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寻提升黔南烟区烤烟品质途径,找出影响感官质量的关键化学指标,为黔南烟区烤烟品质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黔南烤烟样本为材料,通过对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指标的量化测定,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多重差异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相关关系。[结果]黔南烟区不同等级和不同产地烤烟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存在显著差异,总植物碱、两糖和总氮与感官评吸质量相关性较强,总植物碱、总氮含量和糖碱比、氮碱比是影响烤烟感官评吸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糖碱比增加和总植物碱、总氮的减少,感官评吸质量中的香气量、浓度和劲头的得分呈现降低的趋势;随着氮碱比增加,感官评吸质量中的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和刺激性的得分呈现降低的趋势。[结论]适度降低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提高糖碱比和氮碱比有利于提升黔南烟区烤烟的感官评吸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找出施加不同添加剂复烤对烟叶品质的影响规律。[方法]在复烤前对烤烟叶片进行加清水(对照)、单加酶、单加料和酶与料液混施4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复烤后的烟叶样品的常规成分、香味成分和感官质量。[结果]各处理烟叶样品的总糖、还原糖、糖碱比和糖氮比均较对照有所提高,且酶与料液混施复烤和单加酶复烤的烟叶样品的增幅高于单加料复烤烟叶样品。酶与料液混施复烤、单加酶复烤的烟叶样品的香味成分和棕色化产物类香味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和单加料复烤烟叶样品。单加酶复烤能改善香气,降低杂气、劲头和浓度;单加料复烤可改善余味;酶与料液混施复烤能综合提高烟叶的感官质量和内在品质。[结论]施加添加剂后复烤的烟叶样品内在化学成分趋于协调,评吸质量得到提高,而施加酶与料液混合制剂复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曾德芬  徐雪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16-17318,17321
[目的]研究烟叶化学成分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不同产地烤烟烟样的烟碱、总氮、还原糖、钾、氯、总挥发碱和总挥发酸进行了检测,并对烤烟化学成分与香气品质进行相关分析,同时对不同产地烤烟香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试验表明,与烤烟香气品质关系密切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糖组分。云南产区烟叶的糠醛、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具有独特的香气品质。[结论]研究可为卷烟配方及加香加料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江生  李跃锋  洪伟龄  蔡国华  林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11-15912,15960
[目的]研究烟叶松片回潮过程中不同加水比例和热风温度对感官和部分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云南、贵州、津巴布韦3个产地的中部烟为试验样本,固定其他工艺参数,调整松片回潮工序的加水比例和热风温度,研究相应的化学成分变化,并对各样品进行感官评吸对比。[结果]3个产地的烟叶松片回潮后烟碱都略有增加,评吸最好的样品降烟碱、假木贼碱和新烟碱含量比评吸最差样品小;不同工艺条件下的不同单料烟,各有机酸的含量与其感官质量的好坏并不呈一致的相关关系;评吸最好样品香味成分总量明显高于评吸最差样品;糖类化合物含量与感官质量呈负相关;挥发酸类化合物基本都是烟叶内在质量的有利因素,但易挥发损失;总体烟叶中的多酚略有减少,烤烟中多酚含量与感官质量呈正相关。对该试验中的3个单料烟,在松片回潮工序中,其氨基酸总体是增加的,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氨基酸含量与感官质量呈负相关。[结论]研究可为烟草加工工艺的改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四川烤烟中部叶评吸质量与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四川省烤烟通过化学成分评价烟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3~2005年在四川省主产烟区选取烤烟中部叶样品347个,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评吸鉴定。[结果]四川省烤烟中部叶化学成分适宜,评吸质量较优。评吸质量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分析表明,香气质与钾离子含量、糖碱比极显著负相关,与氯离子含量显著负相关,香气量和评吸总分与糖碱比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香气质和香气量影响最显著的化学指标为氯离子、钾离子、烟碱和总氮,对烟叶总体评吸质量影响最显著的化学指标为氯离子、烟碱和总氮。[结论]评吸质量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较为显著,应提高烟叶中总氮及钾离子含量,以进一步改善烟叶评吸质量。  相似文献   

6.
贵州典型植烟区烟叶挥发性香气成分与香型风格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C—MS方法对贵州典型植烟区烤烟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黔西北、黔西、黔西南烟区的类胡萝卜素类香气成分总量低于黔南、黔东北烟区;黔西北、黔西烟区的茄酮、类西柏烷类成分总量、糠醛、棕色化产物类成分总量及其他香气成分总量均高于黔南、黔北、黔东南烟区;香气成分组总量与评吸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显示致香化合物量与感官评价的一致性;各类香气物质按地区聚类分析,黔西部地区的黔西北、黔西及黔西南(“清甜香”烟区)与黔东北、黔北及黔东南(“醇甜香”烟区)植区分别聚为两类,表明贵州植烟区烟叶香型风格与香味物质含量差异性相关,且地域分布呈现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崔国民  师进霖  杨子娟  黄维  赵高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71-10272,10278
[目的]探索初烤烟叶评吸质量的主体指标,为初烤烟叶评吸质量综合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云南玉溪烟区的适熟烟叶,经中温中湿方法调制处理后,对烤后烟叶评吸鉴定;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初烤烟叶评吸鉴定指标: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杂气、浓度、劲头、余味、燃烧性、灰色、使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烤后烟叶评吸质量指标中,香气因子是影响烟叶评吸质量的主体指标,直接关系到烟叶评吸质量的总体评价。根据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确定了反映评吸质量主要的4个主成分及其主成分的函数方程;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发现综合分析计算值与烟叶使用价值高度正相关。[结论]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可行、客观的评价初烤烟叶评吸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烤烟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变化及其与相关品质指标的关系,为卷烟工业原料的选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我国11个烤烟产区的261份陈化烟叶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烟株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样品中的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变化及其与化学品质和感官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表现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且在不同部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各部位非挥发性有机酸组分与化学指标呈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与总植物碱、还原糖和钾含量呈负相关,与氯含量呈正相关.各部位非挥发性有机酸组分与评吸指标也呈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与香气特性呈负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丙二酸和油酸含量对烟气浓度的影响较明显,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对余味的影响较明显.[结论]烤烟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对烤后烟叶的化学品质和感官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烤烟种植过程中应通过施肥等措施调控烟叶中的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卷烟加工企业可根据烤后烟叶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选取原料.  相似文献   

9.
钾素水平对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力  李银科  章新  李明  张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10-13214
[目的]研究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烤烟K326为试材,选取云南省主要产烟区具有代表性的3种含钾量不同但肥力相似的土壤进行栽培,设5个施钾处理.对3个产地不同施钾肥处理烤烟烟叶的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进行研究。[结果]在合理的施钾条件下(缺钾土和中钾土施16kg/hm2,富钾土施8kg/hm2),与烟叶品质正相关的化学成分如烟碱、磷、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适中,总多酚、钾、石油醚提取物和总类胡萝卜素等香气物质前体的含量较高,而与烟叶品质负相关的细胞壁物质和粗纤维素含量降低,因而烟气的香气质和量及余味很充足,劲头适中,杂气和刺激性较小,燃烧性和灰色较好。[结论]不同产地和处理的烟叶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土壤有机质水平对烤烟内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2008年的2 119份土壤样品和烤烟样品,分别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烟叶13个主要化学成分指标以及15个感官评吸指标,分析不同有机质水平下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品质的变化,并模拟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烤烟主要内在品质指标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烟叶总糖、还原糖、石油醚提取物和淀粉等含量递减,而总氮、烟碱和钾含量以及香气品质、评吸总分等均增加,且部分指标在高、低有机质含量组间的差异达0.05显著水平;土壤有机质与烤烟总糖、还原糖、淀粉和石油醚提取物等11个指标呈负相关,而与烤烟总氮、烟碱、钾以及感官评吸等22个指标呈正相关;烤烟烟碱、钾、香气量、评吸总分与土壤有机质的回归可用二次曲线模拟,适宜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助于提高烟叶整体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不同香气风格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香气风格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的差异。[方法]在感官评吸确认的基础上对我国主体浓香型、浓透清、清香型代表烤烟进行常规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的检测和多重比较。[结果]清香型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挥发性香气物质在丰富性上较为充分,其次为浓透清烟叶,浓香型烟叶最低;浓香型烟叶中与改善烟气柔和性有关的化学成分较为适合,其次为清香型烟叶,浓透清烟叶最弱;浓香型烟叶具有低糖、低碱、高烟碱比值、高有机酸、低脂肪酸、低挥发性香气物质等特性,浓透清烟叶具有低有机酸、高脂肪酸、低类西柏烷降解物质等特性,清香型烟叶具有高微碱/总碱比、中等脂肪酸、高酚类降解物质等特性。[结论]不同香气风格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都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刘挺  卢迪  张春华  游连尉  张轩槐  赵福杨  于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014-14016,14052
[目的]研究凉山烤烟还原糖含量状况及与其与感官质量的关系.[方法]以凉山州主产烟区烤烟样品为材料,运用多重比较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凉山10个烟区177份烟叶样品的测试数据.[结果]凉山烟区烟叶还原糖平均含量为29.76%,烟叶还原糖含量多分布在22.50%~ 35.00%;还原糖平均含量在部位间的分布特征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高、中、低还原糖含量组别间的香气量、余味、杂气、回甜感、成团性得分和评吸总分的差异均达到了1%极显著水平,不同组别间的香气质和细腻度得分的差异达到了5%显著水平;感官质量各指标与还原糖的关联顺序为余味>杂气>回甜感>干燥感>刺激性>香气质>细腻度>香气量>成团性.[结论]该研究为凉山地区烟叶质量的提高、烟叶香吃味的改善以及烤烟原料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福建烟区烤烟不同部位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福建烟区不同部位烟叶品质间的差异状况,以期提高福建烤烟的工业可用性。[方法]以烤烟K326为供试品种,于2006年对福建烤烟主产区三明、龙岩和南平上、中、下3个部位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物理特征特性和感官质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3个部位烟叶的单叶重、叶片厚度、密度和单位叶面积重均达到显著性差异;烟叶总氮、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粗烟碱含量、有机钾指数、施木克值及糖/碱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及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刺激性、余味和总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福建烟区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中,比例协调,尤其是多酚类物质和乙醚提取物的含量较高,香气物质含量丰富,工业可用性较强。总体评价以中部叶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烤烟生产技术改进方向。[方法]2013年采集全国主要烟区烟叶样品,进行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鉴定,分析外观质量与其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结果]烟叶身份与香气质、刺激性得分相关性较强,其次是烟叶颜色,均起正作用;烟叶叶片结构对香气量得分的负面影响最大,其次为烟叶颜色,起正作用;烟叶颜色对烟叶杂气得分的负面影响最大;烟叶颜色与余味得分的关系最紧密,其次为烟叶油分,均起正作用。[结论]初步认为现阶段国产烤烟生产主要改进方向为通过调整栽培调制技术改善烟叶颜色和叶片结构,提高烟叶油分。  相似文献   

15.
陈黎  张乐奇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918-6920
[目的]探讨烤烟化学成分与外观质量和评吸质量的关系。[方法]以宜宾4个产烟县烟叶为样品,测定其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和评吸质量,并用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探讨。[结果]宜宾烟叶总氮、烟碱、钾含量均值在优质烟叶要求的范围内,总糖、还原糖含量略高,氯含量略低;外观质量以兴文县柏坳林村烟叶较好,评吸质量以兴文县小寨村烟叶较好;总糖含量与颜色、油分显著正相关,与身份极显著正相关;钾含量与油分、色度、香气量、余味显著负相关,与成熟度极显著负相关;总氮含量与劲头、浓度显著正相关,与香气质、杂气极显著负相关。[结论]生产中应采取适当的栽培与管理措施,适当降低烟叶中烟碱、总氮含量,提高烟叶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过中稳温时间对上部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烟叶香气质量及密集烘烤工艺的优化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上部叶为试验材料,在气流下降式烤房对比研究42℃和54℃两个关键温度点稳温时间对上部烟叶致香物质和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适当延长稳温时间有助于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提高;当以42℃持续12h、54℃持续12h进行烘烤时,其致香物质总量、棕色化反应产物类、类西柏烷类、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和新植二烯含量最高,且明显提高巨豆三烯酮总量(19.970μg/g);并且能够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烟碱和淀粉含量,使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增加,糖碱比和氮碱比较适宜,其感官评吸得分最高。【结论】42℃和54℃均持续12h能明显改善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上部烟叶的香气质量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7.
抗水解稳定离子钛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水解稳定离子钛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为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方式对烤烟施用抗水解稳定离子钛,研究烤烟田间生长状况、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施用抗水解稳定离子钛可以显著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处理T7[移栽时喷施叶面肥(1∶1 000)+移栽后30 d喷施叶面肥(1∶1 000)]促进效果最明显。处理T_6[移栽时喷施叶面肥(1∶1 000)+移栽后30 d(团棵期)喷施叶面肥(1∶600)]的总糖、还原糖和总氮含量均接近优质烟叶的要求,降低上部叶和中部叶的烟碱含量,提高烤烟中部叶钾含量。处理T_5[移栽时喷施叶面肥(1∶1 000)+移栽后30 d(团棵期)喷施叶面肥(1∶200)]的总糖、还原糖含量也较适宜,同时处理T_5可以显著增加上部叶钾含量,提高烟叶可用性。处理T_7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偏高,不利于烤烟烘烤质量的体现。[结论]总体来看,处理T_6效果最好,T5次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明确磷肥用量与烤烟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研究不同磷肥用量对烤烟经济性状、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低磷肥处理的经济性状在0.05水平显著高于高磷肥处理。施磷肥的处理下部烟叶X2F、上部烟叶B2F的总糖、还原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总氮、烟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中部烟叶C2F烟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钾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磷肥用量对C2F烟叶有较大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施磷处理余味增加,杂气、刺激性减弱,评吸总分提高0.14%~2.26%。磷肥用量与评吸质量指标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评吸总分呈弱相关,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烤烟施肥与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