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杏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银杏子叶愈伤组织进行了超低温保存研究。结果表明 ,冰冻保护剂、冷冻速度对解冻后材料相对存活率影响较大 ,冻前预培养和预冻至某一温度停留一段时间也较为重要。在含高浓度山梨醇或甘露醇的培养基上预培养 2d的愈伤组织 ,用 10 %二甲基亚砜 +0 .5mol·L- 1 山梨醇作为冰冻保护剂 ,以 1℃·min- 1 速度降温 ,在 - 15℃、- 35℃分别停留 10min和 30min后 ,投入液氮中保存 1d ,细胞相对存活率可达 6 0 %以上。再培养时 ,细胞能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2.
森林土壤硝态氮测定中样品采集与保存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南方花岗岩发育的红壤样品的研究,得出以下初步结论:(1)由于降水对土壤硝态氮尤其对表土硝态氮的影响较强,因此测定土壤硝态氮的样品在采集时应避开降雨等特殊天气,最好在暴雨后1个星期或连续有3~5d未降雨的情况下进行;(2)误差分析表明:风干、冷藏和冷冻保存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8.16%、-5.18%、0.185%;样品保存方法以-6~-7℃下冷冻效果最好;(3)通过3组对比分析表明:土壤硝态氮提取过程中,样品振荡时间以30min为宜。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欧洲山杨优良种质保存新途径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愈伤组织或分化试管苗作为保存材料,效果很好;在低温下保存时,保存期长,保存率高;欧洲山杨3-1和欧洲山杨3-2保存温度为2~4℃,而欧洲山杨3-3为4℃;在MS培养基中增加激素含量(0.1~0.2mg/L)保存种质效果好,保存期可延长6个月。  相似文献   

4.
采用SRAP-PCR分子标记技术,对日本落叶松2代种子园的149个日本落叶松优树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SRAP反应体系为:在20μL总反应体系中,2.0μL 10×buffer,120 ng模板DNA,0.6μmol·L~(-1)引物,1.2 mmol·L~(-1) d NTPs,1.2 mmol·L~(-1) Mg2+,1.0U Taq DNA聚合酶。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37℃退火1 min,72℃延伸1 min,5个循环;94℃变性1 min,50℃复性1 min,72℃延伸1 min,40个循环;循环结束后72℃延伸10 min,最后4℃保存。利用SRAP标记得到的数据矩阵,采用NTSYS-pc version2.1软件计算各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大致相似系数0.704的水平上,可将149份材料分为6组。6个群体两两之间的遗传一致度为0.722 9~0.957 2,遗传距离为0.044 7~0.324 5,第Ⅰ和第Ⅲ群体间遗传一致度最高为0.957 2,第Ⅴ和第Ⅵ群体间遗传一致度最低。将6个居群分为两组,一组由第Ⅵ居群独立组成;另一组由第Ⅰ、第Ⅱ、第Ⅲ、第Ⅳ和第Ⅴ5个居群共同组合,第Ⅰ和第Ⅲ居群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5.
以桢楠(Phoebe zhennan)新鲜叶片、硅胶干燥叶片为材料,研究了DNA的提取方法,并对影响RAPD反应的各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桢楠RAPD的优化反应体系及程序,适合桢楠RAPD反应的体系总体积为25μL,DNA模板2μL,Taq DNA聚合酶用量0.3μL,引物用量1μL,Mg2+用量5μL,dNTPs用量0.5μL,ddH2O16.2μL;适合桢楠RAPD扩增的程序是94℃预变性3 min,94℃变性1min,36℃复性1 min,72℃延伸2 min,42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产物于4℃保存,同时结果表明硅胶保存的样品完全可以与传统的新鲜叶片得到同样的PCR扩增结果,完全可以满足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6.
本项研究以云南松实生苗幼嫩针叶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析云南松SSR—PCR扩增反应体系中各组分对扩增结果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SSR—PCR扩增反应程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15μL SSR-PCR反应体系中包括,1×TaqPCRBuffer,模板DNA用量30ng,Taq聚合酶用量1.0U,0.2mmol L-1dNTPs,3.0mmol·L-1Mg2+以及正、反引物各0.2μmol.L-1;扩增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4min;94℃变性30s,退火30s,72℃延伸45s,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4℃保存。该反应条件的建立为开展云南松种质资源SSR分子标记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普通油茶花粉周年保存,对普通油茶3个无性系品种的花粉进行超低温保存研究。结果表明:花粉投放液氮前的含水量、预冻及解冻方式对超低温保存效果具有明显影响。3个品种花粉烘干(30℃)脱水2~5 h,花粉含水量达11.65%~15.70%时,超低温保存效果最佳;-26℃预冻(1 h)具有明显的预冻效果,液氮保存后花粉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超低温保存后的花粉采用38℃温水浴(3 min)快速解冻及-80℃(1 h)→-20℃(1 h)→4℃(1 h)逐级解冻,均能较好保持花粉活力。4℃低温干燥保存油茶花粉,能满足短期内(30 d)授粉的需要;超低温技术可以实现油茶花粉的周年保存,且保存一年的花粉较初始活力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硅胶干燥野扁桃叶片制备DNA样品及其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硅胶干燥保存制备新疆野扁桃DNA样品和SSR反应体系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贮存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和2年的硅胶干燥的同一野扁桃叶片材料中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了高质量的基因组总DNA.较好的克服了野扁桃叶片中含有较高的多糖、多酚、色素以及单宁等次生物质的影响.通过A2s0/A280,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SSR扩增结果分析对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了鉴定,2年内不同保存时期的同一材料对于DNA提取没有明显差异,提取的DNA用于SSR扩增所得的扩增产物也均无明显差异;确立野扁桃最佳的PCR-SSR反应体系是30~50 ng DNA模板,0.5UTaqDNA聚合酶,2.0mmol·L-1MgCl2,0.2 mmol·L-1dNTPs,0.2 mmol·L-1的引物,10×Taq酶配套缓冲液(pH 8.0),反应终体积20uL,引物最佳退火温度为54~57C.利用40个野扁桃随机叶样验证此反应体系,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在200~600 bp,多态性高,且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提取方法对厚朴叶片总DNA提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叶片为材料,采用SDS-CTAB结合法、高盐低pH值法、CTAB法、SDS法等4种方法分别对2种方法保存的样品及对照样(鲜叶)进行了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的比较,并进行ISSR-PCR检测。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能从厚朴叶片中获得高质量的DNA,其中以SDS-CTAB结合法所得的DNA纯度最高,高盐低pH值法次之,CTAB法提取的厚朴叶片DNA纯度最低;高浓度NaAc的引入及相应的冻融,可以提高所得厚朴基因组DNA的纯度;硅胶干燥和-70℃超低温保存的样品与鲜叶相比,所提DNA的质量无明显差异,均能满足PCR扩增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油茶随机扩增多态DNA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改进的CTAB法提取油茶嫩叶总DNA,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分别测试了Mg2+浓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浓度和TaqDNA聚合酶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油茶RAPD分析的最适反应体系:在25μlPCR反应体积中,含20ng模板DNA,2 5mmol·L-1MgCl2,0 2mmol·L-1dNTP,0 3μmol·L-1引物,1UTaqDNA聚合酶。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180s;94℃变性60s,37℃退火90s,72℃延伸120s,反应40个循环;最后在72℃延伸5min。  相似文献   

11.
油茶SRAP标记的PCR体系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茶是我国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拟建立油茶新型SRAP标记(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的优化PCR体系。以油茶优良品种的总DNA为材料,分析了影响油茶SRAP-PCR的主要参数,包括模板DNA量、引物浓度、dNTPs、Mg2+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退火温度6个因素的影响,建立了适合油茶SRAP-PCR的优化体系为:20μL的PCR反应体系中,2.0μL 10×PCR buffer,2.0 mmol/L Mg2+,225μmol/L dNTPs,0.6μmol/L引物,30 ng模板DNA和0.75 U Taq DNA聚合酶;最佳PCR循环条件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35℃复性1 min,72℃延伸1 min,5循环;94℃变性1 min,52℃复性1 min,72℃延伸1 min,35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4℃保存。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利用SRAP这一新型标记技术进行油茶分子遗传学与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濒危药用植物降香黄檀DNA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了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新鲜叶片和硅胶干燥后放置3个月的叶片基因组DNA,并对影响RAPD反应的各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新鲜的降香黄檀叶可以得到质量较高的DNA,硅胶保存后部分叶片所提的DNA有降解。优化后反应体系为:25μL反应体系中包括,模板的DNA 20ng,Taq DNA Polymerase 2.5U,Mg2 5mmol.L-1,dNTP 0.3 mmol.L-1,引物(S37)0.4μmol.L-1。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4min;94℃30s,36℃1min,72℃2min,40个循环;72℃延伸10min。  相似文献   

13.
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拟南芥幼苗(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玻璃化法作为简单方便的超低温保存方法之一 ,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植物茎尖、胚性细胞、原生质体、悬浮细胞等多种单一组织或细胞培养体系 ,但尚未见对幼苗这种复合组织的保存报道 .本文研究了拟南芥 (Arabidopsisthaliana ,Landsbergerecta)幼苗的玻璃化保存程序并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现象 .幼苗来自萌发的种子 ,种子消毒后播种在MS培养基上 ,4℃处理 4 8h后转入 2 5℃ ,10h光周期 ,萌发不同天数为实验材料 .玻璃化程序包括 :1)预处理———用 2M甘油 +0 4M蔗糖在 2 0℃处理2 0min ;2 )脱水处理———用玻璃液PVS2 (30 %w/v蔗糖 +15%w/v乙二醇 +15%w/v二甲基亚砜 +含 0 4M蔗糖的MS) 0℃处理 50min ;3)冷冻融化———玻璃液及幼苗一起投入液氮 (LN2 )保存 ,2 0℃室温自然融化 ;4 )置换———用MS +1 2M蔗糖 2 0℃处理 30min ,成活力检查 ;幼苗转到MS培养基培养5天 ,观察再生长状况 .10天后转到培养土中 ,在生长箱中长到结实 .结果表明 :1)使用完整的程序 ,冻融后成活率最高 ,为 76 5% ;玻璃液处理是成功的关键 ,省去此处理成活率为 0 ;冻融是造成玻璃化保存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因子 ;2 )由萌发 0~ 2天的种子形成的幼苗便使用该技术 ,冻存融化后成活率分别为 88% ,83 8%和 76 5% ,结实正常 ;3)  相似文献   

14.
降香黄檀木材DNA提取及rDNA-ITS序列条形码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产地人工林中采取的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木材为研究对象,提取并扩增不同温度处理后的降香黄檀心、边材DNA和ITS片段,分析不同温度处理对降香黄檀木材DNA提取和PCR扩增的影响;对不同产地的降香黄檀木材及其近缘种多裂黄檀(Dalbergia rimosa Roxb)木材的rDNA-ITS序列进行测定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25℃和65℃热处理后的木材DNA呈不同程度的弥散分布,105℃热处理后的木材DNA降解成250bp以下的小片段;不同温度处理后的降香黄檀木材,仅有25℃处理后的木材ITS片段能够被成功地扩增。降香黄檀和多裂黄檀ITS序列共存在6个变异位点且ITS2区变异大于ITS1区,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将降香黄檀及其近缘种多裂黄檀木材区分开来,为利用ITS条形码序列鉴定降香黄檀木材及其常见混伪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应用L9(34)正交表建立了适合于樟树ISSR-PCR的优化反应体系,即20μL ISSR反应体系中含有1×PCR buffer、dNTP0.25 mmol/L、引物0.3μmol/L、Mg2 2.0 mmol/L、Taq酶1 U和模板DNA50 ng.适宜的扩增条件为:94℃预变性4 min;94℃变性40 s,58℃退火1 min,72℃延伸2 min,42个循环;72℃延伸10 min;4℃保存.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粗皮桉 ISSR-PCR 优化反应体系,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粗皮桉 ISSR-PCR 5个因素(Mg2+、dNTP、Taq DNA 聚合酶、DNA 模板、引物)的较适宜浓度范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对5个因素4个水平进行优化,并用 DPS 软件分析试验结果。结果表明粗皮桉 ISSR-PCR 的优反应体系为:在25μL 反应体系中,10×PCR buffer 2.5μL、MgCl 2.0 mmol·L-1、dNTPs 0.3 mmol·L-1、Taq DNA 聚合酶1.25 U、DNA 模板60 ng、引物0.8μmol·L-1。通过梯度试验确定的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然后按94℃变性1 min,51℃退火3 min,72℃延伸2 min,进行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5 min,4℃保存。  相似文献   

17.
采用强度为50 kHz、输出功率为200 W的超声波结合3%的CaCl2溶液处理桃果实,处理时间为3 min,分别做4个处理:对照(用清水浸泡果实3 min)、超声波处理、浸钙处理、超声波结合钙处理,分析桃果实在(10±2) ℃与(0±2) ℃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个温度下,超声波结合钙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效果优于超声波处理或浸钙处理;在不同时期降低了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负离子游离基(O-·2)生成速率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货架期间,不同处理间这些变化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濒危药用植物延龄草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濒危药用植物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M.)的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优化了RAPD扩增反应的程序及模板、引物、dNTP、Taq酶浓度等参数。结果表明:适合延龄草的RAPD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然后执行40个循环,每个循环中94℃变性1 min,36℃退火1 min,72℃延伸2 min,最后72℃延伸10min;适宜的反应体系为:25μL总体积中含DNA模板50 ng,Mg2+2.5 mM,引物0.6μM,dNTP 0.2 mM,Taq DNA聚合酶3 U。  相似文献   

19.
通过使用不同的培养基,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蔗糖、硼酸和钙离子对二乔木兰花粉萌发的影响。将所用花粉分为两组,组1于8:00采集,组2于16:00采集,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蔗糖、硼酸和钙离子对花粉的萌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时则起抑制作用,二乔木兰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30 g·L~-1蔗糖 100mg·L~-1硼酸 500 mg·L~-1Ca~2 ,在该培养基内,组1花粉的萌发率为46.21%±1.86%,花粉管长度为1156.25Um;组2花粉的萌发率仅为14.22%±1.86%,花粉管长度为1022um。此外,在其离体萌发过程中,二乔木兰花粉存在花粉管双萌发的现象。用不同的花粉保存方法保存二乔木兰花粉后,发现干燥处理后于-18℃下保存的花粉活性最高,30d后仍有6.92%±0.75%的萌发率,而于常温25℃下保存的花粉10d后就基本失活,说明低温干燥保存是保存二乔木兰花粉活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几种果树花粉有机溶剂保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不同有机溶剂,不同保存期及保存条件对果树花粉生活力的影响,将山荆子、桃、山杏、新鲜干燥花粉分别浸于丙酮,苯、二甲苯和乙酸乙酯4种有机溶剂中,在室温和4℃条件下保存,以干燥花粉为对照,之后于第1、2、10和30天检查其离体萌发率,第2天取出部分处理花粉授粉,调查坐果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