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拟溞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报道了西藏拟Daphniopsistibetana在西藏内陆盐水的分布及其实验种群生物学的一些参数。西藏拟广泛分布于海拔 40 0 0m以上的藏北咸水湖泊中 ,对有西藏拟出现的 1 3个水体的测定及室内驯养结果表明 ,西藏拟分布的适温为 - 2~ 2 0℃ ,盐度为 9~ 3 5 ,pH为 9 0~ 1 0 4。盐度 1 6~ 1 7(纳木卡错 )、 2 2~ 2 5 (纳木卡错 )和 3 1~ 3 2 (班戈Ⅲ湖 ) 3个试验组西藏拟的平均寿命分别为 (48 0 0± 1 2 6 0 )、 (44 6 0± 1 4 2 0 )、(5 5 1 0± 9 70 )d ;最大寿命分别为 6 9、6 8、 72d ;产幼前发育期分别为 (2 1 3 3± 1 41 )、(2 3 2 5± 3 3 8)和 (2 2 3 4± 3 76 )d ;两次产幼间隔分别为 (7 5 5± 1 48)、 (8 0 7±1 82 )、 (7 88± 1 88)d ;每龄生殖量分别为 (8 86± 1 47)、 (7 6 7± 2 1 9)和 (6 82±0 81 )个 ;每龄最大生殖量分别为 1 7、 1 5、 9个 ;一生总生殖量分别为 (2 4 3 3± 1 5 78)、(1 9 3 3± 7 0 0 )、 (2 0 5 0± 5 6 7)个 ;其最大值分别为 5 9、 3 7、 3 3个。另外 ,还讨论了西藏拟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田试验,设置5种不同的施肥比例(基肥:分蘖肥:拔节肥:穗肥-2:2:3:3(R1)、3:2:2:3(R2)、4:2:2:2(R3)、4:3:1:2(R4)与0:0:0:0(CK)),研究氮肥运筹对稻田NH3挥发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对于不施肥,施肥显著提高了稻田NH3挥发量。氮肥施用后,NH3挥发损失量占施氮量的6.2%-8.5%,其中,以分蘖期NH3挥发损失量最大,齐穗期次之,苗期和拔节期最小。施肥处理间,处理R1稻田累积NH3挥发量最小,显著低于其它施肥处理,比处理R2、R3和R4分别低9.1%(P<0.05)、10.9%(P<0.05)和17.7%(P<0.05)。(2)相关分析表明,田面水NH4+、pH值和土壤NH4+和pH值均与稻田土壤NH3挥发通量呈显著或者极显著相关;(3)处理R1水稻氮肥利用率相对于处理R2、R3和R4增加了28.4%(P<0.05)、55.4%(P<0.05)和74.9%(P<0.05)。研究表明,氮肥后移能有效降低免耕稻田NH3挥发,提高水稻的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提出离子选择电极直接连续测定植物中的 NO_3~-—N 和 NH_4~+—N 的新方法。研究了此法的检测下限、线性范围和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方法;并成功地用一种提取液同时定量地提取了植物中的 NO_3~-—N 和 NH_4~+—N,分析测定了8种蔬菜和8种树叶中的含量。本法检测下限:NO_3~-:1.26×10~(-6)mol·L~(-1),NH_4~+:4.47×10~(-7)mol·L~(-1)。线性范围:NO_3~-:10~(-1)—10~(-6)mol·L~(-1),NH_4~+:10~(-1)—10~(-7)mol·L~(-1)。干扰离子主要有(?),Br,Cl~-,HCO_3~-,NO_2~-:和 Hg~(2+),Mg~(2+),引起干扰的最低浓度依次为:10~(-7),10~(-6),10~(-4),10~(-3),和10~(-5)mol·L~(-1)。当 Cl~-,NO_2~-,HCO_3~-,浓度等于10~(-3)mol·L~(-1)时,干扰顺序为:(?)>Br~->NO_2~->Cl~->HClO_3~-,而当 Cl~-,NO_2~-,HCO_3~-小于10~(-3)mol·L~(-1)时,则干扰顺序为:I~->Br~->Cl~->HCO_3~(-1)>NO_2~-。在本实验条件下,加入 Ag_2SO_4(1.0×10~(-3)mol·L~(-1)),可消除1000倍的 Cl~-,HCO_3~-,100倍的 NO_2~-,0.1倍 I~-,Br~-,对 NO_3~-的干扰,加入 EDTA(2.0×10~(-2)mol·L~(-1)),可消除10倍的 Mg~(2+),Hg~(2+)对 NH_4~+的干扰,并使阴离子干扰减弱。本法标准样分析结果相对误差 NO_3~-<2.2%,NH_4~+,-2.0%~2.2%;变动系数(n=4)NO_3~-:<1.7%NH_4~+:<1.7%;16种植物样分析结果平均回收率(n=2)NO_3~- 96.5%~103.5%,NH_4~+:96.0%~103.2%。  相似文献   

4.
以林芝市7个功能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和皮尔逊相关系数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状况进行研究,以期为市政规划提供参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结果表明:1)除商业街外,其他生态功能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均为上午<下午;水体、湿地日变化均为三峰型,空旷地、游憩绿地、商业街日动态呈双峰“M”型,林地、绿地日动态表现为单峰型。2)林芝各生态功能区浓度大小为水体(1423个·cm^-3)>绿地(1056个·cm^-3)>空旷地(1039个·cm^-3)>林地(973个·cm^-3)>湿地(812个·cm^-3)>游憩绿地(723个·cm^-3)>商业街(717个·cm^-3),平均浓度为943个·cm^-3,水体旁空气负离子浓度是商业街的1.78倍。水体与其他6种生态功能区差异显著(P<0.05),绿地、空旷地与湿地、游憩绿地、商业街差异显著(P<0.05),其他功能区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林芝各生态功能区空气质量指数(CI)大小为水体(1.143)>绿地(1.133)>林地(0.935)>湿地(0.921)>游憩绿地(0.891)>空旷地(0.845)>商业街(0.797)。4)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度正相关而不显著(P>0.05),与相对湿度负相关而不显著(P>0.05)。林芝市空气负离子浓度较高、空气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仔猪保育舍减臭技术,改善舍内空气环境而进行本试验。试验选用21日龄断奶"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0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头,对照组喂给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添加复方中药添加剂Ⅰ、Ⅱ、Ⅲ、Ⅳ,进行40d对比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Ⅳ效果最好,猪粪中N含量依序比照组组、试验Ⅰ、Ⅱ、Ⅲ低36.8%(0.36%:0.57%, P<0.01)、 28.1%(0.36%:0.54%, P<0.01)、 17.5%(0.36%:0.47%, P<0.01)、 5.3%(0.36%:0.41%, P<0.05);保育栏空气中NH3含量依序低54.2%(16.73:36.50mg/m^3, P <0.01)、 41.7%(16.73:30.41mg/m^3, P <0.01)、 27.1%(16.73:26.61mg/m^3, P <0.01)、 16.7%(16.73:21.29mg/m^3, P <0.05); H2S依序低55.6%(12.17:27.38mg/m^3, P <0.01)、 38.9%(12.17:21.30mg/m^3, P<0.01)、 33.3%(12.17:18.26mg/m^3, P<0.01)、 22.2%(12.17:16.75mg/m^3, P<0.01); CO2含量依序低53.3%(1100.24:2357.65mg/m^3, P<0.01)、 39.2%(1100.24:2062.95mg/m^3, P<0.01)、 25.8%(1100.24:1748.59mg/m^3,P <0.05)、 12.5%(1100.24:1434.24mg/m^3, P <0.05); CO依序低60.9%(11.25:28.76mg/m^3, P <0.01)、 47.8%(11.25:22.51mg/m^3, P<0.01)、 34.8%(11.25:18.76mg/m^3, P<0.01)、 21.7%(11.25:15.01mg/m^3, P<0.01);仔猪平均日增重高16.3%(651g:560g, P<0.01)、饲料转化效率高9.0%(1.41:1.55, P<0.05)、断奶仔猪成活率可达100%。从而认为,组方Ⅳ具有很好的减臭效果,可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肉鸡脂肪细胞为模型,探讨槲皮素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调节脂质代谢作用。试验分对照组(5%培养液)、DMSO对照组(5%培养液+DMSO)、试验组1(5%培养液+10 mg.L-1槲皮素)、试验组2(5%培养液+20 mg.L-1槲皮素)、试验组3(5%培养液+40 mg.L-1槲皮素)。采用ELISA法检测脂肪细胞加槲皮素培养24、48、72 h后PPARγ、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蛋白酯酶(LPL)、脂肪酸转运蛋白1(FATP1)、瘦素(leptin)蛋白含量,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PPARγ、FAS、FATP1和LPL mRNA表达,利用酶法检测脂肪细胞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4 h,试验组3 PPARγ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1、2和3FATP1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3 FAS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试验组1和2有降低趋势(P=0.052),而试验组3 FAS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2和3 T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3leptin含量显著提高(P<0.05)。48 h,试验组3 PPARγ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试验组1和2有下降趋势(P=0.053),试验组1、2和3 PPARγ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1、2和3 LPL mRNA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1、2和3 FAS mRNA表达有下降趋势(P=0.05),而试验组2、3FAS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1、2和3 FATP1 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1、2和3T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1、2和3 leptin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72 h,试验组1、2和3 PPARγ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2 LPL mRNA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3 FATP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试验组1和2有下降趋势(P=0.057),试验组1、2和3 FATP1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1、2和3 FAS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而试验组3FAS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1、2和3T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1、2和3 leptin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槲皮素可以抑制脂肪水解、跨膜转运和脂肪胞内沉积,从而抑制脂肪细胞脂肪合成代谢,但作用效果未见槲皮素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即槲皮素可抑制鸡脂肪细胞PPARγ调节脂肪合成代谢,进而减少肉鸡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马尾松种源年平均枝叶鲜重(W_(b1)、茎干鲜重(W_s)、轮盘数(B_n)、树高(H)、和胸径(D_(1·3))等性状。用逐步回归及多元多项式回归方程建立了预报模型,包括:(1)W_s=3.6849-0.9627H-0.3554H~2-1.4685D_(1·3)+1.1484H·D_(1·3)-0.1582D_(1·3)~2;(2)W_s=2.9480+777.6013V;(3)W_(b1)=-26.0355+16.6132H-1.2334H~2-6.1979D(1·3)-0.2227D_(1·3)+13.7858B_n+6.4683B_n~-+1.3876H·D_(1·3)-11.1294H·B—n+3.0664D_(1·3)B_n等三个模型,拟合优度高达94%以上。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马尾松种源在枝叶、茎干生物量上的差异是极显著的,从中选择8~14个枝叶和茎干生物量高的种源,4年生后,每年每公顷可望产枝叶薪材25 500kg,茎干薪材10 200kg,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93.88%和85.23%。马尾松年平均抽梢的轮盘数是个高度遗传的性状,遗传力高达0.97以上。遗传份量占总变异的91%以上。云开山地,南岭南部种源年平均抽梢2~3次,南岭大部及博平岭种源一年可抽梢1~2次,其余种源一年只抽一次梢。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选择品种相同、体况相近、生产日期接近的133头仔猪,随机分为试验1组、2组、3组,三组仔猪数分别为43头、46头、44头。试验1组仔猪于出生后3天后腿部内侧肌注牲血素1ml/头;试验2组仔猪于出生后3天后腿部内侧肌注牲血素2ml/头;试验3组仔猪于出生后3天、10天分别后腿部肌注牲血素1ml/头。结果表明:试验2组、3组日增重显著(P<0.05)大于试验1组,但试验2组、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3组腹泻率均要低于试验1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而试验2组、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成活率比较,试验2组显著(P<0.05)高于试验1组,试验3组显著(P<0.05)高于试验2组,而试验3组、1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浸泡和粉碎2种不同加工方式的玉米粒对绵羊的自由采食和消化的影响。为提高绵羊对玉米颗粒的消化和饲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6只3岁、体重为(55.0±3.8)kg的健康小尾寒羊公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2只。按照3×3拉丁方设计,在3个试验期给各组绵羊分别饲喂组成相同(70%混合精料+30%粉碎玉米秸秆,其中玉米含量55%)、但玉米处理不同的日粮(1、2和3),即整粒玉米为对照组(日粮1)、粉碎玉米(日粮2)、浸泡60~72 h的整粒玉米(日粮3)。【结果】3种日粮的干物质自由采食量分别为(1 566.9±121.6)、(1 579.6±98.5)和(1 466.1±101.2)g/羊/d,日粮3比日粮1和2分别显著降低6.4%(P<0.05)和7.2%(P<0.05)。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7.92±0.63)、(62.63±0.53)和(66.39±0.75)%,日粮3比日粮1和2分别显著增加14.6%(P<0.05)和6.0%(P<0.05)。干物质消化量分别为(907.5±59.4)、(989.3±92.5)和(953.4±78.5)g/羊/d,日粮3比日粮1和2分别显著增加5.0%(P<0.05)和减少3.6%(P<0.05)。但日粮3和日粮2比日粮1粗纤维消化率和消化量均无显著差异(P > 0.05)。【结论】日粮中使用浸泡玉米饲喂绵羊会降低绵羊的自由采食量,但同时会提高绵羊的表观消化率,表明浸泡玉米饲喂更有利于促进绵羊的消化。  相似文献   

10.
细胞松弛素B对猪卵母细胞去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的细胞松弛素B(CB)浓度可提高卵母细胞的成功去核率。将有明显第一极体排出的卵母细胞放入含有3.5×10-3、5×10-3、6.5×10-3、7.5×10-3mg.ml-1CB的NCSU37成熟培养液中孵育30min,采用盲吸法去核,将去核后的卵母细胞置入含5×10-3g.ml-1的Hoechst33342培养液中染色15min,用荧光显微镜检验去核率。结果表明:CB处理组去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梯度处理组中,CB浓度过低(3.5×10-3mg.ml-1)或过高(7.5×10-3mg.ml-1)都使去核成功率(54.44%,51.46%)下降,溃破率(28.21%,34.11%)增高,与5×10-3、6.5×10-3mg.ml-1组的去核成功率(75.83%,73.83%)、溃破率(9.86%,11.62%)差异显著(P<0.05),且5×10-3mg.ml-1组的去核成功率高于6.5×10-3mg.ml-1组,差异不显著(P>0.05)。证明5×10-3mg.ml-1浓度的CB有利于第一极体和核质的吸出,同时可降低细胞膜撕裂,胞质破溃流出,获得较高的去核效率。  相似文献   

11.
杨前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849-4849,4852
选择96头母猪急性风湿病病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以对比不同的治疗方案所产生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水杨酸钠、乌洛托品、安钠咖混合使用方案2,效果最好(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97%);氢化泼尼松方案1效果次之(有效率是68%,治愈率62%);维生素C、葡萄糖氯化钠混合使用,方案3效果最差(有效率是50%,治愈率31%);方案2的有效率高出方案132%(P<0.01),高出方案3 50%(P<0.01);方案2的治愈率高出方案1 35%(P<0.01),高出方案3 66%(P<0.01);方案1与方案3的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治愈率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GOLPH3基因对宫颈癌细胞Hela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GOLPH3的表达质粒和靶向GOLPH3的siRNA转入Hela细胞内;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GOLPH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Transwell实验检测Hela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NC组(0.990±0.005)相比,siRNA组GOLPH3表达量(0.383±0.020)显著降低(P<0.01),与pcDNA组(0.997±0.029)相比,GOLPH3组GOLPH3表达量(3.333±0.219)显著升高(P<0.01).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NC、siRNA、pcDNA和GOLPH3组具有迁移能力的细胞数分别为(172.30±4.33)、(75.00±3.79)、(163.70±3.93)和(258.00±4.93).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NC、siRNA、pcDNA和GOLPH3组具有侵袭能力的细胞数分别为(53.67±2.96)、(26.67±2.73)、(51.67±2.19)和(81.67±3.38).结论 上调GOLPH3基因表达可促进宫颈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反之,抑制其表达可抑制宫颈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Mn(NO3)2为锰源,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TiO2及Mn(NO3)2掺杂的TiO2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样品在可见光下对染料酸性桃红(SRB)的降解能力。结果显示各浓度Mn(NO3)2掺杂的TiO2样品均为锐钛矿晶型,与纯TiO2相比均增加了对可见光的吸收,相同条件下Mn(NO3)2掺杂的TiO2对染料的降解效果比纯TiO2好,16h后降解率可达到83.9%。低浓度锰掺杂TiO2比高浓度锰掺杂TiO2光催化活性好,催化活性顺序为HT-0.25Mn(NO3)2-TiO2>HT-0.5 Mn(NO3)2-TiO2>HT-0.1 Mn(NO3)2-TiO2>HT-TiO2>HT-1Mn(NO3)2-TiO2>HT-2Mn(NO3)2-TiO2>HT-5Mn(NO3)2-TiO2。  相似文献   

14.
用水培法研究了Ca(NO3)2、KNO3、NaNO3和NaCl 4种盐对黄瓜幼苗鲜重、叶面积、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膜质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NO3--N肥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NaNO3>KNO3>Ca(NO3)2。营养液中,随着阴离子浓度增大,植株的含水量逐渐降低,但是NaCl和Ca(NO3)2处理好于其他2种盐;4种盐处理均使黄瓜幼苗脯氨酸含量升高;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NaNO3>NaCl。  相似文献   

15.
渭北苹果不同形态钾与水交互作用及品质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 1998年对渭北旱塬红富士苹果不同形态钾与水的交互作用、品质效应及耦合模型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测定结果建立了红富士苹果产量、一级果占有率、>80 %果面红色果占有率、可溶性固形物浓度与KCl,K2 SO4 ,H2 O3因素之间的函数模型。通过主因素分析得出各因素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顺序为产量 (y1 ) :x3(H2 O) >x2 (K2 SO4 ) >x1 (KCl) ;一级果占有率 (y2 ) :x3(H2 O) >x2 (K2 SO4 ) >x1 (KCl) ;>80 %果面红色果占有率(y3) :x2 (K2 SO4 ) >x1 (KCl) >x3(H2 O) ;可溶性固形物浓度 (y4 ) :x2 (K2 SO4 ) >x1 (KCl) >x3(H2 O)。并对渭北旱塬红富士苹果不同形态钾与水交互作用及品质效应规律进行了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向土壤中添加Cr~(3+)至土壤含Cr~(3+)量为1000ppm,水稻、白菜、菠菜、绿豆、黑麦草均不发生毒害。铬在作物体内略有积累,其含量分布为根>茎>叶>籽实。以不同含Cr~(3+)量饲料喂养肉兔,当饲料中Cr~(3+)含量高达1560ppm条件下,未见异常。Cr~(3+)在兔体中的分布为粪>尿>肠胃>肾脏>皮毛>心>肉>血。在人类可食的动、植物部分,Cr~(3+)含量均在ppb级,不影响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几种引进柏树的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植物叶片的保水力、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以及胁迫前后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等指标对几种引进柏树和国内乡土种(侧柏)的抗旱性强弱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叶片保水力方面,大西洋扁柏(T4)>大阿杂交柏2(CC5,)>阿拉斯加扁柏(N2)>北美爬地柏(H1)>美国扁柏(L3)>大阿杂交柏1(CC4)>侧柏(Ce);在光合速率方面,N2>Ce>H1>L3>T4>CC5>CC4;在蒸腾速率方面,N2>Ce>H1>L3>T4>CC5>CC4;水分利用效率方面,L3>T4>CC4>H1>Ce>N2>CC5;脯氨酸积累量方面,L3>Ce>CC5>CC4>H1>T4>N2;可溶性糖增加量方面,CC4>CC5>L3>Ce>N2>T4>H1。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7个引进柏树的抗旱能力做综合评价,引入种L3、N2、CC5、T4、CC4在抗旱能力方面均强于国内乡土种侧柏(Ce),而H1抗旱性弱于侧柏(Ce)。  相似文献   

18.
在静风、平均气温 1 7.0 -1 8.1℃的室内条件下 ,对大蜡螟成虫悬吊飞行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1日龄未交配雌蛾单次连续飞行最远距离可达 (4 4 3 8.65± 2 85 2 .5 6) m,连续飞行最长时间可达 (93 .6± 63 .3 ) min;1日龄未交配雄蛾连续飞行最远距离可达 (3 1 0 1 .47± 1 2 1 9.84) m,连续飞行的最长时间可达 (65 .0± 3 8.95 ) min;5 -1 1日龄未交配雄蛾的连续飞行最远距离为 (4 1 3 .66± 2 0 3 .0 9) m,连续飞行最长时间为 (1 0 .47± 3 .3 9) min,比 1日龄未交配蛾的显著短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相关网站及生物信息软件对Poptr:CYCD3;3基因启动子序列进行详细分析,从小黑杨(Populus)叶片总DNA中克隆到2 000 bp的目的片段,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 CAMBIA1301-Promoter:CYCD3;3),并利用浸花法转化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通过抗性筛选和分子检测结果显示,p CAMBIA1301-Promoter:CYCD3;3基因已经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同时对获得的转基因幼苗进行GUS染色并观察,其基因表达模式主要集中在植物分生组织中,由此表明Poptr:CYCD3;3调控CYCD3;3基因在细胞分裂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2种蛋白水平分别为27.49%(以下简称a)和20.55%(以下简称b)的饲料循环投喂初始体质量为(3.10±0.05) g的奥尼罗非鱼,研究投喂方式对其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共设置7种投喂方式:(1)连续投喂a(A组);(2)连续投喂b(B组);(3)1 d投喂a接着1 d投喂b(1A/1B组);(4)2 d投喂a接着2 d投喂b(2A/2B组);(5)2 d投喂a接着3 d投喂b(2A/3B组);(6)3 d投喂a接着2 d投喂b(3A/2B组);(7)3 d投喂a接着3 d投喂b(3A/3B组),每种方式设3个平行试验组,共进行60 d.结果发现:B组的生长表现最差;1A/1B、2A/3B、3A/2B组的特定生长率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蛋白质效率、蛋白沉积率显著高于A组(P<0.05),养殖成本显著低于A组(P<0.05);A、3A/2B、3A/3B组的脏体比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1A/1B组的成活率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A、1A/1B、2A/3B、3A/2B组的全鱼水分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5).A组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除B组外,各组全鱼粗蛋白含量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循环投喂的方式对血清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与A组相比,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降低,白蛋白、球蛋白和总蛋白水平提高,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加.结果表明3A/2B组的投喂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