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蛹虫草菌丝生长条件的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蛹虫草菌丝生长的环境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蛹虫草菌丝生长温度为1~30℃,最适温度为20℃,菌丝生长的pH范围是4.5~11.0,最适pH为7.0,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  相似文献   

2.
李淑秀 《食用菌》2007,29(6):21-22
对姬松茸商研-F106的生长条件,菌丝的生物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姬松茸商研-F106菌丝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5℃,pH范围较广,但以pH 6.5~7.5为最佳,最佳碳源为甘露醇,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佳C/N为30:1。  相似文献   

3.
翁祖英  吴政声 《食用菌》2005,27(4):10-11
观察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鲍鱼菇8120和平菇P54菌丝体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鲍鱼菇8120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0~33℃,最适温度为22-28℃。适宜pH值为5~8,最适pH7.2~8;平菇P54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0-33℃,最适温度为25-31℃,适宜pH5~8,最适pH值为6-6.5。  相似文献   

4.
姬松茸北方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气候制约北方地区 ,姬松茸栽培一直受到限制。笔者从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所引种 ,针对国内外姬松茸栽培存在的问题 ,根据东北资源及气候特点 ,系统研究了姬松茸生物学特性、栽培条件、管理技术 ,进行了适应性驯化栽培和出菇试验 ,初步获得成功。1 生物学特性 姬松茸属中温偏高菌类。菌丝生长 10~37℃ ,适温 2 5~ 2 7℃。最适 pH6 .5~ 7.5 ,以料水比 1.0~ 1.4为宜 ,最适碳源为蔗糖 ,其浓度为 7% ,硫酸铵为最适宜的氮源 ,其浓度为 0 .3% ,子实体发育温度为 2 0~ 2 6℃ ,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 ,子实体生长阶段需少量的散射光。2…  相似文献   

5.
姬松茸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姬松茸是一种美味的药用蘑菇。近年来,我们进行姬松茸的引种栽培研究,本文报道姬松茸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及菌体培养条件等的一些研究结果。姬松茸菌丝体能利用蔗糖、葡萄糖等作为碳源;但不能利用可溶性淀粉。其中以7%的蔗糖最佳,氮源利用上以硫酸铵(NH_4)_2SO_4最好,其最适浓度为0.3%,硝酸(HH_4NO_3)次之,但不能利用蛋白胨。姬松茸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7℃,最适温度为23~27℃。菌丝体在酸碱度范围为pH4.5~8.0,最适为pH6.0~8.0。菌丝体能在料水比为1:1.2~2.2的培养基(含水量为54.5~68%)中生长,其中以料水为1:1.4时(含水量为58.5%)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6.
猪苓的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特性及驯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德育  来航线  林雁冰 《食用菌》2004,26(6):8-8,11
试验表明,猪苓菌丝在5~35℃下均能生长,以24℃生长最快,在平板及斜面管上生长到一定时间为棕褐色。菌核在15-25℃下控制相对湿度80%,以22℃形成最快。光照对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均不利,在菌丝培养及菌核形成阶段应避免光照。菌丝在pH.3.5~8.5均可生长,但以pH6.0生长最快。试验表明,猪苓可以脱离蜜环菌单独培养,这为猪苓室内人工袋料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但菌核的生长发育特征及栽培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姬松茸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食药兼用菌姬松茸的孢子为椭圆形,6.5μm×5μm,菌丝有锁状联合,宽5~6μm。菌丝生长适温22~23℃,pH6.5~7.5,湿度以料水比1:2.4为宜。适宜碳源为葡萄糖,较好氮源为玉米粉、(NH_4)_2SO_4、麸皮。子实体生长发育适温18~21℃,空气相对湿度85%~95%。  相似文献   

8.
姬菇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温度,PH和含水量对姬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0℃时菌丝生长快,随着温度的降低,菌丝生长速度递减,适宜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5-30℃,PH7.5时菌丝生长最快,适宜菌丝生长的PH范围为6.0-7.5;适宜菌丝生长的培养料含水量为55%-70%,含水量60%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9.
姬松茸儿种胞外酶的最适反应pH的最适反应温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姬松茸的胞外CMC酶,FP酶,βGase,HC酶,淀粉酶和果胶酶的最适反应pH和最适反应温度分别是4.6和55℃,5.2和50℃,4.6和50℃,5.8和40℃,4.0和50℃,菌丝最适生长pH下的相对酶活力系数远远小于酶最适反应pH下的相对酶活力系数;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下的相对酶活力系数远远小于酶最适反应温度下的相对酶活力系数。  相似文献   

10.
真姬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真姬菇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其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比较了不同温度、pH、湿度、碳源和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和原基发生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真姬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20~25℃;原基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2~16℃,最适温度为15℃;菌丝生长的适宜pH为4.0~8.5,最适pH为6.5~7.5;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基含水量为55%~70%,最适为65%;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  相似文献   

11.
韩永萍  程红霞 《食用菌》2007,29(1):59-61
无机陶瓷膜微滤姬松茸子实体多糖溶液,优化操作工艺参数为:pH7~8,压力为0.3~0.4 MPa,温度为40℃,切线流速为2.5 m/s。污染后的膜组件采用80℃的去离子水进行清洗30 min,通量恢复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神经致幻型毒菌黄褐裸盖伞对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的同化利用情况以及菌丝生长的温度和pH值范围。结果表明.黄褐裸盖伞不能同化利用d-半乳糖、L-山梨糖、L-阿拉伯糖、甘露醇、乳糖和木聚糖.对D-果糖的同化利用能力最强:对于酪素钠的同化能力最强.不能利用尿素和亚硝酸钠: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40℃,最适25℃;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1.5-13.5.最适pH为7.5。野生子实体的粗毒提取物对小白鼠具有一定的毒性,能够使实验动物兴奋.产生的症状与致幻菌中毒症状相似。研究结果对毒菌和毒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烟秆屑培养基栽培姬松茸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传森 《食用菌》2011,33(2):27-28
利用烟秆屑和五节芒组成3组配方,3个重复栽培姬松茸试验,结果表明,烟秆屑可以利用来栽培姬松茸,培养料在发酵过程中表现发酵效果良好;烟秆屑中的烟碱成分在发酵过程中有利于调节培养料pH值;姬松茸菌丝在加烟秆屑培养基配方中生长旺盛、原基扭结点多、成菇率高;可以提高产量20.70%~38.28%,姬松茸尼古丁含量达欧盟食品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4.
以重庆市蚕豆褐斑病病叶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的方法得到5株病原菌,研究了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并对18SrDNA基因和EF-1α基因进行序列分析,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pH、温度、光照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蚕豆褐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pH为2~11条件下,病原菌均能生长,最适pH为7;病原菌在5~30℃均能生长,菌丝生长最适为20℃,高于35℃菌丝停止生长;菌丝生长对光照不敏感。  相似文献   

15.
1 栽培季节与环境选择。1.1 栽培季节选择 姬松茸属中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7℃,子实体最适生长温度18~26℃。春秋两季均能栽培,春菇低海拔区可在3月播种,高海拔区可在4月播种;秋菇可在7~8月播种。各地应根据当地条件具体安排工作日程。  相似文献   

16.
白灵菇菌丝生长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灵菇菌丝进行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和通透气生长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硝酸铵;最适温度为22℃-30℃;最适pH为6.5~7.5;充足的氧气有利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7.
姬松茸的室内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ill又名巴西蘑菇,原产巴西、秘鲁等地。姬松茸肉质鲜美可口,具有杏仁香味,发展前景较好。但姬松茸因其特有的生态习性而人工栽培的产量低且不稳定,近年来,我们通过栽培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在室内床栽姬松茸的技术,现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 姬松茸属中温偏高菌类,菌丝生长10~35℃,最适22~26℃;原基形成与分化阶段温度16~26℃,最适18~21℃;子实体生长15~33℃,最适20~25℃;春秋两季均栽培,各地应以当地的气温安排栽培期。2 塑料棚搭建 菇房选择交通方便、近水源、环境干净的地方建造。坐北朝南,利于通风换气,又可提高冬季室温,避免春秋季节干热的南风直接吹到菇房。用毛竹支架的塑料大棚菇  相似文献   

18.
镉(Cd)对姬松茸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姬松茸子实体镉含量有差异的姬松茸菌株为材料,试图通过分析比较高低镉品种对镉的敏感度差异.找出镉影响菌丝生长的特征和规律,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低镉筛选模式。实验结果表明:镉对姬松茸菌丝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镉浓度为0~1mg/L,镉对姬松茸菌丝表现出刺激与毒害的双重作用,≥2.0mg/L时,对姬松茸菌丝表现出明显的毒害作用,0~16mg/L时.镉浓度与菌丝生长速度的关系适于以Cubic回归曲线描述;不同菌株对镉的敏感性有差异,但差异无显著性特征,不足以作为区分高低镉品种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侯军  杜爱玲  石立三 《食用菌》2006,28(2):15-17
对黄伞园艺一号菌株,在碳源、氮源、温度、pH值、抗杂水平、液体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适温为24-30℃,最适温度为26℃;适宜pH为5~7,最适为6;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氮源为牛肉膏;培养基(棉子壳)最适含水量为1:1.3;出菇温度3~36℃,最适为13~25℃;该菌株抗杂和现营能力强,并具备液体培养出菇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大白口蘑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白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果糖,最适氮源是酵母粉,最适温度28~32℃,最适pH4.0~5.0,最适培养基含水量60%。子实体原基分化温度20~28℃,最适昼夜温差6℃,空气相对湿度85%~90%时能正常形成原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