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江苏省畜禽养殖温室气体排放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畜禽养殖的活动数据和温室气体排放因子,采用IPCC指南(2006)推荐的排放系数法,估算江苏省2000~2009年畜禽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显示:江苏省畜禽养殖甲烷年平均排放总量为174.63 Gg,氧化亚氮年平均排放总量为20.80 Gg。其中,畜禽肠道发酵是重要甲烷排放源,年平均排放量为106.63 Gg,占畜禽甲烷排放总量的61.06%;粪便管理甲烷排放是畜禽温室气体的另一重要来源,年平均排放量为68 Gg,占甲烷排放总量的38.94%;2000~2009年期间江苏省畜禽温室气体排放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肠道发酵羊的甲烷排放量最大,粪便管理中温室气体排放生猪排放贡献最大,前者主要是由排放系数决定,后者取决于饲养量。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农业源氨排放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江苏省氨排放分布特征。[方法]根据江苏省农业源活动水平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4年江苏省农业源大气氨排放清单,利用GIS软件分析了江苏省农业源氨排放的分布特征。[结果]2014年江苏省农业源氨排放总量为679.23 kt,排放强度为6.61 t/km2;畜禽养殖是江苏省农业源氨排放的最大贡献源,占总排放量的67.80%,氮肥施用是第二大贡献源,占29.29%;鸡是江苏省畜禽养殖氨排放最大的贡献源,其次是猪,分别贡献了41.15%和30.17%。[结论]江苏省农业源氨排放无论是排放量还是排放强度都呈现出由南向北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苏北地区是江苏省最需要控制的农业源氨排放贡献区。  相似文献   

3.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的估算方法,并结合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对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畜禽肠道及粪便管理系统甲烷排放量进行了估算。通过数据分析发现,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牲畜肠道发酵系统甲烷排放总量达到689.95Gg,其中奶牛187.28Gg、其它189.83Gg,繁殖母羊220.37Gg、其它92.47Gg。2007年主要畜禽通过粪便管理系统排放的甲烷总量达到了62.75Gg,其中,奶牛排放量最高,为33.26Gg,占排放总量的53%,为粪便管理系统甲烷排放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提供的计算方法,估算了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中部、西部在2007~2011年5年间畜禽养殖温室气体平均排放量。结果表明,内蒙古东部、中部、西部3个区的畜禽养殖在2007~2011年间甲烷年平均总排放总量为793.16Gg,其中,东部区甲烷排放量最多,占56.86%,中部区占29.17%,西部区甲烷排放量最少,占13.97%。各类家畜甲烷排放量中,中部区的奶牛甲烷排放量最多,为92.80 Gg;东部区肉牛、马、驴、骡、绵羊、猪甲烷排放量最多,分别为243.65Gg、11.99 Gg、8.13 Gg、2.43 Gg、84.34 Gg、19.42 Gg;西部区骆驼和山羊的甲烷排放量最多,分别为3.68 Gg、39.41 Gg。内蒙古东部、中部、西部3个区的畜禽养殖在2007~2011年间氧化亚氮(N2O)年平均排放总量为14.80Gg,其中,东部区排放量最多,占总量的52.57%,中部区占33.49%,西部区N2O平均排放量最少,占总量的13.94%。中部区的奶牛N2O排放量最多,为2.69 Gg;东部区的肉牛、马、驴、骡、绵羊、猪N2O排放量最多,分别为2.81 Gg、0.21 Gg、0.14 Gg、0.043 Gg、1.52Gg、1.07 Gg;西部区的骆驼和山羊的N2O排放量最多,分别为0.026 Gg、0.71 Gg。  相似文献   

5.
1980—2011年福建省农业甲烷排放估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80—2011年福建省农业生产的相关统计数据,将稻田甲烷排放模型CH_4MOD、排放因子法和GIS相结合,模拟估算了福建省1980—2011年农业源甲烷排放量。结果表明:(1)1980—2011年福建省农业CH_4共排放1 219.71×10~4t,总体呈下降趋势;(2)福建省农业CH_4排放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南平市、龙岩市和漳州市,约占福建农业CH_4排放总量的47%;(3)32 a间福建省水稻CH_4总排放877.63×104t,总体呈递减走势,年均递减率为1.96%。反刍动物肠道和动物粪便CH_4排放量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4%和2.25%;(4)不同农业源CH_4排放量差异较大,以稻田CH_4排放最高,占总排放的72%,其次是动物肠道CH_4排放,占总排放量的23%,动物粪便CH_4排放约占5%;(5)对2025年甲烷排放量进行模型预测,表明福建省农业CH_4排放量总体降低,反刍动物饲料和动物粪便管理效率的提高成为未来福建农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2013年人为源大气氨排放清单及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搜集的南京市各类人为源氨排放的活动水平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南京市2013年人为源大气氨排放清单.结果表明,①2013年南京市人为源大气氨排放量约为25.79 kt,排放强度为3.91 t/(km2·a);②农业源是南京市人为源氨的主要排放贡献源,占总排放量的75.65%;③畜禽养殖是南京市人为源氨排放的最大贡献源,占总排放量的42.96%,肉鸡是南京市畜禽养殖氨排放最大的贡献源,占畜禽养殖排放总量的35.90%,其次是肉猪,占21.77%;④氮肥施用是南京市人为源氨排放的第二大排放源,占总排放量的25.98%,其中,水稻的氮肥施用贡献了66.84%;⑤废物处理是南京市人为源氨排放的第三大贡献源,占总排放量的15.74%,烟气脱硝占废物处理源的70.68%.除了畜禽养殖和氮肥施用两大排放源,烟气脱硝过程中的氨排放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农业源氨排放清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山东省农业源氨排放清单,根据《山东统计年鉴2016》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了山东省2015年农业源氨排放清单。结果表明,山东省2015年农业源氨排放量为105.831万t,排放强度为6.71 t·km-2。畜禽养殖是最大的排放源,排放量为68.673万t,占总排放量的64.89%,猪和家禽是畜禽养殖排放量的最大贡献源,两者占畜禽养殖排放量的72.88%;其次是氮肥施用,排放量为30.835万t,占总排放量的29.14%;生物质燃烧、人体排放、土壤本底的氨排放量分别为2.173、2.117、1.943万t,分别占总排放量的2.05%、2.00%、1.84%;固氮植物的氨排放量最小,仅为0.09万t,不足总排放量的1%。菏泽、德州、潍坊、临沂、济宁、聊城是山东省农业源氨排放大市,氨排放量为7.910~13.662万t。研究表明,应从规范畜禽养殖规模和合理施肥两方面着手,精准施策,以减少山东省农业源氨排放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0~2019年江西省气象资料及统计资料,分析了不同耕作制度(休闲期和耕作期,单季稻和双季稻)稻田生态系统CH4排放动态及时空特征.结果 表明:自21世纪以来,江西省稻田生态系统的CH4年排放总量呈增加趋势,增长率为0.80万t/a,其中双季稻田的增加率略高于单季稻田;双季稻的CH4排放量明显高于单季稻,耕作期的CH4排放量明显高于休闲期;江西省11个设区市稻田甲烷年总排放量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增速最快的设区市为上饶市;在2018年,江西省稻田CH4年排放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吉安市、宜春市和上饶市,总共占江西省排放总量的49.1%,而年排放低值区则分布在萍乡市、新余市和景德镇市;单位面积稻田甲烷排放量最高的地区为南昌市(10.89 t/km2),排放量较低的区域则位于九江市和赣州市.因此,江西省耕作期、双季稻的CH4排放对稻田生态系统CH4排放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氨排放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估算安徽省氨排放量,为氨排放控制方案的制订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排放系数模型,对安徽省不同排放源的氨排放量进行估算。[结果]2014年安徽省氨的排放总量为528 046.80 t,其中,农田生态系统和畜禽养殖业为主要氨排放源,分别为50 860.98和357 812.01 t,占总量的9.63%和67.76%;其他行业中,废物处理为主要氨排放源,为119 373.81 t,占总量的22.61%。[结论]安徽省的氨排放强度超过我国多数省份或地区,这可能与安徽省主要氨排放来源于动物有关。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0~2019年江西省气象资料及统计资料,分析了不同耕作制度(休闲期和耕作期,单季稻和双季稻)稻田生态系统CH_4排放动态及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自21世纪以来,江西省稻田生态系统的CH_4年排放总量呈增加趋势,增长率为0.80万t/a,其中双季稻田的增加率略高于单季稻田;双季稻的CH_4排放量明显高于单季稻,耕作期的CH_4排放量明显高于休闲期;江西省11个设区市稻田甲烷年总排放量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增速最快的设区市为上饶市;在2018年,江西省稻田CH_4年排放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吉安市、宜春市和上饶市,总共占江西省排放总量的49.1%,而年排放低值区则分布在萍乡市、新余市和景德镇市;单位面积稻田甲烷排放量最高的地区为南昌市(10.89 t/km2),排放量较低的区域则位于九江市和赣州市。因此,江西省耕作期、双季稻的CH_4排放对稻田生态系统CH_4排放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1.
以江苏省为案例,应用江苏省1995—2009年化肥用量、农药消耗量、灌溉面积、农机燃料用量、农膜用量、耕地面积、农作物产量等数据,测算了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碳排放及碳足迹的变化动态,以及在各地市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15a来,江苏省农作物碳吸收总量和碳吸收强度呈"V"字形变化,变化范围分别为2933.6×104~3896.9×104t·a-1和6.04~7.71t·hm-2·a-1。农业投入碳排放呈逐渐上升趋势,由727.2×104t·a-1增长至882.7×104t·a-1,同时碳排放强度从1.43t·hm-2·a-1上升到1.88t·hm-2·a-1,增长了31.5%,化肥排放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呈现波动增长,变化在13.68×105~17.56×105hm·2a-1之间,占同期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27.0%~36.1%,碳生态盈余呈明显减少趋势,变化在36.99×105~32.22×105hm2·a-1之间。各地市之间碳足迹存在明显差异,空间分布格局为由北向南递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探索生态可持续的稻作模式,对比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和再生稻稻作模式的产量潜力和CH4排放特征,以此为选取绿色、生态经济可持续的稻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7—2018年依托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科研基地,设置了双季稻和再生稻2种模式,对比分析了产量潜力、稻田生育期间CH4排放动态和稻田生态系统CH4季节性累积排放规律以及评估了单位产量稻田CH4排放。【结果】 试验期间,从产量方面来看,双季稻早稻产量为7.37 t·hm -2,再生稻头季产量为8.84 t·hm -2,头季相比早稻增产19.95%。双季稻晚稻产量为6.82 t·hm -2,再生稻再生季产量为3.39 t·hm -2,再生季相比晚稻减产50.29%。综合两季,双季稻总产量为14.19 t·hm -2,再生稻总产量为12.22 t·hm -2;从生育期间CH4排放动态来看,双季稻在分蘖期和齐穗期左右排放较强峰值,再生稻除了在分蘖期和齐穗期有较强的排放以外,其在施用促芽肥时也出现了小峰值。但总体双季稻的排放范围(- 0.06—1.30 μmol·m -2·s -1)要高于再生稻的排放范围(- 0.01—0.70 μmol·m -2·s -1);从稻田CH4季节性累积排放来看,双季稻CH4累积排放要高于再生稻。再生稻头季累积排放范围在23.90—266.59kg·hm -2,再生季累积排放范围在0.00—46.14 kg·hm -2。双季稻早稻季节累积排放范围在为35.57—251.29kg·hm -2,晚稻季节累积排放范围在为10.74—321.59 kg·hm -2。双季稻CH4季节累积排放A-B(两叶一心至分蘖后期)段>B-C(分蘖后期至齐穗期)段>C-D(齐穗期至成熟期)段,且全生育期双季稻累积排放达922.35 kg·hm -2。再生稻CH4累积排放B-C段>A-B段>C-D段,且全生育期CH4累积排放为609.74 kg·hm -2,即相比对照双季稻,再生稻CH4累积排放降低了33.89%;最后通过评估单位产量CH4排放可知,早稻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69 kg·kg -1,头季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62 kg·kg -1,头季相比早稻减少了10.14%;晚稻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61 kg·kg -1,再生季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18 kg·kg -1,再生季相比晚稻降低了70.49%。综合两季,双季稻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65 kg·kg -1,再生稻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50 kg·kg -1,再生稻相比双季稻降低了23.08%。 【结论】 从单位产量下CH4排放角度来看,在长江中下游双季稻的主产区扩大种植再生稻是为良策。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与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江苏省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及未来碳排放趋势,利用排放因子法对江苏省2000—2019年农业碳排放进行估算,并运用STIRPAT模型对2020—2030年全省农业碳排放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江苏省2000—2019年的CO2排放当量(CO2e)整体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并在2005年达峰,估算为8 361.77万t,其中种植业、畜牧业则分别在2010年、2003年达峰,种植业排放量远高于畜牧业。农业CO2e排放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003年后排放强度逐年递减,到2019年已降至1.31 t·万元-1;在各碳源中,水稻种植是全省农业碳排放的最大排放源,而在主要畜禽中,猪养殖过程中造成的碳排放远高于其他畜禽;预计2020—2030年,伴随城镇化发展、农业人均GDP提高和农业碳排放强度的进一步降低,全省农业CO2e排放量仍将呈下降趋势,在减碳的同时可以兼顾农业经济高效发展。研究表明,江苏省农业已实现碳达峰,未来农业碳排放的持续降低将有利于加速全省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稻田水稻生长季N2O排放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土壤水分状况的不同,水稻生长季土壤N2O排放量明显不同于旱地作物。基于多元统计模型,通过多点代面的方法进行尺度扩展,并应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影响因素的变异程度,模拟了中国稻田水稻生长季的N2O排放情况。所模拟的378个点的水稻生长季N2O排放通量为6.0~74.3μgN.m-2.h-1,其均值接近于原始观测结果;378个点位的N2O排放通量空间分布不均,排放量较高的点位于北纬20°到30°之间;378个点中单季稻、稻-旱轮作中的水稻和双季稻的生长季N2O平均排放量分别占年总排放量的53%、34%和59%。多点代面的尺度扩展结果显示2008年中国稻田水稻生长季N2O排放量均值为22.48Gg,其95%的概率区间为20.5~24.8Gg;化肥氮的N2O排放系数为0.27%,与IPCC缺省值0.3%接近。用秩相关关系表征影响因子对中国稻田水稻生长季N2O排放量的不确定性的贡献,结果表明水分管理类型、有机肥类型、土壤属性、氮用量等对结果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山西省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采用排放因子法,基于种植业、畜牧业10类碳源,测算山西省2000—2020年农业碳排放量,并运用STIRPAT模型对2021—2030年全省农业碳排放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0—2020年山西省农业碳排放量总体呈先缓慢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农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年均降幅4.1%。种植业和畜牧业分别占农业碳排放总量的42.2%和57.8%。其中施用化肥是种植业碳排放最重要的来源,年均占比26.9%。牛、羊养殖是畜牧业碳排放最主要的两大来源,平均贡献率为28.4%、21.9%。山西省农业碳排放总量高值区多分布于晋北及晋南地区,低值区分布于中部地区,农业碳排放强度呈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基于STIRPAT模型对山西省2010—2020年农业碳排放估算结果的精确度较高,由此预测2021—2030年山西省农业碳排放量,结果显示其呈下降趋势,在基准情景、低碳情景1和低碳情景2中,到2030年农业碳排放量分别为277.2万、268.5万、252.3万t。研究表明,山西省农业已实现碳达峰,随着低碳措施的进一步强化,未来农业碳排放呈持...  相似文献   

16.
Pig and poultry production in China had experienced considerable changes from 1960 to 2010.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se changes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inventories(expressed as CO_2 equivalent) from these two sectors.The inventories included methane emissions from enteric fermentation,methane and nitrous oxide production from manure management.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these sources in 2010 in pig sector were17,62 and 21%,respectively,and that in poultry sector(including chicken,duck,goose and others) were 1,18 and 81%,respectively.Total CO_2 equivalent increased from 1960 to 2010 in both pig(11 582 to 55564 Gg yr~(-1)) and poultry(1 497 to14 873 Gg yr~(-1)) sectors.Within poultry sector,emissions from chicken,duck,goose and others accounted for 74,15,11 and 0.01%in 2010,respectively.However,during the last 50 years,these emissions continuously reduced when related to production of 1 kg of pork(8.01 to 1.14 kg kg~(-1)),poultry meat(1.19 to 0.37 kg kg~(-1)) and egg(0.47 to 0.33 kg kg~(-1)),which is mainly associated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all management systems.These results provide benchmark information for Chinese authorities to develop appropriate policies and mitigation strategies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pig and poultry se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