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下泽兰实蝇的寄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云南大中山地区紫茎泽兰入侵生境中泽兰实蝇的寄生状况抽样调查,分别从环境因素和紫茎泽兰生长状况两方面,分析了影响泽兰实蝇寄生的因素。[结果]不同生境泽兰实蝇的寄生状况有显著差异,其中林区公路和林区空旷地寄生率、虫瘿数和虫瘿内幼虫数最高,显著大于华山松林和落叶阔叶林。乔木层盖度与泽兰实蝇的寄生率、虫瘿数、虫瘿重呈显著负相关,而灌木层盖度与泽兰实蝇的寄生率呈显著正相关。泽兰实蝇寄生率与紫茎泽兰均高和开花率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开阔的生境有助于泽兰实蝇的寄生和扩散,林下的光照条件对泽兰实蝇的寄生亦有影响。泽兰实蝇偏好寄生林区公路边和林区空旷地植株较大、分枝较多的植株,泽兰实蝇对花期的植株可能更具有趋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野外自然条件下泽兰实蝇(Procecidochares utilis Stone)对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的寄生特征,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和样方调查法,探讨了林下与空旷地的居民区、柏树林、松树林、桉树林和杂草地等5种不同生镜下的泽兰实蝇自然寄生率。结果表明:林下和空旷地的泽兰实蝇寄生率无显著差异。5种不同生镜下的泽兰实蝇寄生率存在显著差异,以桉树林最高,为60.5%,居民区次之,为46.2%,杂草地为32.5%,柏树林最低,为25.1%。泽兰实蝇寄生产生的虫瘿大多分布在紫茎泽兰植株较幼嫩部分,以距顶1~34cm虫瘿数最多,占调查总虫瘿数的72.2%。5种生镜下紫茎泽兰植株上的虫瘿个数均以结1~2个虫瘿为主,结3个及3个以上虫瘿的较少。从平均每瘿虫口数看,虫瘿大的平均每瘿虫口数多,虫瘿小的平均每瘿虫口数少。此外,泽兰实蝇寄生对紫茎泽兰的株高和有性繁殖力均无显著影响,说明泽兰实蝇寄生对紫茎泽兰的控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泽兰实蝇是紫茎泽兰的专食性天敌,许多遭受紫茎泽兰危害的国家把泽兰实蝇当作紫茎泽兰的一种重要防治手段.文章从泽兰实蝇的引种、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对紫茎泽兰的控制等方面对泽兰实蝇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针对泽兰实蝇的防效不够高、解毒机制不明确等问题,提出深入研究泽兰实蝇的寄主选择机制及种群扩散规律,开展解毒蛋白和共生菌研究,以及对本土寄生蜂的寄生规律和选择机制开展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防治紫茎泽兰的新方法,利用菟丝子对紫茎泽兰的寄生作用,对寄生后紫茎泽兰的叶绿素、POD、SOD和PAL酶的OD值及其MD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紫茎泽兰被菟丝子寄生后其叶绿素含量下降,POD和SOD酶活性下降,PAL酶活性则上升,菟丝子防控紫茎泽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泽兰实蝇幼虫及虫瘿在野外的空间分布特点,为应用泽兰实蝇对紫茎泽兰进行生物防治并提高其防治效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棋盘式取样法在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松花村旁紫茎泽兰入侵较重的区域选取3块样地进行泽兰实蝇幼虫及虫瘿的分布情况调查,通过6种聚集度指标(扩散系数、丛生指数、聚集度指标、聚块性指标、La指标和负二项分布指标)、m*-m回归模型和Taylor幂法则等研究泽兰实蝇幼虫及虫瘿种群在野外的空间分布型,并利用种群聚集均数分析幼虫及虫瘿的聚集原因.根据Iwao的理论抽样数计算公式和序贯抽样理论公式,建立理论抽样模型及序贯抽样模型.[结果]泽兰实蝇幼虫在野外均呈聚集分布,种群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但个体间相互吸引;泽兰实蝇虫瘿在野外也呈聚集分布,种群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但个体间相互排斥.聚集均数分析结果表明,泽兰实蝇幼虫及虫瘿的聚集原因主要由泽兰实蝇的产卵、取食等习性和环境共同引起;建立了泽兰实蝇幼虫及虫瘿理论抽样数模型:N=(9.919/m+1.033)/D2、N=(6.632/m+0.015)/D2和序贯抽样模型:T0=10n±1.9617.24n+0.4、T0=10n±1.966.77n+4.[结论]泽兰实蝇幼虫及虫瘿在野外均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主要由泽兰实蝇的产卵、取食等习性和环境共同引起.  相似文献   

6.
黄花蒿对紫茎泽兰竞争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De Wit取代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入侵杂草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与本土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的竞争关系,观察不同种植密度和种植比例对紫茎泽兰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茎泽兰和黄花蒿混种样地中,紫茎泽兰相对产量(RYg)和相对密度(RDg)均小于1;随着黄花蒿混种比例的增加,紫茎泽兰的RYg和RDg均逐渐减小,同时紫茎泽兰的茎宽、分枝数、生物量逐渐降低;紫茎泽兰与黄花蒿之间的竞争大于紫茎泽兰的种内竞争,黄花蒿的存在抑制了紫茎泽兰种群数量的扩增;在黄花蒿混种比例较高的情况下,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紫茎泽兰的根冠比逐渐降低,同时紫茎泽兰的株高逐渐增加;紫茎泽兰能采取地上优先生长策略应对黄花蒿的强大竞争压力;在紫茎泽兰入侵早期利用黄花蒿进行替代控制,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非洲狗尾草与紫茎泽兰的竞争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明确非洲狗尾草与紫茎泽兰种间竞争关系,探索紫茎泽兰替代控制和其入侵地生态修复的途径和策略。【方法】采用野外生态学的试验方法,建立不同密度的非洲狗尾草和紫茎泽兰单种与混种种群小区,定量分析其相对生长速率和竞争能力。【结果】非洲狗尾草单株生物量、相对产量(RY)和竞争平衡指数(CB)均显著高于紫茎泽兰对应指标,竞争效应参数相对产量总和(RYT)显著小于1;随着各处理种群密度的增大,上述关系愈加明显。在混种处理20、45和175株/m2密度条件下,紫茎泽兰单株总生物量比其在单种处理对应密度条件下的单株生物量分别降低了33.0%、38.5%和70.1%,而非洲狗尾草单株生物量在各密度间无显著变化。在混种处理条件下,非洲狗尾草生物量根茎比显著小于在单种处理其根茎比,而紫茎泽兰其根茎比显著大于在单种处理其根茎比。【结论】非洲狗尾草与紫茎泽兰之间呈现很强的竞争作用,非洲狗尾草地上部分相对竞争力比紫茎泽兰强。在较高密度的生长模式下,两物种混种群落经过长期的竞争演替,紫茎泽兰可能会被非洲狗尾草成功取代。  相似文献   

8.
卯霞  韩利红  刘潮  施晓东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6):1162-1164,1168
比较研究了2个水分和3个温度梯度条件下,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el)中国种群、墨西哥种群的形态、生物量分配和光合色素的可塑性反应,探讨2种群在幼苗阶段的生长特点及入侵潜力。结果表明:①各温度水分处理下墨西哥种群的株高、叶片数、总叶面积、总生物量、叶生物量比、叶根比、总叶绿素均较高,中国种群的根长、根生物量、根冠比较高。分析认为,墨西哥种群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比中国种群有更高的资源捕获能力,而中国种群对干旱和低温条件有更高的适应能力。②紫茎泽兰2种群对水分响应显著,100%水分下总叶面积、平均叶面积、总生物量、叶生物量比、叶面积比、叶根比、总叶绿素均高于50%水分条件下的相应值。2种群对温度响应显著,尤其20℃时,中国种群根长,墨西哥种群总叶面积,100%水分下平均叶面积、总生物量、叶生物量比、叶根比,50%水分下根生物量比,均达最高值。2种群喜湿润的环境,温度20℃时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加氮处理对7个不同种群的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3个入侵地中国种群,3个原产地墨西哥种群和1个印度种群)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氮显著提高了所有种群紫茎泽兰光合色素含量水平。种群M3光合色素含量对氮响应最大,说明该种群可能对高氮生境有更强的适应能力;种群C3、M1、M2、C1和I对氮响应适中;种群C2光合色素含量对氮处理的响应最小,这可能与该种群来源于较低海拔生境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不同入侵程度紫茎泽兰群落的根系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茎泽兰是一种世界性恶性入侵杂草,严重威胁入侵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为了明确不同入侵程度紫茎泽兰群落的根系分布特征,本文对紫茎泽兰轻度、中度和重度入侵群落根系进行了系统调查和比较,结果显示:紫茎泽兰的平均根长密度(RLD)值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增大,轻度入侵区域的紫茎泽兰根系主要集中在0~10 cm土壤中,约占总根量的75.9 %,其根系系统发达程度显著低于中度和重度入侵区域,轻度入侵区域的平均根长密度值显著小于中度和重度入侵群落(P<0.01).3种入侵区域的紫茎泽兰根长密度在水平分布上均由内到外逐渐变小,不同根系范围间的根系含量差异显著(P<0.01).在根系的垂直分布上,紫茎泽兰轻度、中度和重度入侵群落的根系均主要集中在0~10 cm深度,在10~20 cm深度轻度入侵群落根系含量显著低于中度和重度入侵群落.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浙江莫干山瓢虫科7种,豆象科2种,并列出了寄主。  相似文献   

12.
13.
Most discussion of U.S. competitiveness misstates the problem, focusing on the trade deficit and on fears that an economy whose productivity lags that of its rivals will face economic disaster. In fact, strong automatic forces ensure that the U.S. economy will remain in business and indeed roughly balance its trade even if its productivity performance is dismal. The real issue is 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on the mix of goods that the U.S. economy produces. In some industries high productivity is an effect as well as a cause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re is an intellectually respectable but politically problematic case for government action to create or preserve advantage in such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以卵穗山羊草和柱穗山羊草为母本,以普通小麦为父本杂交,将获得的杂种再进行回交和自交,对其育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种或品种做母本其可交配性表现不同,卵穗山羊草的结实率(14.10%和11.96%),比柱穗山羊草高(2.13%和8.47%).杂种胚产生愈伤组织率和幼胚直接成苗率不同.柱穗山羊草/小麦杂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于杂种胚.卵穗山羊草/小麦的直接成苗率高于柱穗山羊草/小麦.卵穗山羊草/小麦用小麦回交的结实率为3.71%;柱穗山羊草/小麦用小麦回交未结实.卵穗山羊草/小麦自交也能结实,自交的结实率为0.044%,柱穗山羊草/小麦杂种自交没有结实.卵穗山羊草/小麦杂种的育性较柱穗山羊草/小麦杂种强,卵穗山羊草基因通过杂交向小麦转移比柱穗山羊草更容易.  相似文献   

15.
16.
大花卷丹和卷丹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对辽宁省产大花卷丹和卷丹百合种进行了核型研究.结果如下:①大花卷丹BH31(L.leichtlinii var.maximowiczii Baker.)核型公式为2n=4m(2SAT) 10st 10t;②卷丹BH15(L.lancifolium Thunb.)核型公式为2n=6m(3SAT) 12st 15t 3T.它们不仅在染色体数目、相对长度、臂比和次缢痕数目及其分布有区别,而且核型类型也不同.大花卷丹的核型为3A型,卷丹的核型为3B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AD)_2)、与瑟伯氏棉(C.thurberi,D_1)、辣根棉(G.armourianum,D_(2-1))、裂片棉(C.lobatum,D_7)和松散棉(C.laxum,D_8)等4个D染色体组的杂种三倍体F_1主要形态遗传变异及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的研究结果。这4个种间杂种F_1,有的表型象海岛棉,有的象野生二倍体棉,有的表现为中间型。每细胞染色体平均构型依次为:12.83Ⅱ+13.27Ⅰ+0.024Ⅲ;12.10Ⅱ+14.84Ⅰ;12.44Ⅱ+14.24Ⅰ+0.02Ⅲ和12.70Ⅱ+13.40Ⅰ+0.025Ⅲ+0.033Ⅳ;完全配对成13Ⅱ和13Ⅰ的细胞,其比例分别为60.3%、19.9%、42.2%和45.9%。这表明:在这4个D染色体组棉种中,以瑟伯氏棉与海岛棉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松散棉、裂片棉,而辣根棉的关系最远。本文还讨论了这4个D染色体组种与海岛棉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9份地锦属植物材料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分析,7条引物共扩增出74条带,其中多态带百分率达95.9%,所选引物能将全部供试材料区分开,并表现出很高的鉴定效率。利用NTSYSpc2.10e软件进行相似系数分析,9份地锦属植物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0~0.89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517。通过扩增结果...  相似文献   

19.
20.
总结了中稻与红菜苔栽培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经济效益,以促进该模式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