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研究昌台牦牛的产肉性能,了解昌台牦牛种质资源特性,对8头(5公3母)成年昌台牦牛进行了屠宰测定。结果表明,成年昌台公、母牦牛宰前重分别为364.32、266.83 kg,差异极显著(P0.01);胴体重分别为186.60、125.67 kg,差异极显著(P0.01);净骨重分别为39.74、25.00 kg,差异极显著(P0.01);净肉重分别为147.84、100.83 kg,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率分别为51.15%、49.34%,差异显著(P0.05);净肉率分别为40.54%、37.66%,差异显著(P0.05);胴体产肉率分别为79.29%、80.24%,差异不显著(P0.05);骨肉比分别为1∶3.73、1∶4.03,差异极显著(P0.01)。昌台牦牛生长发育性能较好,产肉性能潜力大,应当进一步挖掘选育,加快其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昌台牦牛的产肉性能,了解昌台牦牛种质资源特性,对8头(5公3母)成年昌台牦牛进行了屠宰测定。结果表明,成年昌台公、母牦牛宰前重分别为364.32、266.83 kg,差异极显著(P0.01);胴体重分别为186.60、125.67 kg,差异极显著(P0.01);净骨重分别为39.74、25.00 kg,差异极显著(P0.01);净肉重分别为147.84、100.83 kg,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率分别为51.15%、49.34%,差异显著(P0.05);净肉率分别为40.54%、37.66%,差异显著(P0.05);胴体产肉率分别为79.29%、80.24%,差异不显著(P0.05);骨肉比分别为1∶3.73、1∶4.03,差异极显著(P0.01)。昌台牦牛生长发育性能较好,产肉性能潜力大,应当进一步挖掘选育,加快其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昌台牦牛的产肉性能,了解昌台牦牛种质资源特性,对8头(5公3母)成年昌台牦牛进行了屠宰测定.结果表明,成年昌台公、母牦牛宰前重分别为364.32、266.83 kg,差异极显著(P<0.01);胴体重分别为186.60、125.67 kg,差异极显著(P<0.01);净骨重分别为39.74、25.00 kg,差异极显著(P<0.01);净肉重分别为147.84、100.83 kg,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率分别为51.15%、49.34%,差异显著(P<0.05);净肉率分别为40.54%、37.66%,差异显著(P<0.05);胴体产肉率分别为79.29%、80.24%,差异不显著(P>0.05);骨肉比分别为1∶3.73、1:4.03,差异极显著(P<0.01).昌台牦牛生长发育性能较好,产肉性能潜力大,应当进一步挖掘选育,加快其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甘孜州新龙县拉日玛牦牛地方类群的遗传资源特性,试验采用屠宰及相关性能指标测定方法,对拉日玛牦牛各组织、器官及生产性状指标进行系统测定。结果表明,拉日玛公牦牛的宰前质量、头质量、心脏质量、肝脏质量、肺脏质量、瘤胃质量、网胃质量、胴体长、胴体质量、眼肌面积等指标大于母牦牛,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公牦牛的蹄质量、净骨质量大于母牦牛,并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说明拉日玛牦牛是属于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良好的优质地方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哈萨克马体尺指标与产肉性能之间相关性.[方法]对12匹哈萨克马进行屠宰,并对反映其产肉性能和体尺指标的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供宰马的平均活重(332.93±18.51) kg、屠宰率48.90;、净肉率38.30;、肉骨比3.64:1、眼肌面积68.60 cm2.体高、体长、体长率、管围和管围率与胴体重、净肉重等屠宰指标之间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体高、管围与宰前活重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而胸围与屠宰率、胴体重、净肉重、净肉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胸围率与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屠宰率、净肉率、骨重和眼肌面积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哈萨克马的胸围、胸围率对其屠宰指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舍饲对牦牛(Bos mutus)的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及其营养成分的影响,随机选择了4.5岁体况中等的金川公牦牛6头和公犏牛3头,分为舍饲牦牛、舍饲犏牛和放牧牦牛组,进行对比测定3个组的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及其营养成分差异。结果表明,舍饲牦牛在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肉骨比等方面显著高于放牧牦牛(P0.05),但与舍饲犏牛在胴体重、肉骨比等指标上无显著差异,二者增重效果差异不大;舍饲方式对牦牛肌肉系水力的影响有限,但是显著地改善了牦牛的肌肉嫩度,提高了其熟肉率,有利于牦牛肉下游加工制品的生产。同时牦牛肉各项营养成分检测结果显示,3个组间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含量相差不大,即短期舍饲对牦牛肉的营养成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云南瘤牛肉用性能和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试验对15头云南瘤牛进行了肉用性能的研究。供试牛只平均年龄3.5±0.5岁。去势公牛宰前活重278.0±38.5kg,胴体重138.80±18.12kg,净肉重109.79±9.81kg;屠宰率50.05±2.08%,净肉率39.57±1.38%,眼肌面积53.91±13.22cm2,公牛宰前活重324.5±28.5kg、胴体重165.91±16.29kg、净肉重130.05±15.55kg、屠宰率为51.08±1.53%,净肉率39.97±1.29%,眼肌面积76.07±3.6cm2。结果表明:云南瘤牛在放牧条件下已具有较好的产肉性能和良好的肉质品质,是一优良的肉役兼用型牛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绵羊(Ovis aries)RFXANK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用性状之间的关系,为优质肉羊育种提供有效的分子遗传标记。【方法】采用液相捕获技术测定杜泊羊(D)、小尾寒羊(XH)和滩羊(T)3组91头羊,通过液相捕获技术获取RFXANK的突变位点,并从中选出3个多态位点(rs160009883、rs420498050、rs405773959)。针对筛选出的位点,采用飞行质谱检测技术对杜滩寒三元杂交羊(DTH)、杜泊羊、小尾寒羊和滩羊共30只进行遗传分型,并与其肉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rs160009883位点AA基因型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极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1),AA基因型净肉率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CA基因型净肉重显著高于CC基因型,AA、CA基因型胸围显著高于CC基因型;rs420498050和rs405773959位点AA基因型宰前活重、屠宰率、净肉重、胴体重、净肉率极显著高于GG基因型,AA基因型胸围、背膘厚显著高于GG基因型;3个位点不同基因型与GR值、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蛋白质、肌苷酸、丙氨酸和缬氨酸均呈显著相关,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藏羊羔羊夏季的育肥提供参考。[方法]选用6月龄欧拉型藏羊羔羊90只分为放牧组(对照组)和放牧补饲组(试验组),在夏季牧草旺盛期进行补饲育肥,研究青藏高原夏季不同育肥方式对藏羊羔羊育肥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组羔羊的净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羔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胴体净肉重和胴体净肉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试验组羔羊的骨重、肉骨比、花油重和板油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羔羊的肌肉内脂肪含量为3.4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欧拉型藏羊羔羊的肉色评分、大理石和熟肉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羔羊肉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的含量均高于FAO/WHO的标准模式。[结论]通过夏季补饲可进一步提高欧拉型藏羊羔羊的育肥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试验对36 ̄39月龄全放牧饲养的15头德宏、摩本、尼本水牛进行了胴体分割肉测定研究,试验根据水牛品种不同分为3个处理组。试验结果显示尼本水牛与德宏水牛相比胴体重、净肉重、优质肉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显著。尤其表现在嫩肩肉、腰肉、臀肉、膝圆、大米龙、小米龙、腱子肉这几块分割肉上。摩本水牛与德宏水牛相比胴体重、净肉重、优质肉重有显著提高,但分割肉块在重量上无显著差异。尼本水牛与摩本水牛的分割肉块重无显著差异。用尼里、摩拉与德宏水牛杂交后,提高了德宏水牛的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3个品种鸭的生长及屠宰性能,为进一步选育优良鸭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樱桃谷鸭、白羽番鸭和荆江鸭为研究对象,相同条件下饲养至8周龄进行屠宰,测定体重与相关的肉用性能指标。[结果]在整个饲养期,3个品种鸭生长性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樱桃谷鸭生长发育最快,荆江鸭生长最慢,而白羽番鸭从4周龄开始生长迅速;樱桃谷鸭的屠体重、全净膛重、瘦肉率、腿肌率、皮脂率和腹脂率均高于白羽番鸭和荆江鸭,差异显著(P〈0.05),而荆江鸭腹脂率为0;樱桃谷鸭的全净膛率、胸肌率、屠宰率显著小于荆江鸭(P〈0.05);3个鸭品种不同性别的屠宰指标存在差异,且樱桃谷鸭和白羽番鸭均为公鸭显著高于母鸭(P〈0.05),荆江鸭公母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不同品种鸭的生长和屠宰性能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试验检测分析了林下放养条件下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和中草药对北京油鸡屠体性状和肌肉品质影响。结果显示,益生菌组、中草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胸肌重和胸角极显著增加(P<0.01),龙骨长、半净膛重和全净膛重显著增加(P<0.05);整体上其他屠体性状表现中草药组和益生菌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有提高趋势;肉色、剪切力、失水率无显著差异,皮肤色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制剂和益生菌对提高北京油鸡生长发育、改善肌肉品质有一定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选择两个不同杂交品种水牛和德宏水牛共15头,即尼本水牛(尼里水牛×德宏水牛)、摩本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的F1代和德宏水牛各5头,研究德宏水牛及其不同杂交组合品种的屠宰特性。结果显示,尼本与德宏水牛的宰前活重(433.00kg,339.09kg)、胴体重(271.84kg,197.37kg)、屠宰率(62.78%,58.26%)、净肉重(237.85kg,165.88kg)、净肉率(54.93%,48.96%)、胴体产肉率(87.48%,84.04%)、肉骨比(7.06:1,5.27:1)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说明,通过尼里、摩拉水牛与德宏水牛杂交后显著提高了德宏水牛的屠宰性能,而且尼里水牛比摩拉水牛的杂交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不同饲喂方式下荷斯坦公犊牛生产小牛肉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全乳饲喂(Ⅰ组)、牛奶+定量采食犊牛料(Ⅱ组)和牛奶+自由采食犊牛料(Ⅲ组)3种饲喂方式对荷斯坦公犊牛生产小牛肉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经3个月肥育后,Ⅰ组、Ⅱ组和Ⅲ组荷斯坦公犊牛的体质量分别为64.55、69.15、81.10kg,日增质量分别为380、400、560g,胴体质量分别为34.10、36.49、44.56kg,屠宰率分别为55.91%、55.89%、56.77%.其中,Ⅲ组犊牛体质量、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与Ⅱ组无显著差异(P0.05);III组犊牛全期平均日增质量、胴体质量及肉骨比也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3组犊牛生产的小牛肉,肉质细嫩、柔软多汁、肉色呈浅红色,组间差异不显著,均属优质牛肉.说明牛奶+自由采食犊牛料的肥育方式可提高犊牛的生长速度和部分屠宰性能,是奶牛公犊牛较好的肥育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放牧与圈养对南江黄羊生长发育及胴体品质的影响,选择4月龄南江黄羊48只,分别设放牧组、圈养1组、圈养2组,相应采用传统放牧加补饲混合精料、圈养饲喂粗料加补饲混合精料、圈养饲喂全价颗粒料等3种养殖模式,试验期180d,10月龄屠宰。结果表明,圈养2组6~10月龄体重、胸围、4~10月龄总增重和平均月增重均极显著高于放牧组和圈养1组(P0.01),而放牧组与圈养1组两者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各组的胴体重、GR值、净肉重和屠宰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圈养2组净肉率、肉骨比值均显著高于圈养1组(P0.05)。圈养2组肌肉pH值小于放牧组,色差值a大于放牧组,两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各组的肌肉含水率、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色差值L与b,差异均不显著(P0.05)。圈养2组肌肉总氨基酸含量,以及其中的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蛋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圈养2组每只羊月均毛利比放牧组、圈养1组分别高9.6元、6.3元。  相似文献   

16.
以瘦肉型北京鸭与樱桃谷北京鸭为研究对象,在武汉地区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至6周龄,记录每周龄体重、饲料消耗,并于42日龄进行屠宰,测定各组屠宰性状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樱桃谷北京鸭早期生长速度稍高于瘦肉型北京鸭,但前5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六周时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瘦肉型北京鸭在料肉比、成活率、经济效益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樱桃谷北京鸭.瘦肉型北京鸭的屠体重、屠宰率、半净膛重、半净膛率、全净膛重、全净膛率、胸肌率显著低于樱桃谷北京鸭(P<0.05),但腿肌率显著高于樱桃谷北京鸭(P<0.05),腹脂率低于樱桃谷北京鸭,但差异不显著(P>0.05).瘦肉型北京鸭与樱桃谷北京鸭相比具有其突出的优良特性.瘦肉型北京鸭和樱桃谷北京鸭在武汉地区的产肉性能差异,为瘦肉型北京鸭在南方地区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邦德羊为父本、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试验,并对杂交F1代羔羊(简称邦甘细)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进行分析。生长观测表明,邦甘细初生体质量、4月龄体质量、6月龄体质量和12月龄体质量分别比甘肃高山细毛羊纯繁组(简称甘高细)高14.14%、17.90%、28.17%和33.97%(P0.01)。4月龄前平均日增量、4~6月龄平均日增量、12月龄前平均日增量极显著高于甘高细(P0.01)。屠宰结果表明,邦甘细4月龄、6月龄和12月龄的胴体质量和屠宰率均高于甘高细,且各年龄段胴体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以邦德羊为父本对甘高细进行杂交改良的F1代羔羊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显著提高,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略阳鸡及其杂种的肉用性能和胴体品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两种营养水平下,较系统地测定了略阳鸡及其杂种的肉用性能与胴体品质。结果表明:(1)白羽和黑羽略阳鸡10周龄体重分别为923.0g和783.3g,料肉比分别为2.83和3.07;(2)它们的杂种一代10周龄平均体重分别提高了82.61%和97.47%,料肉比分别降低了14.84%和18.73%;(3)略阳鸡的胸肉率和腹脂率均显著低于其杂种及AA鸡(P<0.05)。几种试验鸡的全净膛率和腿肉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4)略阳鸡肉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其杂种及AA鸡,而脂肪含量却较低(P<0.05)。  相似文献   

19.
对初生体重相近的20头荷斯坦公犊全乳饲喂至35日龄后,随机分为继续饲喂全乳的对照组和全乳中添加2%、4%和6%小麦粉的试验组,至90日龄进行测定,研究了对荷斯坦公犊的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乳中添加小麦粉可显著提高荷斯坦公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胴体产肉率和眼肌面积(P<0.05),提高了肌肉的嫩度和脂肪含量(P<0.05),且屠宰性能与肉质的改善效果随着小麦粉添加比例的增加而提高.因此,全乳中添加6%以内的小麦粉,既提高了屠宰性能,又能改善肉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