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植物病原真菌和卵菌产生的效应蛋白在促进病原菌侵染、操纵寄主免疫方面有关键作用,这些效应蛋白在与寄主作用之前必须被分泌出去,SNARE蛋白家族作为真核细胞内囊泡转运及膜融合的关键组分,在分子转运中有核心调控作用。随着许多植物丝状病原菌基因组被破译,对SNAREs基因参与病原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本研究简要概述了真核生物中SNARE蛋白的组成及分类和植物病原真菌及卵菌中SNARE蛋白基因的功能研究进展,并据此提出进一步开展SNARE蛋白基因功能分析的研究建议,以期为全面、深入研究植物病原真菌和卵菌中SNARE基因的功能、理解病原菌致病、效应蛋白分泌提供新的视野,为植物-病原物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病原真菌是引起植物病害的一类重要的病原微生物。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病原真菌致病性分子机理研究的最析进展;评述了真菌致病基因研究的策略和方法;报道了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解析真菌对植物吸附,侵入,定殖和扩展过程的研究结果,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康振生教授主持的“植物病原真菌与寄主植物互作关系的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研究”受到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攀登计划”等项目的资助,该项目于2 0 0 4年4月获得了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该项目以我国重要的小麦条锈病为主攻对象,同时结合我国主要作物真菌病害,采用细胞学和分子细胞学技术,就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该研究系统揭示了我国主要作物病原真菌的超微形态、超微结构特征,出版了《植物病原真菌的超微结构》和《植物病原真菌超微形态》2本专著;明确了…  相似文献   

4.
尽管真菌和动植物的生活方式不同,但是它们具有很多类似的信号通路,调节各自细胞活动。在这些进化保守的信号通路中,MAPK信号通路通过蛋白磷酸化方式调控,是十分重要的信号通路。目前对很多植物病原真菌的MAPK级联激酶研究表明,MAPK级联通路涉及该类真菌的有性生殖、菌丝侵染、细胞壁完整、环境胁迫、致病毒力等方面。MAPK信号通路是一个复杂的信号网路,植物病原真菌通过某些重要基因实现不同MAPK通路之间的对话,以应答寄主对自身做出的防御反应。介绍了植物病原真菌的3条MAPK级联通路和它们之间存在的cross-talk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MAPK信号通路在植物病原真菌侵染和寄主防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是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化学农药相比,昆虫病原真菌开发的真菌杀虫剂作用时间持久、无环境污染、对非靶标生物安全,但存在致死时间长,杀虫效率低,防效不稳定等缺点,严重阻碍了真菌杀虫剂的广泛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分子水平揭示昆虫病原真菌的致病机理尤为重要.从分子水平阐述了金龟子绿僵菌对寄主的识别与粘附、绿僵菌侵染寄主过程中附着胞的形成、绿僵菌对寄主体壁的穿透机制和绿僵菌进入寄主血淋巴后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6.
植物致病镰刀菌细胞壁降解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镰刀菌是一类重要的寄生性植物病原真菌,细胞壁降解酶(Cell wall degrading enzyme)是镰刀菌侵入寄主使其致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本文主要从镰刀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种类、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及其与植物抗菌次生代谢物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阐释其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镰刀菌的侵染致病机制,进而为寻找新的病害控制措施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rDNA-ITS在植物病原真菌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文章综述了rDNA序列结构特点及ITS序列在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类鉴定、分子检测、病害诊断及土壤中病原真菌的检测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由稻瘟菌[Magnaporthegrisea(Herbert)Barr,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grisea(Cooke)Saccardo=PyriculariaoryzaeCavara]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每年给水稻生产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稻瘟菌与水稻的互作符合基因对基因关系,现已被作为模式系统用于研究病原微生物-植物寄主的互作机理。稻瘟菌致病分子机制的研究不仅为病害的防治奠定理论基础,也为其它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提供借鉴。本文对稻瘟菌侵染结构附着胞分化的相关基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覃玥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3):280-283
真菌病毒造成食用真菌的大量减产,还会降低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性。真菌低毒力菌株的发现及通过胞质融合传递低毒力因子治疗毒力菌株造成的病害,为寄主与病原之间平衡的研究开辟了病害防治的新途径,对食用真菌病害的防治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几丁质触发植物免疫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真菌病害是植物病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世界上70%—80%的植物病害都是由真菌引起。几丁质是病原真菌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一种典型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当植物受到病原真菌入侵,位于细胞膜上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能够直接与几丁质及其寡糖相互作用并触发植物的免疫反应。近几年,随着植物几丁质受体的成功鉴定,其与几丁质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几丁质触发植物免疫的分子机理被广泛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为了较全面、系统地反应几丁质触发免疫研究的历史沿革、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笔者就植物对几丁质的识别机制、信号转导以及病原真菌对几丁质触发的免疫反应的抑制机制这3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能使寄主产生特定病症反应,在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致病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植物病理学家的重视.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对其分离、纯化、化学结构、致病机理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做了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12.
DNA指纹分析在植病真菌群体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植物病原真菌遗传标记的应用发展过程基础上,着重以重复序列为基础的DNA分子标记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DNA指纹分析在植物病原真菌群体遗传分析中的应用。还简要讨论了群体遗传分析对植物病理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实验室分离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LDB1为实验材料,通过对该菌株分别进行固体、液体培养条件下的抑菌谱比较研究,以明确该菌株对主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1)两种处理方式均对供试的8种植物病原真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2)除水稻纹枯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外,LDB1菌株发酵液对其他6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皆比其固体状态强,Duncan多重比较分析显示,在α=0.05的水平上,两种处理方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4个放线菌株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个放线菌株(143号、36号、15号、179号)菌丝研磨液,选用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稻褐色杆腐病菌(Sclerotium oryzae-satvae)、柚子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稻黑粒病菌(Curvularia lunata)作为供试病原菌,进行平板抑菌试验,结果表明4个放线菌株的菌丝研磨液对供试病菌均有不同的抑制效果。143号放线菌株对供试的4个病菌均有显著的抑菌作用,抑菌率分别达到95.7%,94.4%,87.2%和73.1%。试验表明抑菌方式不同,除36和15号放线菌株使稻褐色杆腐病菌菌丝生长较快和稀薄,不能形成菌核外,4个放线菌株均抑制供试病原真菌菌丝伸长。结果显示143和179号菌株的菌丝研磨液抑菌谱较广。  相似文献   

15.
紫茎泽兰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妙直  田兆丰  刘佳磊  谢响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090-6091,6105
[目的]明确紫茎泽兰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以棉花枯萎病原菌、辣椒疫霉病原菌、苹果腐烂病原菌和水稻稻瘟病原菌为供试菌种,利用生长速率法对紫茎泽兰6种有机试剂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紫茎泽兰6种有机溶剂提取液对4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以紫茎泽兰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好,在浓度为100mg/ml时对4种真菌的抑制率均达到100%,其次为正丁醇提取液。其作用大小与提取液的浓度相关,药剂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不同的有机溶剂提取液对同一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有差异。[结论]紫茎泽兰乙醇和正丁醇提取物在较低作用浓度下依然能发挥较高的抑制作用,可作为良好的紫茎泽兰提取物剂型以开发新型植物源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6.
紫茎泽兰提取液对两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的4种有机溶剂提取液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carum)、大豆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ycines Hori)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种溶剂提取液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提取溶剂的差异影响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同种溶剂提取液的抑菌作用随浓度降低而减弱.100.00 mg/mL乙醇、丙酮、乙醚提取液对2种病原真菌的抑菌率为100%.低浓度乙醇、丙酮提取液对2种病原真菌仍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乙醇和丙酮可以作为溶剂用于提取紫茎泽兰有效杀菌活性物质,其提取物可用于植物源杀菌剂的研发.  相似文献   

17.
 以云南省宾川县所产椪柑为试验材料,研究椪柑在贮藏运输中的主要病害及病原真菌,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用多种天然植物提取液对病原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目的在于找到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物质。分离、鉴定出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 Sacc.)和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 Sacc.)2种病原真菌,找到了对2种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植物提取液,并确定了最低抑制浓度(MIC)。为进一步研究柑橘类果品的天然保鲜剂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陈文霞  张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363-6364
简述了AFLP技术的原理和优点,着重论述了该技术在病原真菌致病性分化、植物抗病基因定位、互作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菌株间亲缘关系及病原真菌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植物病原真菌对链霉菌702的敏感性变化。[方法]以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为供试菌,在不同氮(N)、磷(P)、钾(K)水平和不同温度条件下观察3种植物病原真菌对链霉菌702的敏感性变化。[结果]随着N水平的提高,纹枯病菌菌落直径生长速度减缓,气生菌丝增加,而赤霉病菌与赤星病菌的菌丝生长变化不明显。随N含量的增加,702对3种病菌的抑制率逐渐下降,随着P含量的增加,702对供试菌的抑制率显著增加,随着K含量的增加,702对供试菌的抑制率变化差异不大。当培养温度分别在30、25、25℃时,链霉菌702对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率最高。[结论]该研究为链霉菌702有效合理地应用及更好的防治植物病原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植物病原真菌产漆酶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常见植物病原真菌中筛选具有漆酶活性的病原菌,对相对酶活力较高的菌株进行漆酶致病力测定,为深入研究漆酶在植物病原真菌致病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病菌的扩展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为底物,通过平板显色反应筛选得到产漆酶的病原菌,同时利用苯胺蓝(Azure-B)脱色法确定目标菌株降解木质素作用,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在420 nm下测定漆酶活性,最后利用组织病理学分析漆酶对病原菌致病力的影响。【结果】从20种重要植物病原真菌中筛选得到10种产漆酶的病原菌,且均具有降解木质素的作用,对其中6种颜色变化不同的病原菌进行漆酶活力测定,发现玉米大斑病菌的胞内漆酶活力最高,为18.984 U?mL-1,小孢拟盘多毛孢的胞外漆酶活力最高,为0.919 U?mL-1。致病力测定表明,在玉米大斑病菌的致病过程中,漆酶可以氧化玉米叶片并能够促进病原菌在寄主组织中的扩散。【结论】在产漆酶的植物病原真菌中,漆酶大多以胞内酶形式存在,并具有降解木质素的作用,漆酶可以促进玉米大斑病菌在寄主组织中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