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龙眼施用氯酸钾催花技术的进展福建果树所柯冠武研究员就龙眼催花技术的进展、倡导龙眼树隔年结果栽培模式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现就有关氯酸钾催花技术的进展与问题归纳如下 :1 .1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氯酸钾催花技术由台湾颜昌瑞先生发明 ,在泰国热带型龙眼品种 (该品种具有在年内多次开花的习性 )上应用成功率较高。在我国大陆 ,从1998年起开展龙眼催花技术研究 ,2001、2002年进行小范围应用 ,而后进入低潮期。主要原因是药物催花成花株率和成花穗率低 ,重复试验效果不明显等。当前龙眼施用氯酸钾催花存在的三大技术难点是 :树体…  相似文献   

2.
近年,台湾省的留美博士颜昌瑞教授发明了龙眼催花技术,可实现周年开花结果.一年中任何时间,催花药剂处理后45~55 d即可开花.据颜博士的研究介绍,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对不同品种及不同株龄龙眼处理均有催花效果.在泰国以高压苗处理的,显示根系浅者开花率高,甚至可达100%的效果,但对深根的老树催花率较低.药剂处理效果不受植株生育期影响,即花芽分化与叶片生育期无关,处理后各生育期的叶片均可能停止生长,迅速转成花芽分化而开花,即使在结果状态下,无果实枝梢亦可花芽分化.该技术可控制龙眼开花,使隔年结果问题不再存在,且可进一步周年生产,调节产期.这对龙眼的产期调节将产生革命性影响.目前在台湾已有一定面积、在泰国有较大面积推广;在我省和广西也有少量试验. (羽摘自<福建果树>2000(1) 赖钟雄文)  相似文献   

3.
综述氯酸钾对龙眼催花的效应及其机理,概述应用氯酸钾促使龙眼开花应注意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龙眼药物催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颜昌瑞教授研究出氯酸钾促进龙眼成花技术后 ,该项技术迅速传入泰国、中国大陆和越南、马来西亚等龙眼产区。由于龙眼成花受气候影响较大 ,造成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 ,因此该项技术受到各地生产者的高度重视 ,其推广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据报道龙眼催花技术于 1998年底传入福建、广东和广西 ,1999年我区已有开展分批次龙眼反季节催花的试验 ,2 0 0 1年随着一些单位和个人大力推广、销售催花药物而使得我区各龙眼产区广泛开展龙眼催花。尽管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已明确氯酸钾等氧化剂对龙眼有催花作用 ,但由于该项技术问世时间短 ,对其作用机理和…  相似文献   

5.
对某些果树进行催花诱导获得反季节水果生产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现实意义。龙眼(D im ocarpuslong an Lour.)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亚热带果树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氯酸钾可诱导龙眼树一年四季成花,有利于龙眼反季节生产。研究还发现,在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品种的龙眼树进行相同处理,催花效果均有一定差异。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氯酸钾催花技术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概况,并对氯酸钾催花作用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等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龙眼为福建省特色水果 ,目前全省共有龙眼面积 9 2 6万公顷 ,居福建省水果面积的第二位 ,年总产量 12万吨以上。由于龙眼产期过于集中 ,主要收获季节在 8月至 9月上旬 ,鲜果供应期只有 30 - 40天。导致了大丰收时 ,价格严重下滑 ,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因此 ,自 1998年台湾报刊报道应用氯酸钾 (KClO3)土施对龙眼催花获得成功 ,有希望做到龙眼周年生产之后 ,福建省各地纷纷仿试 ,组成了基本涵盖全省各主产区的龙眼催花试验协作组 ,并开展大面积的、多批次的试验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均存在催花率低、成穗率低和座果率低的三大问题。为了克…  相似文献   

7.
自台湾颜昌瑞教授研制出龙眼催花专用肥新产品以来,台湾、两广、福建等地相继掀起了反季节栽培龙眼的热潮。近年来,海南也在推广试种储良、石硖品种的反季节栽培,但由于许多果农对此项技术的不够全面了解,尤其是控梢催花环节,致使催花效果却不明显,从而影响了产量及效益。为此,笔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认为只有把传统的控梢催花方法和龙眼催花专用肥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省共有龙眼926万公顷,居我省水果面积的第二位,年总产量12万吨以上。由于福建龙眼产期过于集中,主要收获季节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鲜果供应期只有30—40天。导致了大年价格严重下滑,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因此,自1998年台湾报刊发表了屏东大学颜昌瑞教授应用氯酸钾土施对龙眼催花获得成功,有希望做到周年生产供应之后,我省各地纷纷仿试,组成了基本  相似文献   

9.
在石硖龙眼花芽分化时期,根部施用氯酸钾,观察和测定若干生理指标及枝梢抽花穗率、单株产量和果实败育率,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氯酸钾,(1)提高了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2)净光合速率(Pn)在生理分化期低于对照,进入形态分化期则高于对照;(3)可溶性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4)内源乙烯的发生量远远高于对照,出现高峰的快慢因氯酸钾施用量而异,施用量大,则出现高峰快,反之则慢些;(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低于对照,而高于喷洒乙烯利等常规促花措施;(6)枝梢抽花穗率略有提高,果实败育率下降,单株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对土壤施用氯酸钾进行产期调控的反季节龙眼果园的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与空间分布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共捕获的6182只土壤动物,分别隶属于4门8纲25目,优势种群为蚯蚓类和半翅类;在反季节龙眼果园内的土壤动物主要分布在0~10cm的深度范围内,而且随深度增加,数量和种类均呈下降趋势;对捕获的土壤动物进行群落多样性分析发现,施加各浓度氯酸钾的处理除Pielou均匀性指数外,数量、种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密度类群指数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在高温多雨的华南地区,龙眼施用氯酸钾催花剂量少于1000g·株~(-1)的条件下,对果园土壤动物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由于四季催花肥及相关技术的出现,龙眼生产突破了季节的限制,为龙眼鲜果的周年供应提供了可能。2000年,台湾龙眼反季节催花技术传到海南。经过几年的推广应用,海南各地龙眼反季节催花效果很不稳定。有连续几年丰产的实例,但大部分效果不尽满意,成花率、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12.
施用氯酸钾对龙眼成花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十年代中后期台湾、泰国已有反季节龙眼批量出口,倍受瞩目的龙眼药物催花技术又称龙眼产期调控或反季节栽培,目前在龙眼促花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可促进营养生长和植物体物质羧化储存,但高温抑制果树花器官发育。近年气候变暖,龙眼树得不到诱导花芽分化的低温,普遍不能正常扬花。本研究在前期应用生长度日(CGDD)进行龙眼生理调控催花的基础上,检验钾磷营养诱导叶细胞间CO_2和羧化效率对龙眼树开花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钾磷叶营养处理可显著提升龙眼叶片细胞间CO_2浓度、光合作用率、羧化效率、钾磷吸收累积、溶解固体储存(P0.05),协同促进龙眼树生殖生长和开花坐果。  相似文献   

14.
由于四季催花肥及相关技术的出现,龙眼生产突破了季节的限制,为龙眼鲜果的周年供应提供了可能。2000年,台湾龙眼反季节催花技术传到海南,经过几年的推广应用,我们发现全省各地龙眼反季节催花效果很不稳定,有连续几年丰产的实例,但大部分效果差强人意,表现在成花不稳定,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5.
利用海南独特的气候优势,采取控梢催花新技术,可使龙眼即使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也能进行正常的花芽分化及开花结果,是适应龙眼淡季市场的需要,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是促进龙眼销售与生产的一项改革。  相似文献   

16.
利用KClO3进行龙眼产期调节。结果表明:我省现有的龙眼品种多数可以用KClO3催出花穗,其中水南2号(松风本)较易催花,水涨、乌龙岭、福眼品种次之;在厦门、漳州南亚热带气候区施药最佳季节是每年的2月至4月上旬和7月中旬至9月上旬,平均株产量为7.4~29.3kg,虽然产量差异较大,但可获得优质龙眼果实;KClO3施用量在1.0kg内,催花效果与平均株产量随施药量的增加而提高;一旦龙眼树因气候造成当年“冲梢”失产,及时采用KClO3催花素诱导,可促使再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开发一种新的菠萝催花方法、以200 mg/L 乙烯利溶液为对照、研究了两种吸附乙烯饱和的吸附剂 (活性炭和沸石分子筛)对菠萝品种巴厘的综合催花效果。结果表明院(1)活性炭吸附乙烯的能力及释放乙烯的速度 极显著高于分子筛;(2)沸石分子筛与乙烯利均可诱导巴厘菠萝100%成花、活性炭处理抽蕾率为30%~60%、二者花 期要比乙烯利延迟1~2 d;(3)催花后的菠萝小果数及单果重与乙烯吸附剂的投入量有关、吸附剂投放多、会降低菠 萝果实的小果数及果重、0.1~0.2 g分子筛以及活性炭处理催花后所结的菠萝小果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乙烯利、单果 重无显著差异;(4)分子筛及活性炭催花与乙烯利催花所结的果实在可溶性固形物尧总酸和维生素悦含量上无显著 差异。沸石分子筛吸附乙烯可以成功诱导巴厘菠萝开花、是一种新型的菠萝催花方法。  相似文献   

18.
观赏凤梨的花期控制是盆栽凤梨适时应市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为建立观赏凤梨的催花技术体系,以适宜西南地区主栽的红星凤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对其开花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均有不同程度的催花效果,催花处理后从反应期至观赏期为180 d左右,红星凤梨对乙烯利高度敏感,最佳处理浓度为400 mg/L,处理后其主要观赏性状满足凤梨商品化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高气温条件下龙眼控梢催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气温条件下,采取施多种成分组成的催花肥,并结合叶面喷控梢催花药剂和螺旋环剥主分枝皮层,储良龙眼株开花率达88%,枝条开花率达50%,且果实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20.
离子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主要成分为农用氰酸钾的龙眼促花肥进行龙眼反季节促花,常量(每株施250 g)施用处理和倍量(每株施250 g)施用处理的龙眼果肉均检测不到氯酸根离子(CIO-3)残留,食用安全;树采果前35 d加施1次,果肉中有极其微量的CIO-3残留,食用后对人体无不良影响;此外,龙眼促花肥常量施用条件下CIO-3在龙眼叶片中的残留期为5个月以上,倍量施用条件下残留期长达8个月以上,而生产实际中过量施用氯酸钾的促花持效期则长达1年或以上,推测CIO-3在新老枝梢间有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