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Tn5转座子对粪产碱菌野生型菌株A1501进行诱变处理,用荧光增白剂及TTC为标记筛选,分别获得胞外多糖缺陷型和丰富型突变株。激光共聚焦观察证实,EPS突变株确实具有与野生型不同的表面特性,贴根试验表明,突变株贴根菌数均少于野生型,胞外多糖生成过多或过少均影响菌体与根表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2.
固氨粪产碱菌野生型A1501菌株及其胞外多糖(EPS)突变株Exo++(A1532)和ExO-(A1531),以及nifA和ntrC-nifA转化子(A1513和A1523)的EPS,由高分子量(250kD左右)组分(EPSH)和低分子量小于40kD组分(EPSL)组成。两个组分中均含有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和戊糖,其主要成分葡萄糖和半乳糖的分子摩尔比:A1501-EPSH为2:1、EPSL为3:1;A1531-EPSH为2:1、EPSL为1:1;A1532-EPSH为8:1、EPSL为5:1;A1513-EPSH和EPSL均为4:1;A1523-EPSH为4:1、EPSL为8:1。高分子量EPS中还含有多肤,其氨基酸组分在各突变株和转化子之间差异明显,而EPSL中仅含有痕量多肽。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以马来酰亚胺自旋标记粪产碱菌野生型(A1501)、胞外多糖突变株(exo^-和exo^++)及工程菌(nif某A和ntrC-nifA重组子),监测由粪产碱菌表面多肽及些膜蛋白构象变化引起的ESR波谱的变化。结果表明,粪产碱菌野生型菌株细胞表面特性显著不同于胞外多糖突变株及工程菌,根系粘质及NH4^+都能引起粪产碱菌表面蛋白的构象变化,标记后菌体ESR参数τc的变化与  相似文献   

4.
应用荧光探针FMA和荧光胺,证明EPS中多肽的一些基因如SH基和NH基参予了与 系粘质的相互作用。NH4^+浓度可诱导EPS中SH基和NH基数量的变化,并导致EPS中多肽的构象改变,EPS中的这些基因在粪产碱菌与水稻根系的结合过程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脂多糖(LPS)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的功能作用在不同菌株中已有研究,但尚未有对肠杆菌属LPS结构与功能的报道。本研究试图构建能引起肥胖的阴沟肠杆菌B29菌株waaL和waaG基因的缺失突变株,以了解突变体菌株产生的LPS结构与活性与野生菌株产生的LPS的差异。根据同源重组技术原理,利用广宿主自杀性质粒构建成敲除载体pKNG101△waaL和pKNG101△waaG,转化E.coli SM10菌株,并与B29菌株进行双亲杂交,再以抗生素和蔗糖筛选条件筛选waaL和waaG基因缺失突变株;利用多重PCR、ERICPCR、PCR-DGGE、DNA测序结果均证实突变株B29△waaL和B29△waaG构建成功;最后,对野生菌株B29与两个突变株生物学特性的差异进行了比较。银染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型B29菌株的脂多糖为光滑型结构,突变株的LPS结构明显缺失O抗原,B29△waaG突变株同时还缺失了外部核心部分;用鲎试剂法检测LPS的内毒素活性显示,突变株的内毒素活性与野生型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B29△waaL突变株的生长速率与野生型相当,而B29△waaG突变株的生长速率则相对降低。本研究成功构建两种内毒素活性下降的突变株,为下一步利用突变株研究B29菌株在肥胖发生中的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应用A.brasilense sp7的exoC基因为探针,发现A.faecalis A1501具有与A.brasilense Sp7 exoC基因同源的基因。A.brasilense exoC基因能恢复A.faecalis EPS缺陷型(EPS^-)突变,表明粪产碱菌EPS的产量为exoC基因产物所调控。本工作已获得类似A.brasilense Sp7的exoC-like基因的克隆  相似文献   

7.
以从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型(Xanthomonascampestrispv.campestris)胞外多糖突变体T113中克隆的含转座子Tn5gusA5及其两侧相邻序列的12.3kbEcoRIDNA片段为探针,从野生型菌株8004中克隆到与突变位点相对应的6.5kbEcoRI片段,克隆于载体pLAFR3上的该片段能反式互补突变株T113的胞外多糖产生,说明该片段上含有至少一个与胞外多糖产生有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生物的抗药性筛选抗福美双的假单胞菌株T46,然后通过亚硝基胍(NTG)化学诱变获得了对福美双敏感的三株突变株T46N10、T46N7和T46N17。利用这三个突变株作受体,通过基因克隆的方法筛选到了可使三个突变株恢复抗性的克隆,抗性基因分别被定位在7kb、2.5kb和20kb的EcoRⅠ片段上。将这三个克隆分别用(32)P标记后制成分子探针,然后分别与三个突变菌株的总DNA进行DNA-DNA分子杂交,结果表明,各突变株均存在与菌株T46的抗福美双基因克隆的高度同源性,经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等分析后证实这三株突变株均源自于出发菌株T46。  相似文献   

9.
用接合转移方法构建杀虫防病荧光假单胞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经过改造的含有转座子Tn5的自杀质粒pSUP2021为载体,通过接合转移将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基因cry I A(c)片段插入生防细菌荧光假单胞菌P303菌株染色体组。Southern和Western印迹分析分别证实杀虫基因的导入和杀虫蛋白的表达。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新构建的PT210、PT212等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菌株不仅保持了野生型自然菌株对小麦全蚀病良好的抑菌活性,而且表现出对小菜蛾和玉米暝  相似文献   

10.
应用转化转导法把含有鼠伤寒沙门氏菌I相鞭毛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pHI101导入无鞭毛的减毒株SL5928中获得表达;经玻板凝集试验及动力抑制试验动力转导菌表达了相应的外源鞭毛蛋白,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试验证实表达产物与野生型鞭毛蛋白的特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分离并提纯苏云金芽胞杆菌8010菌株的质粒DNA,经BamHI/PstI双酶解后与DIG标记的cryI基因EcoRI-F片段的RNA探针杂交,显示出分子量分别为6.56kb和4.4kb的阳性片段。用Blassmilk回收4.4kb的阳性片段并与双功能载体pRIT5重组,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TG1细胞,通过斑点杂交和快检获得含4.4kb片段的克隆株T2,SDS-PAGE电泳表明它表达了130kD  相似文献   

12.
以从野油菜黄单包菌野油菜致病型(Xanthomonascampestrispv.campstris)胞外多糖突变体T113中克隆的含转座子Tn5gusA5及共两侧相邻序列的12.3kbEcoRIDNA片段为探针,从野生型菌株8004中克隆以与突变位点的相对应的6.5kbEcoRI片段,克隆于载体pLAFR3上的该片段能反式互补突变株T113的胞外多糖产生,说明该片段上有含有至少一个与胞外多糖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王龑  王琦  刘阳 《核农学报》2020,34(4):714-720
DNA序列同源比对分析预测出镰刀菌氧胁迫调控因子Fgap1在DON合成基因簇的Tri5和Tri10基因上有结合位点。为阐明Fgap1转录因子在禾谷镰刀菌的Tri基因表达和DON产生中的作用,本研究以野生型PH-1和突变株⊿Fgap1为试验材料,通过菌落形态观察、菌丝生长速率、菌丝结构观察分析氧压敏感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Tri基因在不用氧化压力下的表达量,并采用HPLC法测定DON毒素含量。结果表明,过氧化氢、甲耐醌、过氧化叔丁醇、重铬酸钾4种氧化剂均可抑制镰刀菌生长;通过同源重组构建的Fgap1基因缺失突变株对氧化压力更加敏感,明显抑制了镰刀菌的菌丝生长。在氧化胁迫下野生型PH-1菌株中DON毒素含量大量增加,Fgap1基因缺失突变株的DON毒素含量没有明显增加;在氧化胁迫下野生型PH-1菌株的Fgap1基因和Tri基因的表达量大幅上调,而基因缺失突变株⊿Fgap1中未检测到Fgap1基因表达,Tri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上调。本研究明确禾谷镰刀菌中Fgap1转录因子能够感受并传递氧化压力信号,为调控Tri基因的表达和DON毒素的合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基因外重复的回文因子(repetitiveextragenicpalindromic,REP)和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nterobacterialrepetitiveintergenicconsensus,ERIC)的碱基顺序设计出的引物为引物,用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技术分别扩增了8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Sinorhizobium)的总DNA,得出了具有菌株特异性的扩增产物电泳图谱,称REP-ERICPCR指纹图谱,将所得图谱进行性状编码后,用计算机数值分类系统进行平均连锁聚类分析,得出这8个菌株的聚类树状图。这一聚类结果与用其它方法聚类结果基本一致,说明REP-ERICPCR是一种鉴别快生型大豆根瘤菌菌株的经济、快速而又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218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对棉铃虫高毒力的苏云金芽胞杆菌218菌株中克隆到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218,限制性内切酶图谱表明该基因属于cry1Ac基因。改造了两个质粒载体,并以此将cry218基因克隆到E.coliJM103和苏云金芽胞杆菌无晶体突变株Bti78/11中,重组菌均表达130kD蛋白质,对小菜蛾的杀虫率在稀释1000倍和3000倍时可分别达到90%以上和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根据已报道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利用RT-PCR的方法获得CP基因后,再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SDS-PAGE分析表明,经IPTG诱导,CP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获得了高效表达。以含表达产物的凝胶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SPFMV外壳蛋白的特异性抗血清。Westernblotting和点免疫(Dotbo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ICP-AES和AAS在原理、火焰、检出限、精密度、干扰、分析速度、分析范围等方面的不同,比较了在测定土壤和植物中常量及微量元素时,如何根据ICP-AES和AAS的特性,选择进行测定,从而得到准确、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狂犬病病毒3aG株核蛋白基因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狂犬病病毒感染的BHK细胞裂解上清液中快速提取病毒RNA,用反转录-聚合式反应(RT-PCR)方法得到编码核蛋白完整结构基因的cDNA,进一步将此基因克隆入pUC18中,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并与国外PV、CVS、SADB19株以及国内5aG株的N基因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证明所克隆N基因正确。  相似文献   

19.
用猪瘟兔化弱毒(SFV—C)牛睾丸细胞培养上清液,经PEG—20000沉淀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制备SFV—C抗原,腹腔免疫Balb/c小鼠,取抗体阳性的免疫小鼠脾细胞,在50%(W/V)PEG—4000作用下,与SP2/0-Ag14小鼠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产生杂交瘤细胞。用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通过有限稀释进行3次克隆,获得了2株分泌抗SFV—C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染色体形态和数目进行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20.
郑志  姜绍通  罗水忠  李兴江  潘丽军 《核农学报》2007,21(3):242-245,255
本研究利用亚硝基胍(NTG)对米根霉As3.3462进行诱变,在含丙烯醇的YPD选择培养基上筛选获得11株ADH活力降低的突变株,其中mut-2突变株发酵液中乙醇含量比原始菌株降低35.2%,而乳酸含量提高了79.6%。对原始菌株和mut-2突变菌株在发酵过程中ADH与LDH活力变化分析表明,突变菌株的最大ADH活力比原始菌株降低了60.6%,而LDH活力与原始菌株相比略有提高。研究结果还表明,mut-2突变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其生物量和对还原糖的利用速率均比原始菌株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