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猪业科学》2019,36(2):27-27
一项新的研究证实,母猪妊娠期间的环境应激会影响到其仔猪的健康和出生后的死亡率。进一步说明,在常规系统中丰富母猪的生存环境和饮食,可以显著提高母猪的福利、仔猪的生存和性能。这项研究建立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母猪妊娠期的圈舍系统对母猪应激、仔猪成熟和其早期生存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母猪配种三次以上仍不怀孕,即称屡配不孕母猪。其发生率随母猪群体的增大而升高,这类母猪占淘汰母猪的8%~10%,其原因多种多样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作简要论述。1原因引起母猪屡配不孕的原因,根据母猪交配后或人工授精后再发情的时间不同可分为二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由于国家十分重视能繁母猪的生产、给予了养殖补贴(每一头能繁母猪年补助100元),和参加能繁母猪死亡保险赔偿等系列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户饲养母猪的积极性.我镇2014年末饲养能繁母猪已达1480头.但由于很大一部份农户饲养母猪时间不长,缺乏饲养繁殖母猪的知识,使其饲养母猪效益低,本人结合全镇实际,提出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白痢为仔猪的常见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其感染源通常是带菌母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经母猪排出后,散布圈舍,污染了母猪的乳头和皮肤,仔猪经吮乳或舔母猪皮肤而感染。治疗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守琼  林莉 《畜牧市场》2009,(11):39-40
母猪不孕症就是指已达配种年龄的母猪暂时或永久性不能繁殖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理比较复杂。这种疾病严重影响母猪的种用和经济价值,给畜牧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文浅析了母猪不孕症的病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仅供畜牧兽医人员及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凯年 《猪业科学》2010,27(2):86-87
近几年来,欧美国家提出了一种养猪生产的新模式,即对母猪实行按胎次隔离饲养:将头胎的新母猪放在同一地点分娩;将二胎以上的母猪放在另一地点分娩;新母猪在其第一窝仔猪断奶后或再配种后移至经产舍。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并在生产实际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虽然以前对来源于不同胎次母猪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健康状态的研究与评估不多,  相似文献   

7.
<正>养猪的关键在于养好母猪,尤其是哺乳母猪,哺乳母猪管理得好,仔猪断奶重大,母猪自身的体失重小,母猪断奶后易于发情,减少了非生产天数,从而缩短了繁殖周期,提高了母猪的年产胎数。反之,母猪过肥或过瘦则影响其下一次发情,仔猪生长不良,育成率低,从而影响整个生产。  相似文献   

8.
母猪作为一个养猪场的核心,其饲养管理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情况。母猪可分为空怀期母猪、妊娠期母猪和哺乳期母猪。母猪在每一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以及对饲养管理要求不同,因此,需要分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饲养管理,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母猪产后尿闭是一种临床常见症。其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母猪分娩过程中自然怒责,致使产道后移,盖住了尿道口;二是母猪在分娩过程中,恶露下引堵住了尿道口引发排尿困难。  相似文献   

10.
猪场获利的关键—母猪的繁殖效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场能否获利,关键取决于其母猪繁殖率的高低。母猪的繁殖效率涉及发情、排卵、受精、分娩和哺乳几个方面。不同猪场间母猪的繁殖效率差异极大,如以每头母猪每年生产断奶仔猪头数作为评估繁殖率的指标,其可能的范围在10~20之间。猪场的经济利润是随着每头母猪每年生产仔猪头数增加而增加的。无生产能力的母猪会消耗饲料、浪费人工和猪场的饲养设备。以一个万头猪场生产所需的母猪数为例,如每头母猪每年生产20头断奶仔猪,则该猪场所需的母猪数为500头,但如每头母猪每年只生产16头断奶仔猪,其需要的母猪则为625头。2个猪场间相差125头母猪。一…  相似文献   

11.
空怀母猪指已达配种适龄尚未配上种的后备母猪,或者仔猪断奶后直至发情配上种的哺乳母猪(其包括断奶母猪、流产母猪、返情母猪、长期不发情母猪)。在养猪生产中合理饲养空怀母猪,使其正常发情并多排健壮的卵子,提高其配种后的配种率和受胎率,让每头母猪一年之中多产仔猪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1合理饲养空怀母猪1.1体形适中为防止空怀母猪过肥,日粮中的能量水平不宜太高,每千克配合饲料含11.715兆焦可消化能即可,粗蛋白水平为12%~13%,如果饲料中含能量偏高,则应加入适量的干草粉或青饲料,来降低饲料中的能量浓度,防止母猪过肥。对…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母猪出现乏情以及屡配不孕这一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母猪其内分泌出现紊乱,而卵巢则是出现了活动静止。除此之外,还可能因为母猪的黄体连续不能退,出现了生殖性的炎症。导致母猪的生殖机能有启动不足的问题,也就导致母猪出现了繁殖性的技能障碍。对于导致母猪发情和屡配不孕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个原因:疾病、管理、营养以及环境。1营养因素对于母猪的生殖生理技能是否处于正常的状态和其特定的营养与生理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正越早发情的后备母猪其繁殖力越高,在后备母猪出现初情期前有计划地利用公猪进行诱情,以促使其早发情是饲养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本研究对比了两种不同的诱情方式对后备母猪初情期的影响,发现通过设置诱情专区,160日龄开始赶母猪见公猪的方式,能够提高小母猪210日龄发情比例,及早诱导小母猪出现发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林云洪 《中国猪业》2010,5(5):47-47
<正>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母猪子宫粘膜的粘液性或化脓性炎症,是繁殖母猪的一种常见病。该病多发生于母猪产后几天或流产后。其主要危害为:母猪发情不正常,或发情虽正常但屡配不孕,即使  相似文献   

15.
管武太 《广东饲料》2012,21(Z1):50-52
赖氨酸作为母猪日粮中一种重要的限制性氨基酸对母猪繁殖性能和泌乳潜力的发挥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在设计母猪日粮时赖氨酸水平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总结了近30年来泌乳母猪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结果,由于初产母猪与经产母猪赖氨酸需要量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分别阐述其赖氨酸需要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影响泌乳母猪赖氨酸需要的因素,目的是为泌乳母猪日粮中合理应用赖氨酸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母猪生产周期中,从断奶后到下一次发情配种前为空怀期。空怀期较短暂,母猪断奶后即进入空怀期,4~7 d后大多数母猪即可发情配种,少数母猪由于个别原因而发情延迟。空怀母猪饲养目的是保持母猪正常种用体况,使其能正常发情、排卵,并及时配种受孕。1繁殖规律1.1初情期与性成熟母猪初情期是指母猪初次发情排卵的年龄,其一般在3~6月龄。此时母猪的生殖器官还未发育完全,其发情周期往往不正常,发情也不规律,排卵数也少,初情期配种,  相似文献   

17.
母猪繁殖性能高低是决定整个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产仔数是猪繁殖性状中最重要的性状,由于母猪窝产仔数的遗传力低(0.05~0.30),所以通过表型选择来提高母猪窝产仔数,效果不显著。为此,人们希望探索窝产仔数指标选择以外的途径来提高母猪的产仔数。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的许多养猪学者都对与窝产仔数有关的因素如子宫容积、子宫内膜毛细血管的分析、胎盘重量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近研究得出母猪胎盘效率不同会对其产仔数有很大的影响,即母猪胎盘效率高的,其窝产仔数就高,胎盘效率低的,其窝产仔数就低。母猪胎盘效率就是指仔猪出生窝重与胎…  相似文献   

18.
三元猪作为母猪使用,其繁殖性能低下,猪场外购二元母猪补充更新猪群,费用高且有很大的疫病传入风险,文章介绍了一种使用二元母猪生产父母代母猪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养猪》2017,(1)
在高温热应激状态下母猪会改变采食量和内分泌状态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这将对母猪产生不利影响。精氨酸是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是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前体,其在机体内发挥着重要生理作用。文章综述了高温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并结合精氨酸的代谢特征和抗氧化应激作用分析了其在母猪高温热应激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0.
1后备二元母猪的饲养管理1.1饲养一洋一土二元母猪4月龄、洋二元母猪5月龄前可小群饲养,根据其体重大小、肥瘦和性情强弱,每圈饲养4~6头母猪。保证充足的饮水,饲喂自配配合饲料,采用湿拌料,自由采食,让其充分发育。本阶段的饲养目标是要确保大多数一洋一土二元母猪4~5月龄、洋二元母猪5~6月龄第一次发情。而后,饲料质量要下降,减少蛋白饲料,增加青绿多汁饲料,同时将饲料日喂量限制在2.5~3.0kg,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