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行距对草田间作作物根围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草田间作种植模式对作物根围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置了三种玉米、紫花苜蓿的间作模式,即两行玉米两行紫花苜蓿间作、行距均为30 cm,两行玉米两行紫花苜蓿间作、玉米行距为50 cm其他为30 cm,两行玉米两行紫花苜蓿间作、玉米行距为70 cm其他为30 cm三种模式,同时以紫花苜蓿行距为30 cm单作及玉米行距分别为30 cm、50 cm、70 cm单作为对照,测定了两种作物根围及休闲地土壤的酶活性,并采用改进层次法(AHP)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玉米、紫花苜蓿间作体系中,紫花苜蓿根围脲酶活性低于单作,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蛋白酶活性高于单作,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不明显;玉米、紫花苜蓿间作体系中,玉米根围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蛋白酶活性低于单作,但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不明显,随着玉米行距的增加,各种酶活性变化趋势不同。紫花苜蓿根围土壤酶活性综合评价指数以玉米、紫花苜蓿间作且玉米行距为30 cm时最大,为0.516 4;玉米根围土壤酶活性综合评价指数以玉米单作且玉米行距为70 cm时最大,为0.642 9。说明玉米、紫花苜蓿间作时,玉米间距为30 cm时,紫花苜蓿根围土壤肥力最好,玉米行距为70 cm单作时,玉米根围土壤肥力最好。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在重庆冬油菜种植区,于油菜收获后,选择竹豆,田菁和柽麻3种夏季绿肥作物,通过与夏玉米间作,分析了间作模式下土壤当季速效养分,植物养分吸收性能及地上部生物产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间作柽麻后玉米地上部产量显著提高35%,间作田菁后玉米产量显著下降21%,而间作竹豆无显著影响.单作绿肥除田菁地上部全氮含量显著低于间作田菁外,其余两个品种的全氮,全磷含量与间作绿肥无显著差异;而单作绿肥全钾含量均显著高于间作绿肥.与单作玉米比较,间作竹豆和田菁时玉米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显著增加,而间作柽麻时无显著变化;玉米全钾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绿肥周围土壤的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间作玉米周围土壤.间作玉米周围土壤硝态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呈现出整体高于单作玉米土壤的趋势,且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含量与植物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认为,柽麻植株有较高的全氮含量和生物产量,且与柽麻间作的玉米地上部产量也最高,适宜作为玉米夏季间作的豆科绿肥.  相似文献   

3.
施加生物炭有利于提高土壤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明确施加生物炭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玉米(Zea mays L.)间作系统氮吸收的影响。试验共有6个处理:玉米单作(M),苜蓿单作(A),玉米/苜蓿间作(MA),间作均施生物炭(McAc),间作仅玉米施生物炭(McA),间作仅苜蓿施生物炭(MAc)。结果表明:不同间作处理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 LER)均大于1,McAc的LER最高;与MA相比,施加生物炭可显著提高紫花苜蓿及玉米单株地上部氮含量,且McAc的土壤碱解氮含量提高24.95%,根表面积密度增加34.23%~275.72%,进而提高了根系吸收氮素的能力。综上,施加生物炭可以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和增加植物根表面积密度,提高紫花苜蓿/玉米间作氮吸收,进而提高作物产量。相比于玉米,施加生物炭对紫花苜蓿效果良好,紫花苜蓿和玉米都施加生物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生长年限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3~2005年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连续3年测定了紫花苜蓿试验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生长年限的增加,紫花苜蓿地0~3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减小了0.026g/cm3,总孔隙度增加了1%,有机质的含量增加了0.8g/kg,碱解氮的含量增加了33.69 mg/kg,速效磷的含量下降了6.94 mg/kg,速效钾的含量下降了121.04 mg/kg.有机质的增加以10~20cm土层最为明显,碱解氮的增加在0~10cm和10~20cm两个土层均较明显,速效磷的减少在0~10cm土层最大,速效钾的减少在各土层均较为明显.说明紫花苜蓿高产栽培中必须重视磷、钾肥的施用,特别是要提高追施钾肥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间作对牧草根系生长特性和碳、氮代谢特征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以紫花苜蓿、小黑麦、燕麦、玉米、甜高粱5种单作模式为参照,对紫花苜蓿/小黑麦、紫花苜蓿/燕麦、紫花苜蓿/玉米和紫花苜蓿/甜高粱4种间作模式进行了研究,采用目前先进的微根管观测系统并结合计算机成像技术对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单作及间作下根系的生长状况进行了原位观测,并且对4种间作模式下碳、氮代谢关键酶及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单作还是间作,根系参数与碳、氮代谢各指标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根长、根表面积均与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根系特性与碳、氮代谢具有一致性;4种间作模式下禾本科牧草的根长、根表面积等根系参数明显优化,而紫花苜蓿根系特性与单作相比表现不一,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其根系特性受到了明显地抑制(显著低于单作),表现为竞争弱势,而与小黑麦和燕麦间作的紫花苜蓿则未受影响;4种间作模式下禾本科牧草功能叶RuBPCase和NR活性与单作比均显著性增加,而紫花苜蓿功能叶RuBPCase和NR活性与单作相比趋势不尽相同,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其RuBPCase和NR活性显著低于单作,而与小黑麦和燕麦间作的紫花苜蓿则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供试牧草根系特性和碳、氮代谢特征表现趋势一致;在4种间作模式下根系特性和碳、氮代谢特征均表现为禾本科牧草优于豆科牧草;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这2种间作模式下综合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末茬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套种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的牧草种植模式为对象,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测定紫花苜蓿行距为30 cm和40 cm、燕麦播种日期为苜蓿第二茬刈割后7天和11天、燕麦播种品种为早熟品种(领袖)和晚熟品种(贝勒)的生长特性和产量,分析0~10 cm,10~20 cm,20~30 cm土壤的常规理化性质和有机碳含量,研究紫花苜蓿套种饲用燕麦的种植模式对植物生长、生产、土壤养分的影响,为选择合理的套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苜蓿行距40 cm、苜蓿二茬刈割后第7天播种早熟品种燕麦的种植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能够极显著地降低0~10 cm,10~20 cm土层的pH值(P<0.01),极显著地增加各土层土壤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有机碳的含量(P<0.01),而株高、生长速率、存活率、返青率与单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合理的间套作模式(包括时间和密度),将有利于土壤养分和饲草产量的增加,且有机碳可以作为评价套作系统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玉米-紫花苜蓿间作模式与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以玉米和紫花苜蓿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间作模式和不同减氮水平下的光照强度、透光率、土壤养分含量、玉米产量、苜蓿产量和单位面积纯收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玉米大行距的加大,玉米行间和苜蓿带与玉米带间隔中部、底部的光照强度和透光率均表现增大趋势,除T4处理外,其他处理的玉米行间中部、底部的光照强度和透光率均高于对照CK。间作处理的有机质、有机氮、速效氮较对照均成增加趋势,而且这种趋势随着间作时间的延长越发明显,土壤有机质、有机氮、速效氮含量随玉米大行距的加大均成增加趋势。在保持单位面积株数相同的情况下,3个试验年份玉米籽粒产量均以T2处理最高,除T4处理玉米籽粒产量低于对照外,其他处理产量均高于对照,苜蓿产量随玉米大行距的加大均成增加趋势;3个试验年份单位面积纯收益均以T3处理最高,所有间作处理单位面积纯收益均高于对照。减氮均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玉米减产,但随着间作时间的延长减氮所造成的减产幅度逐渐降低,到试验第3年,R1和R2处理的玉米产量与CK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第3年R1和R2处理的单位面积纯收益均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种植行距对干热河谷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播种量为45 kg/hm2条件下,比较种植行距在20、30和40 cm时对三得利紫花苜蓿生产特性与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行距对三得利紫花苜蓿物候期的影响不大,生育期205~210 d。3个种植行距下紫花苜蓿的生长量、产量和营养成分含量间均没有差异(P>0.05)。种植行距为30 cm时,紫花苜蓿的株高和一级分枝数达到最高,分别为52.90 cm和21.60枝/株;行距为20 cm时紫花苜蓿的干草产量最高,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39 600.14、43 730.90和33 529.22 kg/hm2;行距为20 cm时三得利紫花苜蓿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和全钙的含量也最高,分别为20.17%、1.00%、8.23%、45.23%、0.17%和0.96%。综上,在干热河谷区,当播种量为45 kg/hm2时,三得利紫花苜蓿的适宜种植行距为20~30 cm。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下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整个玉米生育时期0~20cm土层各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变化趋势与20~40cm土层基本一致。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随着玉米生育时期的推进而不断降低,且分别在抽雄期和灌浆期达到最低值,成熟期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又略有回升。全磷含量从苗期到成熟期逐渐降低。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在玉米生长前期不断增加,且分别在抽雄期和拔节期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不断降低。两个土层的土壤养分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垂直递减规律。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密度确定为6.75×104株/hm-2时,最佳施肥量为纯N 210kg/hm2、P2O5168kg/hm2。  相似文献   

10.
在建筑复垦地上种植紫花苜蓿,连续5年进行土壤分层(0~10cm、10~20cm、20~30cm)取样,通过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与分析,研究种植紫花苜蓿对建筑复垦土壤生物改土效果和土壤碳固存效应。结果表明:土壤全量养分在种植苜蓿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种植第二年表层土壤全氮含量达0.73g/kg,高于种植前43.1%,且表层0~10cm全氮含量最高,全磷含量0~10cm层在种植第三年显著增加(P0.05),全钾在种植苜蓿期间差异不显著。速效养分中碱解氮含量随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速效钾和磷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二者分别在第三年和第二年达到高峰期;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在种植苜蓿第四年显著增加(P0.05),其中表层增幅最大,分别增加68.0%(有机碳)和59.3%(有机碳密度);表层土壤大颗粒趋于细化,小于0.01mm的土壤颗粒没有明显变化,种植紫花苜蓿四到五年可以显著改善复垦地的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提高土壤碳库储量。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同行距下玉米(Zea may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间作效应,在贵州喀斯特地区设置30、50、70 cm玉米行距,监测玉米||白三叶间作以及玉米单作下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土壤呼吸、玉米穗性状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除50 cm行距处理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变化外,各试验组及对照组玉米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50 cm行距处理下玉米叶片胞间CO2浓度日均值最低,对CO2利用率最高,光合速率日均值最高,玉米产量显著提高(P 0.05);30和50 cm行距处理鲜秸秆产量、全株总产量显著提高(P 0.05);70 cm行距处理玉米产量、鲜秸秆产量、全株总产量最低(P 0.05)。不同处理对玉米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穗轴上玉米粒行数、穗长无显著影响(P 0.05)。本研究设置的间作处理对土壤呼吸抑制效果不明显,而不同行距对土壤呼吸有影响且30 cm行距抑制效果最佳,达到碳减排效果,50 cm行距抑制效果次之。因此,贵州喀斯特地区在以鲜秸秆为收获对象时,采用30 cm或者50 cm行距玉米|白三叶间作最适宜;以玉米籽粒或以籽粒和秸秆同时为收获对象时,采用50 cm行距玉米||白三叶间作最适宜。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氮素添加水平对高寒生态条件下垂穗披碱草草地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选取祁连山高寒草地开展垂穗披碱草草地氮素添加研究。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5个氮素添加水平,分别为0kg/hm2(N0)、12kg/hm2(N1)、24kg/hm2(N2)、48kg/hm2(N3)和96kg/hm2(N4),每处理4次重复。于2020年7月和8月施肥两次后,9月采集各处理0~10cm、10~20cm、20~30cm土层样品测定肥力指标,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1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呈增加趋势,在N4处理下较对照增加39.17%(P<0.05),0~10cm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分别在N2和N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土壤速效钾在N4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同一施氮水平下,除N4处理外,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在N3和N4施氮水平呈先升后降趋势。总体来看,施氮对土壤全量养分、pH值及含水量影响不明显。双因素...  相似文献   

13.
豆科与禾本科绿肥饲草作物混播增肥及改土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四因素单形重心混料设计,对豆科与禾本科绿肥作物混播增肥改土效果及其混播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箭筈豌豆、毛苕子、谷子混播为最佳混播方式,其用种量为箭筈豌豆75.0kg/hm2、毛苕子30kg/hm2、谷子20kg/hm2,在小麦扬花期撒播,鲜草产量可达36138kg/hm2,较单播箭筈豌豆、毛苕子、谷子分别增产34.6%、1.9%、156.3%;鲜根量可达3534kg/hm2,较单播箭筈豌豆、毛苕子、谷子分别增加81.4%、67.2%、28.9%。混播区较单播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148~0.43g/kg,全氮增加-0.04~0.11g/kg,碱解氮增加2.1mg/kg,速效磷增加1mg/kg,全磷基本保持平衡,土壤容重减轻0.01~0.02g/cm3,土壤孔隙度提高0.33%~0.66%。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的施氮制度对燕麦/豌豆间作体系中燕麦的吸收情况以及对土壤氮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N0(不施氮)、N1(基肥20%+分蘖期追肥20%+开花期追肥60%)、N2(基肥20%+分蘖期追肥30%+开花期追肥50%)和N3(基肥20%+分蘖期追肥40%+开花期追肥40%)4个施氮制度;3种种植模式(燕麦/豌豆间作、燕麦单作和豌豆单作),研究施氮制度对间作燕麦氮素吸收和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施氮制度和间作对燕麦籽粒产量、氮素吸收和土壤氮素影响显著。间作燕麦籽粒产量在N2处理下最大,较N3增产22.48%。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间作燕麦的吸氮量较单作燕麦分别提高了26.5%、15.8%、7.3%和17.1%;间作燕麦在N2处理下吸氮量最大,为71.2 kg/hm2,较N0增加了49.9%。在0~20 cm土层间作燕麦的土壤全氮含量在N0、N1、N2和N3处理下分别较单作提高12.9%、11.2%、15.4%和6.9%;间作燕麦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和铵态氮均高于单作燕麦。【结论】在20~...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普通地膜和氮肥的投入,实现该地区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在甘肃武威试验站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玉米单作、玉米//毛苕子和玉米//箭筈豌豆)和覆盖方式(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对玉米和绿肥作物氮素吸收以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和间作对作物的氮素吸收利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玉米收获期,与无覆盖相比,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玉米植株吸氮量分别增加21.46%,11.22%和34.63%,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毛苕子和玉米//箭筈豌豆的玉米吸氮量分别增加6.94%和6.26%。玉米收获期,秸秆覆盖的牧草植株吸氮量较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无覆盖分别增加46.75%,72.31%和21.76%,间作毛苕子的吸氮量较间作箭筈豌豆增加25.26%。玉米收获期,各处理玉米带、牧草(裸露)带0~14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均低于牧草收获期,无论牧草收获期还是玉米收获期,单作玉米的玉米带、裸露带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均低于间作玉米。玉米收获期,普通地膜覆盖和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的玉米带0~14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较无覆盖分别显著增加32.87%和27.82%,普通地膜覆盖的牧草(裸露)带0~14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较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分别增加9.17%、6.07%和35.45%。  相似文献   

16.
几种牧草对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壤改土培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地上种植老芒麦、扁穗冰草、碱茅和紫花苜蓿4种优质牧草,对盐渍化程度均有一定的改良效果.其中碱茅对盐渍化土壤的改土培肥效果最好,建植3年后的碱茅,与对照比较,0~20 cm土层中自然含水量增加125.99 g/kg,总孔度增加16.14%,容重降低0.27 g/cm3,pH值由8.43降到8.10,全盐含量降低52.90 g/kg,脱盐率达到76.12%,有机质增加3.67 g/kg,碱解氮含量增加18.63 mg/kg,速效磷和钾亦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齐齐哈尔城市绿地土壤肥力情况,试验采集齐齐哈尔市城市中心城区主要公园绿地、道路绿地、沿岸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和生产绿地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土壤,研究土壤质地、容重、孔隙度、p H值、有机质、氮、磷、钾等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容重偏紧,土壤孔隙度偏高;土壤p H值以碱性为主;有机质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或低等水平;土壤速效氮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土壤全钾含量处于低等水平;几乎所有的土壤全磷含量都小于0.4 g/kg,处于低级水平。0~≤10 cm土层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全钾和全磷都高于10~≤20 cm和20~≤30 cm土层。说明齐齐哈尔市城市绿地土壤以壤质土为主,缺乏有机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研究苜蓿生长与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消长规律,试验以生长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青海省刚察县三角城种羊场(环青海湖地区)不同生长年限的紫花苜蓿地土壤为研究材料,对2年生、3年生紫花苜蓿地和对照样地(禾本科)土壤分层(0~≤15 cm,>15~≤30 cm,>30~≤45 cm)取样,分析土样中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种植年限长短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不同,总体表现是3年生紫花苜蓿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大;在垂直分布上,2年生、3年生紫花苜蓿地在未施任何肥料的情况下,土壤中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比对照样地高,有机质整体含量比对照样地低;紫花苜蓿地表0~≤15 cm土壤pH值与对照样地相比无明显差异,>30~≤45 cm有明显差异但变化无规律。  相似文献   

19.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不同年龄紫花苜蓿草地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肥力能反映植物的生长潜力和表现,但又受到植物的影响。在多年生草地系统中,利用年限(牧草年龄)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还没有准确的阐述。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6个年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土壤碳、氮、磷、钾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关联度进行排序对不同年龄草地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层,紫花苜蓿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全磷、速效磷和全钾含量随年龄而变化的趋势不一致。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后发现,0-10和10-20 cm土壤肥力最好的年龄均为5龄草地,而20-30 cm土壤肥力最好的年龄为8龄,5龄草地次之。因此,从土壤肥力角度可确定黄土高原地区5龄紫花苜蓿草地利用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雨养苜蓿地土壤水分、养分及根系分布特征,采用野外取样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对宁南黄土丘陵区人工种植18a的苜蓿地0~720cm土壤剖面根系垂直分布、0~1000cm土壤剖面含水量、全氮、全磷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地200~1000cm范围土壤干化(Dried soil layer, DSL),平均含水量为7.11%,在0~1000cm范围土壤储水量(Soil water storage, SWS)较相近的旱作农田减少895.47mm;种植18a的苜蓿地根系和土壤养分分布规律一致,主要集中在0~120cm土层;表层0~120cm范围内土壤平均全氮含量为0.53g/kg、平均全磷含量为0.51g/kg,是0~1000 cm深度范围全氮含量平均值的1.9倍、接近全磷含量平均值。18a老龄苜蓿地0~1000cm土壤剖面含水量显著低于对照(农田);120~480cm土层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全磷含量在0~200cm土层显著低于对照。总体上看,与农田对比,苜蓿地干层厚度与根系分布深度更大,对土壤水分和养分有显著影响,这一特征对今后深入揭示半干旱黄土区草地深层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