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0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适合大田防治番木瓜疮痂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8种药剂进行室内药效筛选。结果表明:8种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不同,从方差分析结果来看,25%咪鲜胺乳油、10%苯醚甲环唑可湿粉填料、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丙环唑乳油的EC50极显著或显著差异优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而25%咪鲜胺乳油、10%苯醚甲环唑可湿粉填料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间的EC50无显著差异,其中25%咪鲜胺乳油的EC50最小。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25%咪鲜胺乳油、10%苯醚甲环唑可湿粉填料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2.
6种杀菌剂对梨锈病进行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 43%戊唑醇悬浮液3000倍液对梨锈病的防治效果显著; 70%汉邦纯甲托2500倍液、80%代森锰锌800倍液对梨锈病也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对梨锈病的防治效果较差,为了不让病菌产生抗药性,建议两种以上药剂轮流使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试验,筛选花生疮痂病防治的有效药剂并研究其防治适期。结果表明,所研究的13种药剂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苯甲·丙环唑乳油防治效果较好,增产幅度较大。以爱苗为试验药剂,通过研究比较不同喷药时间和喷药次数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未发病前喷施爱苗防治效果最好,在发病初期连续喷施2次的防治效果好于只喷施1次。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有效防治金钗石斛炭疽病的农药,经选择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加80%噁霉·乙蒜素乳油加杰效利、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加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剂、30%溴菌·咪鲜胺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种药剂配方进行金钗石斛炭疽病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加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到85.2%;其次是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剂400倍液和30%溴菌·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防治效果达83.7%;第三是用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加80%噁霉·乙蒜素乳油加杰效利4 000倍液进行防治,防治效果达到82.1%;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防治效果只有60.8%。因此,在金钗石斛炭疽病的防治中,选择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加80%噁霉·乙蒜素乳油加杰效利、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加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剂、30%溴菌·咪鲜胺可湿性粉剂4种农药(农药组合),在金钗石斛幼芽抽发期,连续喷2次,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剂对甘薯疮痂病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防控甘薯疮痂病,试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苯菌灵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噻菌铜悬浮剂和硫磺?多菌灵悬浮剂7种药剂对甘薯疮痂病的防控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甘薯疮痂病的防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6种杀菌剂防治剑麻茎腐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种防治剑麻茎腐病的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最好的是50%咪酰胺锰盐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效达60%以上;其次是4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和7.5%氟环唑乳油,防效均为57.3%;而40%五硝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3%甲基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效最差,防效低于40%。通过药剂防效和成本分析,建议生产上可使用50%咪酰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4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交替使用防治剑麻茎腐病。  相似文献   

7.
就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50%咪鲜胺锰盐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0%福美锌可湿性粉剂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种杀菌剂对草莓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50%咪鲜胺锰盐乳油1 000倍液防效均在67%以上,显著优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0%福美锌可湿性粉剂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且对草莓安全无害。从防治效果、对草莓的安全性和抗药性治理方面综合考虑,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是防治草莓病害比较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8.
进行4种不同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药效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油菜均未产生药害,在试验剂量内对油菜较为安全。其中以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50%多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次之,而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则最差,生产上可于油菜盛花期选用前3种药剂用于油菜菌核病的防治,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10%苯迷甲环唑可湿性粉剂不同剂量、不同次数防治花生疮痂病与常规用农药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0%苯迷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与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于花生疮痂病发生初期进行喷施防治,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病害并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与为害的有效药剂。[方法]研究了不同施用剂量(300、375和450 g/hm2)的10%苯醚甲环唑·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450 g/hm210%苯醚甲环唑·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处理区药后20 d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为85.8%,明显高于对照药剂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40%多.酮可湿性粉剂处理区的防治效果,且在试验剂量内对小麦安全并有一定的增产作用。[结论]10%苯醚甲环唑.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是防治小麦赤霉病较为理想的药剂,建议施用剂量以商品量450 g/hm2为宜,第1次施药应在小麦扬花株率达10%左右时进行,间隔7 d进行第2次施药。  相似文献   

11.
几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筛选对小麦白粉病有效的防治药剂,在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选用7.5%氟环唑乳油、50%醚菌酯干悬浮剂等13种杀菌剂进行喷雾,25d后调查发病情况.结果表明,13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效,为40.5%~86.8%.其中50%醚菌酯干悬浮剂、7.5%氟环唑乳油、25%丙环唑乳油3种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最好,分...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葡萄霜霉病对常规防治药剂抗药性问题,采用田间预防和治疗试验,测定氟醚菌酰胺、氰霜唑、氟噻唑吡乙酮、氟醚菌酰胺+氰霜唑、氟醚菌酰胺+氟噻唑吡乙酮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及组合对葡萄霜霉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保护效果要好于治疗效果,3种杀菌剂及组合,3次药后7天对葡萄霜霉病的病叶防效为87.23%~100%,病指防效96.47%~100%;3次药后14天各处理对葡萄霜霉病的病叶防效54.39%~89.66%,病指防效78.40%~97.33%。3种杀菌剂及组合,3次药后7天治疗效果以50%氟醚菌酰胺WDG 7500倍+10%氟噻唑吡乙酮OD 5000倍最好,病叶防效与病指防效分别为75.17%和81.77%;3次药后14天治疗效果以100 g/L氰霜唑SC 2500倍防效相对最高,病叶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64.30%和73.42%。综合田间预防和治疗试验效果,确定50%氟醚菌酰胺WDG 7500倍+10%氟噻唑吡乙酮OD 5000倍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葡萄白粉病是葡萄上一种常见的叶部病害,不仅降低葡萄产量,还严重影响葡萄品质和经济效益; [目的]筛选防治葡萄白粉病高效安全杀菌剂,明确供试不同杀菌剂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葡萄的安全性;[方法]选取8种生产上已登记杀菌剂开展葡萄白粉病田间药效评比试验;[结果]所有供试杀菌剂对葡萄白粉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5个化学杀菌剂中25%乙嘧酚磺酸酯ME有效成分用量120.0 mg/kg和40%苯甲·吡唑酯SC有效成分用量228.6 mg/kg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均达80%以上,且持效性较长;在3个生物杀菌剂中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的是10%多抗霉素WP,其有效成分用量111.1 mg/kg,末次药后7d、14d的防效分别为72.5%和71.7%;[结论]上述试验杀菌剂中,25%乙嘧酚磺酸酯ME、40%苯甲·吡唑酯SC和10%多抗霉素WP在生产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但应注意与其它供试药剂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葡萄白粉病病菌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4.
姜于兰  周小燕 《农技服务》2011,28(5):644-645
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法筛选出50%多菌灵WP、70%甲基硫菌灵WP和80%代森锰锌WP 3种对柑橘煤烟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杀菌剂,进一步对这3种杀菌剂和新增2种煤污消除剂(柴油乳剂200~250倍液和面粉10~12倍液)进行了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WP 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70%甲基硫菌灵WP 1 000倍液次之,柴油乳剂200~250倍液与80%代森锰锌WP 500倍液防治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药剂对辣椒疫霉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对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效和对辣椒的增产作用,旨在筛选出可有效防控辣椒疫病并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小或有益的防控药剂,为辣椒疫病防控提供指导。【方法】以辣椒疫霉菌Ph2为试验材料,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对15种药剂进行初筛;以生长抑制率为100.00%的药剂为候选药剂,辣椒疫病高发田块为试验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灌根法为主要施药方式,统计施药后不同时段辣椒疫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收获期测定不同药剂处理辣椒生长及产量指标,计算增产率;采集辣椒根际土壤,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菌落数量,计算细菌/真菌比,探索不同药剂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结果】对辣椒疫霉菌生长抑制率为100.00%的药剂有6种,分别为33.5%喹啉铜SC、80%烯酰吗啉WG、72%霜脲·锰锌WP、687.5 g/L氟菌·霜霉威SC、23.4%双炔酰菌胺SC和64%噁霜·锰锌WP;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第3次药后33 d防效最好的是氟菌·霜霉威(93.86%),其次为噁霜·锰锌(71.78%);各药剂处理对辣椒生长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鲜椒推测产量最高的是噁霜·锰锌处理(22.74 t/ha),氟菌·霜霉威处理次之(21.29 t/ha),较CK分别增产29.52%和21.22%;各药剂处理下的细菌/真菌比表现为霜脲·锰锌>氟菌·霜霉威>噁霜·锰锌>喹啉铜>双炔酰菌胺>烯酰吗啉,以霜脲·锰锌处理最高,为13.85,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P<0.01)。【结论】氟菌·霜霉威和噁霜·锰锌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防效且增产作用明显,对土壤细菌生物量影响较小,可作为辣椒疫病的防治药剂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水稻栽培的最佳穴密度及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通过田间试验,分别研究4种不同穴密度和6种杀菌剂对滨海碱地水稻纹枯病防效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株·穴~(-1)为最佳穴密度时,纹枯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均较低;在设计药量下,6种杀菌剂均对纹枯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施用250g·L~(-1)吡唑醚菌酯乳油时,纹枯病的发病率为12.8%、病情指数3.5,防效极显著优于其它5种药剂。同时,具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产量可达到10 747.5kg·hm~(-2)。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防治玄参斑枯病的有效药剂,测定了10%苯醚甲环唑(世高)ME等5种杀菌剂对玄参斑枯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玄参斑枯病菌的Ec。值大小顺序为:咪鲜胺〈苯醚甲环唑〈三唑酮〈代森锰锌〈多菌灵,其中以咪鲜胺对玄参斑枯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3.45mg/L;苯醚甲环唑、三唑酮、代森锰锌依次减弱,多菌灵的抑制作用最小。EC卯为72.91mg/L。5种药荆对玄参斑枯病的防治效果以10%苯醚甲环唑ME1200倍稀释液最好(96.03%),25%咪鲜胺(使百克)EC1200倍稀释液稍次(91.65%),再次为15%三唑酮WP800倍稀释液和50%多菌灵WP800倍稀释液,防效分别为84.23%和81.74%;70%代森锰锌WP800倍稀释液最差(61.94%)。试验结果还表明,供试药剂持效期可达10d以上,对玄参无药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生防细菌与化学杀菌剂复配效果,筛选出有效防治棉花枯萎病的配方组合处理种子,为棉花病害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棉花枯萎病主要致病菌尖孢镰刀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平板对峙试验筛选拮抗细菌,含毒介质法对化学杀菌剂进行毒力测定,相容性测定筛选出与生防细菌协同使用的化学杀菌剂;评价盆栽试验防病效果。【结果】6种生防细菌对尖孢镰刀菌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56.69%~79.53%,其中枯草芽孢杆菌KXZ-33对其抑制率最好,为79.53%。化学药剂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福美双抑菌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15.840 1、18.018 0、12.794 0 mg/L。KXZ-33与20 mg/L的甲基硫菌灵的相容性最高为90.46%,活菌数为2.18×107 cfu/mL。KXZ-33与10 mg/L多菌灵在7 d防治效果最高为90.5%,28 d下降为27.0%;KXZ-33与10 mg/L甲基硫菌灵协同防治棉花枯萎病7 d防效为87.7%,28 d防病效果为43.7%。【结论】枯草芽孢杆菌KXZ-33种子处理与喷施50%甲基硫菌灵10 mg/L防治棉花枯萎病可以起到提高防效,弥补生防细菌在农业生产中的防效不稳定的同时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9.
魏书琴  刘俊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530-9531
[目的]筛选对刺五加黑斑病菌具有抑菌效果的药剂。[方法]用11种药剂在2 500、1 250和833 μg/ml 3种浓度条件下分别对刺五加黑斑病菌进行处理,研究不同药剂和稀释浓度对刺五加黑斑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不同药剂和稀释浓度对刺五加黑斑病菌的抑菌效果影响很大,其中10%世高水分散剂、30%福嘧霉悬浮剂、50%扑海因WP和20%黑星叶霉唑超微WP对刺五加黑斑病的抑菌效果最佳,在各浓度处理条件下的抑菌率均为100%;3%多抗霉素WP的抑菌效果也很好;50%菌安利WP在浓度为2 500 μg/ml时,75%达科宁(百菌清)WP在浓度为1 250 μg/ml时,对刺五加黑斑病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他药剂对刺五加黑斑病的抑制作用不大。[结论]在11种药剂的3种浓度处理中,筛选出5种对刺五加黑斑病菌具有较明显抑制作用的药剂。  相似文献   

20.
番茄叶霉病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室内试验筛选出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较强抑制效果的甲托、多菌灵、代森锌、百菌清和农抗BO-10五种药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甲托、多菌灵和代森锌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98.70%,87.70%和78.10%,而百菌清和农抗BO-10的防效分别为37.10%和32.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