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以拉灰白色稀便和肠道结痂、栓塞、溃疡为特征的鹅急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养鹅业的发展。自发现鹅副粘病毒病以来,多数病例病理变化等特征明显,易于诊断,但随着该病的不断发展变化,出现了病理变化等不典型的鹅副粘病毒病,给诊治带来了困难。现将吉林省某养鹅场暴发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吉林省某养鹅厂从外地同时购入鹅种蛋,分3个养鹅基地饲喂,出壳后用小鹅瘟高免血清免疫过1次。2006年5月2日,其中两个基地突然有雏鹅  相似文献   

2.
2004年4月,鱼台县某两户养鹅专业户饲养的20~25日龄的雏鹅,出现食欲下降,羽毛松乱,严重下痢,粪便为黄白色和黄绿色稀粪,临死前扭颈抽搐等症状。发现后养鹅户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后送到县兽医站门诊就诊。现将诊断和防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两饲养户在养鹅集中的某专业村  相似文献   

3.
1临床症状某养殖户所养雏鹅在10日龄时,表现精神萎顿、食欲减退、嗜睡,排淡绿色稀粪,个别表现呼吸道症状,腿出现抽动现象,有的雏鹅无任何症状便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4.
随着养鹅业的发展,鹅副粘病毒病已成为养鹅业的大敌,威胁养鹅业的发展。1发病特点各个品种的鹅场均易感;各种年龄的鹅都可发病,最小的3日龄,最大的可达300日龄;本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本病发病急、发病快,潜伏期一般为3d—5d,病程2d~5d,死亡率15%左右。2主要症状初期拉白色稀粪,后期拉暗红色。黄色或墨绿色水样稀粪。病鹅精神不振、羽毛蓬松、无力,食欲减少或废绝。体重迅速减轻,饮水量增加,有时健康鹅吃食突然死亡。少数病鹅眼睑肿胀,部分病鹅表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3病理变化3.1肝脏、胰腺…  相似文献   

5.
大丰县万盈乡李北村养鹅专业户杨某养鹅250只,20日龄开始发病,发病4天,病鹅143只,死35只,发病率57%,病死率24%。病鹅主要表现精神萎顿,羽毛蓬乱,拥挤打堆,拉白色水样稀粪,饮食欲下降。经临床剖解与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一起罕见的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6.
今春以来 ,我区雏鹅出现了一种以拉白色稀粪为主要症状、死亡率高的传染病 ,农民损失惨重。经诊断该病由鹅副粘病毒病引起 ,现将有关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本区某自然村 5户农民于 2 0 0 1年 1月 6日从外地同时购入太湖苗鹅 1 1 0 0只 ,分 5户不同地方饲喂。 1月 2 0日其中一新养鹅户突然死亡雏鹅 4只 ,遂怀疑雏鹅因受凉引起而未作重视 ,次日后陆续有鹅拉白色稀粪、死亡。近邻 4户鹅群也于 2日后相继发病死亡 ,日死亡高峰达 1 2 %。农户曾先后使用土霉素、复方敌菌净拌料 ,环丙沙星饮水 ,氯霉素肌注 ,小鹅瘟血清肌注 ,仍死鹅不断。 …  相似文献   

7.
我县某养鹅场,去年五月份35日龄鹅突发腹泻、排白色稀粪及伴随有神经症状,最后衰竭死亡.根据发病情况、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为绦虫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县地处苏北平原,有着丰富的水草资源,农民养鹅历史悠久。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养鹅愈来愈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养殖户对鹅的传染病非常重视,但对鹅的寄生虫病危害却认识不足,给养鹅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现就我县养鹅户程某饲养的一批育成鹅爆发球虫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该户于2001年7月初购进太湖苗鹅350只,饲养至65日龄时成活308只,鹅平均体重约2000克。此时鹅群中个别鹅出现精神不振,食欲锐减,喜欢喝水,羽毛逆乱,体重减轻,行动迟缓。有的病鹅拉白色稀便或灰黄色稀粪,随后陆续发生…  相似文献   

9.
2007年12月份黑龙江省双城市两个肉种鸡场同时发病。病鹅初期食欲减退,渴欲增加。精神沉郁,两腿无力,病鹅口中有粘液蓄积,甩头,咳嗽,呼吸困难,排白色稀粪,有腥臭味、糊状稀粪。中期病情加重,病鹅羽毛松乱,羽毛缺乏油脂,排带有暗红或微黄色的稀粪。后期粪便多呈绿色,严重脱水,  相似文献   

10.
发病情况 德城区黄河崖镇某养鹅户于02年5月10日购进1000只1日龄肉鹅饲养,由于没有及时更换垫料,至22日龄时,数十只雏鹅出现了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等症状,个别鹅出现跛行,拉白色稀粪,后期瘫痪,最后死亡。到5月14日来就诊时,已  相似文献   

11.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以精神沉郁、排黄白色水样稀粪及关节炎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其病理特征呈现败血症、纤维素性浆膜炎或肿瘤样病灶等病变。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对养鹅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鹅大肠杆菌病对各种日龄的鹅均有感染性,其中以15~45日龄的雏鹅易感,多流行于孵雏季节。爆发时雏鹅发病率可达70%~90%。2临床症状病鹅精神沉郁,两翅下垂,站力不稳,头向下弯曲,嘴角触地,口腔流液,鼻分泌物增多,眼睛流泪,喉头发出“呼噜”声,拉黄白色水样稀粪,食欲减退,饮欲废绝;有的病鹅关节肿胀、跛行、鹅体…  相似文献   

12.
2012年2月28日,安徽省肥东县石堂镇养鹅户费某养了1200只朗德鹅,鹅龄在18日龄,近期每天都有7~8只鹅死亡,另外还有50多只鹅表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少食或不食。病鹅缩颈,腿乏力,不愿走动或伏地不起,在病的后期发生瘫脚,不能站立。有的鹅流眼泪,有的鹅流鼻涕。多数鹅拉白色绿色稀粪、有的病鹅濒死前出现神经病状,  相似文献   

13.
雏鹅曲霉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某镇一养鹅户饲养的雏鹅在10日龄时发病,表现甩头,呼吸困难,拉白色的稀粪。畜主认为是沙门氏杆菌病,用了许多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无效,死亡逐渐增加,因而前来就诊。  相似文献   

14.
2007年4月12日,平和县某个体养鹅场从广东省澄海某养鹅场购进400羽狮头鹅,饲养到3周龄时,雏鹅群突然发生以精神不振、拉青绿色或青白色稀粪、呆立缩颈、共济失调、头颈震颤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过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鹅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9年6月25日,山东省威海市工业新区文峰集团养鹅场(林下养鹅)的2900余只40日龄时雏鹅精神萎顿、食欲减少或废绝,呼吸困难,腹泻,排稀粪,采用青链霉素、氟苯尼考和强力霉素进行治疗,7天均未见效。出现症状2-7天后病鹅开始死亡,至48日龄共发病652只,死亡355只,死亡率为54.4%。  相似文献   

16.
正鹅巴氏杆菌病也称为鹅出血性败血病(简称鹅出败)或者"摇头瘟",主要特征是全身黏膜有小出血点,常有严重下痢。任何年龄的鹅都可感染发病,其中雏鹅和青年鹅容易发病,而成年鹅较少发病。该病的急性型发病快速传播和死亡,严重影响养鹅业的经济效益,应采取有效防控。1临床症状种鹅患病后,羽毛蓬松,排出白色稀粪,有时采食减少,公鹅的阴茎脱出,且外表附着一层痂壳,呈白色;中鹅患病  相似文献   

17.
1.发病情况:养鹅户周万兰,4月份购进1日龄苗鹅500只,数日后改为牧舍兼饲方式,并逐渐过渡到放牧为主。初期尚可,不久出现病鹅继续增多,部分死亡。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暹,消瘦,发育不良,走路摇晃,排出绿色或灰白色腥臭的稀粪,有时混有白色绦虫节片。严重者头后仰、抽搐死亡。  相似文献   

18.
发病情况:1999年夏季,两个养鹅专业户饲养菜鹅各100多羽,经常在同一个地方放牧。55日龄时,养户常抱怨这批鹅老是拉稀,消瘦,喂不肥,并且偶尔可见到个别鹅肛门或粪便有一段白色扁形带状物。鹅主曾用青霉素、土霉素、氯霉素等治疗,用药时鹅群拉稀有所减少或者停止,但停药后不久又复发。随着鹅群中病鹅数量增多,病情加重,并死亡3羽后,才前来门诊。临诊症状:笔者检查鹅群约有70%鹅只出现不同程度消瘦,整群生长速度偏慢。发病鹅10多只,表现精神不佳,食欲减少,羽毛失去光泽,明显消瘦,拉稀,个别病鹅走路不稳,稀粪带有血丝(液…  相似文献   

19.
合浦县是广西鹅的传统产区 ,近年来 ,随着全县养鹅业的迅猛发展 ,鹅病及其危害也随之增加 ,其中小鹅瘟成为养鹅业的头号大敌。现将 2 0 0 0年春我县一养鹅场发生的小鹅瘟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5日龄雏鹅 2 0 2只 ,生长良好。 6日龄时突然发病 ,当天发病 42只 ,死亡 2 8只。 3d内死亡 91只 ,死亡率为 45 5 %。成年种鹅未见发病。雏鹅病初无先驱症状 ,突然死亡几只。随后见病鹅精神不振 ,下痢 ,排灰白或淡黄绿色稀粪 ,鼻流浆液性分泌物 ,呼吸困难 ,喙部变暗 ,多数病鹅死前鸣叫 ,头颈扭曲 ,两腿抽搐或麻痹。病死雏鹅空肠和回肠都见急性…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县养鹅中时有发生以拒食、甩头、拉白色稀粪、饮水增加。剖检肠道内有黄白色米糠至绿豆状的痂块,剥离后呈现溃疡面为特征的疾病。此病从雏鹅到成鹅都可发生,用抗菌素、小鹅瘟血清等治疗无效,经病料送检到扬州大学兽医院,确诊为鹅副粘病毒病。现将有关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一.临床症状病鹅精神萎顿,闭眼缩头,羽毛粗乱,离群,食欲减退或不食,饮水增加,常有甩头、咳嗽,口腔甩出粘液。患病初期拉灰白色稀粪,病情加重后粪便呈水样稀便,带有暗红、黄色、绿色或黑色。病的后期,部分患鹅不停摆头,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