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现代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智能饲喂过程中阀门对水溶液饲料下料控制效果不佳、饲料浪费严重、制造成本高等问题,笔者研制了一种由电磁阀、阀体、阀盖和隔膜垫等组成的适用于智能饲喂的新型隔膜阀,并进行了隔膜阀与不锈钢球阀的下料精度(用相对误差表示)和稳定性(用变异系数表示)对比试验和饲料输送压力对隔膜阀下料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隔膜阀的下料平均相对误差为2.6%,平均变异系数为0.6%,均优于不锈钢球阀(平均相对误差为3.6%和平均变异系数为1.3%);隔膜阀下料相对误差为1.5%~7.8%,随流体压力增大而增大,但不同流体压力条件下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0%;成本(约120元/件)约为不锈钢球阀(约400元/件)的1/3,在满足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智能饲喂要求的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试验过程中无管道粘料及弯管堵料现象,各部件均工作正常,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说明该隔膜阀可用于现代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智能饲喂。  相似文献   

2.
液态饲喂即采用液态粥状饲料进行饲喂,相比固态饲喂方式,具有饲料来源广,配方变换灵活,方便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同时,液态饲喂包括传统的湿拌料直接饲喂和经发酵后饲喂动物的饲喂方式,以及通过智能饲喂系统控制的智能饲喂方式.本文介绍了液态饲喂的相关概念,适合用作液态饲喂的原料,液态饲喂的方法以及在养猪中的应用研究,总结了液态...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猪场自动供料系统已成为猪场发展的必然选择,质量可靠的供料系统不仅可以大大节约劳动力,还可以大大提升管理水平、节约饲料成本。按饲料饲喂状态,供料可分为干料系统和液态料系统,干料系统主要有绞龙系统、塞链系统;液态料系统主要分为有残余饲喂系统和无残余饲喂系统两大类型。此外,近几年不少猪场采用了母猪电子群养饲喂系统。而大家往往将智能饲喂系统与母猪电子群养系统混为一谈。实际上干料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国外如美国奥饲本公司、法国爱舍法公司、荷兰睿保乐公司、加拿大佳饲达、德国大荷兰人等公司,研发出了液态饲喂系统设备、群养及测定分栏系统,走在世界智能饲喂前列。国内大部分猪场主要使用传统干料饲喂,该饲喂方式有浪费大、粉尘大、吸收率低、影响猪只健康等问题。而智能粥料机由于将饲料和水进行了配比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除此之外,粥料饲喂还具有提高饲料适口性、改善猪生产性能和节约劳动力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研究饲喂颗粒料或液态料以及日粮添加精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浆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21 d断奶的健康仔猪67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8头。试验日粮采用2×2多因素方差设计,2种饲料形态(液态料或颗粒料),2个精氨酸水平(0或6 g/kg精氨酸),试验共进行21 d。断奶后前10 d饲喂液态料较颗粒料显著改善了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比(P<0.05);在断奶后第11~13天液态料向颗粒料过渡阶段,液态料组较颗粒料组对日增重和料比具有负面影响(P<0.05);饲料形态和添加精氨酸以及饲料形态和仔猪日龄对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效应(P<0.05)。断奶后前10 d,饲喂液态料的仔猪较颗粒显著提高了干物质摄入量(P<0.05);断奶后前10 d饲喂添加精氨酸的液态料仔猪,由液态料向固体料过渡,显著提高了采食量和日增重(P<0.05)。液态或颗粒饲料添加精氨酸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血浆尿素氮含量(P<0.05);饲喂液态料的断奶仔猪在28和37 d较颗粒料组显著降低了血浆尿素氮含量(P<0.05)。除了色氨酸、组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外,液态料较颗粒料均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血浆氨基酸水平(P<0.05);颗粒料或液态料添加精氨酸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血浆亮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和甘氨酸水平(P<0.05)。综上所述,断奶后仔猪饲喂液态料可以提高生长性能,但无论颗粒料还是液态料添加精氨酸均可以显著提高血浆精氨酸水平,降低尿素氮含量。  相似文献   

6.
液态饲料对超早期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研究液态饲料对超早期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2.63±0.15)kg(、14±2)日龄的断奶仔猪(云南地方撒坝猪)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进行57d对比试验。试验分为3个阶段:14~28日龄,对照组饲喂基础粉状日粮,试验组饲喂相同饲料原料组成、相当营养水平的液态饲料;29~45日龄,所有试验用仔猪均饲喂第2阶段粉状日粮;46~70日龄,所有试验仔猪均饲喂第3阶段粉状日粮。分别于45日龄和70日龄早8:00空腹对所有试验仔猪前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试验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液态饲料总体上使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IgG含量显著升高,白球比、血清尿素氮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液态饲料对仔猪超早期隔离断奶后腹泻和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2.63±0.15)kg,14日龄的断奶仔猪(云南地方撒坝猪)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相同饲料原料组成相当营养水平的液态饲料,进行14d对比试验。试验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液态饲料极显著降低了腹泻率(16.14%,P<0.01),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59.2%,而整个试验过程中采食量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陈碧红 《动物营养学报》2023,(12):7658-7667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物制剂发酵液态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质、免疫力、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25.28±2.35)kg的60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20头,按公母各1/2、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固态的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液态饲料(按照水料比为2.5∶1的比例将固态的基础饲粮制备成液态饲料),试验2、3组则分别饲喂经1%和2%复合微生物制剂(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混合增殖发酵液)发酵(25℃下发酵12 h)制备的发酵液态饲料。预试期5 d,正试期60 d。试验期间统计试验猪各生长性能数据;在试验结束时采集试验猪血液检测免疫和抗氧化指标,采集胸肌、腿肌测定肉质成分,采集各肠道组织评估肠道形态结构。结果显示:1)各组之间平均日采食量(ADFI)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3组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试验3组的ADG比对照组高出86.34 g/d;此外,试验2、3组的ADG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3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3组血清中IgG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2组(P<0.05),试验2、3组血清中IgA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3组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此外,试验3组血清中SOD活性和T-AOC显著高于试验1、2组(P<0.05),CAT活性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和2%复合微生物制剂发酵液态饲料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回肠、结肠的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P<0.05),饲喂2%复合微生物制剂发酵液态饲料还显著提高了空肠和盲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和2%复合微生物制剂发酵液态饲料均显著提高了猪肉中缬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亚油酸、维生素E和维生素B_(1)的含量(P<0.05),其中试验3组猪肉中谷氨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高达1.82和1.85 g/100 g,是对照组的2倍多,并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综上可知,饲喂2%复合微生物制剂发酵液态饲料可改善育肥猪的肠道形态结构,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并可改善肉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饲料液态饲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为(82.93±3.35) kg的"杜×长×大"(Duroc×Landrace×Yorkshire)三元杂交猪30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试验期为31 d,对照组饲喂固体颗粒饲料,试验A组用对照组日粮加水饲喂,试验B组日粮由干料、过期酸奶、水按比例配制而成,干基营养水平与对照组相当。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试验A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6.9%和2.1%,料重比降低了4.3%,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试验B组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当,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分别降低了6.3%(P<0.05)和6.4%(P>0.05);同时,饲喂液态料的两个试验组经济效益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以上,改善饲喂方式提高生产成绩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收益。欧洲目前有相当比例的猪场,采用液态料系统以降低生产成本。法国有超过20%的猪场采用液态料系统,丹麦和荷兰接近60%。1液态料系统的优势欧洲的相关研究和应用经验表明采用液态料系统有以下一些主要优势。1)适口性好,采食量高,生长速度快,饲料转换效率高2004年英国肉类与家畜委员会(MLC)做的育肥猪干料和液态料饲喂的详细对比,  相似文献   

11.
为了节约中小型养殖场在饲喂羊只过程中的人力成本,解决饲料利用率低的问题,试验设计了一套羊只饲喂机器人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为主控制器,传感器采集数据反馈给PLC,依托SuKon-4G智能网关搭建云平台,用户不仅可以通过触摸屏对饲喂机器人进行近程控制,还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实现对羊只饲喂机器人行走状态和出料状态远程监控。以撒料均匀度和自然残存率为技术指标,使用玉米饲料和颗粒饲料分别验证。结果表明:羊只饲喂机器人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和手动的行走控制和饲料的自动输送分配,在行驶转速为15 r/min、出料转速为120 r/min的条件下,颗粒饲料卸载均匀度为95.325%,自然残存率为1.40%;玉米饲料卸载均匀度为97.951%,自然残存率为1.36%。玉米饲料相对颗粒饲料卸载均匀度更好,自然残存率更低,且在出料转速相同的条件下,料斗中饲料量越高羊只饲喂机器人的自然残留率越低。说明羊只饲喂机器人控制系统实现了行走和撒料控制,满足了中小型养殖场羊只饲喂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猪饲料配方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品种、性别、日龄、体重、饲喂条件、饲喂方式等影响饲粮配制效果的因素,才能设计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饲养成本的高质量饲料配方。饲料产品质量的优劣,除决定于配制技术外,还决定于饲料原料的质量。为此,要设计配制高质量的饲料配方,在选用饲料原料时要注意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妊娠母猪精细饲喂需求,试验设计了一种母猪精细饲喂器控制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嵌入式实时系统、RS485总线通信、机电控制、网络数据库云服务等功能。母猪精细饲喂器控制系统采用雨刮式下料电机实现精准下料,由云端服务器进行远程参数配置和调控,并运用RS485总线通信技术实现数据同步。结果表明:设计的饲喂器模块,单日下料误差控制在5.00%以内,能够实现精细化饲喂控制;单次下水误差控制在4.00%以内,可以有效实现水料配比,并且该系统运行稳定。说明母猪精细饲喂器控制系统符合妊娠母猪精细饲喂的基本要求,为小型母猪饲养企业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4.
液体饲喂在国内外都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中国传统的家庭养猪方法往往采用的就是液体、半液体饲喂。随着现代食品和乳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液态副产物的处理问题变得日益严重,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如果进行干燥将大大增加费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宁愿将这些液态副产品廉价地提供给养猪企业,而且电脑控制的液态饲喂系统也能满足集约化生产的需要。因此,荷兰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回归使用液体饲料(Liquid Feed,LF)。随后,欧洲其他国家如丹麦、法国、瑞典、西班牙、德国、瑞士等也陆续开始饲喂液体饲料。  相似文献   

15.
程宗佳 《饲料广角》2004,(11):26-29
上次试验结果显示饲喂补充了0.4%或更多Lys的以植物蛋白为主的饲料后,鱼的生长速度与饲喂鱼粉为主的饲料相当,但饲料转化率要差一些。其原因可能是饲料中必需氨基酸未达到平衡的缘故。因此,本试验在饲料中又补充了人工合成的DL-蛋氨酸、L-苏氨酸和L-色氨酸。1材料和方法本试验配制了8种饲料(表1),每种饲料重复投喂3个鱼缸。#8饲料是以鱼粉为主的对照饲料,含CP42%、Lys2.1%;#9饲料是以另一种鱼粉为主的对照饲料,含Lys2.1%,但含CP仅37%;基础饲料(#10饲料)用植物蛋白(主要是豆粕、玉米面筋粉和小麦面筋)代替50%的鲱鱼粉,配制成含CP37%、L…  相似文献   

16.
肖和良 《猪业科学》2017,(11):98-100
通过调查,湖南洞口县规模化猪场91%以上都在使用干料槽饲喂生猪,自配饲料占9%用湿料。对干料槽饲喂生猪管理方式,笔者把它总结为3种:粗放式、半粗放、精细化管理,设计3组饲养试验,对日增重、料重比,节料对比等效果比较。试验结果:精细化较粗放式日增重提高5.7%,节料13.0%。并对干湿料槽设备和智能化投料系统进行研究,得出保育猪用液态料饲喂器(湿料槽)好处多,生长猪用干湿料槽均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正前言:试验发现,湿料饲喂对提高猪日增重较干饲料组表现出一定优势,然而,无论是保育猪还是育肥猪,智能湿喂料组猪死亡率都高于干饲料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精确饲喂系统与追溯系统成为当前养猪业发展的热点,智能化饲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智能饲养设备以湿饲料为载体,具有提高饲料适口性和猪生长性能等优势。本试验选用智能饲养设备,分别以保育猪、育肥猪为研究对象,探索智能化湿喂料设备的应用效果,为今后此类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仔猪饲喂不仅要注意饲料营养的设计,还需要有成功的饲喂方案。为即将断奶和断奶后的仔猪设计、配制和生产成功的饲料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从出生到采食玉米-豆粕型日粮前(体重为10 kg~12 kg时)仔猪的特有饲喂方案。  相似文献   

19.
正试验发现,湿料饲喂对提高猪日增重较干饲料组表现出一定优势,然而,无论是保育猪还是育肥猪,智能湿喂料组猪死亡率都高于干饲料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精确饲喂系统与追溯系统成为当前养猪业发展的热点,智能化饲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智能饲养设备以湿饲料为载体,具有提高饲料适口性和猪生长性能等优势。本试验选用智能饲养设备,分别以保育猪、育肥猪为研究对象,探索智能化湿喂料设备的应用效果,为今后此类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家禽散养模式中饲喂投料环节劳动力需求大、饲喂投料不精准等问题,试验设计并研制散养家禽农场自主投料机器人,该投料机器人由三部分系统组成,分别为投料执行系统、导航避障系统和动力系统。投料执行系统通过机器视觉模块识别并定位饲料桶口位置,再通过多级螺旋输送联动机构进行饲料定量输送;导航避障系统配备Velodyne16线激光雷达和九轴IMU,用于构建地图和路径规划,并且在导航过程中能实时避障;针对投料机器人底盘的结构,构建单舵轮底盘的运动模型并提出控制方法。初步应用试验显示:研制的投料机器人可以完成自主导航并以较高的定位精度到达饲料桶旁,投料执行模块能顺利完成投料任务,并且饲料投放量误差小于1%。表明研制的投料机器人能够提高家禽饲喂投料效率和投料精准性,有效减少劳动力的投入,为散养家禽养殖场提供设备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