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as ussuriensis)隶属鲶形目、鲿科、拟鲿属,又名乌苏里鮠,地方名牛尾巴,主要分布于我国黑龙江水系(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等水域),20世纪90年代以前乌苏里拟鲿的自然产量仅次于同科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位居第二位。鳞科鱼类绝大部分为小型鱼类,尼克里斯基于1985年研究证实乌苏里拟鳞是鳞科生长速度最快的种类,其最大个体体长可达1.0米。  相似文献   

2.
乌苏里拟鳞(Pseudobagrus ussuiensis)隶属于鲇形目(Siluriformes)、鳞科(Bagridae)、拟鳞属(Pseudobagrus),作为拟鳞属体型最长的鱼类,俗称牛尾巴。雄鱼体长可达100cm,分布于俄罗斯、韩国和中国的黑龙至珠江水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体内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乌苏里拟鳞的染色体玻片标本。对100个中期分裂相记数统计,确定乌苏里拟鳞的染色体数为2n=52。由测得的核型参数和按Levan等提出的染色体划分标准得出:有12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9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5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染色体臂数(NF)为94。乌苏里拟鳞组型公式为2n=24m+18sm+10st。  相似文献   

4.
<正>乌苏里拟鲿,俗名牛尾巴,为鲇形目、鲿科、拟鲿属鱼类。笔者于2006年开始对野生乌苏里拟鲿进行驯养、繁殖试验,初步掌握了该品种繁殖、养殖技术。试验表明,乌苏里拟鲿适应性较强,具有个体大、生长  相似文献   

5.
正乌苏里拟鲿又名乌苏里,俗称牛尾巴,属鲇形目、鲿科,是黑龙江流域水系特有的中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乌苏里拟鲿在松花江流域自然产量较低,且渔获物呈逐年小型化趋势,所以市场价格与日俱增。因此,对乌苏里拟鲿的人工养殖就显得尤为重要。该鱼在南方养殖比较普遍,从养殖到繁育都已形成规模,但在哈  相似文献   

6.
乌苏里拟鲿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体内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乌苏里拟鳞的染色体玻片标本.对100个中期分裂相记数统计,确定乌苏里拟鲿的染色体数为2n=52.由测得的核型参数和按Levan等提出的染色体划分标准得出:有12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9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5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染色体臂数(NF)为94.乌苏里拟鳞组型公式为2 n=24m+18 s m+10st.  相似文献   

7.
正文章详细介绍了乌苏里拟鲿鱼种培育和网箱养殖成鱼的方法,乌苏里拟鲿"夏花"苗种在网箱中经9个月的培育,体长可达10cm~11cm,成活率达83%。30个网箱共收获35吨成鱼,成活率95%,平均尾重达0.246kg。乌苏里拟鲿从"水花"到成鱼养殖的效益为135万元。  相似文献   

8.
泰安市赤鳞鱼养殖概况@丁雷@宋憬愚@岳永生@王慧@张玲¥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市赤鳞鱼养殖概况丁雷宋憬愚岳永生王慧张玲(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赤鳞鱼是泰安群众喜食的一种地方鱼,往仅能从当地山涧溪流中捕捉。由于过度捕捞,从70年代...  相似文献   

9.
乌苏里拟鳞属鲇形目,鳞科,习底栖性,生活于缓流中。在南北方地区都可以养殖,此鱼耐温0~36℃左右,南方生长周期长,生长速度较快。其肉味鲜美无比,无肌间刺,食性广,病害少,市场需求旺盛,价格较优,前景十分看好,倍受广大消费者和养殖户所喜爱,是具有养殖前途的一个特有新品。近年来我们对其进行了人工繁育试验工作,并取得了成功,现将一些技术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乌克兰鳞鲤(Cyprinus carpio),是鲤属引进的养殖品种,该品种F1代苗种已在天津、河北、辽宁、黑龙江等省市部分地区进行了连续2年生产性养殖对比试验,增产效果显著。血液是动物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组织,正常血液指标值能反映种的属性和正常的生理状态。鱼类血液学方面的研究有文献报道,但对于乌克兰鳞鲤的血液研究资料甚少。  相似文献   

11.
<正>在农技推广项目资金的支持下,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养殖模式的推广,实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养殖工程,涌现出高产高效养殖典型,积累了较好的养殖经验。2014年,在广西平南县环城镇进行了池塘主养乌苏里拟鲿商品鱼的养殖,结合利用底层微孔曝气增氧技术,亩均产乌苏里拟鲿1096.5千克、其他成鱼152千克,亩效益12274.78元,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乌苏里拟鲿,俗称牛尾巴、招财鱼、马钩子。一般个体在0.5~2千克,最大个体在5千克以上。市场需求旺盛,价格好,是具有养殖前途的一个特有新品种。本研究详细介绍了乌苏里拟鲿鱼种培育和网箱养殖成鱼的方法。一、池塘乌苏里拟鲿夏花培育方法1.池塘选择选择闽清县宝峰鱼乐渔业有限公司一个4亩的池塘,深度2.0米,蓄水深1.5米,进排水方便,水源为溪水,无任何工农业污染,水量充足,池塘埂坚固,具有良好的保水性,池底部平坦、  相似文献   

13.
2000~2009年,全球鲑科鱼类养殖产量合计达1989万t,2010年养殖产量已达到240万t以上,产量一直在稳步上升。十年累计产量超过10万t的有大西洋鲑(Sdmosdar)、虹鳟(Oncorhynchttsmykiss)、银大麻哈鱼(0.kisutch)、大鳞大麻哈鱼(0.tshawytscha)、褐鳟(Sdmotrutta),能够形成单独统计产量的有5属13种,大西洋鲑、虹鳟、银大麻哈鱼占鲑科鱼类养殖总产量的97%。养殖产量居前三位的是挪威、智利、英国。全球共有67个国家和2个地区(台湾、法属留尼旺岛)开展鲑科鱼类养殖,其中欧洲33个国家、美洲13个国家、亚洲11个国家和1个地区、非洲6个国家和1个地区、大洋洲4个国家,虹鳟是养殖最普遍的种类,遍布5大洲的64个国家和2个地区。  相似文献   

14.
研究山西沁河水系野生乌苏里拟鲿群体、黑龙江水系野生和养殖乌苏里拟鲿群体的形态学区分,为沁河水系本土拟鲿的增殖放流提供形态学判别依据,以利于优良经济鱼类种质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沁河拟鲿采集于山西沁河安泽段(35.91°N,112.33°E),黑龙江野生拟鲿采集于黑龙江抚远江段(48.37°N,134.25°E)、养殖拟鲿采集于抚远当地水库(48.30°N,134.27°E)养殖网箱,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途径对山西沁河野生种群进行种属鉴定,运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以及判别分析研究其形态学差异。(1)15个形态学指标和其他分类性状的形态学分析、线粒体DNA的CO I、Cyt b基因以及D-Loop区的序列比对结果均表明,沁河捕获的样本鱼为乌苏里拟鲿;(2)形态学差异分析表明山西沁河野生乌苏里拟鲿与黑龙江野生及养殖乌苏里拟鲿的形态差异均较大,尤其是眼径/头长达到亚种分化水平;(3)聚类分析表明,山西沁河野生群体单独成为1支,黑龙江野生群体和黑龙江养殖群体聚为另1支;(4)筛选出4个判别贡献率较大的形态学指标,建立了3个群体的判别函数,对山西乌苏里拟鲿群体综合判别率为84.6%,逐步判别分析显示沁河野生群体与黑龙江2个群体组中心相距较远,测量值分布独立于2群之外的区域。为避免人工放流过程中的基因污染,需要放流本水域的群体子代,以保护当地特色的种质资源;建立准确率高的判别函数将有助于简便地分析放流种类是否为该水系种群繁育的后代。  相似文献   

15.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俗称青蟹,属暖水、广盐性种类,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强等特点,是我国东南沿海各省传统养殖蟹类品种。国内外学者在拟穴青蟹的分类学、繁殖生物学、遗传学、养殖和病害等方面做过较多研究。目前其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式、围栏式、瓦瓮式、网箱式等。  相似文献   

16.
黄鳝(Monopterus albus)俗称鳝鱼、长鱼、罗鳝、无鳞公子等,属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养殖业近年发展非常迅速。有关黄鳝的养殖方式,近年来研究探索出的有水泥池有土养殖、稻田养殖、稻田网箱养殖以及池塘、湖泊的网箱养殖等方式,这些养殖方式均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但这些养殖方式受外界气温影响大,由于黄鳝的冬眠,一年实际的养殖时间只有4—5个月,养殖产量和效益难以大幅度的提高,需要进一步探索黄鳝养殖方式。为此,我们进行了高密度控温无土流水养鳝试验。  相似文献   

17.
细鳞斜颌鲴(Xenocyprismicrolepis)在黑龙江省俗称板黄,在南方被称为沙姑子、黄尾刁、黄板鱼等,在鱼类分类学上隶属于鲤科、鲴亚科、鲴属,我国南北主要自然水域均有分布,是我国重要的中小型经济鱼类,也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优质鱼类。近些年来,细鳞斜颌鲴的人工养殖日益受到重视,被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列为水产主导品种。2010~2012年,肇源县八家河渔场、肇源镇兴安村淡水养殖专业合作社和茂兴湖水产养殖场开展了细鳞斜颌鲴养殖试验,共计从湖北省武汉市引进细鳞斜颌鲴夏花鱼种20万尾,养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湖南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岳阳试验站引进了乌苏里拟鲿,在岳阳县中洲渔场苗种场示范基地试养,养殖获得了成功,达到平均规格305克/尾、产量788千克/亩。2020年又在示范展示基地——湘阴县水产科学研究所开展了乌苏里拟鲿的池塘养殖试验,亩纯利润在8 303元/亩,经济效益可观,现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鳅科供养殖的主要品种为泥鳅、大鳞副泥鳅(黄板鳅)、北方须鳅、长薄鳅、中华花鳅、美国香鳅和“华丰9号”泥鳅以及巨龙泥鳅等,其中以泥鳅养殖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20.
泰山赤鳞鱼的生物学及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安才 《齐鲁渔业》2005,22(8):31-32
泰山赤鳞鱼学名多鳞铲颌鱼(Scqphecthes macrolepis),属鲤科,鲃亚科,突吻鱼属,铲颌鱼业属。在山东仪分布于泰山山涧溪流中,是很有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赤鳞鱼肉质细嫩,味美不腥,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足我国五大贡鱼之一。目前,野生赤鳞鱼在泰山濒临绝迹。为保护开发利用这一珍贵资源,泰安市水产部门建立了泰山赤鳞鱼保护繁育中心,对它进行养殖开发研究。现将赤鳞鱼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