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证实含糖蜜液生物液体富硒叶面肥的增硒、锌与增产效果,2015~2016年使用含糖蜜液生物液体富硒叶面肥等几种含硒叶面肥对水稻进行田间叶面喷施试验。结果显示:水稻喷施含糖蜜液生物液体富硒叶面肥的稻米硒含量比其他叶面肥处理及对照区高0.21~0.598mg/kg,锌含量高6.30~14.6mg/kg,产量高5.22%~13.85%。表明含糖蜜液生物液体富硒叶面肥增加锌硒含量与增产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叶面喷施微肥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中微肥施用提供参考,以冬小麦品种石新828为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锌、铁、硒3种微肥对小麦产量、籽粒锌、铁、硒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微肥中只有喷硒增产作用显著(P<0.05),但喷锌、铁、硒分别显著增加了千粒重、穗数和穗粒数。3种微肥均能明显提高籽粒中相应的微量元素含量,但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锌硒肥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上喷施维生素锌硒肥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喷施维生素锌硒肥后,其经济性状改善,产量明显提高;大米中的硒、锌、钙、镁、锰等矿物元素及维生素B1、B2、B6含量明显增加,大米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4.
“富硒”牌高效多功能液体肥是沈阳富硒生物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一种高效浓缩液体肥 ,内含腐殖质酸及稀有元素硒等多种营养元素 ,不仅具有增产、防病、抗旱、抗涝、促早熟、改善品质等功效 ,而且能提高作物中硒的含量 ;“富尔 6 55”制剂是黑龙江省富拉尔基农业科研所引进俄罗斯先进技术生产的一种多元高效微肥 ,内含硼、锰、锌、铜、硒、钼等十余种微量元素 ,具有改良土壤、调节植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等功效。我们采用田间试验方法 ,对这两种液体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 ,为增加水稻产量、改善品质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1 …  相似文献   

5.
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硒缺乏会引发克山病和卡辛-贝克氏病。水稻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籽粒中平均硒含量较低。本文综述了富硒水稻的研究进展,包括水稻籽粒中硒的含量及存在形式。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时期硒肥的施用、不同的水管理方式等农艺措施以及育种手段可提高水稻籽粒中的硒含量,为生产富硒水稻提供重要的参考和选择。  相似文献   

6.
刘杨  王昌全  李冰  李焕秀  杜倩  张伟 《茶叶科学》2010,30(5):343-349
通过叶面配合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Na2SeO3)和醋酸锌[(CH3COO)2Zn·2H2O],研究硒(Se)、锌(Zn)及硒锌交互(Se-Zn)作用对春茶硒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独喷施Na2SeO3均能提高醇溶态、水溶态、盐溶态的硒含量,尤以200~400 μg/mL的硒处理对春茶中硒的含量提高效应明显,其中醇溶态硒占总量的比例最大,水溶态次之,盐溶态最小,且醇溶态、水溶态硒占总量的比例分别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20%~0.40%的锌对3种化学形态硒含量有显著的提高效应,而高浓度锌(1.20%)抑制3种形态硒的吸收;(3)低浓度硒(50 μg/mL)与不同浓度的锌配比,3种形态的硒含量整体都较低,醇溶态、水溶态硒所占比例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大于盐溶态,其余浓度的硒锌配比,硒的化学形态分布与单硒相似,200~400 μg/mL的硒与0.40%~0.80%的锌配合喷施,3种化学形态硒含量提高效应最明显,醇溶态、水溶态硒的比例分别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又以200 μg/mL的硒与0.80%的锌配比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硒肥对水稻产量和籽粒中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Y两优302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3种硒肥试验,研究不同硒肥对水稻产量和籽粒中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硒肥对水稻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可提高水稻籽粒中的硒含量,不同硒肥作用效果不同。从综合经济效益来看,以齐穗后3d叶面喷施有机富硒肥500倍液50kg/667m^2效果最好,水稻籽粒中硒含量达0.067mg/kg,比对照增加0.043mg/kg,达极显著水平,生产的大米符合富硒米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富硒区茶树鲜叶中硒累积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富硒植物,饮用富硒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硒途径之一。茶叶的硒含量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但有关富硒茶区茶树硒积累特性及主要影响因子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以高硒茶区湖北恩施、陕西安康不同地点生产茶园成龄茶树和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土壤及植物样品全硒含量等多种指标,明确了根际土壤硒含量对茶树硒分布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富硒区土壤pH、硒含量等9个重要土壤特性相关因子的数值分布规律。通过对186组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和附生茶树新梢组织检测数据进行分组和整体相关性分析,证实了富硒区茶叶全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59,P<0.01),揭示了茶叶全硒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水解性氮、锌含量以及茶叶中硫、锌含量的显著相关,同时对安康和恩施地区的土壤和茶叶硒含量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茶叶硒含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硫含量、硒含量和锌含量的数学模型,模型拟合优度为0.512 6,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栽培技术对不同稻作区稻谷硒含量的综合影响,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定量分析了施肥、灌溉、石灰施用等栽培措施对稻谷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水稻品种间硒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氮磷钾肥能促进稻谷硒的积累;紫云英还田可明显增加稻谷硒含量,其增幅与紫云英的投入量显著正相关;其他有机肥对稻谷硒含量的影响在不同研究中存在差异。间歇灌溉和湿润灌溉等节水管理和施用石灰可有效提高稻谷硒含量。不同水稻品种积累硒的能力差异显著,且这种差异不受土壤硒含量影响。选用富硒水稻品种、紫云英还田、节水灌溉和适量施用石灰等栽培措施可以实现水稻天然富硒与高产的协同。  相似文献   

10.
滴灌条件下不同价态外源硒对水稻硒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外源硒酸盐及亚硒酸盐施入滴灌稻田中对土壤中不同价态硒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旨在为滴灌条件下富硒水稻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品种T-43为材料,硒肥为亚硒酸盐与硒酸盐,施硒量为0.3、0.6、1.2 kg/hm~2。【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后1 d硒酸盐1.2 kg/hm~2处理土壤中可溶态硒含量最高,比对照高了340%;可交换态硒、铁氧化物态硒及有机态硒含量在施肥后4 d亚硒酸盐1.2 kg/hm~2处理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80%、56%、59%,硒酸盐处理铁氧化物态硒及有机态硒含量增加不显著,说明硒酸盐主要以可溶态硒存在,而亚硒酸盐主要以可交换态硒存在,并且由可溶态转化为其他形态,因此降低了其有效性。对水稻的根、茎、叶及籽粒硒含量分析后发现,亚硒酸盐处理的籽粒和叶中的硒含量显著低于硒酸盐处理,而其根部硒含量显著大于硒酸盐处理,茎部硒含量无显著差异,且亚硒酸盐处理的根部硒累积量均大于硒酸盐处理。【结论】说明施用亚硒酸盐大部分积累在水稻根部,硒酸盐处理的地上部硒累积量大于亚硒酸盐处理,同时,硒酸盐处理的根系吸收系数、初级转运系数、次级转运系数均大于亚硒酸盐处理,说明亚硒酸盐大部分积累在水稻根部且向地上部转运较难,硒酸盐随水滴施的生物有效性高于亚硒酸盐。  相似文献   

11.
施硒对紫云英硒积累及土壤硒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7个不同的施硒(Na_2SeO_3)水平(0、0.5、1、2、4、8、16、32 mg/kg),研究硒对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硒积累及土壤硒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硒肥对紫云英株高、茎粗、生物量等生长性状影响不明显;随着施硒量的增加,紫云英含硒量也随之增加,两者相关性(r=0.99**)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硒肥用量的增加,硒肥利用率不断下降,不同处理硒肥利用率为0.89%~3.25%;随着施硒量的增加,土壤中的全硒和有效硒含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土壤中硒的残留率却有着相反的趋势,不同处理硒的残留率为41.82%~82.64%。  相似文献   

12.
外源硒对滴灌小麦籽粒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给小麦高效富硒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外源硒不同施用方式及用量对小麦籽粒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基施与喷施外源硒的小麦生物量和产量均随硒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滴施外源硒小麦的生物量和产量随硒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喷施20 mg·L-1外源硒处理下小麦产量最高,比对照提高了19.5%;滴施0.6 kg·hm-2处理,小麦产量提高14.3%;而基施外源硒对小麦产量无显著影响;喷施处理最高产量分别比基施、滴施处理最高产量增加4.5%和0.8%。在小麦籽粒硒富集上,滴施处理中籽粒硒富集量最大,分别是基施和喷施处理的2.6倍和1.6倍。基施、滴施和喷施外源硒处理下,小麦籽粒硒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5.5%、55.6%和67.8%,喷施处理小麦籽粒转化率最高。喷施处理小麦的硒利用率显著高于基施和滴施处理,分别是基施和滴施的2.2和1.7倍。分别在小麦孕穗期和灌浆期滴施0.6 kg·hm-2、喷施20 mg·L-1 Na2SeO3,既能使小麦籽粒硒含量达到国家富硒食品标准,又能增加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开展西兰花、白菜花、结球甘蓝、大白菜、娃娃菜5类作物自然富硒和添加硒肥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不同作物对硒元素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自然富硒处理中叶菜类蔬菜不同品种硒含量差异不大,花菜类蔬菜不同品种硒含量差异较大;添加硒肥处理中不同种类蔬菜富集硒的能力不同,同类蔬菜不同品种富集硒的能力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硒是人体和动物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茶叶作为一种优质的硒来源,对人体硒的摄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硒的重要性,土壤中硒的含量、形态和分布,茶叶中硒的含量以及影响茶叶硒积累的因素等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此外还对富硒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开发富硒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树庚  任成梁  杨珍  张德  赵军 《玉米科学》2023,31(3):147-151
选取甘肃省3种基因型的玉米主栽品种(早熟、中熟和晚熟)亲本材料,在母本灌浆期喷施硒肥,在母本果穗子粒生理成熟(乳线大约在1/2位置)和完熟(乳线消失)时期测定秃尖长、出籽率、百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测试种子中硒元素含量和种子活力,分析外源调节物质“富硒叶面调节剂”对制种田玉米产量、子粒硒含量及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有机硒肥对制种玉米部分产量构成因素有一定影响,不同基因型玉米秃尖长减少不显著,出籽率显著增加,显著提高种子中硒含量、种子发芽势和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水稻品种和施用时期对水稻富硒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华安501、Y两优7号、新两优6号为试材,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分别在孕穗期、抽穗期、齐穗期喷施100 mg/kg亚硒酸钠,研究不同品种和施用时期对水稻富硒能力的影响。[结果]两系杂交水稻对外源硒的吸收存在品种间差异;齐穗期喷施外源硒增产显著,一般增产0.5%~12.0%;抽穗期喷施外源硒结实率降低0.1%~2.9%,抽穗期和齐穗期喷施外源硒较孕穗期喷施千粒重增加0.2~0.8 g;水稻抽穗期和齐穗期喷施外源硒稻米硒含量最高。[结论]水稻抽穗期叶面喷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西瓜始花期和座果期在叶面喷施硒肥对礼品西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硒肥可提高西瓜果肉中的硒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改善西瓜果皮的厚度,提高礼品西瓜的品质。其中,亚硒酸钠的浓度为50 mg/L 时,西瓜的品质较佳;但过高的硒浓度对礼品西瓜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