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4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翘嘴红鲌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翘嘴红鲌地方名翘嘴、鲌鱼、大白鱼等,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广泛分布于我国诸多水系,在长江中下游、黑龙江流域等地属名贵经济鱼类,在太湖、兴凯湖、丹江口水库等水域中,是主要渔获物。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量的衰退及人工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翘嘴红鲌养殖在我国许多地方得到推广,我所自1998年起进行了翘嘴红鲌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的试验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人工繁殖 1.亲鱼捕捞及培育 每年冬季水温10℃左右期间,从丹江口水库、泉河水库等自然水域中收集体重500g以上、年龄2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形态性状对长鳍吻鮈体质量的影响效果,为长鳍吻鮈的人工选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随机选取120尾驯养的野生长鳍吻鮈,分别测量其体质量(Y)、全长(X1)、体长(X2)、体高(X3)、体宽(X4)、头长(X5)、头宽(X6)、头高(X7)、吻长(X8)、叉长( X9)、眼径( X10)、眼间距( X11)、尾柄长( X12)、尾柄高( X13)、尾鳍长( X14)、眼后头长( X15)共16个性状指标。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复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长鳍吻鮈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复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对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大小进行剖分,确定了影响长鳍吻鮈体质量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结果]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但仅全长、头长、头高、眼径、眼后头长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且复相关系数为0.976,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性状,其中全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0.663);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即全长、头长、头高、眼径、眼后头长的决定系数较大,其中全长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0.440)最大,其他4个性状主要通过全长影响体质量;应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经过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建立以体质量的因变量(Y),以全长(X1)、头长(X5)、头高(X7)、眼径(X10)和眼后头长( X15)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Y=-30.650+2.534 X1+2.012 X5+2.019 X7+8.716 X10+4.120 X15,经回归预测结果显示估计值与实际值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该方程可用于长鳍吻鮈实际生产中,为长鳍吻鮈选中提供理论依据和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3.
刘娟娟  舒德斌  郭柏福  高勇 《水产科技情报》2013,40(3):113-115, 121
为研究超低温冻存时间对史氏鲟精子活力的影响,使用史氏鲟冻精与鳇鱼卵子进行了杂交授精试验。结果显示:经超低温冷冻后的精液,与对照组的鲜精(126.7±9.4 s)比较,其寿命显著下降(冻存5 h的为78.7±4.11 s,336 d的为72.0±4.32 s,702 d的为57.3±2.05 s),且授精率和受精卵的孵化率受到显著影响。冻存5 h的精液,其授精率和受精卵孵化率分别为(73.31±15.27)%和(55.68±9.81)%,与鲜精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冻存时间为336 d[授精率(59.20±2.39)%,受精卵孵化率(53.08±1.23)%]和702 d[授精率(25.29±8.26)%,受精卵孵化率(21.38±9.91)%]的精液则差异显著。结果表明,超低温冷冻对史氏鲟精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长时间的超低温冻存会显著降低精子的活力,影响授精率和受精卵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4.

设计4种点光源(100 lx320 lx960 lx1 920 lx)光照模式, 以黑暗和面光源(68 lx)模式为对照, 30 min为实验周期, 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子二代仔、幼鱼(5~29日龄)的趋光行为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仔鱼处于平游期(5~8日龄), 点光源光照条件下活动鱼苗的趋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黑暗环境和面光源)(P<0.05), 而且点光源光照条件下活动鱼苗的趋光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 并在1 920 lx100 lx320 lx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平游期仔鱼的趋光性最为明显, 在设定的4种点光源光照强度中, 100 lx的低强度光照下趋光性最强, 960 lx光照强度下趋光性最弱, 且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中华鲟子二代进入沉底期以后, 光照的影响作用明显减弱, 仔鱼基本失去趋光性。研究表明, 中华鲟子二代仔鱼具有平游期趋光性最强、趋弱光和沉底之后基本失去趋光性等行为特点, 这种趋光行为与野生中华鲟仔鱼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阐明中华鲟全人工繁殖后代生态适应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鲟鱼卵母细胞在体内成熟的生理机制、体外成熟培养的方法及条件,分析了其成熟的生理特点,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鲟鱼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机理和探讨鲟鱼生殖生理调控机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超低温冷冻保存中华鲟子一代(F_1)的精液,研究4种不同激活液、2种不同的授精方式及5种不同冻精授精量对授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保存365d的中华鲟F_1冻精,用养殖水激活授精效果优于4种激活液,获得(15.04±0.58)%的受精率和(14.6±0.59)%的孵化率。相同条件下,试验1、试验2和试验3的湿法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18.3±1.45)%、(13.57±0.76)%、(18.65±0.42)%和(16.82±2.01)%、(11.03±0.98)%、(15.87±1.25)%,湿法授精效果均优于干法授精。用10mL中华鲟卵与不同冻精授精量进行湿法授精,精子密度3.82×109个/mL,稀释比1∶2,冻精活力(35.45±5.26)%,冻精用量0.1~0.6mL,随着冻精用量的加大,受精率和孵化率呈现上升趋势,0.6mL时,受精率和孵化率达最高,分别为(16.43±1.57)%和(14.58±1.35)%,但随着冻精用量的继续加大,其受精率和孵化率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7.
中华鲟子一代亲鱼长途运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华鲟子一代亲鱼个体大、体表有硬骨板等生理生态学特征,设计构建大型车载水箱运输系统(4.2×2.0×1.0)m,为防止运输途中鱼体与箱体产生碰撞,在水箱内壁加装泡沫板。运输试验在高氧、适温条件下开展(水温控制在8.9.9.8℃,溶氧含量为10.0.20.1mg/L),以氨氮含量指标作为水体可溶性有毒物质的评价标准,对其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试验开始6h时水体中氨氮含量已增至O.8mg/L,此时箱内运输水体更换1,2,再注入等量的优质控温水,换水后运输水体的氨氮降到0.2mg/L以下。经过16h长途运输,亲鱼成活率100%,转入暂养池后,亲鱼能够迅速恢复正常活力。研究结果证实运用该种水箱运输系统进行中华鲟等大型鱼类的长途运输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在水温26±0.5℃下,研究以20~100mg/L之间5个浓度梯度的MS-222(tricaine methane sulfonate)对体质量255.87±30.31g野生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e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在20mg/L的MS-222下,长薄鳅的活动量明显下降,保持镇静,维持身体平衡和正常体位,麻醉3h后,在清水中几分钟内便可恢复正常游动状态,适合于长途运输;40~80mg/L的MS-222对长薄鳅的麻醉作用较强,适合于短时间实验操作,如外科手术、体外标记、形态学测量等;当MS-222的浓度达到100mg/L时,短时间内长薄鳅便进入深度麻醉甚至休克状态,若不及时进行复苏,鱼易死亡。实验证明,用MS-222麻醉长薄鳅较快、复苏时间短、安全性能高,是较理想的麻醉剂。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ienoti)苗种培育的适宜投喂策略,实验采用5×2双因子设计,通过8周的养殖投喂,研究投喂水平(1%、2%、3%、4%和5%)和投喂频率(2和3次/d)对圆口铜鱼幼鱼[初体重(4.91±0.11) g]生长、体成分组成、消化酶活性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圆口铜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饲料效率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而递增,但在投喂水平达到3%后趋于平稳。鱼体肥满度和脏体比随投喂频率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当投喂水平不超过3%时,3次/d投喂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2次/d组。全鱼的粗脂肪含量随投喂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全鱼的水分则显著下降。投喂水平对肝脏胰蛋白酶和脂肪酶具有显著影响,当投喂水平超过3%时,投喂水平升高显著降低了肝脏胰蛋白酶的活性,而在3次/d投喂组,肝脂肪酶随投喂水平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投喂水平、投喂频率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圆口铜鱼前肠消化酶均无显著影响。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圆口铜鱼肝脏脂肪蓄积逐渐增多,并诱发脂肪肝,且在同一投喂水平下,3次/d组的脂肪肝症状较2次/d组的症状轻...  相似文献   
10.
正铜鱼(Coreius heterodon Bleeker)隶属鲤形目、鲤科、铜鱼属,俗称尖头、麻花鱼或尖头水密子等。铜鱼为底层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的干支流,是我国长江流域中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因过度捕捞、水体污染等一系列人为因素的影响,其野生资源量日益减少,因此,关于铜鱼物种保护工作的开展已经迫在眉睫。根据文献资料显示,目前长江铜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生理生化以及遗产学方面,关于长江铜鱼的驯养研究比较鲜见,仅黄平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