沿岸则称之为"撅嘴岛子"。翘嘴鲌广泛分布于我国珠江流域、长江流域一直到黑龙江流域。兴凯湖翘嘴鲌是翘嘴鲌在兴凯湖水域形成的一个天然独立种群,它和黄河鲤鱼、松江鲈鱼、松花江鳜鱼合称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由于兴凯湖具有优良的地域和水域环境,使得兴凯湖翘嘴鲌体色银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兴凯湖重要的名贵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2.
三种药物对兴凯湖翘嘴鲌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翘嘴鲌曾用名翘嘴红鲌,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鲌属,在我国平原各水系均有分布。兴凯湖翘嘴鲌(Topmouth culter)是翘嘴鲌(Culter alburnus)中的一个地理种群,又称兴凯湖大白鱼,俗称大白鱼、翘嘴白鱼、翘嘴鲌、翘壳,而在松花江沿岸则称之为"撅嘴岛子",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兴凯湖。兴凯湖翘嘴鲌体色银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历代进京贡品和高级宴席佳肴,市场形象较佳,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兴凯湖  相似文献   

3.
兴凯湖翘嘴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凯湖翘嘴鲌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兴凯湖,由于兴凯湖具有独特的地域和水域环境,使其在生理性状上形成一个独立的地理种群。文章着重介绍兴凯湖翘嘴鲌的渔业资源状况、生物学特性及研究现状,以促进对兴凯湖翘嘴鲌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4.
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是淡水珍品,也是黑龙江省鸡西市兴凯湖的特产鱼类。本文概括介绍了兴凯湖翘嘴鲌的生物学研究和养殖概况。兴凯湖翘嘴鲌生长快、快速生长期持续时间长。上世纪的过度捕捞,导致兴凯湖翘嘴鲌资源衰退,近年来采取了多项保护措施,兴凯湖鱼类资源已有所恢复。目前,兴凯湖翘嘴鲌已成为新兴的名优养殖鱼类,实现了全人工繁殖,开展了商品化苗种生产和食用鱼饲养,其增养殖在东北地区得到推广。近年来,诸多学者在兴凯湖翘嘴鲌的生物学特性、渔业资源现状、肉质性状、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特点、营养饲料研制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为科学保护与有效开发兴凯湖翘嘴鲌这一名贵鱼类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翘嘴红鲌是黑龙江水系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细嫩,肉昧鲜美。兴凯湖的翘嘴红鲌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是兴凯湖的主要经济鱼类,占渔获物的80%以上。长期以来,由于无计划地酷捕滥捞,兴凯湖的翘嘴红鲌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近年来翘嘴红鲌的繁殖群体已达灭绝边缘,个体越来越小,很少能捕到用于人工繁殖的个体。为挽救这一宝贵资源,国家作为八五重点攻关项目,把翘嘴红鲌人工繁殖研究的课题下达给了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经过几年的研究探索,初步掌握了翘嘴红鲌人工繁殖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6.
翘嘴红鲌[Erythmculterilishaeformis(Bleeker)]又称兴凯湖大白鱼,在我国的内陆水域及台湾省均有分布、在兴凯湖大型湖泊水域中是一个较为稀少而名贵的淡水鱼品种。由于兴凯湖独特的水域环境,使其在生理性状上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种群。翘嘴红鲌,肉质洁白细嫩,味道极为鲜美,并有抗高寒能力的特点,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的淡水鱼品种,  相似文献   

7.
2008年5-10月,在黑龙江农垦震达兴凯湖大白鱼研究所养殖基地采集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arnus)样本1200尾,对其年龄和生长研究结果为: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0.0056L^30004(R^2=0.9952),属于等速生长型鱼类;其生长规律用Von Beaalanffy方程表示为Lt=117.54×[1-e^0.093(t-0.034)],Wt=9111.15×[1-e^0.093(t-0.034)]^3.004。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对兴凯湖翘嘴鲌的生长进行拟合,反映出其生长过程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兴凯湖翘嘴鲌渐进体长为117.54cm,渐进体重为9111.15g,拐点年龄在11.86龄处,拐点体重为2.70kg,拐点体长为78.36cm;与兴凯湖自然水域的翘嘴鲌生长式型不同。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南、北不同地理群体在繁殖和染色体核型方面的差异性,以翘嘴鲌南方(上海淀山湖)群体和北方(黑龙江兴凯湖)群体为研究对象,在上海地区同时进行了翘嘴鲌两个群体的人工繁育、胚胎发育观察和染色体组成比较。结果显示,翘嘴鲌南方淀山湖群体的受精卵呈灰黄色,有黏性,为黏性卵,卵径为(1.11±0.05)mm;北方兴凯湖群体的受精卵呈青灰色,无黏性,为浮性卵,卵径为(1.21±0.03)mm。两个群体的相对繁殖力和受精率无明显差异。在(25±1)℃的水温条件下,两个群体的胚胎均可以在24 h内出膜,且胚胎发育特征及时序无明显差异。北方兴凯湖群体仔鱼的出膜后体长为(5.77±0.29)mm,极显著大于南方淀山湖群体[(3.40±0.14)mm](P<0.01)。两个群体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8,其中南方淀山湖群体的核型公式为2n=24m+20sm+4st,染色体臂数NF=88;北方兴凯湖群体的核型公式为2n=22sm+26m, NF=96。研究表明,翘嘴鲌南方淀山湖与北方兴凯湖群体在受精卵的特征及染色体核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北方兴凯湖水系翘嘴鲌可以在...  相似文献   

9.
不同年龄野生和养殖兴凯湖翘嘴鲌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定营养价值、建立种质标准以及研制人工配合饲料,对2龄、4龄和6龄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野生和养殖群体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2龄兴凯湖翘嘴鲌野生和养殖群体肌肉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龄、6龄野生群体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群体(P<0.05)。与常见养殖鱼类相比,野生兴凯湖翘嘴鲌Ca和P含量较高。野生和养殖群体的氨基酸组成一致,甘氨酸含量最高,谷氨酸和赖氨酸次之。4龄、6龄野生群体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结果表明,兴凯湖翘嘴鲌野生与养殖群体蛋白质含量较高,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野生群体肌肉营养价值和肉味鲜美程度明显优于养殖群体,且随年龄增长差异更鲌加明显。在配制兴凯湖翘嘴鲌人工饲料时,应适当添加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以提高其营养价值;适当添加甘氨酸和谷氨酸,以提高养殖鱼体风味。  相似文献   

10.
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地方名翘嘴、鲌鱼、大白鱼等,属鲤科、鲌亚科、鲌属。广泛分布于我国诸多水系,在长江中下游、黑龙江流域等地属名贵经济鱼类,在太湖、兴凯湖、丹江口水库等水域中,是主要渔获物。20世纪70年代开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烟酰苯胺、硫酸铜和扑草净对兴凯湖翘嘴鲌幼鱼的毒性影响,在水温(28±1)℃下,采用半静水式试验法开展了这3种药物对体质量(2.88±0.34)g、全长(7.30±0.30)cm的兴凯湖翘嘴鲌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烟酰苯胺对兴凯湖翘嘴鲌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729、4.041、2.224、1.257 mg/L,安全浓度为0.126 mg/L;硫酸铜对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187、2.116、1.354、0.984 mg/L,安全浓度为0.098 mg/L;扑草净对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072、0.037、0.020、0.012 mg/L,安全浓度为0.001 mg/L。结果表明,烟酰苯胺和扑草净对翘嘴鲌幼鱼的毒性较大,应避免其污染养殖水体,硫酸铜在其常用质量浓度范围内会对兴凯湖翘嘴鲌幼鱼的成活率产生影响,应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并规范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3龄、4龄和5龄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野生和养殖群体肌肉脂肪含量、脂肪酸含量以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兴凯湖翘嘴鲌野生与养殖群体肌肉中均检测到18种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为主.野生群体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兴凯湖定点同日随机采集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蒙古鲌C.mongolicus、兴凯鲌C.dabryi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肝胰脏和肠道消化酶的活性,比较2龄鱼和≥3龄鱼两实验组样本的特点和差异。结果表明:四种鲌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肝胰脏;蒙古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高于肠道,其他三种鲌类肠道脂肪酶活性高于肝胰脏(P0.05)。2龄和≥3龄鱼蒙古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最高,翘嘴鲌和兴凯鲌分别次之(P0.05);2龄鱼兴凯鲌、蒙古鲌、翘嘴鲌肠道蛋白酶活性较高,≥3龄鱼蒙古鲌和红鳍原鲌显著高于兴凯鲌、翘嘴鲌(P0.05)。2龄组和≥3龄鱼翘嘴鲌肠道脂肪酶活性和肝胰脏、肠道淀粉酶活性均较高,≥3龄蒙古鲌和兴凯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翘嘴鲌和红鳍原鲌(P0.05)。本研究结果对科学保护与利用相关鱼类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翘嘴红鲌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翘嘴红鲌地方名翘嘴、鲌鱼、大白鱼等,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广泛分布于我国诸多水系,在长江中下游、黑龙江流域等地属名贵经济鱼类,在太湖、兴凯湖、丹江口水库等水域中,是主要渔获物。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量的衰退及人工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翘嘴红鲌养殖在我国许多地方得到推广,我所自1998年起进行了翘嘴红鲌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的试验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人工繁殖 1.亲鱼捕捞及培育 每年冬季水温10℃左右期间,从丹江口水库、泉河水库等自然水域中收集体重500g以上、年龄2龄  相似文献   

15.
不同温度、饵料对兴凯湖翘嘴鱼白仔鱼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了温度和饵料对兴凯湖翘嘴鲌仔鱼的摄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兴凯湖翘嘴鲌仔鱼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存在着较大差异,在水温为25℃时仔鱼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18℃时仔鱼生长速度最慢、成活率最低;投喂不同的饵料对兴凯湖翘嘴鲌仔鱼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也有较大差异,投喂浮游动物的仔鱼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投喂蛋黄和开口料的仔鱼生长速度最慢、成活率最低。水温为25℃、23℃、20℃、18℃时,仔鱼的瞬时生长率分别为4.09%、2.05%、1.12%、1.08%;仔鱼的日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0.96%、82.89%、81.78%、74.67%。对兴凯湖翘嘴鲌仔鱼投喂浮游动物、混合料、开口料、蛋黄,其瞬时生长率分别为3.34%、2.42%、1.45%、1.40%;仔鱼日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5.89%、92.22%、81.11%、83.89%。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野生和养殖翘嘴鲌(Culter albunus)之间肉质指标的差异,对野生和人工养殖翘嘴鲌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质地特性、体色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野生翘嘴鲌肌肉蛋白质含量(19.84%)及灰分含量(0.27%)均显著高于养殖翘嘴鲌(13.29%和0.21%),但是脂肪含量(4.34%)和水分含量(71.84%)均显著低于养殖翘嘴鲌(5.51%和78.61%);野生翘嘴鲌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较养殖翘嘴鲌高出11.36%和11.16%;野生和养殖翘嘴鲌的氨基酸评价指数(EAAI)分别为100.51和98.13;养殖翘嘴鲌肌肉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及n-3/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值显著高于野生翘嘴鲌,但是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低于野生翘嘴鲌。此外,野生翘嘴鲌背部和腹部红色值、黄色值及侧线部红色值均显著高于养殖翘嘴鲌;野生翘嘴鲌的肌肉硬度和内聚性显著高于养殖翘嘴鲌;养殖翘嘴鲌的肌肉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及pH值显著高于野生翘嘴鲌。结果表明,野生翘嘴鲌的营养价值更高、鲜味更好,而养殖翘嘴鲌在脂肪酸组成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正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哈尔滨冰封期从当年11月到次年的4月份,长达150余天,在漫长的鱼池越冬过程中除了要注意缺氧以外,还要防范早春时节由于水中氧气过饱和而产生的鱼类气泡病。哈尔滨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试验试繁基地于2015年6月底进行了兴凯湖翘嘴红鲌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工作,池塘面积5亩,翘嘴红鲌水花放养30余万  相似文献   

18.
翘嘴红鲌也称大白鱼,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也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养殖鱼类品种。网箱养殖翘嘴红鲌适合在湖泊、水库等大中水域开展,是翘嘴红鲌的一种高效养殖方式,通常用来养殖翘嘴红鲌成鱼。  相似文献   

19.
主要阐述了酉水湘西段翘嘴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区的基本情况、翘嘴鲌的资源价值及分布,并对该流域翘嘴鲌渔业资源的保护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翘嘴红鲌属鲤形日、鲤科、鲌亚科、鲌鱼属,俗称翘嘴鲌、白鱼、白条子。翘嘴红鲌生长速度快,当年的鱼苗可达1kg以上。肉质白而细嫩,属上等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