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猪支原体肺炎LAMP-LFD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和横向流动试纸条(LFD)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种快速、特异,过程可视化的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检测方法。针对猪肺炎支原体(Mhp)P36基因设计5套特异性引物和1条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探针,进行LAMP扩增反应。将生物素标记的LAMP产物与FITC标记的探针进行特异性杂交,并使用横向流动试纸条完成扩增产物的检测。经优化,LAMP最佳反应条件为65℃,反应15 min,从基因组DNA提取到LFD结果判断只需40 min左右,比常规PCR技术缩短近2 h。LAMP-LFD可特异性地检出猪肺炎支原体(Mhp),对猪鼻支原体(Mhr)及猪圆环病毒(PCV)等常见猪病病原的检测结果为阴性。灵敏性试验表明,LAMP-LFD对Mhp的检测灵敏度为1×100个拷贝DNA,是普通PCR的1 000倍。利用本方法可从采集的88份临床疑似病料样品中检测到64份阳性,国标PCR方法可检测到56份阳性,符合率可达90.9%。综上,本研究建立的LAMP-LFD方法可特异、准确地应用于Mhp的检测,而且灵敏度高、操作简单、仪器设备依赖性低、检测成本低、耗时短,适合基层实验室、应急检测或现场监测等使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有望发展成为Mhp快速检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宁夏地区玉米镰孢茎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优势病原菌,本研究于2020年采集宁夏地区玉米(Zea mays L.)茎腐病样品36份,对所采集样品进行组织学分离、纯化和单孢分离,参照Nelson等分类系统进行形态学鉴定,并结合镰孢菌特异性引物EF-1α进行序列分析。本研究共获得209株镰孢菌,包括禾谷镰孢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拟轮枝镰孢(F. verticillioides)、木贼镰孢(F. equiseti)、层出镰孢(F. proliferatum)、胶孢镰孢(F. subglutinans)、半裸镰孢(F. incarnatum)、锐顶镰孢(F.acuminatum.)、黄色镰孢(F.culmorum)和燕麦镰孢(F.avenaceum),其分离频率依次为28.2%,23.9%,20.1%,8.1%,7.2%,6.7%,2.9%,1.9%和1.0%。其中,禾谷镰孢复合种在宁夏5市均有分布,且致病性强,为宁夏地区玉米镰孢茎腐病优势致病菌。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检测马疱疹病毒1型(EHV-1)的快速、灵敏、特异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同时评价该方法的可靠性。根据马鼻肺炎糖蛋白B(gB)基因特异保守序列设计多对LAMP引物,利用LAMP Real Time Turbidimeter LA-320仪监测反应进程,进行引物筛选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能特异性扩增EHV-1 DNA的LAMP检测方法,并加入SYBR GreenⅠ通过肉眼判断结果。该方法在65 ℃恒温下作用50 min,使EHV-1 DNA获得了高效率的特异性扩增,与其他马易感病毒如马疱疹病毒4型(EHV-4)等无交叉反应;且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可检测到10-4稀释的目标病毒,比普通PCR的灵敏度高10倍;反应结束后加入SYBR GreenⅠ肉眼观察的结果与LAMP Real Time Turbidimeter LA-320仪监测结果一致。通过将4份临床样品的LAMP检测结果与已得到验证的PCR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显示符合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灵敏、简单易操作且设备要求低等特点,具有实地检测EHV-1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的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 MPXV)检测方法,试验针对MPXV保守区OPG002基因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反应体系中内引物、环引物体积及反应温度建立了一种MPXV实时荧光LAMP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了分析,并应用该方法检测了临床样品和模拟样品。结果表明:建立的MPXV实时荧光LAMP检测方法于64℃恒温反应60 min即可完成DNA检测;该方法能特异性地检出MPXV,最低检出限为25 copies/μL,灵敏度是普通PCR方法的20倍;该方法对12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可检测出质粒浓度为0.5×102~0.5×106 copies/μL的模拟阳性样品。说明建立的MPXV荧光LAMP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的优点,可用于MPXV的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分别与浊度信号检测系统(turbidimeter)和荧光信号检测系统(fluorescence)相结合,建立了LAMP-浊度/荧光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测方法。选择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保守毒力基因iap序列,通过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设计在线软件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进行反应条件的优化,并对建立的LAMP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LAMP-浊度信号检测方法优化后的扩增温度为61℃,菌液最低检测浓度为22.1 CFU/mL,灵敏度是普通PCR扩增方法的10倍;LAMP-荧光信号检测方法优化后的扩增温度为64℃,菌液最低检测浓度为2.21 CFU/mL,灵敏度是普通PCR扩增方法的100倍;建立的两种LAMP方法的特异性良好,其中1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标准菌株和1株本试验分离保存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8株非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利用两种LAMP方法对630份肉类及其制品、人工污染样品等进行检测,检出45个LAMP阳性,与国标法(GB)检测结果一致。结果表明,建立优化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AMP-浊度/荧光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灵敏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基层兽医、食品及口岸一线部门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快速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7,(4):662-667
采用对应于鸭疫里默菌16SrRNA基因442~461bp序列的5条特异引物,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反应体系,加入试剂盒提取的鸭疫里默菌DNA后,置63℃反应60min,通过监测反应液浊度判断结果。在此基础上,用煮沸10min的方法代替试剂盒提取DNA方法,并用显色方法代替浊度检测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判断结果,通过敏感性、特异性、病原消长规律试验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另外,对临床采集的135只患病鸭的心血、脑组织、肝脏和心脏共540份样品提取DNA后,用LAMP和PCR进行检测,同时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比较各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显示,菌液提取DNA后,LAMP和PCR方法最低分别可检测到2和10个CFU的鸭疫里默菌。菌液煮沸代替试剂盒提取DNA方法,使LAMP的敏感性降低5倍。显色法、浊度检测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判断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同。细菌分离法共获得201株鸭疫里默菌,且经LAMP与PCR法检测均呈阳性,LAMP与PCR法检出阳性样本总数分别为271和254份,LAMP方法阳性检出率高于PCR方法。建立的鸭疫里默菌LAMP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进一步用菌液煮沸方法代替DNA提取法虽然使敏感性降低5倍,但节省了DNA提取步骤,再结合显色技术使反应结果直观可见,使其临床应用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7.
研究针对沙门菌保守菌毛fim A基因,设计4条两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快速检测沙门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并对反应温度、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一系列优化,与常规PCR进行比较,及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LAMP方法最适反应温度为64℃,Mg~(2+)浓度为8 mmol/L,d NTPs浓度为0.8 mmol/L,内外引物浓度比为1∶8;对6种相关肠道细菌进行LAMP扩增,仅沙门菌扩增阳性;对沙门菌检测的灵敏度为8.6×101cfu/m L,比PCR灵敏10倍;对市场肉类产品检测,LAMP与传统方法符合率为100%。试验表明,建立的沙门菌LAMP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可视,且操作简单,无需昂贵的仪器,适合基层实验室和食品监测部门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根据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18S的保守序列设计4套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从中筛选出一套引物对LAMP反应体系(Bst DNA聚合酶浓度、内外引物浓度比、dNTP浓度、Mg~(2+)浓度)和反应条件(温度)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LAMP反应体系和条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及精密度验证。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方法能特异性检测虾肝肠胞虫,而与其他病害的核酸没有交叉反应;灵敏度试验表明,可检测浓度为10 fg/μL的质粒DNA,制作的标准曲线可对虾肝肠胞虫进行定量分析。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Ct值的变异系数为2.88%~3.0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对于人工侵染的虾肝肠胞虫样品,LAMP方法可检测低至0.44 pg/μL。应用建立的LAMP方法对3个不同地区的120份凡纳滨对虾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EHP阳性样品数为43,与qPCR检测结果符合率达97%。本试验所建立的LAMP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特点,并能在30 min内完成样品的检测,是快速、定量检测虾肝肠胞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3种镰孢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三线镰孢(Fusarium tricinctum),木贼镰孢(F.equiseti)和尖镰孢(F.oxysporum)3种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镰孢菌生物学特性有显著差异,三线镰孢和木贼镰孢菌丝生长温度为5-35℃,最适生长温度为20℃,尖镰孢的生长温度为15~35℃,最适生长温度为25℃;3种镰孢菌在pH值4~8.5均能生长,适宜pH值为7。三线镰孢和木贼镰孢的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氯化铵,尖镰孢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  相似文献   

10.
根据Gen Bank收录的BHV-I NM06株的gE基因序列,利用软件Primer Explorer V4设计2对LAMP引物,建立IBRV gE基因的LAMP检测方法;利用重组质粒进行了敏感性检测,利用IBRV、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牛轮状病毒等进行特异性试验,并对临床采集的50份奶牛鼻腔拭子DNA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LAMP方法能对重组质粒DNA产生阳性反应,在58℃~65℃8个温度进行反应,结果无肉眼可见差异,反应最短时间达90 min时可见到阳性结果;该方法的检测下限是1.68×10~4拷贝/μL,对6种其他微生物呈阴性反应;50份临床样品中检出2份阳性。表明本研究初步建立了IBRV gE基因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可用于IBRV分离株的鉴定以及临床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根际土壤中土传病害病原菌的积累与连作障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寻求缓解和克服马铃薯连作障碍土传病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建立了以马铃薯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的干腐病病原菌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体系。结果显示,研究建立优化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引起马铃薯干腐病的优势病原菌茄病镰孢菌和接骨木镰孢菌进行快速检测和绝对定量,主要优化参数为:上下游引物各0.4 μL(10 mmol/L),DNA模板3 μL,退火温度60℃。连作马铃薯根际土壤茄病镰孢菌和接骨木镰孢菌随连作年限的动态变化趋势均表现为随连作年限的递增呈现上升趋势,其中CP5的累积量最大,为1.45×104拷贝/g,比CK增加了27.8倍。CP4、CP3、CP2、CP1根际病原菌累积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0.5,16.31,8.32,3.51倍。由此可见,茄病镰孢菌和接骨木镰孢菌的数量均随连作年限的递增呈上升趋势。根际镰刀菌随生育进程的动态变化因病原菌种类而异,茄病镰孢菌以收获期累积量最大,平均为1.2×104拷贝/g,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上升趋势。而接骨木镰刀菌是播前累积量最大,平均为1.55×104 拷贝/g,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下降趋势。因此,研究区马铃薯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的大量积累可能是导致马铃薯连作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双芽巴贝斯虫(Babesia bigemina)检出率,本研究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B.bigemina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Babesia bigemi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序列,设计4条特异地识别B.bigemina的cyt b基因6个特殊区域的LAMP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在Bst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65 ℃反应60 min,加入SYBR Green Ⅰ后观察。结果表明,该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与牛巴贝斯虫(Babesia bovis)等DNA不发生交叉反应;敏感性高,对B.bigemina的cyt b基因最小检测值为0.085 fg/μL,是一般PCR方法的1000倍。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低成本的特点,可用于B.bigemina的基层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3.
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NP基因设计1套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在反应体系中添加钙黄绿素/氯化锰指示剂代替传统的反应后添加SYBR Green Ⅰ染料,建立了基于钙黄绿素的可视化LAMP检测PEDV的方法。该方法能在65 ℃ 1 h内特异性扩增PEDV,与猪瘟病毒(CSF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轮状病毒(PoRV)及大肠杆菌等均无交叉反应,检测下限为3.73 pg/μL,其结果可用肉眼判断,快捷方便。用该方法对龙岩学院动物医学研究所接诊的93份腹泻病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LAMP方法检测PEDV的阳性率为43.01%(40/93),高于普通PCR的检出率(38.7%,36/93)。本试验建立的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能用于PED诊断。  相似文献   

14.
15.
猪脑心肌炎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猪脑心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3D基因保守序列的6个特异性部位设计了2对引物,利用BstDNA聚合酶,63℃恒温保持50min即可完成反转录与扩增反应,产物中加入SYBR GreenI染料,在紫外光下可直接观察判定扩增结果,试验成功建立了猪EMCV的RT-LAMP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比RT-PCR高100倍,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而且对其他病毒均无扩增结果,可作为猪EMCV的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RT-LAMP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利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核衣壳蛋白(N蛋白)ORF7基因保守序列的6个区域设计2对特异引物,经反应体系、反应条件优化及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建立了PRRSV RT-LAMP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不需要复杂仪器,仅用一台普通恒温水浴锅,在等温条件(63 ℃)保温1 h,即可完成核酸扩增反应,加入核酸染料SYBR GreenⅠ后,用肉眼即可对试验结果进行准确判定,为田间和基层部门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提供了一种廉价、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郑莉  黄俊斌  向培建 《草地学报》2006,14(4):315-318,327
从宜昌市夷陵区草坪型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分离出引起叶斑病的病原真菌,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致病性鉴定、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能侵染高羊茅,在26℃和光照下,在PDA培养基上培养6d后菌落呈墨绿色,菌丝有隔,分生孢子有4个横隔膜,平均大小为30.6~17.0μm×10.9~13.6μm,中部3胞暗色,第3个细胞基部膨大;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表明,该菌与GenBank中近缘弯孢(Curvularia affinis)的同源性是100%;结合形态学特征和致病性测定,认为该菌为C.affinis,这是C.affinis引起草坪型高羊茅叶斑病在我国的首次报道;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范围为6~7,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Ca(NO3)2;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55℃10min和60℃10min。  相似文献   

18.
根腐病是苜蓿(Medicago sativa)生产中的重要限制性病害,应用生物技术对其进行防治对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不同地区苜蓿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95株真菌中筛选出了2株对根腐病病原菌抑菌率较高的菌株,经鉴定,2株拮抗真菌ZY56和GY37分别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和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对2株菌株的拮抗能力及盆栽防效的测定结果表明:2株菌株对4种镰刀菌(Fusarium spp.)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7 d抑菌率在54.9%~75.3%之间,其中ZY56对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的抑菌率较高,而GY37对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和腐皮镰刀菌(F.solani)的抑菌效果更好;ZY56对盆栽苜蓿根腐病的防效显著高于多菌灵,达到66.4%,且促进生根效果明显,GY37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为5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