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园艺学报》2008年第3期报道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简单玻璃化法为基本方法,研究了影响李离体茎尖超低温保存的因子——继代培养时间、低温驯化时间、PVS,处理时间以及化冻后茎尖存活检测,目的在于建立较为简单、适宜范围广泛的李离体茎尖超低温保存技术程序,以实现李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技术的实用化。  相似文献   

2.
据《园艺学报》2012年第6期《铜、锌元素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与机理》(作者姬华伟等)报道,为寻找香蕉枯萎病防治措施,通过盆栽试验和室内试验,研究了铜、锌(EDTA-Cu、EDTA-Zn)对香蕉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锌与拮抗菌21号(SQR21#,多黏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3.
以‘粉玉1号’草莓匍匐茎芽为试料,通过外植体消毒、茎尖剥离、不定芽诱导、生根培养,建立了‘粉玉1号’草莓茎尖脱毒及快繁体系。结果表明,‘粉玉1号’草莓茎尖最佳的灭菌方法为75%乙醇处理30s,再用0.1%升汞溶液处理10 min;初代培养基以MS + 0.5 mg·L-1 6-BA为最佳;生根培养基为不加激素的1/2 MS为宜。同时利用RT-PCR技术对‘粉玉1号’茎尖培养苗进行了草莓皱缩病毒、草莓斑驳病毒、草莓轻型黄边病毒和草莓镶嵌病毒4种病毒的检测,未发现病毒感染。本研究建立的茎尖脱毒及快繁体系可为‘粉玉1号’草莓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及工厂化育苗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丁志强 《中国蚕业》2011,32(4):62-65
选用山东省区域性优良桑树品种鲁诱1号、昂绿1号冬芽或当年新芽诱导新枝的茎段和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增殖快繁。介绍了桑树茎尖脱毒组培技术、脱毒苗沙培雾灌槽底流动的营养液膜技术、快速成园移栽技术和栽后管理等技术。  相似文献   

5.
以广西典型旱地蕉园种植模式下栽培的‘金粉1号’、‘桂蕉6号’和‘粉杂1号’3个香蕉品种为试材,分别设置不同用量的PP333树盘淋施处理,并对各处理植株收获期假茎高度、茎基围、抽蕾率及果穗长、果指长等产量构成要素指标进行测定与比较分析,以期探讨PP333对旱地栽培香蕉的矮化效应。结果表明,适期、适量的PP333处理对3个香蕉品种营养生长均具明显抑制作用,抽蕾期(抽蕾率大于50%)显著提前,产量影响不显著,其中‘金粉1号’粉蕉假茎高130cm~150cm时施PP333 2.5g/株或3.0g/株, ‘桂蕉6号’高140 cm~160cm时施PP333 1.0g/株, ‘粉杂1号’高150 cm~200cm时施PP333 2.0g/株,综合效果最理想。生产应用前要根据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综合选择使用PP333,在不影响香蕉产量的前提下实现植株矮化。  相似文献   

6.
在广西香蕉枯萎病重病区种植宝岛蕉、桂蕉2号、南天黄、中蕉9号、桂蕉9号5个不同香蕉抗病品种(系),调查其抗病性、生育周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为香蕉抗病品种(系)在广西及其相似气候蕉区的示范及推广种植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中蕉9号的抗性表现为高抗,宝岛蕉、桂蕉2号、南天黄、桂蕉9号对枯萎病的抗性都表现为抗。从生育周期来看,桂蕉9号的生育周期最短,其次是南天黄;宝岛蕉与桂蕉2号的生育周期接近,中蕉9号的生育周期最长。农艺性状方面,中蕉9号的假茎平均高度最高,桂蕉9号假茎平均高度最低;中蕉9号的假茎高度与宝岛蕉、桂蕉2号、桂蕉9号差异显著,与南天黄差异不显著;中蕉9号的假茎基围最粗,其次是宝岛蕉,桂蕉2号、南天黄、桂蕉9号之间差异不显著。中蕉9号的单穗最重,产量最高;宝岛蕉次之,桂蕉9号和桂蕉2号的单穗重与宝岛蕉之间差异不显著,南天黄的产量最低。综上所述,桂蕉9号更适合作为抗病品种(系)在广西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2005年11月15—16目,由农业部农垦总局主办,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开发中心及广西区农业厅承办的中国香蕉产业发展高级论坛在南宁举办。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各省(区)南亚办和农垦(总)局,广东、广西和海南等主产地香蕉产业行政管理部门,水果、园艺协(学)会,有关科研、教学单位从事香蕉科研的负责人、专家,香蕉生产企业管理人员以及来自中央和各地媒体记者共30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以香蕉假茎象甲为研究对象,采用浸香蕉假茎接虫法和点滴法研究6种药剂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毒力和室内药效,为生产上选药提供参考依据。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毒力依次为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敌百虫>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24 h的LC50值分别为24.6249、42.6853、100.1624、162.3865、185.6267和228.8425 mg/L;室内药效结果表明,药后14 d,除敌百虫外,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且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异丙威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而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表现出较长的药效持续期。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均可作为防治香蕉假茎象甲的潜力药剂,供田间选择试用。  相似文献   

9.
正据《园艺学报》2017年第4期《抗香蕉枯萎病菌的卢娜林瑞链霉菌的分离及防效鉴定》(作者周登博等)报道,为获得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拮抗菌株,对海南多年连茬的健康香蕉园土壤进行微生物分离,并以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等9种病原菌为靶标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含药介质法、薄层层析法等对拮抗菌的抑菌活性进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幼龄胶树和香蕉为试材,建立幼龄胶园—香蕉间作模式并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间种香蕉3造后,最佳的经济间种模式为“间种双行香蕉模式”,香蕉折合亩产2820 kg,商品果率达91%,收益可高达 851.8元/亩,而单种胶园(对照)每年每亩平均需要投入管理费用673.1元。间作条件下,香蕉生长和果品质量未受显著影响,间作也有利橡胶茎围和株高的增长,增长量分别为10.3%和15.75%显著高于对照;“间种双行香蕉模式”不仅增加了种植者经济收入,还起到了合理利用资源、避免土壤板结、促进胶树早产的作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筛选出防治香蕉蓟马的高工效施药方式,为香蕉生产中有效防控蓟马及减量使用农药提供依据。使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比较了喷雾、花蕾注射和假茎注射3种施药方式防治香蕉蓟马的效果。花蕾注射的防效最高,防效为86.7%,而喷雾和假茎注射施药的防效分别为80.2%和78.8%。假茎注射的施药时间最少,对一株香蕉施药平均需时0.76 min,而花蕾注射和喷雾施药所需时间分别约为假茎注射施药的5倍和7倍。假茎注射和花蕾注射所需药液及农药制剂用量最少,较喷雾处理每株可节省药液用量1610 mL,农药制剂量0.13 g。综合考虑防效,操作效率及药液用量,香蕉假茎注射是一种防治蓟马可行的施药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试验主要探讨研究不同采穗嫁接时期、茎尖来源、茎尖大小对本地早蜜桔试管内微芽嫁接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7、8月份夏秋梢抽发期大田采茎尖微芽嫁接,嫁接苗茎尖存活及萌芽率高。以枳橙为砧,微芽嫁接茎尖大小以含3~4个叶原基成活率高。组培诱导成年态茎段无菌再生芽提供微芽嫁接茎尖接穗,可克服大田采芽受季节限制,延长接穗茎尖供应期。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开发香蕉茎叶资源,实验将香蕉假茎、香蕉叶、香蕉整株青贮样品利用体外产气法分别测定不同时段的产气量。结果香蕉假茎、香蕉叶和香蕉整株青贮的产气量低于一般的牧草等饲用植物,48小时分别为25.77mL、15.79mL、17.95mL,产气曲线先抑后扬。该结果表明香蕉茎叶中含有的单宁可能是影响其消化的主要因素,香蕉茎、叶的消化在最初的10小时左右受到严重的抑制,使得其降解受到一定的影响,最终可能导致总消化率低的结果。香蕉假茎的开发还需在加工工艺上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利用香蕉茎调制优质青贮,试验香蕉茎单独青贮(BSS组)及按香蕉茎90.00%与玉米粉10.00%调制香蕉茎玉米粉混合青贮,并在香蕉茎玉米粉混合青贮中设置对照组(CON)、添加2 m L/kg绿汁发酵液(FGJ)组、添加20 g/kg葡萄糖(GLU)组和添加2 m L/kg绿汁发酵液与20 g/kg葡萄糖的复合(MIX)组,每组设3次重复。常温下贮存60 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较BSS组,CON组p H和气体损失率(GLR)极显著和显著降低(P0.01和P0.05),干物质(DM)极显著增加(P0.01),氨态氮(AN)极显著减少(P0.01);较CON组,FGJ、GLU和MIX组DM、可溶性糖类(WSC)及半纤维素(HC)极显著或显著增加(P0.01或P0.05),干物质回收率(DMR)极显著升高(P0.01);较FGJ和GLU组,MIX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极显著或显著减少(P0.01或P0.05)。综合各项指标,香蕉茎玉米粉混合青贮的品质优于香蕉茎单独青贮;在香蕉茎玉米粉混合青贮中,单独添加绿汁发酵液和葡萄糖均能显著改善混合青贮的品质(P0.05),二者复合添加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减施化肥和配施氨基酸有机肥提高香蕉生长、产量、品质及改善土壤质量,为海南省香蕉产业减肥增效、改善土壤环境提供思路。以“南天黄”香蕉为试材,以农户施肥为对照(CK),设置2个处理:配方肥(减施化肥29%)和氨基酸配方肥(减施化肥36%)。分析各处理对香蕉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户施肥相比,配方肥处理的香蕉产量增加13%,果实维生素C提升25%,土壤碱解氮减少13%;氨基酸配方肥处理的香蕉产量增加30%,孕蕾期株高和假茎围均增加20%,果实维生素C提升32%,土壤pH增加0.6,碱解氮减少36%,速效磷增加50%。因此,减施化肥36%+氨基酸有机肥是适合海南省香蕉产业的减肥增效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日前,笔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由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选育的"金粉1号"香蕉,由广西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和广西区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引进的"海贡蕉"通过了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10年度农作物品种审定。据悉,"金粉1号"是从粉蕉选取吸芽进行组培繁殖育苗筛选育成。该品种组培苗全生育期为18~20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香蕉产业获得130万澳大利亚元的研究基金,有助于研究成果向种植户推广。澳大利亚95%的香蕉生产集中在昆士兰州。此推广项目由昆士兰州农业部和澳大利亚园艺有限公司联合进行,为时3年。由两个富有经验的园艺专家全职负责,以保证研究开发工作成果推广到生产实践中。该项目包括病虫害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以石蜡切片法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6月下旬以后的羊草营养枝茎尖分生组织处于初生期、伸长期和结节期.茎尖进入生殖生长期的比例占75%左右;初生期的茎尖是宽度大于高度的扁平拱形,进入生殖生长期后茎尖高度的发育速度明显快于宽度,使茎尖逐渐成为圆锥形.详细报道了羊草营养枝茎尖分生组织的分化状态,得出了部分茎尖分生组织已完成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部分羊草营养枝是"没有抽穗的生殖枝"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玛瑙红樱桃植原体病害问题,以玛瑙红樱桃休眠芽为外植体,优化了玛瑙红茎尖快繁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ISSR检测,同时采用茎尖培养法、热处理结合茎尖二次培养法对玛瑙红樱桃植原体进行脱除。结果如下:茎尖萌发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2 mg/L+TDZ 0.3 mg/L,萌发率为80.67 %;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1 mg/L+GA3 1.5 mg/L,平均增殖系数为5.07;生根培养基为MS+IBA 0.5 mg/L+NAA 0.3 mg/L,生根率为79.17 %;ISSR检测未发生变异,表明该快繁体系稳定;最佳茎尖培养脱除方法为:取休眠芽茎尖0.3~0.6 mm进行培养,脱除率为66.67 %,成活率为52.22 %,最佳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除方法为:组培苗经38 ℃处理21天后剥取0.3~0.6 mm茎尖培养,脱除率为86.67 %,成活率为42.22 %。  相似文献   

20.
香蕉副产物在家畜饲料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芳 《饲料研究》2020,43(3):144-146
香蕉皮和香蕉茎等香蕉副产物营养物质丰富,是可以饲料化的植物资源,可以作为饲料饲喂家畜,这样不仅减少了废弃香蕉副产物对环境的污染,重要的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文章综述了香蕉副产物在饲料方面的国内外利用现状,期望为开发香蕉副产物的饲料化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