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夏季哺乳母猪奶水不足是目前规模猪场面临的普遍问题之一。奶水不足危害最大的是仔猪的健康,仔猪抵抗力差、疾病多发,导致产房成活率低,断奶重低,保育期问题频发。其次,母猪会动用自身体储来泌乳,导致断奶掉膘过多,造成断奶后不发情、返情、屡配不孕,即使发情配上种,下一胎产仔数也会减少,严重影响猪场的生产成绩。笔者在工作实际中通过不断积累,探索出提高母猪夏季采食量,改善母猪夏季泌乳量的综合措施,增加猪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仔猪的"断奶关"是生猪养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节点,很多猪场在这一环节做不好,尤其是在仔猪断奶转群到保育舍的1周内,仔猪容易出现以下几大问题:1)仔猪断奶后不爱吃料,出现掉膘,毛色粗乱的情况;2)不同窝仔猪混群饲养之后,出现打斗、咬尾行为,造成仔猪死伤,对仔猪造成很大应激;3)腹泻、咳嗽、喘气、关节肿大、跛行、身体消瘦与苍白的猪只逐渐增多,而且  相似文献   

3.
桑擎中 《中国猪业》2008,3(9):49-50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在整个养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大型规模化养殖的猪场更是关系到整个猪场的成败和发展。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给断奶仔猪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供给营养丰富、适口性好、能增强猪群免疫力的饲料,来保证仔猪快速生长和防止掉膘,提高抗病力,为后期的生长肥育打下良好基础。归根结底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刘德旺 《猪业科学》2006,23(10):92-93
近年来,我国集约化猪场发展迅猛,2004年我国集约化猪场提供的出栏猪约有1亿头,可占出栏总数的15%左右;专家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每年出栏8亿头猪,其中约有50%以上来自集约化猪场,集约化猪场将占据主导地位。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集约化猪场的生产水平很低,2004年平均每头母猪仅提供出栏猪15头左右;药费却很高,多数在25元/头以上,甚至高达65元/头;后备和断奶母猪发情不理想、配种返情率高、死胎比例大、哺乳仔猪死亡率高、仔猪断奶腹泻和掉膘、保育期间呼吸道病严重等,都说明集约化猪场的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湖北江陵华龙集团下属虎渡公司猪场,为充分发挥母猪的生产潜力,并鉴于母猪产仔后5周泌乳量开始大幅度下降,多年来采取35日断奶制。但此时乳猪新陈代谢特别旺盛,生长势极强,而其消化生理尚不完善,胃肠酶系统对固体饲料不能迅速适应。断奶又改换饲料,难免出现掉膘、生长速度下降等现象。为此,该场在其乳猪断奶后一直使用华美乳仔猪5311全价料饲养。但该乳仔猪料价格较高、1994年改用“四乐牌”早期断奶仔猪料,并进行了饲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  相似文献   

6.
断奶是仔猪饲养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断奶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仔猪能否健康成长。一些不当的断奶方式以及方法会导致仔猪发生断奶应激综合症,造成掉膘、严重腹泻、成活率降低等一系列的症状,重者甚至死亡。本文对断奶仔猪的发病原因、饲养管理要点及常发疾病的防控做了阐述,以期为断奶仔猪的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前猪场很大部分损失来自于仔猪断奶前的死亡,因此通过对哺乳仔猪进行有效保健管理,提高断奶前成活率可显著提高猪场效益。正常情况下仔猪断奶前死亡率在10%以下,良好的猪场管理可使断奶前仔猪死亡率降至1%以下。  相似文献   

8.
本人近两年来对龙岩地区猪场进行了调查和跟踪,发现大部分猪场仔猪断奶时间在21~30日龄,且猪场规模越大,仔猪断奶时间相对提前;规模越小,则相对推迟,特别是农户散养的仔猪断奶时间一般超出30日龄。断奶日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猪场仔猪饲养管理的水平。断奶日龄置后影响母猪年产仔窝数;仔猪断奶窝重直接影响生猪的出栏时间。早期断奶仔猪饲养管理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猪场的利润和效益。养殖户都明白仔猪早期断奶的重要性,但担心仔猪断奶日龄提早,断奶体重较小,对环境适应性差,应激更为明显,易感染疾病,导致死亡率提高和僵猪数量增加。从本人…  相似文献   

9.
断奶掉膘     
由于仔猪在断奶后脂肪要减少一些,所以对圈舍温度的变化显得非常敏感。美国的试验考察已证明仔猪断奶后掉膘是严重的。仔猪断奶后体重越轻,它的脂肪就失掉得越多,对外界环境就越敏感。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科研人员研究了断  相似文献   

10.
仔猪早期断奶是现代养猪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我国的规模化猪场得到广泛重视。目前许多猪场实行18~21日龄断奶,大大提高了种群及设备的利用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在许多技术条件较差的猪场,早期断奶仍存在仔猪生长缓慢、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必须从改善仔猪饲养管理着手,提高仔猪早期断奶的综合经济效益。改善仔猪饲养管理重点在于配制好断奶仔猪饲料。  相似文献   

11.
正仔猪断奶是指由吃母乳转为吃教槽料,由于仔猪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自身防御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断奶仔猪腹泻率增加,使猪场的效益下降。如何有效的控制断奶仔猪腹泻发生是当前猪场面临的重大问题。1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1.1仔猪的断奶日龄和体重猪场给仔猪的断奶时间会根据外界环境和母猪的奶水情况而定,大多数养猪户在气温较高的季节会选择21日龄给仔猪断奶;而在寒冷季节则会选择30日龄左右断奶。  相似文献   

12.
断奶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断奶仔猪成活率是猪场关注的关键环节,分析断奶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不断提高断奶仔猪成活率,才能更好地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笔者经几年兽医临床仔猪管理经验总结出断奶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与对策,现介绍如下。1断奶仔猪成活率降低的原因1.1生理因素1.1.1断奶仔猪的小肠结构变化仔猪断奶后小肠出现严重的绒毛萎缩、隐窝变深,造成小肠吸收  相似文献   

13.
目前猪场很大部分损失来自于仔猪断奶前死亡,因此通过对哺乳仔猪进行有效保健管理,提高其断奶前成活率将可显著提高猪场效益。正常情况下断奶前死亡率应为10%以下,良好的猪场管理甚至可使断奶前死亡率降至不到1%。  相似文献   

14.
(一) 仔猪断奶窝重,系母猪所产同窝仔猪(包括寄入仔猪)在一定日令个体断奶重(早上空腹称重)的总和。实践证明,仔猪断奶窝重是一个猪场养猪水平的总和,其数值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猪场经营管理水平和科学养猪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仔猪断奶窝重越大,饲料报酬越高,即生产单位重量仔猪所需的饲料越省;断奶窝重越大,仔猪断奶后生长的基础越好,即断奶后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哺乳仔猪的保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宝晓 《养猪》2005,(1):33-34
目前猪场很大部分损失来自于仔猪断奶前的死亡,因此通过对哺乳仔猪进行有效保健管理.提高其断奶前成活率将可显著提高猪场效益。正常情况下断奶前死亡率应为10%以下,良好的猪场管理甚至可使断奶前死亡率降至不到1%。  相似文献   

16.
<正>断奶日龄关系到猪场生产工作的安排协调和猪场效益,我国普遍的断奶日龄在21—28 d,部分猪场可能在18—20 d断奶。欧盟2008年立法规定正常情况下仔猪断奶日龄不得早于28日龄;出于疾病传播风险考虑,若仔猪可转入彻底消毒、清洁的空舍,则可以提前7 d断奶,即不早于21日龄断奶。丹麦立法规定仔猪断奶日龄不得早于32日龄;荷兰目前仔猪平均断奶日龄在25—26日龄。过早断奶对仔猪健康和后期生长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正养猪生产中,仔猪的断奶日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母猪的繁殖效率和仔猪的生长发育。选择合适的断奶日龄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提高养猪生产效益具有重大意义。不同猪场仔猪断奶日龄不同,母猪的繁殖率、仔猪发病率、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也有较大差异。为探索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和猪场经济效益的影响,笔者在金华某规模猪场进行仔猪18日龄、21日龄和30日龄的断奶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仔猪保育阶段是指仔猪断奶至10周龄阶段的仔猪,不同猪场仔猪断奶日龄不尽相同,断奶日龄最早有14天的,也有35天的,猪场一般采用28天断奶。仔猪断奶后的生活会发生很大变化,一是由依附母猪生活变成完全独立的生活;二是由吃温热的液体母乳到吃固体的生干饲料;三是容易受病原  相似文献   

19.
断奶仔猪的营养和管理策略杨景培(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510650)目前,我省集约化猪场仔猪多实行3~5周龄的早期断奶,而断奶仔猪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猪场的生产和经济效益。不管断奶时仔猪的日龄大小,都同样遭受环境和营养应激。断奶年龄越小或体重越轻受...  相似文献   

20.
<正>断奶仔猪为生长在断奶至育成阶段、体重约23 kg的仔猪。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断奶是主要的转折点。断奶后的仔猪,开始独立采食。而比较之前,骤然的环境变化,仔猪断奶后的生长发育极易受到挫折,容易诱发"僵猪",导致死亡。除此之外,像是掉膘、减重、孱弱等问题,都是较普遍存在的。因此,做好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1断奶时间准确传统养猪管理一般在60日龄断奶。而现代养猪管理普遍采用早期断奶。关于断奶时间的把握,既要考虑母猪繁殖力,又要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