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理进行营养调控 缓解养殖水体富营养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指水体接纳过量的氮、磷等营养性物质,使藻类及其它水生生物异常繁殖,水体透明度和溶氧量下降,水质逐渐恶化,水生态系统和水功能受到阻碍和破坏。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需要具备3个条件:1)水体中氮、磷元素的含量过高;2)水体的流动性较差;3)温度条件适宜。养殖水体多是静水或半静水水体,而且温度适宜,水产动物的排泄物和残饵造成水体中氮、磷元素大量积累,很容易发生富营养化。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产养殖密度和投喂量的不断增加,水体中的N、P含量不断累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养殖池塘水质恶化日益严重,有的甚至发生“水华”现象,已成为制约渔业生产力和进一步提高渔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利用生物浮床治理池塘水体富营养化技术是一项应用于水产养殖业的全新技术。它是利用水生植物或改良后的陆生植物,以浮床作为载体,种植到富营养化水体中,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和吸附作用,消减富集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网箱养殖对水体的污染,在网箱内种植漂浮性水生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并设置试验网箱和对照网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网箱内的大薸及其附着物对养殖水体中氮、磷去除效果显著。养殖30 d内,大薸共去除氮201.26 g,去除磷71.53 g,附着物共去除氮5.91 g,去除磷3.01 g,附着物氮、磷去除分别占大薸氮、磷去除的2.94%和4.21%。试验网箱和传统网箱,氮的回收率分别为(41.27±1.28)%和(37.15±1.26)%,两组网箱间差异显著(P0.05);磷的回收率分别为(31.26±1.27)%和(27.87±1.13)%,差异显著(P0.05);氮的利用率分别为(26.32±2.32)%和(23.15±1.75)%,两组网箱间差异显著(P0.05);磷的利用率分别为(17.21±0.51)%和(14.63±0.43)%,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大薸及其附着物通过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可以降低网箱养殖对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氮磷比对小球藻吸收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沈颂东 《淡水渔业》2003,33(1):23-25
将小球藻 (Chlorellavulgaris)在添加了不同浓度的氮和磷的人工富营养化水体中进行培养 ,测定小球藻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和水体中氮和磷的剩余量。研究结果表明 :[N]/[P]比值在 14以下时 ,随着比值的升高 ,小球藻对氮的吸收能力逐步加强 ;[N]/[P]比值为 7~ 8时 ,小球藻对氮的吸收能力最强。 [N]/[P]比值 <4时小球藻吸收磷的能力有很大变化 ,呈不规则波浪形 ;[N]/[P]比值 >4时 ,对小球藻的吸收磷能力无太大影响。同时小球藻可将吸收的氮营养盐转化为叶绿素蛋白等细胞含氮物质 ,在人工富营养化污水中培养 96h后 ,藻体叶绿素总量为 10 13;而对照组的叶绿素含量仅为 8 6 0  相似文献   

5.
对胶州湾湿地海域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养殖区水环境进行了现场调查和研究,对紫菜生长吸收N、P营养盐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紫菜对富营养化海水的生物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条斑紫菜养殖对胶州湾湿地海水中过剩的营养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养殖区氮、磷营养盐和有机碳含量以及水质营养指数均低于周边对照区。实验条件下,紫菜生长吸收N、P营养盐和降低海水富营养化程度的效果显著。各实验周期水体中的无机氮含量下降幅度为17.15%~21.26%,活性磷酸盐含量下降幅度为55.73%~61.12%,表明紫菜叶状体生长对磷的吸收量明显高于对氮的吸收量。另外,各换水周期实验海水的营养指数值由2.211~2.592降至0.749~0.873,降低幅度为63.32%~69.39%,海水富营养化等级由"中度富营养"降至"贫营养"。根据胶州湾湿地海域的环境条件,通过大规模栽培大型海藻,可大量去除海水中的N、P、C等生源要素,有效降低海水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氮磷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研究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以5种水生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包括金边石菖蒲(Phnom penh acorus tatarinowii)、香菇草(Hydrocotyle vulgaris)、穗状狐尾藻(Myrtophllum spicatum)、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在人工气候室中,利用水培法,研究了其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可以作为净水植物,其中金边石菖蒲和香菇草的去氮效果较好,金鱼藻、穗状狐尾藻和香菇草对磷的去除效果非常好;经过七周的试验后,试验水生植物金边石菖蒲、香菇草、穗状狐尾藻、金鱼藻和眼子菜对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6.22 %、91.13 %、79.69 %、83.17 %和65.51 %,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7.94 %、92.09 %、92.61 %、95.20 %和85.87 %;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磷的去除效果比氮好,速度也比较快。因此,可以把这几种水生植物作为人工湿地的首选植物。为人工湿地植物选择和降低污水水体营养盐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沈颂东 《淡水渔业》2003,33(1):23-25
将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在添加了不同浓度的氮和磷的人工富营养化水体中进行培养,测定小球藻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和水体中氮和磷的剩余量.研究结果表明:[N]/[P]比值在14以下时,随着比值的升高,小球藻对氮的吸收能力逐步加强;[N]/[P]比值为7~8时,小球藻对氮的吸收能力最强.[N]/[P]比值<4时小球藻吸收磷的能力有很大变化,呈不规则波浪形;[N]/[P]比值>4时,对小球藻的吸收磷能力无太大影响.同时小球藻可将吸收的氮营养盐转化为叶绿素蛋白等细胞含氮物质,在人工富营养化污水中培养96h后,藻体叶绿素总量为10.13;而对照组的叶绿素含量仅为8.60.  相似文献   

8.
生态浮岛植物在富营养化养殖水体中去磷途径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修复富营养化养殖水体过程中磷(P)的去除途径主要包括植物吸收、植物根系吸附、底泥吸附和还原状态下的磷挥发。为了深入探讨植物修复去磷机理,阐明植物修复富营养化养殖水体过程中磷的去向问题,分别以夏秋季(高温)和冬春季(低温)的高效除磷植物大漂和冬牧70组成的生态浮岛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模拟条件下的富营养养殖水体生态修复系统,研究不同温度季节下生态浮岛植物在富营养养殖水体中各去磷途径对水体总磷(TP)去除量的贡献率大小。结果表明:经过20 d处理后,生态浮岛植物大漂和冬牧70对富营养化养殖水体中总磷的去除效率都较高 ,均达50%以上;在生态浮岛植物修复富营养养殖水体过程中最主要的磷去除途径都为植物吸收作用和底泥吸附作用,分别占水体中总磷去除量的23%~58%和27%~51%;其次是植物根系吸附作用,占水体中总磷去除量的13%~28%;贡献率最低的是还原状态下的磷挥发,一般低于1.5%,几乎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9.
不同覆盖率的生态浮床对池塘氮、磷的去除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养鱼池塘设置生态浮床培育空心菜,对比分析生态浮床不同覆盖率对水体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设置生态浮床系统池塘与对照池塘之间氮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生态浮床系统覆盖率在10%、20%、30%的设置下,对水体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3.6%、62.4%、68.9%,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62.8%、74.1%、78.7%,三种浮床处理对水体氮、磷去除差异显著(P0.05)。生态浮床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是池塘养殖生物与无土栽培植物在生态位上实现互利共生,该系统可作为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生态防控的措施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但随之带来的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和残饵等已成为养殖海域的重要污染源,是导致养殖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富营养化海水可引发赤潮和养殖动物病害,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海带、羊栖菜等大型海藻在生长过程中可大量吸收C、N、P等营养素,释放氧气,被广泛应用于鱼、虾和贝类等的综合养殖系统中,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增进食品安全和对污染水体进行生物修复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以黄菖蒲、菖蒲和溪荪鸢尾3种常见水生植物为材料,通过室内水培试验研究了对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的去除能力。根据浑河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设置了2种处理:W0处理(低浓度)总氮15 mg/L、氨氮7.5 mg/L,W1处理(高浓度)总氮60 mg/L、氨氮30 mg/L。结果表明:3种植物对总氮氨氮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高低浓度组中,黄菖蒲、菖蒲和溪荪鸢尾总氮去除率分别为71.17%、95.03%,46.69%、78.31%和51.98%、80.34%;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3.33%、69.37%,58.61%、97.33%和73.03%、84.00%。在低浓度处理中,总氮去除效果为黄菖蒲溪荪鸢尾菖蒲,氨氮去除效果为菖蒲溪荪鸢尾黄菖蒲;在高浓度处理中,总氮和氨氮去除效果均为黄菖蒲溪荪鸢尾菖蒲。黄菖蒲较适用于氮污染形式主要为氨氮且浓度较高的富营养化水体,菖蒲适用于低浓度富营养水体中的氨氮去除。浑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中氨氮浓度较高,应优先选择黄菖蒲。3种水生植物都是在前2周就已经发挥了较大的去除作用,在后2周内去除效果并不明显。黄菖蒲和溪荪鸢尾2种植物的营养去除增效均在第17~23天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2.
重庆大洪湖氮、磷周年变动与浮游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2008年3月到2009年1月,对大洪湖上、中、下游3个点的浮游生物和氮、磷进行了两月一次的监测。水质检测数据显示:大洪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主要富营养化物质是氮;氮的富营养化评价指数冬季高于夏季;始终徘徊于Ⅳ类与Ⅴ类水之间;网箱养鱼产生的沉积物对大洪湖下游水体中的磷含量仍有较大的贡献,分别占下游水体总磷量的87.2%(夏季)和62.5%(冬季);大洪湖的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主要来源于上游水源;目前,大洪湖实施的生态渔业具有一定的生态环保功能。大洪湖的水体自净作用使水体中的总氮下降了27.9-59.2%,总磷下降了10.0-56.9%;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也有所提高。 关建词:大洪湖,生物多样性指数,富营养化评价指数。  相似文献   

13.
以紫叶酢浆草(Oxalis triangularis)、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和大漂(Pistia stratiotes)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其生长状况及对3种不同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分析了3种水生植物对水体中总磷、总氮和氨氮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3种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可以正常生长。大漂对3种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的总磷吸收率分别为93.58%、97.72%和96.65%,紫叶酢浆草为89.57%、83.76%和86.54%,凤眼莲为90.11%、85.07%和91.46  相似文献   

14.
菱角对农村富营养化水体营养盐吸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浮叶植物对农村富营养化废水中营养盐的去除效果,选定华龙村4个典型水塘,以人工种植菱角(Trapa bispinosa)为试验对象,研究菱角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TN)、硝态氮(NO_3~--N)、氨态氮(NH_4~+-N)、总磷(TP)及化学需氧量(CODCr)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经过75 d的试验研究,试验区水塘的TN、NH_4~+-N和NO_3~--N的浓度分别从55 mg/L、25 mg/L和3 mg/L降至13 mg/L、4.3 mg/L和2.1 mg/L,去除效率分别为62.3%、74.5%和23.5%;TP及CODCr的浓度从3.3 mg/L和120 mg/L分别降至1.45 mg/L和52.5 mg/L,去除效率为56.9%和56.3%;对照区水塘各营养元素去除率较低。菱角对农村废水中的N、P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对重度富营养化水体,水生植物优先吸收NH_4~+-N,对TN的去除影响较大;NO_3~--N的去除主要依靠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TP的吸收需要更长的时间。菱角对重度富营养化农村废水营养盐的去除具有重要意义,且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本研究为应用水生植物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的营养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养殖水体是水产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水体理化因子的变化直接影响水体中的生物化学过程,进而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存活~([1])。水生植物对养殖水环境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水生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净化是水体中氮磷的主要去除途径。水蕹菜(Ipomoea aquatica)能够有效去除凡纳滨对虾池塘亚硝酸盐氮的含量~([2]),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总氮、总磷  相似文献   

16.
在水产养殖中,氨氮(NH4+- N)和亚硝酸盐氮(NO2-- N)是危害水产动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为评估小球藻在调控水体NH4+- N和NO2-- N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普通小球藻为研究对象,首先确定了小球藻去除水体中NH4+- N和NO2-- N的适宜条件,其次探究了小球藻作用下水体中NH4+- N和NO2-- N的变化规律,最后解析了小球藻去除水体NO2-- N的途径。结果显示: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小球藻具有极佳的氮盐去除效果,在18000 Lux时对NH4+- N去除率最高(96.23 %),在9000 Lux时对NO2-- N去除率最高(99.19 %);小球藻去除氮盐顺序为NH4+- N>NO3-- N>NO2-- N;初始藻密度在2.5×105 cells/mL时对NH4+- N、NO2-- N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4.92 %、99.05 %。NH4+- N下降阶段小球藻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显著低于NO2-- N下降阶段,表明该还原酶对小球藻去除NO2-- N的关键作用。综上,普通小球藻能显著降低水体NH4+- N与NO2-- N含量,NO2-- N由藻细胞内亚硝酸盐还原酶还原成NH4+- N进而被同化吸收。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唐山市陡河水库由于陡河电厂温排水、水体更新较慢、生活污水和牲畜粪尿的排放等原因造成水体中营养物质氮、磷含量的增加,产生富营养化现象。只有采取生态修复手段,完善管理体制,控制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入,并适度放养滤食性鱼类,实施水资源优化调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集约式工业化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大规模高密度的养殖水体含有大量粪便和残饵,造成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持续增高,加上长期的外源负荷造成污染物在水体中大量积累,容易引起严重的内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有许多不良副作用,涉及经济成本等问题。水体一旦形成富营养化就很难彻底恢复。在有效控制外源性污染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发展加大了人工饵料的需求量,大量残饵、渔用肥料、养殖动物粪便等排泄物和生物残骸等所含的营养物质氮、磷以及悬浮物和耗氧有机物等直接进入水体,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直接污染源。研究表明,人工配合饵料每生产1kg鱼约有800g有机物、70g氮和14g磷通过各种形式进入水体,为富营养化提供了便利。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子,因此减少水体中磷含量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举措。生物修复技术以其低投资、高效益、没有二次污染的特点,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而微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分解者,其对环境中污染物的代谢作用是生物修复的技术基础。本文以微生物修复为基础,采用不同的方法,研究了聚磷菌群处理水产养殖水体磷污染的效果,为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明对虾精养池塘氮、磷和碳收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化学收支的研究可以说明进入池塘生态系统各营养物质的归宿,文章应用营养盐收支法分析了池塘生态系统的物质流通。结果表明,对虾生产利用营养盐所占比例依次为氮(N),27.40%;磷(P),20.69%;碳(C),17.32%。在营养盐支出中,P的沉积作用明显,占总支出的52.04%;N在水体的悬浮和溶解较多,占61.06%;C在养殖系统的呼吸作用消耗最大,占40.86%。在封闭式池塘系统中,对虾养殖中营养盐的低利用效率为系统环境中营养盐积累的直接原因,除C通过呼吸作用得到有效释放外,大部分N、P污染元素滞留或沉积在池塘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