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基于春季奶牛疾病防控工作以及饲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笔者试在文章中针对春季奶牛疾病防控以及饲养管理的措施展开分析研究,旨在促进奶牛的健康产奶和生长,为奶牛养殖产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春季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流行性感冒以及口蹄疫和瘤胃积食以及牛肺疫等疾病是春季奶牛常见的一种疾病,奶牛一旦感染春季常见的疾病,严重的会对其生命造成影响,所以在春季加强对奶牛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这篇文章就针对春季奶牛疾病防控与饲养管理措施进行了具体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我国奶牛饲养方式由最初的散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快速转变,奶牛饲养密度的增加,提升了养殖风险。为保证奶牛健康,规模奶牛场防疫工作显得格外重要。任何奶牛疾病防控都需要采取全面措施,首先是做好消毒工作,因为消毒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环节,但很多奶牛场未加以重视。本文从消毒的重要性出发,提出规模奶牛场消毒工作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现代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度愈加提高,养殖业不仅要追求养殖规模和经济收益,还要追求健康、科学的养殖理念和方式方法,树立起疾病防控思想观念,做好动物疾病防控工作。鸡呼吸道疾病作为养鸡场和养鸡农户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发病率较高的特点,高发时期为春季,通过科学饲养和加强管理,能够有效解除鸡春季呼吸道疾病的威胁,避免发病。因此,如何做好鸡春季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工作,已经成为现代养鸡业需要关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1 病因  相似文献   

5.
动物疾病的发生会对畜牧养殖整体造成很大的影响,加大对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的防控颇为重要.做好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防控,不仅仅要着手于日常的饲养、检疫、卫生打扫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不断提升畜牧养殖的技术.本文主要对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发生的病因及防控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奶牛饲养是畜牧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奶牛病害防治成为养殖管理工作的重点。本文以奶牛结核病为研究对象,从犊牛质量控制、养殖环境优化、注重隔离饲养、科学检疫检验、合理日常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奶牛结核病防控与净化技术,以期优化养殖条件、提升结核病防控能力、促进奶牛经济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7.
正春季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强化春季蛋鸡饲养管理对提高蛋鸡体质,有效预防疫病的发生,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增加养鸡经济收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春季做好蛋鸡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1做好免疫接种与疾病防控春季温度开始回暖,有害病原微生物伴随着气温的升高大量繁殖,昼夜温差较大,同时蛋鸡处于产蛋期时体能消耗大,蛋鸡体质抗病力降低,极易感染病菌。因此春季蛋鸡做好疫苗接种与基本的防控工作是春季蛋鸡饲养管理工作的重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奶牛的养殖正向规模化饲养模式逐步推进,散养户的数量大大减少,规模化饲养可以在疾病发生时更有效的进行防控,同时也会降低养殖的人工成本和设备成本。我国奶牛的养殖模式虽然已经在逐步转变,但规模化养殖场多由散养户逐步转变而来,其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知识,进而导致了奶牛的生产性能不能完全发挥。  相似文献   

9.
2009年祁连县在拉洞、地盘子、郭米3个养殖示范村引入的414头奶牛,在一年多的饲养管理中,因各种疾病共死亡奶牛21头.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在奶牛饲养管理、日常消毒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确保奶牛养殖实现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落实各项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正>养殖奶牛利国利民,牛奶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是人民大众喜爱的营养保健食品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饲养奶牛应坚持科学饲养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疫病防控方针。每年春、秋两季定期做好免疫预防工作,做到牛身、牛舍及周围环境、用具清洁卫生。加强奶牛卫生保健工作,要细心照料,随时观察牛群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诊治,保证牛群健康和乳品安全。1临床观察饲养管理人员要加强日常临床观察工作,及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生猪养殖虽历经长年的发展,整体饲养管理水平仍参差不齐,猪场常呈脏、乱、臭现象,整个猪场的环境卫生、生物安全防控都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我国南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去春至,气温逐渐上升、昼夜气温变化幅度大,各类病原微生物容易在春季滋生繁殖。而且我国南方的猪群经过漫长湿冷的冬季,其机体防御等各项机能都有所下降,倘若春季猪场的饲养管理、疾病安全防控存在漏洞,常常会给生产造成不必要的波动,影响生产效益。笔者从对春季猪场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控的角度进行阐述,希望能为我国南方猪场春季健康养殖提供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12.
夏季环境温度过高通常会导致奶牛采食量下降,给奶牛的产奶性能和机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为此,本文介绍了夏季奶牛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营养水平不合理,饲养管理不科学;提出了解决措施:做好圈舍卫生消毒工作,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针对猪的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技术展开深入的研究,先制定猪饲养管理方案,其中该方案为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以预防为主、平衡营养,防止饲料霉变,科学饲养、精心管理等,然后又提出了几点防控技术,主要包括提高养殖场地的卫生水平、做好春季发病的防治、综合采取免疫措施,进而降低生猪发生疾病的概率,进一步促进生猪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韩晓峰 《当代畜牧》2013,(17):54-55
当前养殖户在养殖奶牛过程中,对奶牛品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棚舍方面都比较重视,但常常忽视了奶牛的日常管理和犊牛的饲养管理。本文对奶牛的饲养管理进行了概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也愈发受到欢迎,牛奶消费量急剧上升,奶牛业再度升温。为了提高养殖效益,不少奶牛养殖户纷纷到外地引进奶牛进行饲养,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饲养管理经验和疫病防控知识,导致有的养殖户奶牛引进后,奶牛发病,甚至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引进优良的奶牛是提高养牛效益的关键环节。做好奶牛的引种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奶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需求量日益增加,致使中国奶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这就要求奶牛养殖要朝着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对集约化养殖条件,做好奶牛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预防做了简要概述,为进一步增加奶牛产奶量,提高奶牛饲料利用率以及降低奶牛疾病发生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隐形乳房炎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奶牛自身及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而导致奶牛发生的一种非临床表现的乳腺疾病,其发病率高,且带有传染性。轻者可造成奶牛胎次泌乳量的减少,据科学研究证明,奶牛隐形乳房炎可降低奶产量约7%,同时还可降低牛奶品质;严重者可转变为临床性乳房炎,降低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成本=影响终身产奶量、失去饲养价值甚至造成奶牛的死亡和淘汰。因此做好奶牛隐形乳房炎的防控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有效防控奶牛隐形  相似文献   

18.
春季由于气候原因,细菌和病毒等开始大量滋生,由此引起各种动物的呼吸系统、胃肠道、神经系统和皮肤系统等疾病,为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对春季高发疾病主要病因和保健或防控措施作一归纳,为养殖户在春季动物养殖过程中如何更健康地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动物防疫机构及队伍、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动物防疫工作开展情况3个方面总结了云南省宾川县奶牛疫病防控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疫病防控难度大、养殖户防疫意识不强、动物防疫队伍老龄化严重和动物防控经费投入不足),并提出了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消毒制度和建立奶牛健康管理制度等措施,为宾川县奶牛养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动物疾病防控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防控工作做得成功与否,事关养殖业成效,直接影响养殖户经济收入,做好动物疾病防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人认为要做好动物疾病防控工作,就从平时日常管理做起,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饲养管理制度,为畜禽提供优异的圈舍环境和优质的饲草料,做好防寒防暑措施,落实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增强动物个体抗病能力,就会有效地降低动物疾病的发生,尤其是传染病发生都可以避免;即使发生传染病,也能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在大规模养殖过程中,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做好饲养管理,确保各项生理指标健康,增加个体抗病能力,从而增强群体抗病能力,而不是忙于治疗个别病畜,否则会因小失大,会使动物疾病防控工作完全陷入被动局面。为此不难看出,动物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工作有着密切关系,本人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对动物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控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