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穗扦插繁殖是无性繁殖的一种,茶树苗圃式短穗扦插育苗是良种繁育的重要手段。景德镇市茶叶科学研究所自2004年被列为农业部茶叶良种繁育基地以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作、高效益经营的原则建设基地,母本园、示范园、品种园、苗圃园同步建设,道路沟渠、  相似文献   

2.
《浙江农业科学》2004,(6):313-313
浙东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是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与镜岭镇人民政府共建的茶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基地。现有良种茶树母本园17hm^2、苗圃53hm^2。主要优良品种有浙农139、浙农117、浙农113、平阳特早、乌牛早、龙井长叶等30多个。欢迎新老客户光临指导、采购。基地受理预订业务,及时供应优质茶苗。  相似文献   

3.
云南大叶茶无性系良种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推进下 ,云南省茶树良种推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性系良种无公害茶园项目在主产茶区启动实施 ,掀起了茶树良种发展的新高潮。各主产茶区相继建成了母本园、扦插苗圃和良种示范园 ,使云南省茶树良种推广初见成效 ,为加快推广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 ,在推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各地引进良种的积极性很高 ,而对品种特性、适制性 ,良种必须配以良法缺乏具体的认识 ,引种繁育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据调查 ,部分地方舍得花钱购买良种苗木 ,却缺乏保证苗木成活和成长的技术 ,这是当前推广工作中需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无土快速繁育技术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具有繁殖系数大,方法简便,扦插后发根成苗快等优点。通过建设高标准茶树母本园,合理选择良种,建设日光温棚繁育基地,加快茶业新技术,茶树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可满足信阳茶区乃至长江以北茶区无性系茶树良种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福建农业科技》2009,(2):10-10
经国家农业部批准,安溪县将在虎邱镇建设近46.7hm^2安溪茶树良种繁育基地。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将对安溪县良种场现有的1.3hm^2生产茶园进行全面改造,建设名优品种园,按要求种植名优品种20个。对虎邱镇双格茶场现有的茶园进行综合改造,建设采穗母本园16.7hm^2。建设标准化茶树苗木繁育示范基地26.7hm^2,  相似文献   

6.
茶叶加工与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广西茶产业发展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的出口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针对广西茶叶生产实际,根据无公害茶叶加工技术标准,从加工厂环境、鲜叶原料、加工工艺、成品包装等环节探索研究一套标准化茶叶加工技术管理规程,推广与示范,有效地提高茶叶产品质量,为广西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方法】采用二手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的方法,调查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原功能定位及其发挥情况,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结果】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存在设施设备老化、缺乏特色资源、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建议】根据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公益性质,可将其重新定位为以展示为主,以生产经营为辅,以生产经营收入反哺示范的公益性浓缩型科技成果集成展示园。提出了加强对农业技术和成果的引进、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等促进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方法】采用二手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的方法,调查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原功能定位及其发挥情况,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结果】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存在设施设备老化、缺乏特色资源、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建议】根据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公益性质,可将其重新定位为以展示为主,以生产经营为辅,以生产经营收入反哺示范的公益性浓缩型科技成果集成展示园。提出了加强对农业技术和成果的引进、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等促进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推动广西马铃薯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新时期下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广西马铃薯生产主要存在缺乏高产抗病品种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种薯市场混乱、优质脱毒种薯普及率低、自然灾害频繁、马铃薯产业链薄弱等问题。【建议】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研究中心、加大扶持力度以培植龙头企业、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加强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和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免耕栽培技术深度研发、加强种薯市场监管力度、大力发展马铃薯贸易、开展小型机械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马铃薯贮藏加工技术,以推动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西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推动广西马铃薯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新时期下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广西马铃薯生产主要存在缺乏高产抗病品种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种薯市场混乱、优质脱毒种薯普及率低、自然灾害频繁、马铃薯产业链薄弱等问题。【建议】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研究中心、加大扶持力度以培植龙头企业、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加强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和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免耕栽培技术深度研发、加强种薯市场监管力度、大力发展马铃薯贸易、开展小型机械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马铃薯贮藏加工技术,以推动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1.
莫怀鸿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6):1051-1056
【目的】针对目前广西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思路,为今后广西茶业发展方向及具体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前广西茶叶产业的生产现状及发展优势,剖析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从生产、研发、营销三方面提出广西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结果】广西具有发展茶叶生产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地资源及种质资源优势。自2000年以来,广西茶叶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2010~2014年年均种植面积同比增加7.69%,年均产量增长10.68%;2015年广西茶园面积7.06万ha,茶叶产量6.0万t,毛茶产值38亿元。但从2014年后广西茶叶生产发展几近停止,劳动力紧缺、茶园管理粗放、产品安全性较低、企业规模小和生产设备落后、科技创新能力弱及品牌效益低等成为制约广西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建议】在生产层面上,推广机械化管理,推进绿色生产,建立茶叶标准园,培育职业茶农;在研发层面上,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深加工程度;在营销层面上,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消费渠道、开发休闲茶业等,以促进广西茶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无性系良种有机生态茶园建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2001~2008的研究,通过应用无性系良种,实施人工复合生态茶园等高种植、茶园地面覆盖、重施基肥、病虫草害综合控制及茶树多次矮化修剪等技术,使3.3hm2茶园年平均生产1芽1叶优质鲜叶9954.9kg/hm2,实现年平均产值48679.46元/hm2。土壤肥力得到明显增加,茶叶品质得到提升,安全性指标达到国家农业部有机茶标准要求,为云南省有机生态茶园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韦昌联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2):2113-2117
【目的】调查分析新台糖22号甘蔗品种种性退化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措施促进蔗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组织专家进行深入调研,根据调研报告对新台糖22号种性退化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结果】导致新台糖22号种性退化的原因有:推广年份过久,蔗病积累多;未能进行有效轮作;脱毒健康种苗供给未能实现;良种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薄弱,良种良法推广脱节;甘蔗种苗投放管理欠规范,且未重视品种检疫等。【建议】应加快甘蔗新品种选育的技术创新、建立和完善甘蔗健康种苗体系、加快甘蔗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加大甘蔗良种良法示范的推广力度、整合政府资源、形成统一的投入和补贴体系,以促进广西蔗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茶园生境智慧管控技术是生态茶园建设技术的集成与提升。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以完善和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促进系统平衡稳定为目的,对茶树生长环境进行智能、系统的管控,从而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在推动生态茶园建设的过程中,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合广东生态茶园发展的茶园生境智慧管控技术,该技术主要包含茶园土壤生态调控技术、茶园生态位配置与管控技术、茶园病虫害监测预警与生态防控技术、茶园生境环境信息自动化感知技术、茶园水分智慧管控技术以及茶园生境智慧管控专家服务系统等。根据广东省各茶区的主栽品种、气候环境、土壤和植被的差异特征,合理使用茶园生境智慧管控相关技术,以最大限度发挥地方茶树品种的特色。茶园生境智慧管控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茶园种植结构,强化了生物多样性增益控害的服务功能,促进了广东省生态茶园建设,推动了广东省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研究建设金秀县有机茶园生产技术体系对当地有机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大瑶山有机茶生产实际,根据有机茶生产技术标准,从有机茶园品种、基地建设、茶园管理等方面,研究制定生产管理技术体系并推广示范,为提高有机茶叶产量、质量,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新种幼龄茶园栽培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广西新种幼龄茶园栽培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广西茶区高温多湿气候、茶园地貌及茶叶品种特性等,从幼龄茶园栽培过程中的抗旱保苗、锄草施肥、遮荫防晒、查苗补苗、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介绍新种茶园的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为广西幼龄茶园快速成园、投产、丰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广西茶叶产业的基本态势、存在问题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近几年广西茶叶产业的种植概况、产品布局、加工技术水平以及遭遇的困境进行总体评估,认为目前广西茶叶产业发展主要面临市场开发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品牌产品建设滞后,尚未形成品牌茶叶的规模生产能力以及尚未建立起自有良种推广体系等问题,最后提出做大做强广西早春茶,写好广西茶园生态文章,突出广西茶叶特色,打造广西特色品牌产品等4条加快广西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绿肥对茶园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以维持茶园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探讨与分析绿肥套种对茶园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茶园适宜种植品种及发展对策.[结果]绿肥可改善和提升茶园土壤肥力条件、防止茶园水土流失、改善茶园内小气候、调节茶园土壤的温湿度、改善茶叶品质、增加经济收益、提高茶园生态系统稳定性.目前,茶园发展绿肥存在茶农思想上认识不足、绿肥推广渠道不畅通、绿肥的栽培管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相对缺乏、茶园绿肥新品种选育缓慢、适于茶园种植的绿肥品种单一等问题.[建议]应扩大宣传力度、加强绿肥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力度和适宜绿肥品种的收集与选育等,以推动茶园绿肥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福建乌龙茶产业及相关产业链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该产业存在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提出福建乌龙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注重茶园的生态建设和休闲旅游开发,提高茶叶的品质及安全,将茶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实现茶产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跨越升级,更要借鉴国际茶产业应用精深加工开发茶叶副产品的先进经验,重视精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提取茶中含有的各种既有“有效成分”又有“活性成分”化学物质,发挥茶的医疗效能,弘扬中医和茶文化结合的荼疗生态文化,为“十二五”实现福建乌龙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