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世君 《北京农业》2011,(30):21-23
利用在普通香梨中发现的"大果"香梨为试材,从生物学特性方面对其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大果"香梨的花的物候期比普通香梨平均早1~2d,果实的物候期早4d,叶的物候期没有差异。果实单果质量和果实大小方面大果香梨和普通香梨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内在品质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根据组织发生层学说判断变异结构,试验表明:转接的"大果"香梨和原株"大果"香梨的保卫细胞大小和叶面积大小没有显著性差异,"大果"香梨与普通香梨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而推断出"大果"香梨的LⅠ层发生了变异。"大果"香梨与普通香梨的花瓣长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宽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以推断LⅡ层也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测研究库尔勒香梨芽变材料的物候期及坐果特性,为提升库尔勒香梨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库尔勒香梨和库尔勒香梨芽变材料为研究对象,设置芽变材料无人工授粉组、普通库尔勒香梨人工授粉组和普通库尔勒香梨无人工授粉组,且3个处理组均不喷施促进萼片脱落的药剂,研究3个处理组的物候期、坐果率及脱萼率。【结果】库尔勒香梨芽变材料与普通库尔勒香梨的物候期高度重合,相差不超过2 d;芽变材料无人工授粉组坐果率与脱萼率>普通库尔勒香梨人工授粉组坐果率与脱萼率>普通库尔勒香梨无人工授粉组坐果率与脱萼率,3个处理组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芽变材料与普通库尔勒香梨的物候期基本一致,现有库尔勒香梨种植区的管理方式无需改变即可直接利用该材料进行嫁接;芽变材料的坐果率与脱萼率都显著高于普通库尔勒香梨,在栽培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使用化学药剂,降低成本且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3.
库尔勒香梨三个芽变品系的生长结果特性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芽变品系的生长结果特性.[方法]以库尔勒香梨及几个芽变品系沙01、芽变6号和芽变9号为试材,在库尔勒市3个果园进行试验.于2008、2009年观测了试材的主要物候期;观测了试材1年生新稍、果实和叶片的纵、横径.[结果]3个芽变品系的花期要比香梨早1周左右,采收期要比香梨早1个月;果实的纵、横径均大于香梨果实,新稍长度芽变9号、沙01大于香梨新稍,芽变6号小于香梨;叶片面积均大于香梨,叶绿素含量芽变6号大于香梨,其余两个品系与香梨无显著差异.[结论]库尔勒香梨芽变品系在物候期和生长结果特性上存在差异,能够为库尔勒香梨的3个芽变品系栽培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果实质地差异明显的2个梨品种进行质地差异相关研究,旨在发现导致梨品种果实质地差异的关键因素,为优良梨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露香梨和大果水晶梨为试材,观察发育过程中果肉细胞超显微结构,测定果实的硬度、脆度值、细胞壁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和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玉露香梨和大果水晶梨果实硬度逐渐下降,且花后60 d 2个梨品种脆度值逐渐下降,玉露香梨果实硬度和脆度值显著低于大果水晶梨。(2)在400×放大显微倍数下,幼果期玉露香梨果肉细胞比大果水晶梨的大;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2个梨品种果肉细胞均明显增大,玉露香梨果肉细胞小于大果水晶梨;玉露香梨细胞断裂边缘整齐平滑,形成脆性断口,大果水晶梨断裂边缘粗糙而不整齐。(3)果实发育过程中玉露香梨果肉果胶甲酯酶(Pectinmethylesterase, PME)活性极显著低于大果水晶梨,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活性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活性极显著高于大果水晶梨。(4)果实发育过程中玉露香梨果肉PME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引种至石家庄的龙园蜜李、黑宝石和秋姬3个李子品种的栽培表现以及在该地区三者之间的差异。[方法]对3个李子品种的物候期、叶片和果实指标与其他相近地区或主要资源圃进行差异分析,并对同地区的3个品种进行分析。[结果]引种至石家庄的龙园蜜李叶芽膨大期晚于引种地牡丹江,其余物候期均较早,果个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高达15.8%,果实发育期90 d,属早熟品种;黑宝石物候期早于引种地辽宁约20 d,但晚于豫南地区约15 d,果实密度大,SSC达13.8%;秋姬物候期早于辽宁约30 d,除落叶期晚于天津约10 d,其余物候期均早约30 d,单果重、果个和SSC均较小,果皮颜色差。黑宝石和秋姬果实发育期均为120 d,属中晚熟品种。叶片表现为龙园蜜李叶面积最大,秋姬最小。黑宝石果皮表色最深,秋姬最浅,但二者果个、果重均较大。[结论]龙园蜜李和黑宝石引种至石家庄表现良好,可作为育种亲本,秋姬则表现稍差,作资源保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和露地红枣的物候期和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试验于2011年1月~ 2012年4月进行.日光温室供试材料为骏枣(Z.jujuba Mill.cv.Junzao),砧木为酸枣(Z.acidojujuba C.Y.Cheng et M.J.Liu);在露地选同样的品种作对照.[结果]温室内的红枣枣头2月11日开始萌动,萌动比露地主芽早61 d,副芽早62d,展叶期比露地早61 d,开花期比露地早36 d,结果期比露地早18d,成熟期比露地早37 d;6月温室和露地枣果纵径生长变化不明显,8月不同环境的枣果纵径生长差异较明显,温室大于露地,9月差异也明显;同一个月枣果横径的生长量变化不明显,但不同月份之间生长量变化明显;不同环境的枣果在前期横径生长量小于纵径生长量,前期主要以纵径生长为主,后期横径和纵径的生长速率基本一致;不同环境枣果生长型不同,日光温室枣果的生长型属于单“S”型,露地的属于双“S”型,日光温室枣果实的生长发育期比露地的短,成熟早;日光温室枣果单果重、纵径、横径大于露地枣果,但硬度和含糖量小于露地.[结论]该研究可为设施栽培红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破眠剂对设施甜樱桃的影响,以山西省设施甜樱桃主栽品种美早、红灯、红玛瑙、龙冠、早大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破眠剂对设施甜樱桃物候期、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破眠剂可一定程度提早设施甜樱桃萌芽期、始花期、成熟期,破眠剂浓度对大棚甜樱桃物候期的影响差异不明显;破眠剂对甜樱桃坐果率有一定程度降低,对设施甜樱桃的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玉环柚’果实为试材,观察了大棚设施栽培对‘玉环柚’物候期和果实裂果的影响,测定了大棚与露地栽培‘玉环柚’果实发育过程中单果重、色泽与糖、有机酸等品质成分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大棚设施栽培使‘玉环柚’物候期提前,成熟期提早10d,裂果率下降21个百分点。大棚设施栽培对单果重几乎没有影响,但提高了转色期色泽参数的L、a*、b*值,表明大棚设施栽培促进‘玉环柚’着色。蔗糖是‘玉环柚’果实积累的主要糖,占总糖含量的76%;葡萄糖和果糖在果实发育过程几乎保持恒定水平,二者之和仅占总糖含量的25%;大棚设施环境对‘玉环柚’果肉蔗糖含量影响较大,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大棚果的蔗糖含量都高于露地,且大棚栽培的‘玉环柚’蔗糖含量提早约45d。‘玉环柚’果实有机酸以柠檬酸为主,果实含酸量除在幼果期较高外,在果实发育进程中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大棚果的酸含量与露地果接近或略有下降,表明大棚栽培方式对‘玉环柚’果实酸含量影响不大。以上结果表明,大棚环境有利于‘玉环柚’果实着色和糖分积累,起促早成熟、防裂果与提高品质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2012-2013年,在福建三明市以3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设施促早栽培对夏黑葡萄物候期、果实品质、产量及效益等多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促早栽培可使葡萄提早供应市场,果实成熟期提早17d以上,单位面积收益明显提高。同时夏黑果实总糖、总酸和维生素 C 含量与普通设施栽培无显著差异,很好地保持了葡萄果实的固有品质。  相似文献   

10.
洛阳樱桃设施与露地栽培品质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洛阳市塑料大棚和露地栽培樱桃的物候期、果实品质以及经济效益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塑料大棚栽培的红灯、早大果、早红宝石、美早品种休眠结束时间为1月5日,萌芽期、成熟期分别提早65 d、15~35 d,单果重增大明显,单价为120元/kg,单株产量为5~10 kg,收益是露地栽培的3~5倍。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特选-815”为安徽农业大学选育的中华猕猴桃新品系。为明确其生物学特性,以美味猕猴桃“海沃德”为对照,对二者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和果实经济性状进行观察测定,对果实采后室温下贮藏的软果率、失重率、好果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等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萌芽至开花期,“特选-815”的物候期比“海沃德”早3~6d,短果枝比例占50%,平均单果重133g,果实生育期180d左右,盛果期产量可达42000kg/hm2,果肉绿黄、风味甜酸、含酸量较低;室温贮藏条件下,前期“特选-815”果实软化较慢,30d后明显快于“海沃德”;贮藏10d内,“特选-815”果实失重率较低,之后失重率比“海沃德”增大;贮藏45d后,“特选-815”好果率高于“海沃德”。说明中华猕猴桃新品系“特选-815”综合经济性状优于海沃德,在猕猴桃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特选-815”为安徽农业大学选育的中华猕猴桃新品系。为明确其生物学特性,以美味猕猴桃“海沃德”为对照,对二者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和果实经济性状进行观察测定,对果实采后室温下贮藏的软果率、失重率、好果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等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萌芽至开花期,“特选-815”的物候期比“海沃德”早3~6d,短果枝比例占50%,平均单果重133g,果实生育期180d左右,盛果期产量可达42000kg/hm^2,果肉绿黄、风味甜酸、含酸量较低;室温贮藏条件下,前期“特选-815”果实软化较慢,30d后明显快于“海沃德”;贮藏10d内,“特选-815”果实失重率较低,之后失重率比“海沃德”增大;贮藏45d后,“特选-815”好果率高于“海沃德”。说明中华猕猴桃新品系“特选-815”综合经济性状优于海沃德,在猕猴桃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鉴定和评价库尔勒香梨大果芽变的性状,为生产栽培和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在2020—2021年对库尔勒香梨(对照)及其大果芽变的植物学形态、生物学特性、品质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果芽变果实呈倒卵形,库尔勒香梨呈纺锤形;大果芽变的叶片保卫细胞宽度和果肉细胞长度均显著增大;在果实动态发育过程中,大果芽变的单果重及果实含水率均显著高于库尔勒香梨,在果实成熟期,与库尔勒香梨相比,大果芽变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分别显著提高78.39%和84.54%,石细胞含量显著降低33.33%。经表型性状和品质特性分析,判定大果芽变为库尔勒香梨的优良芽变,可作为品种改良及新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宜郑州的优质果桑品种,引进红果2号、大十、黑珍珠和白玉王等4个品种,从物候期、果实品质性状、产量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大十”产量高、品质优,是适合采摘的果桑品种;红果2号可以作为加工用果进行适量栽培。  相似文献   

15.
以库尔勒香梨为母本,早酥梨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新梨7号品种.该品种同时兼备优质、早熟与耐贮藏性;该品种遗传了父本的早熟性,比父本更早熟15~20d,盛花期-果实可食期约80~95d,属于早熟品种;且遗传了母本品质性状的质地酥脆、耐贮、清香、阳面红晕,比母本果个大,果心小.果柄木质化,丰产抗风.新梨7号果实贮藏期的可溶性固形物、果实重量、果实硬度和果实前期腐烂率的变化与库尔勒香梨基本相似,但耐热能力高于母本.凡适宜香梨、早酥、苹果梨和巴梨种植的地区,都适宜该品种的种植.  相似文献   

16.
1 人工授粉 五九香梨坐果率高,但自然坐果的果实种子极少(1~5粒),明显少于人工授粉果(10~15粒);自然坐果的梨果果形不正,有果柄和果萼同时偏向一个方向的现象,甚至形成棒形果。可利用河北省南北两地物候期差异进行人工授粉。4月初到冀南梨区采集鸭梨、雪花梨等品种的花粉备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利用控根容器和大田栽培的4个乌克兰甜樱桃品种和对照红灯品种的树体生长量、物候期、果实性状等的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控根容器栽培的甜樱桃树高和冠径较大田栽培的稍小,但树体中庸;物候期,特别是果实的成熟期较大田栽培提前1~2 d,果实品质和风味特征与大田栽培相似。因此,利用控根容器栽培甜樱桃,是实现其矮化密植、早果、丰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石棉县8年生黄果柑为材料,通过关键物候期(萌芽期、夏梢旺长期、果实迅速膨大期、转色期)施肥和常规施肥(谢花期、夏梢旺长期)两种模式施入15N\|尿素和普通尿素,测定夏梢旺长期、果实迅速膨大期以及转色期果实和叶片中的Ndff值以及成熟期树体不同器官的Ndff值、15N分配率以及15N利用率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在果实迅速膨大期、转色期以及成熟期3个关键时期,关键物候期施肥模式下柑橘果实的Ndff值显著大于常规模式下果实的Ndff值,两种模式下叶片的Ndff值在果实转色期均显著低于其他三个物候期,分别为2.04(关键物候期施肥)和2.01(常规施肥);成熟期两种施肥模式均表现为果实中15N分配率最高,其中关键物候期施肥模式果实的15N分配率为50.2%,显著高于常规施肥模式的45.7%,关键物候期施肥模式下柑橘树体的15N利用率为35.7%,显著高于常规施肥的27.8%,表明关键物候期施肥能够使柑橘树体更充分地吸收、利用氮素。  相似文献   

19.
新梨7号授粉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与2003年,选用当地主栽的香梨和香梨常用的几个授粉品种对新梨7号做了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巴梨、苹果梨因花期太晚,不能作为自然授粉树配置,其余供试各品种从物候期来看均可作为新梨7号的授粉树。各组合第一次落果发生在授粉后10余天,除香梨、早酥和慈梨外,其余组合均未发生明显的6月落果。各组合果重、果心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之问存在极显著差异。新梨7号果实品质性状主要由母性基因控制,花粉直感效应并不明显。综合各性状,我们初步认为砀山梨、茌梨、阿拉尔黄梨和鸭梨作新梨7号授粉树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中亚引种的7个大樱桃品种和国内引种的6个甜樱桃品种的物候期及果实的主要性状进行观察与测定,分析评价各品种的果实特性,为新疆南疆地区樱桃的引种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针对樱桃物候期、果实外观特征和内在品质指标,采取系统观察测定和比较的方法,进行不同樱桃品种的性状分析评价.[结果]各参试品种的萌芽期和花期差异不明显,而成熟期的差异较大.中亚大樱桃品种果实发育期45~80d,可分早、中、晚熟和极晚熟品种,甜樱桃果实发育期在45 ~60 d,属早中熟品种;中亚大樱桃果肉各品种单果重在5.98~8.82 g,比国内引进的甜樱桃品种单果重(8.07~10.03 g)小;中亚大樱桃各品种果型变异系数小,其果型整齐度比甜樱桃品种的一致性高;中亚大樱桃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比相对高于甜樱桃,风味以甜为主.[结论]中亚大樱桃在果实的表型性状和内在品质上与国内甜樱桃有差异,物候期也有不同,结合前期抗寒性研究,筛选出了‘YT07-2-1’、‘YT07-2-2’和‘YT09-10’三个适于南疆地区栽培的品质优良的中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