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花菜在云南省广泛种植,据统计,目前全省青花菜种植面积约6667 hm2,出口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呈贡县、官渡区、通海县、江川县等滇中地区.因滇中地区夏无酷暑,海拔较高,很适合青花菜生产,产品主要销往我国沿海、港澳地区及日本、东南亚等地.青花菜已成为云南省主要夏秋反季外销蔬菜种类之一[1]. 出口市场对青花菜产品的整齐度、花球横纵径、单球质量要求较高,而采用标准化漂浮育苗技术可提供整齐一致的青花菜苗.目前云南省青花菜生产普遍采用漂浮育苗[2],为后期生产整齐度较高的青花菜产品奠定了基础,且优良的产品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经济效益[3].现将青花菜漂浮育苗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青花菜出口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滇中一
带,如昆明呈贡县、晋宁县、嵩明县、安宁县,玉溪市
通海县、江川县、澄江县等地。据调查,滇中青花菜生
产基地的主栽品种全部是进口品种。近年来,国内各
科研院所、企业纷纷开展青花菜品种的选育工作,一
些优良品种已经应用于生产。为了促进国产青花菜
品种在云南省的推广应用,2009 年笔者引进19 个国
产青花菜品种进行种植观察,以期筛选出综合性状
较好的国产品种并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3.
2007年春引进40个青花菜品种,在昆明市海拔1920m的试验地安排青花菜引种观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玉皇、优秀、捷保鲜2号、佳绿、艾伦特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好,蕾粒表现中或细,商品性状优良,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滇中地区种植,可进一步参加翌年的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4.
正云南地区根据不同季节对青花菜品种适应性、抗病性及生产环节进行严格要求,生产的"精品花"花球直径13~15 cm,下茎留8cm左右,单球质量400~600 g,低温处理后颜色鲜亮,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外销产品。青花菜营养丰富,被誉为"蔬菜皇冠"(李占省等,2019)。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青花菜主产区之一,青花菜以露天栽培为主,年种植面积约2万  相似文献   

5.
正山东省莱西市选用寒秀、炎秀等品种,于春、夏2个茬口种植青花菜,其中夏季采用套种玉米遮阴的栽培方式,生产的青花菜主要用于出口和商超销售,每667 m~2纯收入8 840元,较传统种植模式增收4 040元。山东省莱西市青花菜种植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于日庄、院上、店埠等小沽河东岸流域地区和莱西湖西岸。土壤为河潮土,耕层深厚、排灌良好、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  相似文献   

6.
兔眼蓝莓园蓝在昆明的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眼蓝莓(越桔)Vaccinium ashei Reade适宜于热带及亚热带丘陵地区种植,在我国主要适于长江流域以南、华南等地区的丘陵地带栽培[1]。云南省具有适宜蓝莓发展的生态条件,现有蓝莓栽培面积50hm2左右,并在云南澄江、江川、石林、寻甸等地设有产业化生产基地。2009年开始在滇中地区从事蓝莓引种筛选试验研究,根据两年的引种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7.
由于退耕还湖政策的实施以及生产技术的提高和花卉外销市场的拓展,云南省鲜切花种植覆盖范围更广阔,现已延伸至滇中大部分地区和滇西、滇东北很多县区。全省花卉生产布局目趋合理,形成了以昆明、玉溪为主的滇中鲜切花生产区和以曲靖、红河为辅的鲜切花种植新区。2008年云南省鲜切花生产平稳增长,据统计,2008年全省花卉种植总面积52.4万亩,总产值176亿元,花卉出口总额1.01亿美元。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为11.7万亩、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合滇中地区种植的大棚夏秋番茄品种,对引进的7个番茄品种分2个播期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红果类型的7728、粉果类型的公爵果实性状和产量等综合性状好,适宜云南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夏青刀豆-秋青花菜-冬春芥菜优质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刀豆、青花菜和芥菜均是保鲜、速冻、腌渍加工或市场鲜销的主要蔬菜品种和原料,可周年生产。上虞市是浙江省青刀豆、青花菜和芥菜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分别为300hm2、500hm2和2000hm2以上,占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10.
青花菜在江浙一带大面积种植,大部分产品出口欧美等国家。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推广模式,2018年江苏盐城市响水县的青花菜面积迅速增加到4 000 hm~2左右,亟需对青花菜生产中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制定规程。  相似文献   

11.
正张家口坝上地区在第1茬叶菜种植结束后,利用青花菜较强的耐寒性,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青花菜标准化生产,商品性好,品质优,每667 m~2产量1 300 kg。青花菜别称西兰花、绿菜花,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原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一带,光绪年间传入中国。张家口坝上地区由于夏季独特的冷凉气候,不仅病虫害发生少,而且可以满足优质青花菜生产的需求,产品受到国  相似文献   

12.
青花菜是我县的主要创汇蔬菜 ,近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00hm2 左右。外商一般收购球径10~15cm、达到标准重量的青花菜单球外销 ,因此当前农户种植的青花菜都以单球生产为主 ,致使单位面积菜田的花球数量受到限制 ,青花菜的产量难以提高。为了推进青花菜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 ,我们于2002年在象山现代农业实验场进行了青花菜双球生产的试验 ,取得了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结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品种供试青花菜品种为我县当家品种绿带子 (日本坂田公司生产 )。1.2试验方法8月23日播种 ,9月10日青花菜有3~4叶时摘顶 ,9月29日移栽 ,12月1…  相似文献   

13.
正青花菜营养丰富,生产效益较好,是江汉平原地区的主栽作物之一,但青花菜对气候条件、栽培管理要求较高,否则会出现无心、黄蕾、花夹叶、满天星等症状,影响商品性及产量。现特介绍江汉平原地区青花菜种植技术,以供参考。1青花菜生物学特性青花菜属于甘蓝的变种,植株高大,生长20余片叶子后抽出花茎,顶端生长紧密群集成花球状的  相似文献   

14.
张家口坝上地区在第1 茬叶菜种植结 束后,利用青花菜较强的耐寒性,采用膜下 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青花菜标准化 生产,商品性好,品质优,每667 m2 产量 1 300 kg。  相似文献   

15.
出口青花菜露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花菜又称西兰花、绿菜花、木立花椰菜、嫩茎花叶菜等。北京大兴地区自1999年开始种植出口青花菜,发展至今已有7a(年)的历史,每年种植面积约333hm^2(露地春、秋两茬),每667m^2年收入5000元左右,最高可达7000元。其中85%以上产品用于出口和外销,年销量约2500t,主要销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6.
花椰菜和青花菜在云南各地广泛栽培,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中南部、西南部海拔1 000-1 800 m地区。目前,用于生产的品种较多,国内外品种均有种植,但是出口产品采用国外产品为主。按播期分,花椰菜有秋春品种、夏播品种和冬播品种;青花菜有夏秋品种和冬春品种。  相似文献   

17.
‘炎秀’青花菜由日本坂田种苗有限公司育成,该品种熟期较早、适应性强、丰产性好、商品性佳,深受广大菜农欢迎,是余姚市青花菜秋冬季生产的主栽品种。为确立该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确保获得稳产高产,于2017年7~11月进行不同种植密度试验。通过对植株高度、植株开展度、单球重、每667 m~2产量等主要性状的测评,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以2 600~2 800株/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泰安、青岛地区是我国出口青花菜的主要生产和加工基地,种植模式一般为“青花菜-菜用 大豆(毛豆)-青花菜”,每茬青花菜平均产量1 500~2 800 kg·(667 m2)-1,收入3 000 元·(667 m2)-1 以上,多采用“公司+ 农户”的产销方式。在今后的发展中,建议加强新品种的引进及驯化, 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体系,集成应用机械化装备及轻简化栽培技术,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9.
陈国华 《蔬菜》2003,(7):4-5
青花菜是浙江省主要的蔬菜出口作物,全省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hm2 左右,但由于青花菜播种季节处在7-9月份高温和台风活动期,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培育壮苗,便成为青花菜生产、加工、出口贸易的关键。象山县现代农业实验场本着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服务的宗旨,2001-2002年成功培育了青花菜秧苗140 hm2,有效地为生产解决了种苗问题。现介绍如下:一、青花菜幼苗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青花菜幼苗生长发育包括发芽期、基本营养生长期和幼苗迅速生长期三个阶段。青花菜性喜冷凉,属半耐寒性蔬菜。其发芽的最低温度为3 ℃,最适温度为20…  相似文献   

20.
出口青花菜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江苏省东台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青花菜,到2005年全市种植面积近2 000 hm^2,年出口青花菜近万吨;近几年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延长供应期,初步实现了高产高效栽培,具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