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为葡萄籽油的生产、开发与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葡萄籽油,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葡萄籽油提取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石油醚作溶剂时,葡萄籽油提取率最高。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提取率增加,超过3 h后提取率的增加趋势不明显。料液比为1∶8(g/ml)时,提取率达到最大值。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葡萄籽油提取率增大,50~60℃时增幅较大。各因素对葡萄籽油提取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结论]石油醚作溶剂时,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 h,料液比1∶8(g/ml),提取温度70℃,该条件下,葡萄籽油提取率为14.85%。  相似文献   

2.
郑燕升  莫倩  雷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408-409,428
[目的]为开发纯天然抗氧化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野生毛葡萄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溶剂种类和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采用热回流方法提取,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含量比普通葡萄籽高。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6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2,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2.0h,提取3次。各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结论]在最佳提取条件下,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5.75%。  相似文献   

3.
正交方法研究溶剂法提取葡萄籽油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葡萄籽油的提取提供依据。[方法]以干燥葡萄籽粉为原料,选择石油醚、乙醚、丙酮、甲醇、氯仿、乙酸乙酯为提取剂筛选最佳提取剂。以石油醚为提取剂,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3个因素(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4个水平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石油醚对葡萄籽油的提取率最高,可达20%左右。丙酮浸提效果最差。随着料液比升高,油脂提取率增加,但当料液比大于1∶8时,油脂提取率增加缓慢。随着温度的升高,出油率呈上升趋势,在75~85℃范围内显著增加,在85℃以上变化不大。影响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结论]葡萄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为:石油醚为提取剂,85℃提取3.5 h,料液比为1∶8。  相似文献   

4.
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樱桃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樱桃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樱桃籽油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为石油醚、温度60℃、浸提时间3h、料液比为1:6,该条件下,提取率为20.18%。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传统溶剂法提取葡萄籽油溶剂难回收、有毒、安全性差等问题,本研究以葡萄籽为原料,采用乙醇水提法水相循环重复提取葡萄籽油,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pH值、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并对乙醇水提法提取的葡萄籽油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葡萄籽油提取最佳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45%、pH值9、温度70℃,在此条件组合下葡萄籽油提取率高达30.1%,且葡萄籽油品质接近或达到国家标准。乙醇提取法满足绿色提取工艺的特点,为葡萄籽油高效提取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李军  冷晓红  郝彩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68-7070
[目的]探讨苦豆草生物碱提取的影响因素,确定最优的提取方法和最佳的提取条件。[方法]对比冷浸提取、回流提取、微波提取和超声提取4种方法的提取效果,同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各种工艺条件(溶剂、料液比、超声次数、超声时间)对苦豆草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最优提取方法为超声提取,料液比、超声次数、超声时间对苦豆草生物碱提取率无显著影响,溶剂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剂0.4%盐酸,料液比1∶20,超声2次,每次20 min。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橄榄渣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理化性质.[方法]考察了颗粒大小、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橄榄渣总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条件,并分析橄榄渣总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结果]橄榄渣总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橄榄渣160目、乙醇浓度60%、料液比1:7 g/ml、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50℃,在些条件下橄榄渣总膳食纤维的提取率达86.81%,其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和葡萄糖吸附值分别为4.96 g/g、2.45 g/g、6.00 ml/g、18.11mmoyg.[结论]该研究可为橄榄渣膳食纤维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超声波提取三白草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三白草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其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60%,超声温度为55℃,超声时间为30min,料液比为1∶30时,黄酮提取率最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超声温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乙醇浓度,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70%乙醇,料液比1∶25,超声温度65℃、超声时间30min,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量为6.890mg/g。[结论]该研究优化了超声波提取三白草中总黄酮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山核桃果皮醌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新鲜山核桃果皮为原料,采用不同溶剂萃取其中的总醌,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溶剂种类、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等对醌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醌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溶剂为70%乙醇,最佳提取时间为3 h,最佳提取温度为70℃,最佳料液比为1∶15(g/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山核桃果皮醌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15(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 h,此条件下,总醌得率达0.84%。[结论]该研究优化了山核桃果皮醌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0.
葡萄籽中多酚类物质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为今后葡萄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提取试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作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葡萄籽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结果]随着甲醇体积分数的提高、料液比的增加、温度的升高及提取时间的延长,葡萄籽中多酚含量均增加。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葡萄籽中多酚含量逐渐减少。各因素对葡萄籽多酚含量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提取温度>甲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结论]葡萄籽中多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体积分数70%的甲醇,料液比1∶20(g/ml),90℃水浴,浸提30min提取次数为2次。  相似文献   

11.
刘春叶  张剑  苗延青  王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594-3596,3599
[目的]研究花椒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脂肪酸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分别采用索氏法和超声波法提取花椒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2种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提取的花椒籽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索氏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溶剂,料液比1∶13,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0 h;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溶剂,料液比1∶13,提取时间90 min。花椒籽油含有9种主要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为花椒籽油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齐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410-7413
[目的]研究水酶法提取南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南瓜籽油热处理工艺、酶解工艺的最佳条件,并试验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总添加量及添加比例对南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热处理工艺的最佳条件为热处理温度90℃,热处理时间10 min。酶解工艺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时间6 h,酶解温度50℃,酶解pH 7,蛋白酶添加量3%,料水比1∶5;在该条件下,南瓜籽油的提取率为83.32%。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总添加量为2%,最佳添加比例为2∶1。[结论]水酶法工艺条件温和,适合油料作物油脂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木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木瓜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市售光皮木瓜中的木瓜籽为试材,采用索式提取法提取木瓜籽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不同的提取时间、液料比和提取温度对木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木瓜籽油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木瓜籽油提取的最佳提取时间为9 h,最佳液料比为8∶1,最佳提取温度为45℃。在此基础进行的正交试验表明,木瓜籽油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9 h、液料比7∶1、提取温度为48℃,在此条件下,木瓜籽的出油率为28.77%。[结论]该研究为木瓜的综合利用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弓  吉守祥  叶菊  毛继祖  林鹏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30-11130,11268
[目的]优选并确定正己烷提取河湟红花籽油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河湟红花籽油出油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4个因素进行估选研究。[结果]对河湟红花籽油得率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提取次数(C)〉提取温度(A)〉液料比(D)〉提取时间(B)。以B因素为误差项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对籽油得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综合河湟红花籽油得率及实际情况等因素,确定最佳工艺为ABCD,即提取温度65℃,每次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3次,液料比3∶1。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鸦胆子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以鸦胆子出油率为考察指标,以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L9(3 4)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鸦胆子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次数3次,液料比7:1,提取时间2.0h,提取温度60℃。[结论]在上述工艺奈件下,鸦胆子出油率为16.7%。  相似文献   

16.
刘细祥  刘芳  史兵方  凌绍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36-13837
[目的]研究超声辅助甲醇萃取麻疯树籽油脱酸情况。[方法]以麻疯树籽油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甲醇萃取法对原料油进行预处理,分别考察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醇油体积比对脱酸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萃取条件为超声功率70 W,超声时间5min,超声温度50℃,醇油体积比为2∶1,萃取次数2次。在最佳条件下可将麻疯树籽油酸值从7.58 mg KOH/g降低到1.45 mg KOH/g。[结论]超声辅助甲醇萃取法较传统的溶剂萃取法,具有工艺简单、使用有机溶剂用量少,操作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麻疯树籽油脱酸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汤成龙  郝倩  王世雷  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01-16504
[目的]研究萃取文冠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析文冠果籽油的组成。[方法]以文冠果仁为原料,采用索氏萃取法萃取文冠果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萃取文冠果籽油的工艺条件,考察溶剂种类、液料比、萃取回流次数等因素对文冠果籽油萃取率的影响。采用GC-MS方法分析文冠果籽油的组成。[结果]索氏法萃取文冠果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是:较合适的溶剂为乙醚,最佳液料比为5∶1(ml∶g),适宜的萃取回流次数为5次,在此条件下,文冠果籽油的萃取率为46.0%。文冠果籽油的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油菜酸和棕榈酸等。[结论]文冠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6%,其种类比花生油和橄榄油更多,其中首次发现存在11,14-二十碳二烯酸,表明其作为高级食用油具有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8.
无患子总皂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立无患子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各种提取条件(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对无患子皂苷得率的影响,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无患子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为乙醇,提取温度为60℃时,料液比为1:9,提取时间为3h,提取为3次。在该条件下,无患子皂苷得率为9.32%。[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对环境友好,适合于无患子皂苷的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