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选取前2胎产仔数相近、体况一致的新西兰白兔妊娠母兔48只,随机分成3组,探讨木瓜粉对母兔繁殖性能、泌乳量及血清激素等指标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木瓜粉。妊娠18天时试验开始至仔兔30日龄断奶时结束,为期42天。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兔初生窝重、21天窝重、断奶窝重显著提高(P〈0.05),产仔数、活仔数、断奶数等差异不显著(P〉0.05).两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木瓜粉显著提高母兔7、14、21天的泌乳量(P〈0.05),提高21天血清E2、PRL水平(P〈0.05)。结果表明添加木瓜粉可提高母兔的繁殖性能和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用64头25日龄杜×(大×长)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A、B、C为试验组,分别用猪肠膜蛋白粉(DPS)、大豆浓缩蛋白(SPC)、喷雾干燥猪血浆蛋白粉(SDPP)部分取代基础饲粮的鱼粉;D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玉米-豆粕-鱼粉)。试验从仔猪25日龄断奶开始,70日龄结束。结果显示:试验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B组比对照组高13.18%(P〈0.05);A组、C组分别比对照组高11.53%(P〈0.05)、4.43%(P〈0.05);B组和A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C组,分别高8.38%(P〈0.05)、6.80%(P〈0.05)。B组日采食量比对照组高4.82%(P〈0.05),A组、C组与对照组相比,日采食量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A组、B组与对照组相比,料肉比有降低的趋势(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大豆浓缩蛋白、猪肠膜蛋白粉、猪血浆蛋白粉对早期(25日龄)断奶仔猪的饲喂效果均优于鱼粉,且大豆浓缩蛋白、猪肠膜蛋白粉对仔猪日增重的改善幅度大于喷雾干燥猪血浆蛋白粉(P〈0.05)。  相似文献   

3.
4种教槽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和皮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取160头体重7.02.4±0.505kg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分别饲喂粉料^组、扮料B组、颗粒料C组和粉料D组。结果表明:断奶后10d试验期内,扮料A组仔猪采食量和日增重均显著高于粉料B组和颗柱料C组(P〈0.05),与粉料D组差异不显著(P〉0.05);粉料B组和颗粒料C组采食量.日增重均差异显著(P〈0.05)。粉料A组仔猪料肉比与扮料B组和颗粒料C组差异均显著(P〈0.0,5),与粉料D组相比,粉料A组料肉比降低4.76%。腹泻率和腹泻指数粉料A组和粉料D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粉料B组和颗拉料C组间差异显著(P〈0.05)。除颗粒料C组皮毛指数与各组存在显著差异外(P〈0.05),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粉料A和粉料D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降低仔猪腹泻率、生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通过A、B、C、D4种方法对仔猪黄、白痢进行预防,结果表明:B、C、D3组比A组发病率分别减少51.73、61.33和64.81个百分点,死亡率分别降低8.91、14.13和18.26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B组仔猪平均断奶重高于A组10.69%,差异显著(P〈0.05);C、D两组仔猪平均断奶重分别高于A组20.68%、21.24%,差异极显著(P〈0.01);C、D两组的发病率均极显著地低于B组(P〈0.01),C组死亡率比B组减少5.22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D组死亡率比B组减少9.35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C、D两组仔猪平均断奶重高于B组9.02%、9.53%,差异均显著(P〈0.05);D组的发病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D组仔猪平均断奶重高于C组0.47%,但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预防和治疗费用B、C、D3组分别比A组低1.04、0.71、0.64元/头,其中以B组费用最低,仅为0.09元/头。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取胎次相近(2~3胎)和分娩日龄相差7d左右的长×大二元母猪24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各处理组哺乳仔猪从5日龄开始补料,分别饲喂A、B、C和D4种教槽料。结果表明:母猪从分娩到断奶期间总采食量个体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1~4d和4~21d.仔猪日增重和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4~28d和全程(1+28d)仔猪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21~28d生长阶段,B组仔猪采食量和日增重均显著高于A、C和D组(P〈0.05):B组公猪日增重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母猪日增重显著高于A、C和D组(P〈0.05);负增重比例,B组较其他3组最低。仔猪在各阶段腹泻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断奶后7d.B和C组腹泻仔猪与D和A组差异显著(P〈0.05)。B和C组的仔猪皮毛光滑程度高于A和D组。以上结果表明B组教槽料对仔猪生产性能和减少腹泻情况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以断奶仔猪为试验对象,探讨海滨锦葵块根粉和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和免疫的影响。64头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I、Ⅱ、Ⅲ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添加0.02%复合酶制剂、0.50%和1.00%海滨锦葵块根粉。试验期28d。结果表明,酶制荆和海滨锦葵块根粉对断奶仔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酶制剂和海滨锦葵块根粉对断奶仔猪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有降低血清中TNF-Ⅱ含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酶制剂可以显著降低IL-6含量(P〈0.05),海滨锦葵块根粉也降低了IL6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酶制剂组、0.50%和1.00%的海滨锦葵块根粉组的猪瘟疫苗抗体效价分别提高了15.27%(P〉0.05)、18.18%(P〉0.05)和5I.64%(P〈0.05)。结果提示,酶制剂与海滨锦葵块根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有提高趋势,同时也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7.
选用一日龄健康樱桃谷肉鸭新生雏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肉鸭,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A组饲喂基础日粮,B、C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2%、0.4%的双乙酸钠。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双乙酸钠对提高肉鸭日增重、胸肌率、腿肌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肉鸭的饲料转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肉鸭的成活率、屠宰率和皮脂率无显著影响(P〉0.05)。B组日增重比A组提高了8.65%(P〈0.05),比C组提高了5_45%(P〉0.05);B组料重比较A组降低了11.52%(P〈0.01),较C组降低了3.29%(P〉0.05):B组的成活率与A组、C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B组每只肉鸭分别比A、C组多盈利1.04、1.06元。  相似文献   

8.
选择18头(公母各半)10日龄的荷斯坦奶犊牛按性别、体重分为二组,每组6头犊牛(公母各半),分别饲喂由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的代乳粉(A组)、牛奶(B组)和某知名厂家生产的代乳粉(C组),以探讨用利用植物蛋白开发犊牛代乳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试验前期,各组犊牛的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在47-52天。A组与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与B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B组的日增重比A、C组分别多34.5g和27.9g;在53-58天,B组与A组间差异显著(P〈0.05),B组比A组多39.5g,而C组与其它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期内,无犊牛腹泻;效益分析发现每头犊牛用植物蛋白开发的代乳粉饲喂可分别比用牛奶和商品代乳粉饲喂节省154.8元和36元。  相似文献   

9.
黄腐酸锌对泌乳奶牛产奶性能和乳成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0头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为2组,组间产奶量、体重、胎次差异不显著。对照组饲喂普通预混料日粮,试验纽饲喂添加黄腐酸锌预混料日粮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黄腐酸锌能够提高泌乳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及乳糖含量(P〉0.05),显著降低奶牛的体细胞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0.
选用高原瘦肉型母系猪白系哺乳仔猪25窝261头,随机按窝分为两组。试验组13窝139头仔猪2日龄,采用深部肌肉注射的方法,头均补给右旋糖苷铁1ml(含铁100mg),对照组12窝122头不注射,在相同条件下哺乳至35日龄断奶。结果表明,试验组窝均成活8.6头,比对照组(7.8头)多0.8头,差异显著(P〈0.05);断奶个体重分别为7.2kg和7.0kg差异不显著(P〉0.05);窝均收入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13.3%,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特克赛羊杂交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产肉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进特克赛公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进行杂交改良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特克赛×甘细F1平均妊娠期比对照组相差2~3 d,产羔率、繁殖率和繁殖成活率分别高2、6、4个百分点,羔羊成活率低2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双羔率为120%;特克赛×甘细F1的初生重、断奶重比对照组分别高16.6%和24%,差异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0.10 kg,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前活重和胴体重比对照组分别高4.58 kg和3.66 kg,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提高了5.75个百分点(P0.05)。  相似文献   

12.
旨在评价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及培育成本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新生犊牛45头,随机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试验1组饲喂A品牌代乳粉,试验2组饲喂B品牌代乳粉,对照组饲喂牛场产鲜牛奶;测定各组实验犊牛的出生体重、1月龄体重和50日龄断奶体重;计算并比较各组犊牛培育成本。结果表明,各组犊牛的出生体重和1日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犊牛的50日龄断奶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5.12、2.86 kg,且试验1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0.14、0.07 kg,且试验1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与试验2组平均每头犊牛分别比对照组节约饲养成本198.8、222.0元。综上提示,使用代乳粉能够促进犊牛生长,降低犊牛的培育成本,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强普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44头(28±1)日龄平均质量为(8.30±0.14) kg的杜×长×大断奶仔猪,按照单因素完全随机化原则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试验设1个空白对照组和3个复方中草药“强普素”添加组,添加量分别为0.05%、0.1%、0.2%.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1%和0.2%复方中草药“强普素”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IgG及补体C3、C4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日粮中添加0.05%复方中草药“强普素”组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IgG、补体C3及C4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复方中草药“强普素”具有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以0.1%添加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紫花苜蓿对杜长大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紫花苜蓿鲜草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选择体重60 kg左右健康的杜长大生长肥育猪60头,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不饲喂紫花苜蓿鲜草,3个试验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10%、15%、20%紫花苜蓿鲜草。结果表明,试验各组间的均增重和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随着紫花苜蓿鲜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20%紫花苜蓿组显著高于10%紫花苜蓿组(P<0.05);每千克增重所需饲料成本,10%、15%、20%紫花苜蓿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3.43%、12.21%、14.24%。干物质消化率随着紫花苜蓿鲜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20%紫花苜蓿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粗蛋白质消化率随着紫花苜蓿鲜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对照组最高,极显著高于3个试验组(P<0.01);粗纤维消化率随着紫花苜蓿鲜草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以20%紫花苜蓿组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紫花苜蓿组(P<0.01)。血清总蛋白、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尿素氮,对照组与10%紫花苜蓿组、20%紫花苜蓿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15%紫花苜蓿组(P<0.05);3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率、皮率、骨率、3点平均背膘厚、6~7肋背膘厚、眼肌面积、皮厚、胴体斜长、胴体直长及前、中、后躯占胴体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瘦肉率,3个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肥肉率,3个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小肠长和小肠重、大肠长和大肠重、肾重、心重、肺重、膀胱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胃重,3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0%紫花苜蓿组、20%紫花苜蓿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重,3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肉色、大理石纹、熟肉率、失水率、滴水损失及pH1、pH2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背最长肌粗蛋白质,3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0%紫花苜蓿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脂肪、水分、干物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生长肥育猪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紫花苜蓿鲜草促进了生长肥育猪增重、降低了饲料成本,对血液理化指标无不良影响,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背膘厚、提高了瘦肉率,改善了胴体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紫花苜蓿鲜草适宜添加比例为15%。  相似文献   

15.
一种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断奶仔猪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同一保育舍的87头断奶仔猪进行饲养试验及血液采集和免疫指标测定。87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中药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的中草药添加剂。结果表明,血清免疫球蛋白:1个阶段(30 d)后,在IgM、IgA水平上,中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IgG水平上,中药组比对照组提高11.38%(P0.05)。2个阶段(60d)后,在IgM水平上,中药组比对照组提高12.46%(P0.05),在IgG、IgA水平上,中药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1.69%和21.33%(P0.01);淋巴细胞转化率:2个阶段后,中药组比对照组提高了15.79%(P0.05);猪瘟抗体水平和猪伪狂犬抗体水平:1个阶段后,中药组合格率比对照组都提高20%,阻断率(PI)分别改善3.86%(P0.05)和11.94%(P0.05)。2个阶段后,中药组合格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0%和30%,阻断率分别改善28.02%和24.83%(P0.01)。通过本试验初步判断:该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机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对红河州某猪场长大母猪311窝、PIC母猪138窝及当地农村饲养混血母猪753窝的繁殖性状进行测定,探讨品种、胎次和分娩季节对母猪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因素对母猪产仔性能有显著影响,长大母猪和混血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8 d校正断奶窝重均极显著高于PIC母猪(P〈0.01),长大母猪和混血母猪间除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和28 d校正断奶成活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外,其它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胎次因素对母猪产仔性能产生显著影响,经产母猪显著高于初产母猪(P〈0.05),长大、PIC母猪2~8胎、混血母猪3胎以上产仔性能较好,其中长大、PIC母猪以第4胎最佳。分娩季节对PIC、混血母猪的繁殖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长大母猪的产活仔数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三丁酸甘油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三丁酸甘油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用96头健康、平均体重为(7.93±0.04) kg的长大二元杂种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6栏,每栏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三丁酸甘油酯组饲喂基础饲粮+0.20%三丁酸甘油酯。预试期3 d,正试期21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三丁酸甘油酯组仔猪日采食量提高7.02%(P〉0.05),日增重提高11.79%(P〈0.05),料重比降低4.14%(P〉0.05),腹泻率和发病率分别降低66.67%(P〈0.01)和22.22%(P〈0.05)。饲粮粗蛋白质、粗脂肪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6.56%(P〈0.05)、12.38%(P〈0.05)和4.09%(P〈0.05)。说明饲粮中添加0.20%三丁酸甘油酯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饲粮养分消化率。  相似文献   

18.
观察加味二术散对断奶仔猪血液流变学和腹泻率的影响,为防治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将75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加味二术散高(5‰剂量组)、中(3‰剂量组)、低(2‰剂量组)剂量组、对照组和抗生素组。观察1周内各组仔猪腹泻率。于试验第7天,采集各组仔猪的血液,并测定其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加味二术散对仔猪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变形指数改善作用不明显(P〉0.05),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高、中剂量加味二术散对断奶仔猪均具有不同程度改善以上指标的作用。各组红细胞压积差异不显著(P〉0.05)。抗生素组仔猪的红细胞聚集性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其他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仔猪的腹泻率与对照组相比都降低,加味二术散高、中剂量组和抗生素组的腹泻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二术加味改善血液流变学且可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择离乳恢复期及冬毛生长期经产美国短毛黑母貂40只,随机分成A、B、C、D 4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2%、0.4%和0.6%蛋氨酸的4种试验饲粮,以探讨不同水平蛋氨酸对埋植褪黑激素水貂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蛋氨酸后4组水貂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能量的消化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C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A、D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增重、体长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C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B、D组(P0.05),A、B、D组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C、D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A组(P0.05);B、C、D组总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各组甘油三酯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B组总蛋白含量明显高于A、D两组(P0.05);C、D组总蛋白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C组与B、D组总蛋白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此日粮基础上,综合各项指标可得出,埋植褪黑激素后恢复期和冬毛生长期经产母水貂日粮中蛋氨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