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取16—32细胞期胚胎的单个卵裂球,利用PCR技术进行牛胚性别鉴定。试验牛胚是体外受精胚,在受精后第5天进行活检,活检胚培养在颗粒细胞单层上。PCR采用了1对牛特异引物和1对Y染色体特异引物,PCR扩增后有一条带者为雌,2条带者为雄,结果95.4%样品给出了明确的信息,表明早期牛  相似文献   

2.
利用多重PCR技术鉴别牛早期胚胎性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利用一对根据牛Y-染色体特异重复序列设计的牛Y-染色体特异性引物和一对根据牛微卫星DNA设计的牛常染色体内标引物,通过对PCR反应体系中Mg^2+浓度和PCR反应条件中退火温度的优化,建立了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多重PCR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3.
应用PCR技术鉴定牛早期胚胎性别方法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的目的是优化胚胎PCR性别鉴定方法的条件,建立实用的鉴定方法。试验设计获得了牛种属和公牛特异的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模板DNA进行扩增,通过常规双重PCR法和巢式PCR法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巢式PCR法大大提高了鉴定牛早期胚胎性别的灵敏度。对组织DNA样品、血样、颗粒细胞和公牛冷冻精子进行检测,结果全部与实际性别一致;对于胚胎样品,判定结果与产犊性别一致。通过批量胚胎现场的检测,证明建立的胚胎性别鉴定方法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4.
根据牛SRY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巢式PCR引物作为性别鉴定引物,根据牛-珠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作为内标引物建立了牛胚胎性别鉴定的PCR反应体系。公牛可以扩增出187bp的SRY基因片段和255 bp的-珠蛋白基因片段,母牛只能扩增出255 bp的-珠蛋白基因片段。由于巢式PCR只需3~8个细胞就可以在紫外灯下看到扩增结果,而常规PCR则需要较多的细胞,所以胚胎性别鉴定时使用巢式PCR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PCR反应体系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根据牛SRY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巢式PCR引物作为性别鉴定引物,根据牛酪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作为内标引物建立了牛胚胎性别鉴定的PCR反应体系。同时对常规PCR和巢式PCR在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中的实用性进行比较。15头公牛、13头母牛的DNA样品检测结果表明:使用巢式PCR公牛可以扩增出205bp的SRY基因片段和403bp的酪蛋白基因片段,母牛只能扩增出403bp的酪蛋白基因片段;而使用常规PCR时公牛扩增出255bp的SRY基因片段和403bp的酪蛋白基因片段,母牛只能扩增出403bp的酪蛋白基因片段,其性别鉴定结果和实际完全一致。由于巢式PCR只需10个细胞就可以在紫外透射分析仪下看到扩增结果,而常规PCR则需要20~30个细胞,所以胚胎性别鉴定时使用巢式PCR效果更好。试验采用巢式PCR鉴定了10个奶牛胚胎的性别,同时还对血清是否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根据兔SRY基因序列设计两对引物作为兔雄性特异性引物,根据兔APP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作为内标引物,分别建立了兔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双重PCR和巢式PCR反应体系,在不同浓度的基因组DNA和兔早期胚胎上进行性别鉴定应用,同时,对兔SRY巢式PCR引物特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重PCR扩增兔基因组DNA可以准确判定其性别,扩增灵敏度为100pg基因组DNA;多重PCR鉴定24枚兔32细胞桑椹胚性别,只能对整胚成功鉴定。巢式PCR,公兔基因组DNA扩增出282bp的SRY基因片段,母兔没有扩增产物,扩增灵敏度为10pg;对24枚兔32细胞桑椹胚性别鉴定结果表明,巢式PCR可以对少至4个胚胎细胞进行准确鉴定,同一胚胎结果符合率为100%(24/24)。SRY引物只对兔雄性基因组DNA特异,而其他动物(人、牛、绵羊、小鼠)雄性DNA及兔的冲卵液,均无PCR产物。  相似文献   

7.
TSPY(testis—specific protein)是Y染色体上特异的基因。公牛Y染色体上的TSPY基因的拷贝数达200个。本研究主要探讨利用TPSY基因鉴定胚胎性别的可能性。利用TSPY特异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牛血样DNA的结果为公牛血样均为阳性,母牛为阴性。结果表明,TSPY基因是一个很好的雄性特异标记。PCR扩增TSPY特异序列鉴定牛性别的灵敏度试验表明,DNA的最低需要量为20pg/μL,提示,TSPY特异基因具有鉴定牛早期胚胎性别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TSPY(testis-specific protein)是Y染色体上特异的基因。公牛Y染色体上的TSPY基因的拷贝数达200个。本研究主要探讨利用TPSY基因鉴定胚胎性别的可能性。利用TSPY特异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牛血样DNA的结果为公牛血样均为阳性,母牛为阴性。结果表明,TSPY基因是一个很好的雄性特异标记。PCR扩增TSPY特异序列鉴定牛性别的灵敏度试验表明,DNA的最低需要量为20 pg/μL,提示,TSPY特异基因具有鉴定牛早期胚胎性别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利用牛性别决定基因(SRY)和酪蛋白αs1基因(CSN1S1)分别设计雄性特异性引物和内标引物,两对引物均各设计一对嵌套式引物进行多重PCR和多重巢式PCR,用于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SRY基因和CSN1S1基因外、内引物扩增片断长度分别为357bp、232bp、528bp和367bp。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个引物组合建立的多重PCR扩增体系均有较高的扩增稳定性和准确率,但在常规PCR体系中,它们的灵敏度均不高(约50pg,相当于16个细胞的DNA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胚胎性别鉴定中的应用。而由二者建立的巢式PCR灵敏度可达到5pg,故可以很好地满足胚胎性别鉴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自主设计2对引物,提取已知性别小鼠肝细胞DNA,扩增雄性小鼠特有的Sry基因及雌、雄小鼠共有的ZFX基因,建立双重PCR性别鉴定方法.提取小鼠早期8细胞胚胎单卵裂球、双卵裂球DNA,分别进行双重PCR性别鉴定,选择出早期8细胞胚胎的适宜模板量;将已测性别的8细胞胚胎按照雌、雄性别分开培养,观察统计雌、雄8细胞胚胎发育至囊胚的比率.试验结果显示,与单个卵裂球DNA模板量相比,双卵裂球的模板量检出率高,两者之间差异显著(75.00%Vs 93.33%,P<0.05);经过性别鉴定的雄性8细胞胚胎比雌性8细胞胚胎发育至囊胚的比率高,两者之间差异显著(53.33%Vs 33.33%,P<0.05).结果表明,采用双重PCR性别鉴定方法,以双卵裂球的DNA量为模板能够有效的对小鼠早期8细胞胚胎进行性别鉴定;雄性胚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比雌性胚胎具有更好的发育潜力.  相似文献   

11.
根据牛Y染色体特异重复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同时设计了一对牛常染色体引物作内标引物,研究了引物浓度、dNTP浓度、M g2 浓度、酶浓度、退火温度以及循环次数等因素对PCR方法鉴定牛胚胎性别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对该反应体系影响较大,而dNTP浓度、T aq酶含量以及M g2 浓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依据牛、山羊、兔、猪等哺乳动物SRY基因高度同源性设计一对22 bp的SRY引物,按照3×2×3因子组合,建立了PCR扩增胚胎DNA最适条件。采用此最适条件扩增了15个羊-兔异种克隆胚胎DNA,结果表明PCR法可以用来鉴别哺乳动物胚胎的性别。采用设计的性别鉴定引物,按照最优PCR扩增胚胎DNA条件配制了PCR性别鉴定试剂盒。  相似文献   

13.
常规PCR和巢式PCR法鉴定牛早期胚胎性别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利用牛Y染色体重复序列作为雄性特异性引物,_以肿蔼坏死因子(TNFα)为内标引物建立多重PCR和多重巢式PCR体系,进行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共设计4对引物-Y染色体重复序列外引物和内引物,其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534 bp和480bp,肿瘤坏死因子外引物和内引物,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357 bp和272 bp.结果表明,4对引物均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多重PCR体系灵敏度为50 pg(约8个细胞),多重巢式PCR体系灵敏度为10 pg(约2个细胞),故多重巢式PCR体系更适合于牛胚胎性别鉴定.  相似文献   

14.
非电泳法PCR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选出更高效、实用的牛胚胎性别鉴定方法,分别用成年牛血样提取的基因组DNA和冷冻的牛早期胚胎细胞DNA为样本,以电泳法和非电泳法用相应的性染色体DNA引物做胚胎PCR性别鉴定实验,以相对比。血液模板DNA结果与胚胎样本结果都表明,使用DYZ-1引物的非电泳法在比使用SE引物的电泳节约1h以上时间的同时,具有比SE更高的灵敏度。这次研究在我国首次成功地把非电泳PCR法应用到牛胚胎性别鉴定之中,减少了胚胎性别鉴定的操作步骤,并大大缩短了性别鉴定所需要的时间,从而使胚胎移植现场性别鉴定更加可行。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一种有效的牛早期胚胎PCR性别鉴定方法,试验以12头已知性别的牛全血为试验材料,提取基因组DNA,分别运用常规PCR法、多重PCR法和巢式PCR法进行牛性别鉴定研究,用2对SRY(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引物和1对牛特异性引物扩增牛核基因组DNA进行牛性别鉴定,建立3种牛性别鉴定的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3种方法准确率均为100%,其中巢式PCR法检测灵敏度可达13pg,多重PCR法整个鉴定过程约需3h。  相似文献   

16.
应用PCR方法对奶牛早期体外受精胚的性别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牛雄性特异序列BOV97M和牛属1.715卫星DNA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以进行牛的性别鉴定.共检测76枚胚胎,37枚为雌性,39枚为雄性,把雌性胚胎进行移植,受胎11头,受胎率29.73%,产出母犊10头,准确率为90.91%.  相似文献   

17.
鉴别牛早期胚胎性别PCR方法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牛Y-染色体特异重复序列、睾丸特异蛋白基因以及性别决定基因序列设计合成5对公牛Y-染色体特异引物,依据牛骨胳肌α肌动蛋白前体基因和微卫星DNA序列设计合成4对牛DNA特异引物(内标引物)。单重PcR扩增牛基因组DNA,筛选出4对牛Y-染色体特异引物和1对牛DNA特异内标引物。将不同的Y-染色体特异引物与内标引物组合,多重PCR扩增牛基因组DNA、已知性别的牛成纤维细胞和克隆胚胎,筛选出2个可用于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别的PCR引物组合:B34/A12和B78/A12。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繁殖室与农业部动物检疫所生物技术室合作,经过3年研究,已完成“应用 Y—DNA 特异片段的PCR 技术鉴定牛和绵羊胚胎性别及生产应用”课题。经农业部核准并委托北京农业大学主持,于1992年7月22日,通过了成果鉴定。该研究应用删除富集法构建富含牛和绵羊 Y—DNA 文库。筛选出特异克隆,并根据其序列,设计和合成引物。在实验室,用已建立的 PCR 检测技术,分别对已知性别的11只绵羊和10头牛的血样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与实际性别完全一致。在生产现场,建立了简易、可行胚胎细胞取样技术和防止污染的措施。经性别鉴定的奶牛胚胎,移植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利用Y染色体重复序列作为雄性特异性引物,以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为内标引物建立多重PCR体系,进行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共设计四对引物—Y染色体重复序列外引物和内引物,其大小分别为534bp和480bp;肿瘤坏死因子外引物和内引物大小分别为357bp和272bp。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多重PCR体系的灵敏度分别达到3个胚胎细胞,准确率100%,可以满足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根据牛SRY(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合成3对常规PCR引物作为牛性别鉴定特异性引物,对15头公牛、20头母牛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第2对引物可清晰扩增出公牛基因组DNA750 bp左右条带,而母牛基因组DNA无此扩增条带,证明这条引物可以应用于牛的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