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奶牛卧倒不起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瘫痪、不能站立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奶牛卧倒不起综合征有以下3种情况产后瘫痪病牛在首次静脉注射疗法后(已补钙)10分钟内不能站立者;指产后瘫痪病牛在第2次用钙制剂治疗后24小时不能站立者;指奶牛分娩后,  相似文献   

2.
奶牛“卧倒不起”综合征的病因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卧倒不起”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 ,多发生于高产或分娩前后的奶牛。临床以瘫痪、不能起立为主要特征。本文主要阐述了该病的主要病因 ,分析其相应的发病机理 ,提出了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母牛卧倒不起综合征又称母牛爬行综合征。本病是指母牛分娩前后以不明原因而突发起立困难或站不起来为主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本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以夏季与初春较为多发。一、病因1.在妊娠母牛分娩、难产和产后瘫痪(乳热)以及某些神经、肌肉、韧带、骨骼和关节等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序言: 母牛卧倒不起,只能看成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综合症,而决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必须从病因上进行分析研究。临床上表现爬不起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生产瘫痪,但有相当一部分病例显然不是生产瘫痪,且在母牛分娩前后由于代谢扰乱而呈现卧倒不起综合症的不只是生产瘫痪。对高产奶牛特别应注意非典型生产瘫痪或代谢性瘫痪复合症,  相似文献   

5.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疾病的发生也在逐渐上升,尤其是奶牛"卧地不起"综合征."卧地不起综合症"不是病名,而是一个症候群.奶牛"卧地不起"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发生于高产或分娩前后的奶牛.临床特点;瘫痪、不能起立,后肢肿胀,僵硬,头颈呈"S"状弯曲,精神沉郁,体温偏低,心跳加快等这样卧地不起将必然成为危害我区奶牛业发展的一大疾病.本文通过卧地不起病例的病因、提出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奶牛卧倒不起”是某些疾病经过中伴随的体征,统称“奶牛卧倒不起”综合征,其共同临床表现为奶牛卧倒不起。“奶牛卧倒不起”综合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应引起奶牛养殖场(户)的重视。笔者根据多年来奶牛技术服务经验,将“奶牛卧倒不起”综合征的类型、诊断与治疗总结于下,供奶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肖定汉   《动物保健》2006,(8):28-28
母牛卧倒不起综合征又称母牛爬行综合征。本病是指母牛分娩前后以不明原因而突发起立困难或站不起来为主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本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以夏季与初春较为多发。  相似文献   

8.
母牛卧倒不起综合征又称母牛爬行综合征.本病是指母牛分娩前后以不明原因而突发起立困难或站不起来为主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本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以夏季与初春较为多发.  相似文献   

9.
奶牛产后卧倒不起综合征又称奶牛爬行综合征,产后奶牛经常发生。常由于奶牛分娩后血钙过低,分娩损伤造成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本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以夏季与初春较为多发。临床特征是奶牛产后长期卧地不起,对钙制剂治疗基本无效,但知觉、意识尚存,食欲、反刍正常。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卧倒不起综合征又称奶牛爬行综合征,产后奶牛经常发生。常由于奶牛分娩后血钙过少,分娩损伤造成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本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以夏季与初春较为多发。临床特征是奶牛产后长期卧地不起,对钙制剂治疗基本无效,但知觉、意识尚存,食欲、反刍正常。  相似文献   

11.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疾病的发生也在逐渐上升,尤其是奶牛卧地不起综合征。卧地不起综合征不是病名,而是一个症候群。奶牛卧地不起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发生于高产或分娩前后的奶牛。奶牛分娩后血液中的血钙、血磷、血钾、血镁任何一种元素过低都会引起奶牛卧地不起,其中血钙含量低是主要原因。在损伤性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过大、产道开张不完全、粗暴助产等引起肌肉损伤,常见臀中肌、髋关节周围组织、闭锁肌等这些肌肉在分娩过程中最易损伤。临床特点:瘫痪、不能起立,后肢肿胀,僵硬,头颈呈"S"状弯曲,精神沉郁,体温偏低,心跳加快等这样卧地不起将必然成为危害我区奶牛业发展的一大疾病。本文通过卧地不起病例的病因、症状、病变的综合调查,分析了发病原因,提出了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奶牛生产后卧倒不起综合症是产后奶牛经常发生。常由于奶牛分娩后血钙过低、分娩损伤造成肢体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产后受潮湿影响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本病  相似文献   

13.
奶牛卧地不起综合症是指奶牛临近分娩或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以卧地不起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它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一个症候群。最常发生于产犊后2~3d的高产母牛,发生率约2%-12%,但此病导致的死亡率和淘汰率约占发病奶牛总数的60%~70%。临床上遇到的奶牛卧倒不起综合症,按生产瘫痪进行治疗后多可痊愈,但有相当一部分病例用药后,精神状态虽有所改善,但仍然不能站立。奶牛分娩前后由于胎儿生长迅速,对营养需求较高,而此时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体内矿物质代谢障碍,尤其是低钙血症、低磷血症、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和低糖血症等与该综合症有密切的关系。笔者对41例卧地不起综合症的奶牛采用血液生化分析仪进行诊断时发现有34例是由于代谢性因素所导致的,约占奶牛总数的82.93%。其中单纯低血钙症11例,  相似文献   

14.
奶牛卧倒不起综合征多发于高产奶牛生产前后,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症候群。本文从发病特点、发病原因和诊断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该病的报道。分析认为,该病重在预防和病牛的及时治疗与护理。  相似文献   

15.
母牛爬卧不起综合征是泌乳母牛临近分娩或分娩后发生的1种以“倒地不起”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常发生于低钙血性产后瘫痪之后。典型症状是病牛多在分娩后72 h内趴卧不起,经2~3次钙剂治疗后仍不能站立。常发生在产犊后的高产乳牛,此病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导致奶牛的死亡率和淘汰率却相当高。笔者在多年临床诊疗中,接诊此病32例,治愈24例,治愈率75%。本文从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体会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正>奶牛卧地不起综合征又称爬行奶牛综合征,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广义的认为,凡经过一两次钙制剂治疗无反应或反应不完全的倒地不起奶牛都可归属于这一范畴内。这一概念似乎把生产瘫痪排除在外,但应注意到生产瘫痪的原因不是单纯由于缺钙或有并发症时,用钙剂治疗可能无效。  相似文献   

17.
“母牛卧倒不起“综合征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该病病因复杂,始终是养牛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作者通过分析病因,总结临床症状,提出某些治疗方法,意在为广大兽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1病因分析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其临床症状以四肢瘫痪、卧地不起、知觉消失、头颈转向一侧为特征。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第3~6胎的高产奶牛,在产后3天内多发,少数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前数小时发病,初产母牛则几乎不发生此病。一般认为引起生产瘫痪的直接原因是分娩前后血钙浓  相似文献   

19.
<正>1病因分析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其临床症状以四肢瘫痪、卧地不起、知觉消失、头颈转向一侧为特征。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第3~6胎的高产奶牛,在产后3天内多发,少数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前数小时发病,初产母牛则几乎不发生此病。一般认为引起生产瘫痪的直接原因是分娩前后血钙浓度急剧降低而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0.
高产奶牛饲料报酬要求高,而当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导致一些母牛营养代谢障碍而引起卧倒不起的病例,发病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本文通过对母牛“卧倒不起”综合症不同病因的对症治疗的记述,对于治疗该类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