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达到城市宠物药物避孕的效果,开发醋酸甲羟孕酮原位凝胶植入剂(MPA-PLA).采用MPA-PLA进行动物体内实验,考察MPA-PLA对小鼠避孕时间和繁殖率的影响及其对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激素浓度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MPA-PLA对大、小鼠具有长效抗生育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醋酸甲羟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MPA)与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和来曲唑(letrozole,LE)的不同配伍对母羊血浆繁殖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3岁经产萨福克母羊39只,平均体重(75.51±11.55) kg,随机均分为3组,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34 mg/(d·只) MPA+1 mL/只PG,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34 mg/(d·只) MPA+600 mg/(d·只) NMDA,试验Ⅲ组饲喂基础日粮+34 mg/(d·只) MPA+14 mg/(d·只) LE,试验期18 d。结果发现,补饲MPA基础上进行PG处理,母羊血浆中FSH水平呈极显著升高(P<0.01);补饲MPA基础上进行NMDA处理,母羊血浆中E2、MLT、FSH和LH水平均呈极显著升高(P<0.01);补饲MPA基础上进行LE处理,母羊血浆中MLT、LH和T水平均呈极显著升高(P<0.01)。综合比较各生殖激素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MPA与NMDA和LE分别结合使用,可作为调控母羊繁殖性能的药品;且通过比较激素水平得出,MPA与NMDA组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甾醇对雌性小鼠生长及生殖激素的影响。选用50只35日龄雌性小鼠,适应1周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植物油组(给予0.1 mL植物油)及植物甾醇低、中、高三个剂量组(每日灌胃20、80和320 mg/kg植物甾醇)。连续灌胃3周,第1天和第22天称取小鼠体重,然后眼球采血,制备血清,对小鼠血清中的雌二醇、孕酮、催乳素水平进行检测,研究不同添加量的植物甾醇对小鼠生长及生殖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植物油组小鼠体增重差异显著(P<0.05)。与植物油组相比,植物甾醇处理组小鼠体增重先升高后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植物甾醇对小鼠血清E2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中剂量组小鼠的雌二醇水平最高(270.52&#177;18.10 pmol/L);随着植物甾醇灌胃剂量的增加,小鼠孕酮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植物甾醇中剂量组小鼠血清孕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植物甾醇灌胃组小鼠催乳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低剂量植物甾醇可提高KM雌性小鼠的体增重;植物甾醇能提高KM雌性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但对孕酮和催乳素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不同方法提取的蜂胶液调节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和比较了蜂胶水提液、蜂胶醇提液对实验性高脂血症IRC小鼠血脂及脂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蜂胶提取液均能有效抑制高脂血症ICR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升高,蜂胶醇提液能显著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浓度,表明蜂胶能够改善高脂血症小鼠的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磺鹅去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TCDCA)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给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50 mg/kg),建立免疫功能抑制模型,灌服TCDCA(100 mg/(kg·d)),共灌服7 d。采用重量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TCDCA对免疫器官指数及对血清中抗体含量、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溶菌酶含量的影响。〖JP2〗TCDCA对免疫抑制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无显著性影响;TCDCA可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中溶菌酶含量。TCDCA能够增强CTX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对免疫失衡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欧盟激素甲羟孕酮污染事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综述了2002年7月欧盟发生的激素甲羟孕酮(MPA)污染事件,比利时Bioland公司从受尔兰进口了受MPA污染的糖浆,用来生产猪饲料添加剂供应给荷兰的饲料厂,并将糖浆提供给德国的啤酒厂和比利时的饮料厂,导致比利时,荷兰,德国等11个欧盟成员国的动物饲料,生猪,以及啤酒和果汁等相继受到污染,从而在欧洲触发了新一轮的食品危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onadotropin-inhibitory hormone,GnIH)对雄性小鼠采食、体重和血糖稳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体重及日龄相近的雄性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0 μL/(次·只)]和试验组[腹腔注射20 μg/100 μL GnIH,100 μL/(次·只)],每组10只,每天注射2次,连续注射21 d。观察和记录小鼠的采食情况;对小鼠的体重、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耐量进行测定;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对小鼠胰腺中胰岛素转录因子基因(NeuroD1)、胰岛素基因(Ins)、胰高血糖素基因(Gcg)、胰岛素转录调控因子基因(Pdx1)mRNA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P<0.01)升高;试验组小鼠空腹血糖曲线下面积极显著(P<0.01)增加,葡萄糖耐量的血糖曲线下面积极显著(P<0.01)增加,胰岛素耐量的血糖曲线下面积极显著(P<0.01)增加;试验组小鼠胰腺Gcg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升高,Ins基因mRNA、Pdx1基因mRNA和NeuroD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P<0.05)下降。结论 慢性腹腔注射GnIH会引起雄性小鼠采食量和体重增加,并引起机体血糖紊乱。  相似文献   

8.
将5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A组(n=10)正常喂饲,B、C、D、E组(各10只)小鼠均腹腔注射50mg/kg·d的BPA,1次/d,连续注射7d,构造小鼠睾丸损伤模型,同时C、D、E组分别用100、200、400mg/kg·d浓度的Que灌胃7d,A组和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小鼠的体征、体质量变化及试验结束时睾丸、附睾和精囊腺的质量;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的含量;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水平;对睾丸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D组200mg/kg·d小鼠体质量、各脏器质量均较B组有明显改善(P〈O.05或P〈0.01),接近A组,C组和E组只有附睾质量变化显著(P〈0.05);Que各剂量组血清中的SOD、GSH—Px活性均高于BPA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D组抗氧化酶的活性最高;MDA测定结果显示,D组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E组也有所降低,差异显著(P〈0.05);C、D、E组小鼠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D组各生殖激素指标均接近A组;组织学观察见各给药组睾丸生精小管生精细胞层数、精子数目均高于B组,尤以D组200mg/kg·d恢复最为明显。结果表明:Que能够促进BPA致小鼠睾丸生精功能障碍后生精功能的恢复,且最佳剂量为200mg/kg·d。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甾醇对去卵巢小鼠血清激素及乳腺组织中孕激素受体的影响。50只雌性小鼠,随机选40只进行去卵巢手术,恢复7 d。分组如下:正常组、去卵巢对照组、植物甾醇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日灌胃20、80和320 mg/kg植物甾醇)。连续灌胃3周,第22天采集血样和乳腺组织,对小鼠血清中的雌二醇、孕酮和催乳素水平进行检测,对乳腺组织的孕激素受体基因表达进行荧光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去卵巢对照组小鼠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植物甾醇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持续升高,其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与正常组最接近;与去卵巢对照组相比,去卵巢植物甾醇组小鼠血清孕酮水平均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去卵巢对照组相比,去卵巢植物甾醇组小鼠催乳素水平先下降后上升,但他们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去卵巢对照组相比,植物甾醇各剂量组小鼠孕激素受体基因相对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孕激素受体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去卵巢对照组的1.05、1.13和2.78倍。植物甾醇可改善去卵巢小鼠内源激素不平衡的状况,促进乳腺组织PR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激素是机体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直接分泌到血液和淋巴中,对一定器官和组织产生兴奋或抑制作用,协调机体内部生理机能的特殊化学物质。激素在水产养殖中已成功地用促性腺激素使罗非鱼、金鱼、虹蹲和斑点叉尾等发生性转变,并对鱼类的代谢和生长也产生直接的影响。l雄性激素雄性类固醇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鱼类,对鱼类生长物质基础的蛋白质积累有明显的影响。Bulkley等(1973)投喂斑点叉尾和金鱼的饲料中每公斤含有0.25、2.5和25毫克的17β—羟基—17α—甲基雄甾酮,未能有效地促进生长,但是Matty等(1985)引述Higgs等(1982)的实验…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醋酸甲羟孕酮原位凝胶植入剂(MPA-PLA)进行处方筛选,优化制备工艺。以高效液相为检测方法,评价该制剂的体外释放规律。结果显示:MPA-PLA能显著延长释放时间,具有长效缓释制剂的基本释药规律。  相似文献   

12.
2008-03-30-2008-04-30和2008-07-23-2008-08-05采用目标动物瞬时扫描法分别对2对蓝鹇(2♀2♂)和3只白鹇(2♀1♂)繁殖和非繁殖期间的日常行为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种雉类比较,蓝鹇繁殖期间的运动行为显著高于非繁殖期,休息行为和其他类行为极显著低于非繁殖期(P<0.01)。白鹇繁殖期间的运动行为和梳理行为高于非繁殖期,观望和休息行为低于非繁殖期。不同动物间比较,蓝鹇非繁殖期的运动行为极显著低于繁殖期间的白鹇(P<0.01),显著低于非繁殖期间的白鹇(P<0.05)。蓝鹇非繁殖期的的休息行为极显著高于繁殖期间的白鹇(P<0.01),显著高于非繁殖期间的白鹇(P<0.05)。不同性别动物间比较,雄性雉类的运动行为、观望行为高于雌性,它们的梳理、采食行为低于雌性。梳理和休息行为对不同时间段总体方差分析差异显著(P<0.05)。7:00-9:00时,繁殖期雉鸡的采食行为明显高于非繁殖期间的动物,9:00-17:00时,动物繁殖期间的运动行为明显高于非繁殖期间。  相似文献   

13.
利用桑树叶资源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桑树适应性广 ,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有些地区大面积栽培 ,主要用于养蚕生产。桑树是目前木本叶用植物中产量最高的树种之一 ,比经人工改造的南方山原草地的单位载畜量提高 5倍左右。桑叶的营养成分高于一般牧草 ,是木本植物中含量较高的树种。其粗蛋白和氨基酸总量不及大豆粉高 ,但各种氨基酸比例趋向一致 ,桑叶作为畜禽饲料养分很全面。养禽畜试验表明 ,桑叶作饲料适口性好 ,无采食障碍 ,食用后具有很高的消化率 ,品质提高……。因此 ,利用桑叶作为畜牧业的饲料非常有潜力 ,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玛曲高寒沙化草地3种灌木山生柳(Salixoritrepha)、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各种磷组分。结果表明,除沙棘外,其余2种灌木根际OlsenP(有效磷包括H2O-P和NaHCO3-Pi)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3种灌木的根际全...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酸化剂与益生菌混合制剂对广西三黄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2 400只84日龄的广西三黄鸡,并将其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鸡。A组(对照组):基础日粮;B组:基础日粮+1 g/kg混合制剂;C组:基础日粮+2 g/kg混合制剂;D组:基础日粮+0.1 g/kg恩拉霉素。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C、D组显著高于A组(P<0.05);试验组的屠宰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C组显著高于A组(P<0.05);试验组胸肌和腿肌的滴水损失均低于对照组,其中C组显著低于A组(P<0.05);D组腿肌的剪切力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试验组胸肌和腿肌的肌内脂肪均高于对照组,其中B组胸肌的肌内脂肪显著高于A组(P<0.05)。综上所述,在日粮中添加2 g/kg酸化剂与益生菌混合制剂,有助于提高三黄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并能通过降低滴水损失来改善肉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饲喂莫能霉素的兔,无菌兔和普通兔,饲喂磷酸左咪唑及感染柔嫩爱美尔球虫的鸡,感染球虫的雏鸭以及雏鸡新城疫消化道免疫后肠道上皮间淋巴细胞的形态、功能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肠上皮间淋巴细胞是一种免疫活性细胞,其数目与肠腔中抗原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肠上皮间淋巴细胞主要位于上皮细胞核的上方、核间及核下方,形态不一。其分布以十二指肠和盲肠扁桃体较多,空肠低于十二指肠,回肠又低于空肠,直肠最少。肠上皮间淋巴细胞的数量与粘膜固有层的淋巴细胞数量呈正相关。本文还对上皮间淋巴细胞的功能、性质及迁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比较70日龄太罗鹅(太湖鹅♂×罗曼鹅♀)、罗太鹅(罗曼鹅♂×太湖鹅♀)、浙罗鹅(浙东白鹅♂×罗曼鹅♀)、罗曼鹅(纯种)和太湖鹅(纯种)的肉品质(肌苷酸、肌内脂肪、氨基酸和脂肪酸),为肉鹅杂交配套系选育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鹅(公母比为1:5),子一代70日龄时每组取体型相近的6只进行屠宰。结果表明:罗曼鹅与太罗鹅胸肌中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浙罗鹅(P<0.05);浙罗鹅胸肌中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1);太罗鹅和浙罗鹅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太罗鹅和罗曼鹅胸肌与腿肌必需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且太罗鹅鲜味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1);太罗鹅和浙罗鹅胸肌亚油酸、亚麻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杂交鹅腿肌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纯种鹅(P<0.01);太罗鹅和浙罗鹅胸肌和腿肌必需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本研究表明浙罗鹅和太罗鹅肉品质总体优于其他3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 SHH)在不同品种绵羊背部皮肤中的表达差异,以探索SHH与羊毛弯曲形成的关系,选取美利奴羊和小尾寒羊作为研究对象,利用HE染色法观察2种绵羊背部皮肤的组织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探究2种绵羊背部皮肤中SHH蛋白和基因水平的相对表达量差异。结果显示:HE染色显示美利奴羊与小尾寒羊背部皮肤毛囊的组织结构存在毛囊数量及弯曲程度等差异;免疫组织化学试验显示,SHH蛋白在美利奴羊和小尾寒羊背部皮肤中均有表达,在美利奴羊背部皮肤中的毛乳头、毛基质、内外根鞘、皮脂腺和表皮细胞中显著表达,在小尾寒羊背部皮肤中的毛基质、内外根鞘和皮脂腺中显著表达;光密度分析显示,美利奴羊背部皮肤组织中SHH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美利奴羊SHH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Western blot显示,美利奴羊SHH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提示:羊毛弯曲的形成与其组织结构有关,并受SHH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提高牦母牛繁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采用不同剂量生殖激素处理3.5岁的青年牦母牛,结果发情率提高5.84和23.26个百分点,繁殖率分别提高34.69和41.21个百分点。采用不同剂量生殖激素处理和怀孕牦母牛围产期补饲的措施,促进产后成年牦母牛发情配种,结果发情率分别提高42.42,54.67和37.51个百分点,繁殖率提高43.93,48.48和20.10个百分点。生殖激素处理和围产期补饲对提高牦牛繁殖性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高剂量生殖激素的促进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以"3S"技术为支撑,结合遥感图像、草地光谱观测以及地面调查数据对安西县实施退牧还草后植被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河东戈壁温性荒漠草地短期效果不明显外,其它草地不论是盖度、高度和产草量还是植被指数,围栏内较围栏外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其中牧草盖度、高度和产草量围栏内较围栏外平均增加了5.0%、16.9%和6.8%.植被指数增加了8.9%,2005年植被指数较2004年增加了9.7%.高光谱遥感进一步监测结果显示围栏内牧草光谱反射率比围栏外高,同样说明牧草长势及生产力围栏内要好于围栏外.由此可见,安西县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