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位试验15年黄潮土速效磷养分消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肥力定位试验15年的结果显示:对照和N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随年限逐渐降低;NP和NPK处理土壤速效磷无明显增长;配施有机肥后,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各处理的增长趋势基本相似,即前6年增长速度较快,第7年后增速减缓,与年限呈曲线相关,表明土壤速效磷具有极值稳定性。有机无机配合是提高黄潮土速效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低丘新垦耕地基础肥力低下,如何提升土壤有机质是其培肥的核心。为了解低丘新垦耕地土壤有机质的积累特点,通过系列模拟试验,探讨了土壤性状、有机物料类别、施石灰和水分管理等对施入低丘新垦耕地土壤中有机物料分解特点及其腐殖化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丘新垦耕地中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随土壤初始有机碳含量、pH值的增加而下降,黏质土壤的腐殖化系数高于壤质土壤。新垦耕地土壤中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高于周边多年培肥的熟土。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与土壤初始微生物生物量碳呈负相关。在新垦耕地中施用石灰石粉可促进土壤中有机物料的分解,降低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缺水和过多水条件下有机物料在土壤中的腐殖化系数均高于正常水分条件下。有机物料来源可明显影响其在低丘新垦耕地土壤中的腐殖化系数:堆肥大于秸秆、绿肥;作物地下部分高于地上部分。施用生物质炭虽然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但单施生物质炭不利于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在新垦耕地上生物质炭应与其他有机物料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3.
有机物料培肥对风沙土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的试验设计 ,3年间对风沙土进行秸秆等有机物料培肥 ,研究其几个主要肥力 (有机质、全氮肥、全磷 )的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的有机物料培肥都能提高风沙土的肥力 ,但不同的有机物料对风沙土肥力贡献不同 ,其中以处理 (低量秸秆 +泥炭全肥 +泥炭 )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1980年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黄潮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M)和有机无机配施(MN、MNP、MNPK)均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长期施用无机肥(N、NP、NPK)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而土壤过氧化氢酶仅NPK处理显著提高;说明有机无机配施更有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以MNPK处理最为显著。长期施肥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间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性正相关。综合考虑,长期有机无机配施是促进黄潮土土壤良性循环、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施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果园肥力状况,设置不同有机物输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为保持葡萄果园肥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调查与大田试验相结合,设置不同的有机物料和用量水平,室外和室内测定土壤和植株相关指标.[结果]果园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有机肥投入直接相关,其中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生物质炭相比较农家肥羊粪对于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作用突出,在提高果树单产方面优势明显,但施入农家肥羊粪有利于提高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碳含量.[结论]果园土壤添加生物质炭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并提高作物产量,可以作为保持果园肥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外源有机碳投入是调控红壤团聚体钾素含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于2021年3月选取红壤0~20 cm和20~4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代表高肥力和低肥力进行培养试验,分别设置不施钾肥(K0)、等钾投入量的水稻秸秆钾(RSK)、玉米秸秆钾(MSK)、鸭粪钾(DMK)和猪粪钾(PMK)5个处理,探究等钾条件下不同有机物料对红壤团聚体钾素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有机物料的钾肥投入显著提升>2 mm团聚体组分的比例。不同外源钾肥类型显著影响高低肥力土壤团聚体组分交换性钾含量,其含量由高至低为PMK>DSK>MSK>RSK处理,其中PMK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高肥力土壤PMK处理>2 mm、0.25~2 mm、0.053~0.25 mm和<0.053 mm团聚体组分的交换性钾含量提高了105.71%、145.00%、210.00%和440.00%,低肥力土壤的增幅则分别为106.67%、256.00%和695.00%、586.67%。相关性分析发现,在等钾条件下,外源有机碳投入量与团聚体组分的交换性钾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当外源有机碳投入水平较高时,各团聚体组...  相似文献   

7.
有机物料输入对矿区复垦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12):1805-1809
针对矿区复垦土壤养分贫瘠、物理结构差、生物活性低等问题,以山西省襄垣县西山底村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进行不同有机物料(生物炭、堆肥、沼渣、牛粪、玉米秸秆,不施有机物料(对照))输入对复垦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料输入均可显著增加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对土壤部分物理性状产生不同影响;牛粪、沼渣和堆肥能同时增强土壤蔗糖酶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其中以牛粪和沼渣最为显著。因此,牛粪和沼渣可作为首选有机物料,加快矿区复垦土壤的培肥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有机废弃物配施化肥对不同肥力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通过室内恒温恒湿好气培养试验,监测了施用不同有机废弃物(猪粪、秸秆、木本泥炭和糖蜜)并配施无机肥料对不同土壤肥力(低肥力土壤、高肥力土壤)中碳氮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培试验90d后,土壤肥力和有机废弃物类别均表现出对土壤养分的差异性影响,其中化肥配施有机废弃物可以显著提高低肥力土壤的总氮含量,提高比例可达25.78%~63.92%,但仅有施用化肥+木本泥炭和化肥+糖蜜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高肥力土壤的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分别提高了27.18%、53.53%和24.04%、56.15%,且高肥力土壤更易于将氮素转化为硝态氮存留在土壤中,木本泥炭和糖蜜对土壤氮素转化和磷素活化的效果较优,低、高肥力土壤有效磷(Olsen-P)含量分别提高了65.98%、130.13%和50.25%、74.84%。由此可知,对于不同土壤肥力应采用不同的养分管理策略,采用有机废弃物配施化肥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并活化土壤自身养分,其中木本泥炭和糖蜜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秸秆添加量对棕壤有机碳固定与周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还田数量对不同肥力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测定技术的限制目前尚未有可靠的结果支撑。以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27年)施肥定位试验形成的高、低两种肥力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13C标记的玉米秸秆为试验添加材料,采用砂滤管法将不同量秸秆分别添加到高、低肥力土壤中培养1年,通过定量分析两个肥力水平棕壤碳库中新、老碳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探讨玉米秸秆还田量对不同肥力土壤新、老有机碳固定与周转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添加量的提高使棕壤碳库的周转加快,显著增加棕壤有机碳含量及秸秆碳的贡献,降低老有机碳含量和碳库的稳定性,低肥棕壤固碳效率更高,受秸秆添加量影响明显,高肥棕壤固碳能力更强,有利于碳库的稳定。低肥有利于秸秆碳的固定,集中在添加秸秆后的180d内。高肥老有机碳的抗分解能力更强,且添加秸秆量越多,老有机碳的分解持续时间越长。高肥各处理中,5%处理固碳效果较高;低肥各处理中,5%处理的新碳固定能力较强,10%处理的老碳固定能力较强。建议高肥土壤秸秆投入水平不超过5%固碳效果更佳,低肥土壤可在10%添加水平上加大有机碳的投入。研究结果为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碳库稳定的影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我省主要西瓜产区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但因氮素化肥用量偏大使西瓜品质降低。为此,自1984年以来,我们对西瓜的氮肥效应及经济用量进行了探讨。现把部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中牟县大孟乡岗头桥村和中牟农校试验农场,分高、中两个肥力水平。土壤系黄泛冲积土,属潮土类黄潮土亚类。土壤基础养分肥力见表1。  相似文献   

11.
有机肥料在半干旱条件下的腐解残留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用有机肥料是改良土壤、净化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重要措施。本试验采用砂滤管法研究了6种有机物料在新、老菜园土壤中的腐解状况,以了解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规律,探讨有机肥料对土壤的培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麦秸、稻草、沼气渣肥、人粪尿堆肥等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较好物料;对C/N比较高的物料,当增加N素、调节C/N比时,可以促进有机碳的分解和向腐殖质的转化;肥力较高的老菜园土壤更有利于有机碳素的腐殖质化和在土壤中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黄潮土长期轮作施肥土壤有机质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淮北黄潮土19年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试验前下降1.54 g/kg,长期单施化肥可以基本维持土壤有机质水平,长期施用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无肥和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随施肥年份呈指数函数的变化规律.土壤有机质的适宜平衡水平大致为15.0 g/kg.有机-无机配合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国内当前研究较多的培肥措施(单施无机肥、单施有机物料、无机肥与有机物料 配施)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肥与有机物料配施比单施化 肥更有利于土壤动物数量的增加;营养均衡、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施更有利于保持土壤动物多样 性;土壤动物多样性可指示有机质含量变化、土壤结构状况等肥力特征;土壤动物存在表聚性和时间 变化特征。今后可加强生物菌肥等环境友好型肥料利用及对土壤动物群落影响研究,为促进农业可 持续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存弟  张皓  严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63-13465
[目的]为了探讨在实际的生产中,有机物料归还量、归还时间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有机物料施用量对低、中、高有机碳含量土壤的影响。[结果]有机碳含量随着有机物料施用量和培养年限的增加而增加,有机物料转化率随着培育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低、中有机碳含量土壤的有机物料转化率高于高有机碳含量土壤。[结论]该研究可以为秸秆等有机物料施入土壤培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施氮量对不同肥力土壤氮素转化及其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评价不同施氮量下不同肥力土壤在小麦孕穗期的土壤活性氮组分(土壤矿质氮、可溶性有机氮和微生物量氮)的转化与氮肥利用率的变化。【方法】以长期(37年)定位试验下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贫瘠土壤-NF:长期不施肥;低肥力土壤-LF:长期施用化肥;中肥力土壤-MF:长期施用低量有机肥配施无机肥;高肥力土壤-HF:长期施用高量有机肥配施无机肥)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利用15N示踪法,研究添加外源硫酸铵氮肥(N0:0、N1:135 kg·hm-2、N2:180 kg·hm-2)之后,小麦生长旺盛时期(孕穗期)土壤活性氮组分在不同肥力土壤中的变化以及与土壤供氮效应之间的联系。【结果】随施氮量增加,不同肥力土壤的可溶性氮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N1处理最高,而各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在N2达到最大,N1最低;不同肥力土壤可溶性氮变化均为高肥力土壤>中肥力土壤>低肥力土壤>贫瘠土壤,而微生物量氮变化均为高肥力土壤>中肥力土壤>贫瘠土壤>低肥力土壤(P<0.05);施氮对不同肥力土壤可溶性氮和微生物量氮的影响在低肥力土壤最大,而在高肥力土壤增幅最小。不同肥力土壤供氮量、氮肥利用率以及吸氮总量和吸15N量的变化均为高肥力土壤>中肥力土壤>低肥力土壤>贫瘠土壤(P<0.05),其中,吸收15N量所占小麦吸收总氮的百分比大小变化为低肥力土壤>中肥力土壤>高肥力土壤>贫瘠土壤(P<0.05)。相同肥力不同处理下,土壤供氮量、氮肥利用率以及小麦吸氮量和吸15N肥料的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N1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总体上施氮处理下小麦吸肥料氮所占吸收总氮的百分比的平均值为44%;各肥力土壤中肥料损失量均为贫瘠土壤>低肥力土壤>中肥力土壤>高肥力土壤(P<0.05),而且氮肥损失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N2处理最大;土壤活性氮组分与土壤供氮、氮肥利用率、小麦吸氮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高肥力土壤上添加适宜氮量(135 kg·hm-2)利于土壤中活性氮组分的转化,能更好地协调土壤供氮与作物需氮间的关系,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在土壤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绿肥对土壤养分平衡和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在粮肥轮作条件下,不同绿肥品种及混播方式对土壤养分平衡和肥力的影响,以便更好地选配绿肥品种及合理施用肥料,自1981年9月进行了为期5年的定位试验,结果如下。 设计与方法 试验在1.0×1.5米的无底水泥池中进行。供试土壤为黄潮土,含有机质0.51%,全氮0.04%,速效磷(P_2O_5)20.2ppm,速效钾(K_2O)80.3ppm。试验处理为(1)苕子,(2)黑麦,(3)油菜,(4)苕  相似文献   

17.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东北黑土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梁尧  韩晓增  宋春  李海波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7):3565-3574
 【目的】阐明不同有机物料培肥对黑土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探讨合理调控农田土壤肥力的施肥模式。【方法】以黑龙江省海伦市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试验区上进行了6年田间定位试验的小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提取以及室内作物栽培试验,对比和分析不同有机物料配施化肥处理下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生产力的变化。【结果】与试验初期相比,经过6年单施化肥处理后,土壤总有机碳(TOC)、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WSOC)以及轻组有机碳(LFOC)的含量显著下降;而有机无机配施则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及各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含量。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总有机碳和各活性有机碳组分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作物秸秆与化肥配施更有助于TOC和LFOC的积累,其中以玉米秸秆配施化肥的效果最为突出,与单施化肥相比,增幅分别为26%和136%;粪肥配施化肥对MBC和WSOC的积累效果优于作物秸秆,其中以猪粪配施化肥的效果最为突出,与单施化肥相比,增幅分别为52%和85%。室内作物栽培试验表明,单施化肥处理将引起土壤生产力的下降,有机无机配施则能明显改善土壤生产力水平。不同有机物料配施化肥对土壤生产力的提升效果表现为:猪粪>牛粪>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结论】在东北黑土区,不同有机物料处理之间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以及土壤生产力存在明显差异,玉米秸秆配施化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的含量,而猪粪配施化肥则更有助于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积累,有利于土壤生产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淮北黄潮土长期轮作的磷肥合理施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淮北黄潮土18年的肥料定位试验结果为依据,在研究长期轮作条件下磷肥的施用与作物产量、磷肥迭加效应、有机肥配合、土壤的磷素平衡以及速效磷变化趋势等关系的基础上,对磷肥在小麦-玉米轮作中的合理施用(分配)进行了论述;并通过对磷肥的肥效与土壤速效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提出淮北黄潮土小麦不需施用磷肥而能获得最高产量的99%土壤速效磷最低界限值K。应用磷肥指数法,即可根据土壤速效磷的测定值,计算出磷肥的建议施用量。  相似文献   

19.
由于淡黑钙土有机质含量低,碳酸盐含量较高,土壤肥力相对较差,因此为保证粮食的稳定增产,需对土壤进行改良,提升土壤肥力的主要措施是向土壤中添加有机物料,而有机物料的添加会影响碳酸盐的平衡。试验以淡黑钙土为研究对象,探讨添加有机物料对碳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物料的添加使土壤pH、HCO3-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有机无机肥配施土壤碳酸盐含量升高,添加玉米秸秆处理的土壤碳酸盐含量下降;施用秸秆能有效提高交换性Ca2+、Mg2+、K+、Na+含量,施用有机无机肥降低了交换性盐基中交换性Ca2+、Mg2+含量,提高了K+、Na+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黑土水溶性有机碳对有机物料还田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不同有机物料还田措施下黑土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组成的变化特征,为黑土区土壤肥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克山县定位7年的有机物料还田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测定及荧光分析方法,以单施化肥处理为对照,对配施有机肥、生物炭、秸秆3种有机物料处理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结构进行分析。【结果】与单施化肥相比,配施有机物料使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提升9.65%—20.30%,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提升6.63%—14.86%。各有机物料还田处理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中类酪氨酸蛋白质物质、类色氨酸蛋白质物质减少。有机肥施入使水溶性有机碳中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增加,使富里酸类物质、腐殖酸类物质增加并使二者结构简化;秸秆、生物炭使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中富里酸类物质结构简化;生物炭的添加使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中腐殖酸类物质复杂化。【结论】有机肥、生物炭、秸秆3种有机物料不同程度上提升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中各组分含量、增强土壤微生物分解代谢、使水溶性有机碳中结构相对简单的富里酸组分含量增加、结构简化,其中以有机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