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猪增生性肠炎又称增生性出血性肠炎、猪小肠腺瘤病、猪回肠炎及坏死性肠炎等,是一种由胞内劳森氏菌感染引起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表现为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不同程度的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腹泻,以及食欲下降、皮肤苍白和生长速度缓慢等,主要发生于6~16周龄的育肥猪,偶见成年猪,断奶2月龄的仔猪及种猪也能够感染。  相似文献   

2.
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是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而引起的一种散在的热性、溶血性传染病.本文以某猪场这2种病混合感染病例为题材,从发病基本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防治措施等6个方面对该混合感染病例做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猪败血性链球病菌是由C群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流行特点病猪和病愈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和伤口感染。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6~7月多见,冬春较少。  相似文献   

4.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是由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感染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乳猪。以呕吐、衰竭和脑脊髓炎为特征,死亡率很高。血清学检测证明猪感染HEV很普遍,可能是世界性的。作者对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病原、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常用的诊断技术和防制措施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PHE)是由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感染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周龄~3周龄的哺乳仔猪。感染仔猪以呕吐、衰竭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病死率很高。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具有嗜神经性,主要从感染部位经外周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传播,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从而造成非化脓性脑炎的病变。论文主要对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病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致病机制、潜在危害及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猪增生性肠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接触性、慢性肠道传染病,主要是由于接触性感染胞内劳森氏菌所引起的,虽然不会导致大量猪死亡,但是仍有5%-10%的病死率,同时会导致猪群生长迟缓以及饲料利用率下降,从而给养殖户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对猪增生性肠炎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进行简单介绍,并提出几点猪增生性肠炎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猪梭菌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引起的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主要感染3日龄以内的仔猪,临床特征为患病仔猪出现红痢、肠道坏死,病程短,死亡迅速,病死率极高。本文对猪梭菌性肠炎的病原特征、致病机理和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水疱性口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疱性口炎(Vesicular stomatitis,VS)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virus,VSV)引起的多种哺乳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马、牛、猪等动物较易感,绵羊和山羊也可感染。临床上以舌、唇、口腔黏膜、乳头和蹄冠等处上皮发生水疱为主要特征。当马不发病时,VS在临床症状上很难与口蹄疫(FMD)、猪水疱病(SV)、猪水疱性疹(VES)区别开来。人也偶有感染VS,引起流感样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脑炎。  相似文献   

9.
水泡性口炎(Vesicular Stomatitis,VS)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virus,VSV)引起马、牛和猪的一种重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口腔粘膜、乳房和蹄部冠状带皮肤出现水泡和溃疡。VSV感染牛和猪时,在临床症状上极易与口蹄疫(FMD)、猪水泡病(SVD)、猪水泡疹(VES)混淆。且能够感染人。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因此,对VSV致病机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意义。本文从病原及其分子生物学特点、分布与生态学以及致病机理三个方面对水泡性口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猪增生性肠病义称猪回肠弯曲菌性感染,是由猪肠炎弯曲菌所引起的具有不同特征性病理变化的疾病群,主要发生于生长猪和育肥猪。  相似文献   

11.
猪增生性肠病(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又称猪回肠弯曲菌性感染,是由猪肠炎弯曲菌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不同特征性病理变化的疾病群,主要发生于生长猪和育肥猪,临床上以进行性消瘦、腹泻、腹部膨大和贫血为特点.  相似文献   

12.
1流行病学 增生性回肠炎的病原为胞内劳森菌,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菌,主要寄生在病猪肠黏膜细胞中。病猪主要侵害6-20周龄猪的生长、育成,有时也发生于刚断奶的保育猪和成年公猪。很多猪在感染活跃期会排放出大量病菌,病菌一旦被排放在外界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存活于猪的粪便中,污染外界环境,经消化道感染,造成猪场持续性感染。  相似文献   

13.
高度重视猪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的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万遂如 《养猪》2006,(1):41-44
猪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发生非常普遍,常为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它不仅引起猪群发生原发性病原感染,造成繁殖障碍和严重的呼吸疾病,引发死亡;更为严重的是损害猪的免疫功能,导致免疫耐受、免疫麻痹,对疫苗不产生免疫应答,致使机体抵抗力低下,易并发或继发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当前在许多养猪场和广大农村养猪户饲养的猪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高,病因复杂化、临床表现多样化、经济损失严重,这可能与猪群中广泛存在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密切相关,应高度重视猪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的防治。本文就猪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技术谈点意…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地区猪增生性肠炎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上海市不同地区lO个规模猪场的猪群进行了猪增生性肠炎的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规模猪场的健康猪群中猪增生性肠炎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抗体阳性率为4%~34%.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猪增生性肠炎抗体阳性率(50%和64%)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猪群.  相似文献   

15.
3.4和“原有猪”的混群 在驯化新进猪的过程中,将它们与肥育猪、保育仔猪或淘汰种猪进行呼吸性接触很重要.呼吸性接触最好的操作方法是:从第3周开始,将“原有猪”安置在隔壁的猪栏中,猪栏用钢管隔断.这样就可以让猪进行鼻对鼻接触.“原有猪”与新进猪的比例控制了猪的体重和感染比例.  相似文献   

16.
猪肺疫又称猪出血性败血症,是猪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并常表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故称猪肺疫,有的在咽喉部发生急性肿胀,使病猪高度呼吸困难,因此,俗称“锁喉疯”。而猪肺疫现在单纯发生的很少,多病原的混合感染是当前猪传染性疾病流行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在原发病(以病毒最为多见,包括部分细菌和其他病原)感染后,  相似文献   

17.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除猪外,其他动物主要表现为发热、奇痒,脑脊髓炎的致死性感染。猪感染本  相似文献   

18.
徐国栋  王犇  刘伟 《中国动物保健》2014,(12):49-50,93-94
颈部肌肉注射作为干预性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在猪病防治中常常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但若操作不规范、防治方案有缺陷,将导致群发性猪颈部肌肉注射感染及坏死的发生,这类疾病发生后,往往不能及时确诊,待到明确病因时猪群多已病入膏肓,不再有好的补救措施可以降低高死亡率。在此,笔者对猪颈部肌肉注射感染及坏死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原则进行总结,以期养殖者在猪病防治中加以避免。  相似文献   

19.
闽西地区猪增生性肠炎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闽西地区猪增生性肠炎发病情况,应用PCR技术对2008年龙岩学院动物医学研究所接诊的6周龄~20周龄腹泻病例进行了胞内劳森氏菌检测。结果表明,被检测的8个猪场均存在胞内劳森菌感染,61份粪便样品中21份(44.2%)呈阳性,其中6周龄~8周龄猪阳性率为46.7%,9周龄~13周龄生长猪阳性率为47.8%,14周龄~20周龄阳性率为42.9%。由此说明闽西地区猪场普遍存在猪增生性肠炎的感染。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原发感染和或产毒素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参与感染引起猪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以鼻炎、鼻甲骨萎缩、生长迟滞及不同程度鼻部变形为特征。单纯的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死亡率很低,几乎不会引起死亡,主要危害是发生严重的生长迟滞,患猪及感染猪群健康状况很差,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与其它呼吸道病混合感染,造成较大的死亡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