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肉鸡腹水综合征,又称雏鸡水肿病、肉鸡腹水症、心衰综合征和鸡高原海拔病。肉鸡发病多在4~6周龄,有的发病在3周龄,且雄性多发占72%,本病全年均有发生,但多见于冬春舍饲养季。随着肉鸡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地肉鸡发病率明显增加,尤其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病率增加明显。1发病情况汝南某白羽肉鸡养殖户,现存栏5 000只,35日龄罗斯肉鸡,近3 d发现有零星肉鸡死亡。死亡肉鸡表现  相似文献   

2.
肉鸡腹水症又称鸡水肿病、心脏衰竭综合征等,大多发生于4~5周龄,死亡多在5~7周龄,死亡率有时可高达30%。该病症状主要表现为病鸡精神不振,腹部下垂,不愿走动,严重者呼吸困难,皮肤高度瘀血,遇刺激可加速死亡。病鸡剖检变化为腹腔内积聚大量黄色水样或胶冻样液体,心包积液,心脏扩张;肝肾肿大瘀血,有的肝脏发生破碎;骨骼肌严重瘀血。该病常年均有发生,冬季和高海拔地区更易发生。目前,饲料水平的提高,肉仔鸡生长速度加快,造成肉鸡生长过程中相对缺氧,使该病的发病率有所提高,大大影响了经济效益。几年来,我们与本区一肉鸡饲养场(存栏1万只规…  相似文献   

3.
肉鸡腹水综合征又称心脏衰竭综合征等,大多发生于4~5周龄,死亡多在5~7周龄,有时死亡率高达30%。该病症状主要表现为病鸡精神不振,腹部下垂,不愿走动,严重者呼吸困难,皮肤高度淤血,遇刺激可加速死亡。  相似文献   

4.
肉鸡腹水综合征多发生于3~6周龄的幼鸡,临床上以鸡出现明显腹水、肺淤血水肿、右心扩张和肝脏病变为主要特征,自本病出现以来,给世界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从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治疗措施和预防措施5个方面展开介绍,以期为临床上防治该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肉鸡腹水综合征又称雏鸡水肿病、肉鸡腹水症、心衰综合征和鸡高原海拔病,是以病鸡心、肝等实质器官发生病理变化、腹腔积水、右心室肥大扩张、肺淤血水肿、心肺功能衰竭和肝脏显著肿大为特征的综合征,主要发生于幼龄肉用仔鸡。该病与猝死综合症及生长障碍综合症成为当今肉鸡饲养业的3种最严重的疾病,严重影响了肉鸡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1流行特点肉鸡腹水综合征主要发生于生长速度较快的幼龄鸡群中,多见于3~6周龄,特别是速生型肉鸡,且公  相似文献   

6.
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鸡腹水综合征最初的报道多见于高海拔的寒冷地区,近年来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生,是目前造成商品肉鸡死亡的重要疾病,该病的死亡率日趋上升.生长速度快的肉鸡品系易患此病,促使肉鸡生产性能提高的饲养方案常引起鸡群死亡率的上升,而死亡鸡中因腹水综合征的占很大比例.该病3~5日龄均有发生,但多发于4周龄以上发育良好的肉鸡,以秋、冬寒冷季节多发.  相似文献   

7.
肉鸡腹水症(Ascites syndrome in Broilers,ASB)是一些高海拔(1500m以上)地区幼龄肉鸡最常见的病,因此也称之为"高海拔病"。肉鸡腹水综合症是主要发生于幼龄肉用仔鸡的一种常见病。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给养鸡业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腹水综合症最常发生于生长期的肉用仔鸡,特别是一些快大型的肉鸡品种,3日龄即可发病,2~3周龄的鸡敏感性高于大龄鸡,症状突出表现在4周龄以后,死亡高峰见于4~7周龄快速生长期。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  相似文献   

8.
肉鸡腹水综合症又称高海拔病,心衰综合征.该病临床上以病鸡腹部膨大,腹部皮肤变薄发亮,站立时腹部着地,行动缓慢,严重病鸡鸡冠和肉髯紫红色为特征.剖检可见腹腔内有大量积液.然而现在在低海拔地区发病率也明显增高,随着养鸡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的肉鸡也大量出现腹水症,该病主要见于4周龄以上雏鸡,并且雄性多与雌性,气温低时腹水症的死亡率增加.我国1986年开始见有此病的报道,之后在多个省份出现,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1].因此该病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肉鸡腹水综合征又称肺动脉高压综合征、雏鸡水肿病、心衰综合征或高海拔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的营养代谢性疾病。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高发期为4~6周龄,该病是阻碍肉鸡养殖业发展的严重疾病之一。1958年,肉鸡腹水综合征在北美地区被初次发现,随后该病相继发生于高海拔地区、低海拔和海平面低的国家。1996年,《国际家禽》杂志社和英国Rosiin研究所合作调查显示,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腹水  相似文献   

10.
2003年8月,某肉鸡饲养场发生了肉鸡腹水综合症诱发的肉鸡大肠杆菌病。由于诊治及时,该病得到稳定控制和扑灭。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 该鸡场共饲养肉鸡1230只,当饲养到5周龄时,肉鸡发病,3天内共发病143只,死亡17只,死亡率11.9%。2临床症状 病鸡呈败血症型经过,表现精神不振,羽毛松乱,离群呆立,行动缓慢,似鸭步状或企鹅状走动,饮食欲  相似文献   

11.
肉鸡腹水症     
肉鸡腹水症是肉鸡养殖业上的一种新的疾病,其典型症状是腹腔内积有大量的液体,且在腹水出现之前就业已发生心、肺、肝、肾等内脏的明显病理性损伤,因此又称为肉鸡腹水综合征。病鸡常常死亡或在加工厂被废弃,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肉鸡腹水症最早报告于一些高海拔国家和地区,随后在一些低海拔和海平面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出现。我国在八十年代末才开始有病例报道,高海拔及低海拔地区均有肉鸡腹水症的发生。肉鸡腹水症最早出现于3日龄肉鸡.2-3周龄肉鸡敏感性较高,4-5周龄肉鸡多发。本病在各类家禽都可发生,但最多发、最常见的…  相似文献   

12.
肉鸡腹水综合征又称肉鸡右心室衰竭,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是以肉仔鸡腹腔内潴留大量积液和右心室肥大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一旦发生或出现临床症状,多以淘汰和死亡告终,所以本病应以预防为主。本病多发于肉用仔鸡,对快速生长的肉仔鸡危害更大,主要侵害4周龄以上肉鸡,最早发生于3周龄雏鸡,能引起幼鸡高达35%以上的死亡率,尤以寒冷的冬季多发。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日粮中添加L—NAME对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及其机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低温环境和日粮中添加三碘甲腺原氨酸(3,3,5-triiodothyronine,T3)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同时通过日粮添加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研究了抑制NO的合成对肉鸡肺动脉压及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生的影响。180羽AA肉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C)、试验组(A、B),参试鸡14日前按常规条件饲养。14日龄后C组鸡按常规条件饲养,A、B组鸡舍温按每日1-2℃逐步降至12℃,同时日粮中添加T3 1.5mg/kg以诱发腹水综合征。另外,B组肉鸡从14日龄起在日粮中添加100mg/kgL-NAME至试验结束。分别于3、4、5、6周龄测定各组肉鸡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红细胞压积、右心全心比、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ndothelin-1,ET-1)水平并记录腹水综合征发病率。结果显示:低温添加T3处理后,A、B组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病率增加,但B组高于A组;A、B组肉鸡mPAP从5周龄起高于C组(P<0.05);A、B组右心全心比的升高分别在6、5周龄时出现,B组右心全心比的升高比A组提前1周;B组 肉鸡血浆NO水平低于A组,差异不显著;A、B组肉鸡血浆ET-1水平高于C组(P<0.05);在6周龄时,A组肉鸡心率明显降低,B组肉鸡心率明显升高。随着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肥大的出现,心率的升高可能促进了右心衰竭和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上述结果提示,抑制NO的合成可能促进了肉鸡肺动脉高压,右心肥大的形成和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冬季,鸡舍较好的保温措施为病毒和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殖及传播条件。与此同时,鸡舍的通风、温度及湿度之间的矛盾,使鸡在冬季长期处于缺氧、低温、高湿、高氨、高二氧化碳的恶劣环境之中,导致鸡抵抗能力降低、易患疾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1冬季鸡群常见病1.1肉鸡腹水综合征肉鸡腹水综合征主要危害生长速度较快的肉鸡,多见于4~5周龄,发病率一般为5%~10%,是冬季肉鸡最严重的疾病。主要症状是病鸡腹部膨  相似文献   

15.
肉仔鸡腹水综合征(Ascitessyndrome,AS)是快速生长的肉仔鸡的一种常见疾病,以明显的腹腔积水和心肺功能衰竭为特征。我国肉仔鸡生产规模已达年产30亿只,由腹水征造成的损失很严重。近几年来,随着肉鸡业和饲料业的发展,该病的发生有上升的趋势,成为阻碍肉鸡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一、发病特点AS多发于生长快速的肉用仔鸡,如艾维茵、AA鸡,品种间发生该病的差异性较大;多发于公鸡(70%);发病日龄多数国家在3周龄左右,死亡高峰期为5~7周龄;在天气转冷的冬季发病率最高;通风不良和光照过长都可能引起该病的发生。二、临…  相似文献   

16.
关于引起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原因,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环境(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温度、湿度)的影响;饲料中某些有毒物质含量过高;肉鸡遗传因素的影响等。而很少有人认为与致病性微生物有直接关系,但是咸宁市某种鸡场的生产实际情况则似有不同。因该场是个老鸡场,历史上多次发生过鸡大肠杆菌病,且病原污染严重,饲养的肉鸡部分因出现腹水而死亡,笔者认为该病与致病性大肠杆菌有密切关系。 该场1999年第8批共饲养文维因肉鸡苗2300只,从2周龄开始出现腹水,直至全部出笼断断  相似文献   

17.
<正>肉鸡猝死综合征(SDS)也称急性死亡综合征、急性心脏病、暴死症、两脚朝天症或翻跳病,是危害肉鸡养殖生产的一种常见的、急性致死性的非传染性疾病,以外观健康、肌肉丰满的肉鸡突然死亡为主要特征,发病急、死亡快,多发生于体型大、生长快、体格健壮的1~8周龄鸡只。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季节性。近年来,由于肉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肉鸡猝死综合征的危害也日益严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  相似文献   

18.
1 肉鸡腹水综合症 1.1 症状 肉鸡腹水综合症作为春季肉鸡常见疾病之一,多见于4~5周龄的幼鸡,鸡只患病之后核心症状为腹部出现持续性膨大,头面部呈现为紫色,呼吸较为困难.造成该疾病因素较多,如鸡舍内长期慢性缺氧、氨气浓度过高、营养元素匮乏等,均可引发该疾病.  相似文献   

19.
肉鸡腹水综合征又称腹水症、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是由多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鸡慢性缺氧、代谢机能紊乱,临床上以腹腔积液和右心室扩张、全身淤血为特征的非传染性疾病。本病现多发生于生长期的肉用仔鸡,特别是生长快的肉鸡品种,2-3日龄即可发病,症状突出表现在4周龄以后,死亡高峰是在4-7周龄快速生长期。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品系的发病鸡群中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同。发病鸡群中,公鸡大约占70%。该病发生有较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以气候寒冷的冬季和早春季节多发,但有时夏季高温时节也有发病。  相似文献   

20.
环境低温及L—精氨酸对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鸿军  韩博 《中国家禽》2001,23(18):8-10
本试验用高能日粮饲养400只1日龄AA肉鸡,14日龄时保优淘弱,随机分组,其中100只为正常温度(20℃)对照组,150只为低温(11℃)试验组,100只为低温(11℃)试验鸡日粮添加1%L-精氨酸组,用单因子低温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并于不同时间用红细胞压积、腹水心脏指数和腹水阳性率作为常规指标来判定肉鸡腹水综合征.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为11℃(13.5~8℃)的条件下,低温试验组肉鸡复制出腹水综合征动物模型,累计腹水综合征发生率为9.33%,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3%(p<0.01);低温试验肉鸡日粮添加1%L-精氨酸使腹水综合征发生率为3%,与低温试验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试验显示,L-精氨酸可降低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