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评价两种伊维菌素注射液在家兔体内的生物等效性,采用双周期交叉给药方式,将16只健康家兔随机分成2组,按5 mg/kg体重皮下单剂量注射两种伊维菌素注射液,使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伊维菌素,利用3P97药动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T_(max)分别为(26.45±8.62)h,(22.33±11.72)h;Cmax分别为(182.73±59.27)ng/m L,(166.77±65.25)ng/m L;AUC_(0-t)分别为(21122±9999)ng·h·L~(-1),(19475±7009)ng·h·L~(-1);AUC_(0-∞)分别为(27390±12197)ng·h·L~(-1),(31559±13412)ng·h·L~(-1)。伊维菌素注射液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AUC0-t、AUC0-∞、Cmax、Tmax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单侧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可为兽医临床给药方案的制定以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比较国产和进口烯丙孕素口服液在健康母猪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将16头健康苏姜商品母猪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灌服国产烯丙孕素口服液和进口烯丙孕素口服液,按体重给药量均为1.0 mg/kg,进行药动学比较研究。给药后按预定时间采集血样,采用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法测定血浆中烯丙孕素含量,实测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WINNONLIN 6.3版药动学分析软件处理。国产制剂和进口制剂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81±0.14)h、(1.59±0.80)h;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175.19±58.12)ng/m L、(100.47±19.64)ng/m L;消除半哀期(t1/2)分别为(3.89±0.75)h、(3.14±0.24)h;平均滞留时间(MRT0~t)分别为(5.05±0.36)h、(5.06±0.71)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729.82±179.76)ng·h·m L-1、(554.56±156.55)ng·h·m L-1。国产烯丙孕素口服液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31.60%。国产烯丙孕素口服液Cmax显著高于进口烯丙孕素口服液,而其它参数t1/2、Tmax、AUC0-t、MRT0~t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国产烯丙孕素口服液在母猪体内具有吸收好、消除快、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4头成年健康水牛采用随机交叉实验设计,分别进行吡喹酮注射剂肌注和吡喹酮片内服给药的药动学试验.吡喹酮注射剂按10 mg/kg的剂量单次肌注,吡喹酮片按20 mg/kg的剂量单次内服给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吡喹酮的质量浓度,方法最低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 mg/L和0.062 5 mg/L.吡喹酮注射剂单剂量肌注给药,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其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ka)(0.45±0.029)h,t1/2(ke)(5.04±0.1 0)h,T(peak)(1.72±0.029)h,C(max)(0.87±0.006)mg/L,V(c)(8.58±0.010)L/kg,AUC(7.99±0.005)mg·L-1·h-1.吡喹酮片单剂量口服给药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有吸收-室开放模型,其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Lagtime(0.13±0.010)h,t1/2(ka)(0.76±0.11)h,t1/2(ke),(1.31±0.076)h,T(peak)(3.84±0.026)h,C(max)(0.51±0.006)mg/L,V(c)(26.07±1.221)L/kg,AUC(7.99±0.005)mg·L-11·h-1.肌注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32±12.9)%.研究结果表明,20%吡喹酮注射剂肌注给药吸收迅速且完全,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吡喹酮吸收后在体内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7,(5):883-887
将18头健康成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高、中、低3组,每组每头分别肌肉注射氨基丁三醇前列腺素F2α注射液10(50mg),5(25mg),2.5mL(12.5m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药浓度,用残数法逐头奶牛拟合药动学曲线方程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研究氨基丁三醇前列腺素F2α在奶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药时数据符合有吸收一室模型,高,中,低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18.22±2.17),(15.30±0.64),(20.09±5.03)h-1;吸收半衰期t1/2Ka分别为(0.04±0.004),(0.05±0.002),(0.04±0.01)h;分布和消除速率常数Ke分别为(1.32±0.14),(1.27±0.12),(1.40±0.16)h-1;消除半衰期t1/2Ke分别为(0.53±0.06),(0.55±0.05),(0.50±0.06)h;达峰时间tmax均为0.17h;达峰质量浓度Cmax分别为(6.34±0.59),(5.94±0.27),(4.81±0.16)μ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14.40±2.19),(10.14±1.07),(13.15±4.34)μg/(L·h)。奶牛单剂量肌肉注射氨基丁三醇前列腺素F2α注射液后,机体对药物吸收迅速,消除快,浓度约10min达到峰值,100min后达到注射前的水平。根据药时曲线峰浓度,AUC值及相关的临床药效学试验结果,建议临床使用剂量为5mL(25mg)。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阿莫西林混悬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采用双处理、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将24头健康猪随机分成2组,按15 mg/kg体重肌肉分别单剂量注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阿莫西林的浓度,利用Win Nonlin6.4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显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Tmax分别为(3.45±2.49)h,(1.34±1.74)h;Cmax分别为(6.94±4.73)mg/L,(4.39±2.87)mg/L;AUC0-t分别为(37.00±11.48)mg·h·L-1,(30.02±8.93)mg·h·L-1;AUC0-∞分别为(40.26±13.36)mg·h·L-1,(38.46±15.38)mg·h·L-1。阿莫西林混悬注射液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AUC0-t、AUC0-∞、Cmax、Tmax均有显著性差异,双单侧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制剂生物不等效,试验为兽医临床给药方案的制定以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盐酸多西环素缓释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猪6头,体质量(17.85±1.3)kg,按拉丁方设计进行单剂量静注、肌注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普通制剂)和肌注盐酸多西环素缓释注射液,注射剂量按多西环素计均为20 mg/kg,比较盐酸多西环素缓释注射液和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和生物利用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试验所得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原理分析处理.猪静注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AUC(108.15±13,25)mg·h·L-1,MRT(5.56±1.08)h,CI(0.19±0.02)L·h-1·kg-1,Vd(ss)(1.04±0.09)L·kg-1,t1/2(4.07±0.65)h.猪肌注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和盐酸多西环素缓释注射液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MRT(15.18±2.13)h和(22.25±3.49)h;Tmax(1.135±0.44)h和(2.0±0.63)h;Cmax(3.32±0.33)mg·L-1和(3.10±0.29)mg·L-1;AUC(38.91±4.35)mg·h·L-1和(61.72±10.16)mg·h·L-1;F(36.66±7.88)%和(57.66±10.75)%.比较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和盐酸多西环素缓释注射液的主要药动学参数,除了Cmax以外,MRT、Tmax、AUC、F等主要参数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盐酸多西环素缓释注射液肌注后吸收缓慢.消除半衰期延长,临床用药48 h给药1次仍能维持对常见病原菌的有效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6,(2):67-70
建立用于检测犬血浆中托芬那酸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犬单次肌肉注射托芬那酸注射液后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选用6只健康成年拉布拉多犬,按4 mg·kg-1剂量单次肌肉注射托芬那酸注射液,血浆样品经甲醇沉蛋白、高速离心后,取上清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用3p97药动学软件对药物浓度-时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健康试验犬肌肉注射后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9.57±1.30)μg·h·m L-1,清除率(CL)为(0.51±0.20)L/h/kg,达峰时间(Tpeak)为(0.35±0.11)h,峰浓度(Cmax)为(4.10±0.45)μg·m L-1,消除半衰期(t1/2β)为(5.71±2.21)h,吸收半衰期(t1/2α)为(0.66±0.20)h。结果表明:犬肌肉注射托芬那酸后,吸收快,在血浆中能迅速达到血药高峰且达峰浓度高,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卡洛芬注射液在牛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将8头健康牛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头,给药剂量为1.4 mg/kg BW,给药后按设计的采血点采集血样,采用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血浆中卡洛芬的药物浓度,用WinNonlin8.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牛单次皮下注射受试制剂卡洛芬注射液在牛体内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平均最高血药浓度(Cmax)为(17473.30±2398.73)ng·mL-1,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last)为(1052647.93±143055.37)h·ng·mL-1,平均达峰时间(Tmax)为8.00±2.62 h,平均消除半衰期(T1/2)为55.69±3.25 h;牛单次皮下注射参比制剂卡洛芬注射液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平均最高血药浓度(Cmax)为(15695.98±4865.73)ng·mL-1,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last)为(1002858.15±297235.31)h·ng·mL-1,平均达峰时间(Tmax...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莱克多巴胺静脉注射和灌胃在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和生物利用度,静脉注射和灌胃的给药剂量分别为10和20 mg·kg~(-1)。兔静脉注射莱克多巴胺溶液的药-时数据符合无吸收两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_(1/2α)为0.56±0.084 h、T_(1/2β)为7.20±0.59 h、AUC为8.04±2.32 h·μg·m L~(-1)。兔灌胃莱克多巴胺溶液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两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K01为0.72±0.07 h、T1/2α为0.72±0.11 h、T_(1/2β)为26.43±2.73 h、T_(max)为1.13±0.09 h、Cmax为1.29±0.08μg·mL~(-1)、AUC为3.98±0.43 h·μg·mL~(-1)。灌服莱克多巴胺溶液的绝对生物利用度F为24%。莱克多巴胺在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是吸收迅速,分布广泛,消除缓慢,生物利用度低。  相似文献   

10.
<正>采用高效液相紫外检测法,测定了健康鸡灌服80 mg·kg-1阿德呋啉后血浆中药物浓度,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用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软件处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血浆消除半衰期(T1/2β)(2.414±0.252)h,达峰时间(Tpeak)(1.429±0.053)h,达峰浓度(C max)(499.941±21.295)ng·m L-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2624.528±124.690)ng·h·m L-1。阿德呋啉在试验鸡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61.94%。结果表明:阿德呋啉在健康鸡体内的药代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兽医学报》2015,(12):2002-2007
对麻鸭单次静脉注射、肌内注射和灌胃多西环素后进行药动学研究,给药剂量均为20 mg/kg。麻鸭给药后定点采血,分离血浆,然后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并利用房室分析法计算3种不同给药途径下多西环素的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静脉注射后,多西环素分布广泛,其表观分布容积(V_d)为(768.50±119.61)m L·kg~(-1),且消除缓慢,消除半衰期(t_(1/2β))为(16.62±0.84)h;而灌胃和肌内注射后,多西环素均迅速吸收,峰浓度(C_(max))分别为(11.32±3.46),(19.70±2.79)mg·L~(-1),达峰时间(t_(max))分别为(2.51±0.23),(1.56±0.09)h,绝对生物利用度则分别为39.44%,77.67%。本研究结果证实多西环素在麻鸭体内具有优异的药动学特征,其吸收迅速、分布广泛、消除缓慢,但同时灌胃后其生物利用度较低。因此推荐多西环素在麻鸭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给药方案为灌胃或肌内注服给药,剂量均为20 mg·kg~(-1)·d~(-1),连用3 d。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考察国产麻保沙星溶液在健康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选用8只健康犬,按照随机拉丁方设计,进行单次不同单剂量(2.75 mg·kg-1)分别静注麻保沙星溶液和口服麻保沙星溶液制剂.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血浆蛋白,高速离心,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犬血浆中麻保沙星的浓度,3P97药动学计算软件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健康犬静注给药的药物动力学最佳数学模型为无吸收开放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0.34±0.14)h,T1/2β(7.74±1.70)h,V(1.03±0.60)L·kg-1,CL(0.22±0.08)L·h-1;AUC(14.05±4.25)mg·mL-1·h.口服给药的药物动力学最佳数学模型为一级吸收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2.82±1.86)h,T1/2β(16.03±9.27)h,V/F(2.25±0.34)L·kg-1,CL/F(0.21±0.05)L·h-1,Tmax(1.55±0.62)h,Cmax(0.89±0.21)μg·mL-1,AUC(13.66±2.77)mg·mL-1·h.肌注麻保沙星冻干粉针的生物利用度为97.22%.麻保沙星在健康犬体内口服的主要药动学特征为吸收较快,达峰时间短,半衰期较长,生物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2222-2226
为研究甘草提取物对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C)在鸡体内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将30只鸡随机分成单用组、合用组和静脉组,合用组连续7 d灌服甘草提取物(0.3 g/kg,1次/d),单用组和静脉组则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第8天3个组均予FFC(30 mg/kg)给药后按时间点连续采样,数据采用DAS2.0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单用组和合用组FFC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_(max)分别为(5.637±0.825),(5.289±0.734) mg/L,T_(max)分别为(1.518±0.428),(1.083±0.343) h,AUC_(0-∞)分别为(30.774±5.683),(24.561±5.364) mg/L·h,t_(1/2z)分别为(2.472±0.314),(2.066±0.272) h,MRT分别为(3.149±0.459),(2.614±0.385) h,Vz分别为(4.466±0.375),(5.253±0.498) L/kg,CLz分别为(1.168±0.136),(1.401±0.152) L/h·kg。合用后,FFC药动学特征出现明显改变,AUC_(0-∞)、MRT、t_(1/2z)、T_(max)均显著降低(P0.05),C_(max)降低(P0.05),Vz和CLz则显著增加(P0.05),口服生物利用度下降了16.26%。结果表明,甘草提取物连续给药7 d后加快了FFC在鸡体内的吸收和消除速度,减小了口服生物利用度,提示两者在临床上合用有潜在的药动学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考察国产马波沙星注射液在母猪体内的药动学数据,给临床用药提供依据。选用18头健康长白、大白母猪(体重222.0±31.9 kg),随机分为2组,分别以每千克体重2.0 mg的剂量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马波沙星注射液。在给药前后按设计时间点从母猪前腔静脉采集血液,离心后取上清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药物的浓度,采用美国Pharsight公司药动学软件Winnonlin5.2.1的非房室模型来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结果: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1)肌肉注射马波沙星注射液:MRT(20.20±3.71)h;t_(1/2β)(21.09±5.18)h;AUC(32.94±4.41)μg/h·m L;t_(max)(1.72±0.97)h;C_(max)(1.90±0.69)μg/m L,生物利用度(F)为80.2%;(2)马波沙星注射液静注:MRT(18.94±4.10)h;t_(1/2β)(17.70±4.59)h;AUC(41.07±13.02)μg/h·m L;V_d(1.23±0.33)L/kg。表明:在健康母猪体内,马波沙星肌肉注射给药的主要药动学特征为:吸收迅速完全,消除缓慢,生物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15.
麻保沙星(marbofloxacin)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 18头健康的杜洛克×大白×长白三元杂交断奶仔猪 (公母兼有 ,体质量在 2 0~ 2 3kg)杂交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6头 ,按每千克体质量 2 .5 mg的剂量进行了静注、肌注及内服麻保沙星 (m arbofloxacin)的药动学研究。三氯甲烷萃取血浆中的药物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的浓度 ,MCPKP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血药浓度 -时间数据。静注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三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t1 /2π(0 .13± 0 .0 1) h;t1 /2α(5 .4 1± 0 .4 3) h;t1 /2β(16 .2 2± 1.6 0 ) h;AUC(2 4 .89± 1.5 1) mg· L- 1· h;V1 (0 .77± 0 .0 6 ) L· kg- 1 ;Vd( area) (2 .6 1± 0 .37) L· kg- 1 ;Vd( ss)(1.6 9± 0 .19) L· kg- 1 ;Cl B(0 .10± 0 .0 1) L· kg- 1·h。肌注给药的血浆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t1 /2 Ka(0 .2 7± 0 .16 ) h;t1 /2α(2 .87± 0 .90 ) h;t1 /2β(17.39± 1.6 2 ) h;tmax(0 .91± 0 .32 ) h;Cmax(1.96± 0 .2 4 ) mg· L- 1 ;AU C(2 6 .85± 3.5 1) mg· L- 1 · h;F(10 7.86± 14 .10 ) %。内服给药的血浆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t1 /2 Ka(1.16± 0 .19) h;t1 /2α(4.94± 0 .5 3) h;t1 /2β(2 2 .98± 2 .0  相似文献   

16.
以可生物降解材料壳聚糖为囊材,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盐酸多西环素壳聚糖微囊,考查其形态学特征、载药量、及体外释药情况等;将12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按药物剂量20 mg·kg-1灌胃,采用HPLC法,以C18为固定相,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01 mol· L-1草酸溶液(2∶1∶7),在346 nm处对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进行检测,研究其在家兔体内药动学特征.结果成功制得外观较均一、光滑,平均粒径约10 μm,药物含量为20.60%,平均包封率为85.54%且具有明显缓释作用的盐酸多西环素微囊;家兔口服给药盐酸多西环素原药和微囊后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74士0.00)和(1.10士0.00)mg·L-1,Tmax分别为3和12 h,AUC(0-t)分别为(11.71±0.17)和(32.51士0.20) mg· L-1 ·h,T1/2.分别为(1.16士0.53)和(7.51士2.87)h,T1/2β分别为(2.19士0.38)和(9.00±1.60)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89.4%,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说明微囊化后的盐酸多西环素吸收、分布缓慢,生物利用度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4,(7):73-76
为了解硫酸头孢喹肟口服和静注给药在鸡体内的动力学特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血浆中的药物质量浓度,所得硫酸头孢喹肟血药浓度数据用3p97计算机软件处理。结果显示:硫酸头孢喹肟以每公斤体重10 mg单剂量静注给药,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经药动学程序拟合符合无吸收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中央室分布容积V(c)(1.16±0.02)L·kg-1,分布半衰期T1/2α(0.29±0.03)h,消除半衰期T1/2β(1.69±0.24)h,曲线下面积AUC(6.57±0.18)mg·L-1·h,清除率CL/f(s)(1.53±0.04)mg·L-1·h。硫酸头孢喹肟以每公斤体重20 mg口服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吸收半衰期T1/2 ka(0.52±0.04)h,消除半衰期T1/2 ke(0.88±0.05)h,峰时Tmax(1.07±0.02)h,最高血药浓度Cmax(3.63±0.25)μg·mL-1,曲线下面积AUC(9.84±0.68)mg·L-1·h,表观分布容积V/f(c)(3.85±0.30)L·kg-1·h-1,生物利用度F(74.9±0.06)%。结果表明:硫酸头孢喹肟静注给药能迅速从血液分布进入组织中,在体液中具有良好的渗透和分布性能,体内分布广泛,能迅速从血液中消除。口服给药吸收迅速,达峰时间短。口服给药在鸡体内生物利用度稍低,可能由于硫酸头孢喹肟的脂溶性低,其在消化道吸收率低所致。但在8 h内能保持有效血药浓度范围(0.095.74μg·mL-1),可以有效控制常见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两种磷虾油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评价,将18只家兔随机分成3组,分别单剂量灌服南极磷虾油(受试制剂T1),太平洋磷虾油(受试制剂T2),鱼油(参比制剂R)。用GC-MS检测血浆中EPA,DHA的浓度,采用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对EPA而言,参比制剂R与受试制剂T1,T2的峰浓度(Cmax)分别为(190.03±4.21μg/m L),(192.79±3.64μg/m L),(218.35±5.47μg/m 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8.02±0.65)、(12.04±0.31)、(12.10±0.24)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3.32±6.72),(20.43±4.58),(19.23±6.24 mg)h/m L。对DHA而言,参比制剂R与受试制剂T1,T2的峰浓度(Cmax)分别为(243.50±3.47μg/m L)、(219.52±2.04μg/m L)、(233.27±2.87μg/m 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7.04±0.52)、(10.06±0.60)、(7.10±0.29)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6.08±4.98)、(23.49±4.84)、(9.70±0.67 mg)h/m L。以鱼油做为对照物,南极磷虾油中EPA和DHA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83.27±10.21)%、(134.56±20.51)%。太平洋磷虾油中EPA和DHA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84.73±12.03)%,(49.26±8.79)%。结论表明与鱼油相比,南极磷虾油显著提高了DHA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了比格犬脑脊液中尼莫地平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采用3条雄性比格犬,单次口服60 mg尼莫地平片,给药后0.5、1、2、4、8和24h仅采集脑脊液样品。根据建立并验证的LC-MS/MS方法测定犬脑脊液中尼莫地平的浓度,采用WinNonlin 6.2软件按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分析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其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回收率、基质效应、定量线性范围、稳定性等均符合生物样品的检测要求。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口服给予比格犬60 mg尼莫地平后,尼莫地平在犬脑脊液中于(1.00±0.000)h达到最大浓度为(5.35±2.04)ng/mL,t_(1/2)为(2.54±0.635)h,AUC_(last)和AUC_(INF)分别为(17.4±12.3)h·ng/mL和(20.5±12.1)h·ng/mL,尼莫地平在犬脑脊液中的暴露量(AUC_(last))约为其在血浆中暴露量的1.99%。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妥曲珠利在肉鸡体内的药动学及其在组织中的残留。方法:选取30只刚出生的肉鸡作为本次研究的受试对象,通过单次不同剂量给药,分别为4mg/kg·bw组、8mg/kg·bw组以及24mg/kg·bw组。同时采用拉沙菌素进行对照。分析不同剂量的妥曲珠利以及拉沙菌素的药动学,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三组的t1/2α(h)、t1/2β(h)、V/F(L/kg)、CL(s)(L/h)以及AUC(μg·h/mL)分别为,4mg/kg·bw组:(4.10±0.32)、(26.86±3.26)、(0.33±0.05)、(0.04±0.01)、(92.78±15.34);8mg/kg?bw组:(4.31±0.98)、(23.45±32.94)、(0.39±0.08)、(0.05±0.01)、(174.15±34.16);24mg/kg·bw组:(6.01±0.28)、(25.89±3.89)、(0.52±0.08)、(0.05±0.01)、(307.15±42.56)。测得拉沙菌素的t1/2α(h)、t1/2β(h)、V/F(L/kg)、CL(s)(L/h)以及AUC(μg·h/mL)分别为(4.23±1.03)、(24.78±3.85)、(0.36±0.08)、(0.04±0.01)、(183.12±28.94)。对比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肉鸡体内的残留妥曲珠利检测发现,停药后,肉鸡的肌肉、肝脏等组织中的残留量逐渐下降,并且在停药6天后肉鸡的肌肉中未检测到,7天后肉鸡的肝脏以及肾脏中均检测不到。结论:妥曲珠利在肉鸡体内的药动学与拉沙菌素药动学比较无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