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林业   2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巨尾桉(E.grandis×E.urophylla)、尾叶桉(E.urophylla)无性系试验林生长性状和干形进行了分析,为选择优良无性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及同一无性系在不同林龄时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率均有所不同,总体上QL4、QL7无性系生长率较大,而QL1、QL2无性系的生长率则较小;林龄1.5年及6.5年时无性系间胸径、单株材积均有显著差异,而无性系间树高仅在林龄1.5龄时差异显著;其余林龄无性系间的差异均不显著。用6.5年生参试无性系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干形观测值对各无性系进行综合评定,结果QL7无性系的综合评定结果最佳,被评为优良无性系,其6.5年生时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是16.83 cm、21.42 m、0.233 1 m~3;而QL1无性系综合评定排最后一位;因此,不同无性系及同一无性系在不同阶段的生长表现均有所不同,无性系间胸径、单株材积在其生长的早期及后期均存在显著差异,而树高则在早期差异显著,所选择的QL7优良无性系可在试验地所在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目的: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免疫反应中起重要调节作用。通过检测风湿性心脏病患儿不同时期血清sIL-2R水平变化,以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风湿性心脏病患儿45例,其中活动期24例,非活动期21例,对照组30例。24例活动期患儿中心功能Ⅰ、Ⅱ级12例,Ⅲ、Ⅳ级12例。活动期在应用激素前、非活动期停用激素半年后取血。所有血标本室温下静置2h后取血清放低温冰箱保存,3个月内用ELISA法检测其sLL-2R水平。结果:风湿性心脏病活动期患儿血清sIL-2R水平(711.67±163.78)较非活动期(373.811±58.70)及对照组(289.69±102.44)高,差异显著(P均<0.01);非活动期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心功能Ⅲ、Ⅳ级者血清sIL-2R水平(801.67±144.59)较心功能Ⅰ、Ⅱ级者(621.67±132.31)高,差异显著(P<0.01),活动期血清sIL-2R水平与ESR呈正相关(r=0.82,P<0.01)。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患儿血清sIL-2R水平与病情有一定关系,血清sIL-2R水平可望成为风湿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广西黄冕林场杂交桉的生长及优良性进行评价,找到更多适合在该区域今后推广种植的优良杂种材料。【方法】对3.5、5.8和8.5 a共3个年度的42个人工杂种家系、9个母本自由授粉家系和1个无性系试验林进行生长调查,开展不同林龄的干形、幼林枝瘿姬小蜂的受害率等的调查,利用方差分析和多性状综合坐标得分法进行分析,获得综合表现优良的杂种子代及单株。【结果】不同林龄的树高在早期生长、胸径和单株蓄积在所有年度的杂种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以8.5 a最优47号尾叶桉自由授粉家系的单株蓄积0.346 1m3为标准,6个人工杂种家系包括20、39、36、28、14和18号家系高于其值而表现出杂种优势,其值范围为0.346 3~0.479 8 m3;以对照无性系DH32-29的8.5 a单株蓄积0.288 0 m3为标准,则有20个家系高于对照,其值范围为0.291 8~0.479 8 m3。采用综合坐标法平均得分值±1个标准差(得分0.037 4和0.144 4)为指标筛选家系,则有7个、39个和6个家系分别归于适生型、中生型和淘汰型3类家系。按适生型家系7/51入选率,家系遗传增益值在1.69%~21.36%范围,单株遗传增益在1.37%~19.70%,按优于对照无性系得分值15/51入选率下,家系遗传增益值在1.13%~14.74%,单株遗传增益在0.91%~13.60%。【结论】按最优对照单株得分值0.085 8为标准,共有27个家系的48株优株入选,入选单株最多的3个家系均为尾巨杂交桉,表明尾巨桉适应桂北立地,在该区域推广时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4.
尾叶桉、巨桉优树选择标准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叶桉、巨桉是华南地区引种成功及重点改良的2种桉树,以往选优基本上是围绕短周期纸浆纤维材改良目标而进行,选优林分的林龄小于15 a,多为6 a以下。本文以林龄16 a以上的尾叶桉、巨桉林分进行选优,以期为中大径材桉树培育提供改良用的优树材料。采用三株优势木对比法和配对T检验法确定优树生长量临界值,并兼顾干形质量指标进行选优。通过对25株候选优树和75株优势木生长量、分枝与干形分值的分析,建立了尾叶桉、巨桉优树选择标准:优树的单株材积≥3株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的1.35倍,胸径≥3株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15倍或树高≥3株优势木平均树高的1.03倍,分枝+干形得分≥7。在候选的25株优树中有17株符合标准被评为优树,入选率为68%。  相似文献   
5.
对18年生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lla×E.grandis)无性系木材纤维特征与基本密度进行研究,通过测定木材的纤维长度、宽度、壁厚、腔径、木材基本密度,分析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壁厚、壁腔比在树干径向方向由髓心向外有逐渐增大的规律。纤维长度与基本密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纤维宽...  相似文献   
6.
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SVT)在小儿心律失常中比较常见,目前治疗方法包括刺激迷走神经、药物治疗、食道心房调搏及电击复律等。药物治疗效果较可靠、安全而方便,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以往应用的口服转律药物虽然较静脉给药相对安全方便,但作用缓慢难在短时间内达到转律目的。心律平口服吸收良好,起效快,口服吸收率达95%,2~3h血中浓度可达峰值水平且较安全可靠。目前国内应用口服心律平治疗小儿SVT的报道尚少,因此本文选择部分小儿SVT病例,应用小剂量、短时间隔用药法治疗小儿SVT共29例,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尾巨桉无性系10种不同造林措施组合林分43个月生林分生长量及经济效益分析发现,组合间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蓄积量4个性状均有显著差异,单株生长量最好的造林组合是Ⅲ-1(造林密度1 300株/hm2、施肥量3 650 g/株),其次是Ⅳ-1(造林密度1 430株/hm2、施肥量4 700 g/株)、Ⅴ-1(造林密度1 360株/hm2、施肥量4 700 g/株);而林分蓄积量最大的组合是Ⅳ-2(造林密度2 000株/hm2、施肥量4 700 g/株),其次是组合Ⅴ-2(造林密度2 330株/hm2、施肥量4 700 g/株)。经济效益上看,10种措施组合中最好的3个组合分别是Ⅲ-1、Ⅰ(造林密度1 200株/hm2、施肥量1 750 g/株)、Ⅵ-1(造林密度1 630株/hm2、施肥量3 650 g/株),林分43个月时的纯利润分别达7 300、4 600、3 700元/hm2。而造林措施组合Ⅴ-2、Ⅴ-1、Ⅳ-2则是亏本的组合,尤其是组合Ⅴ-2亏本最大,亏损达9 800元/hm2。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大花序桉的遗传多样性,为大花序桉群体资源的保存和育种潜力的评估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14个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对大花序桉4个主要分布地区进行变异检测,分析位点多态性和群体多样性,计算地区间的分化系数和遗传相似性以及地区间和地区内的分子方差分量,基于遗传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4个SSR标记共检测到249个等位片段,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18个等位片段。基于所有标记,大花序桉各地区的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为1.785 4,观测杂合度平均为0.510 0,期望杂合度平均为0.788 2,表明遗传多样性较高。地区间平均遗传分化系数为0.071 6,分子方差分析(AMOVA)中群体间方差分量仅为6.8%,表明遗传分化水平中等、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非加权分组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将大花序桉4个主要分布地区划分为北部和南部2大类。[结论]种质资源保存要优先考虑多样性较高的地区。大花序桉遗传多样性较高,进一步选育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木材材性变异规律,以广西沙塘林场邓恩桉为研究对象,系统测量了基本密度和解剖特性指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所测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基本密度和5个解剖参数的径向变异由髓心向外先迅速递增,而后趋于平缓或降低;年轮宽度除外,其余5个参数在株内径向和株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壁腔比除外,其余纤维指标均达到优良造纸用材的要求;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限为8~10年;多项式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基本密度与解剖各项参数和树木年轮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红细胞免疫功能情况目前未见报道。为了解ITP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了20例ITP患儿及正常儿童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方法:①对象:ITP组20例,年龄7个月~9岁,男11例,女9例。对照组20例,年龄2个月~10岁,男13例,女7例。②方法: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试验(简称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简称RBC-ICR),两种试验均参照郭峰的方法进行。结果:20例ITP患儿的RBC-C3bRR均值为(17.3±8.4)%,与正常对照组(23±5.4)%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1)。RBC-C3bRR降低与血中血小板数呈正相关,r=0.405,(P<0.05)。RBC-ICR均值为(25.9±8.6)%,正常对照组(21±6.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检测患者血小板抗体(简称PAIgG)10例,平均值为(221.6±127.1)ng/L,PAIgG值与RBC-ICR值呈正相关,r=0.908,P<0.01。结论:ITP患儿的RBC-C3bRR明显低于正常(P<0.01),RBC-C3bRR下降与红细胞粘附、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