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芳×秋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向仲怀院士主持育成的新一代夏秋用家蚕新品种。1994年经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在四川、重庆等地大量推广,成为夏秋蚕主推品种,1996年获重庆直辖市首届科技进步一等奖。至今历时20余年,仍是四川、重庆夏秋蚕的当家品种,仅四川省已累计推广400余万张。2000年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确定“夏芳×秋白”为省家蚕品种鉴定试验指定对照种,直至现在。实践证明,“夏芳×秋白”的培育推广和改良创新,无疑是家蚕品种培育推广改良创新的一个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2.
《四川蚕业》2014,(2):24-25
<正>川蚕27号(芳·绣×白·春)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西南大学在引进育成高品位茧丝蚕品种蜀绣×渝春的基础上,利用其亲本0801、0802,与强健性蚕品种夏芳、秋白组配成的四元杂交种组合,该组合充分利用0801、0802的高品位细纤度茧丝特性,夏芳、秋白的强健性特性,同时克服了原亲本品种蜀绣×渝春、夏芳×秋白繁殖较难的问题。该品种2012-2013年参加  相似文献   

3.
对"九·芙×七·湘"、"夏芳×秋白"、"金·顶×翔·云"等三对杂交品种进行高温多湿抵抗性试验,其中"金·顶×翔·云"是在选家蚕新品种。试验发现,夏季强健性:"九·芙×七·湘""金·顶×翔·云""夏芳×秋白";秋季强健性:"九·芙×七·湘"与"金·顶×翔·云"无显著差异,但两者均极显著优于"夏芳×秋白"。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芳·绣×白·春"与其亲本二元杂交种"蜀绣×渝春、夏芳×秋白"进行主要经济性状比较,结果表明:"芳·绣×白·春"1-3龄饲养经过比"蜀绣×渝春、夏芳×秋白"略长,眠期经过相同,4-5龄饲养经过与"夏芳×秋白"相当,四眠经过长2h。虫蛹生命率与"夏芳×秋白"相当,比"蜀绣×渝春"提高1.21个百分点,达到显著水平;茧层率比"夏芳×秋白"提高1.11个百分点,达到显著水平,比"蜀绣×渝春"低1.70个百分点,达到极显著水平。茧丝长比"夏芳×秋白"长172m,达到极显著水平,比"蜀绣×渝春"短232m,达到极显著水平;解舒丝长比"夏芳×秋白"长151m,达到极显著水平,比"蜀绣×渝春"短152m,达到极显著水平;纤度比"夏芳×秋白"细0.291D,比"蜀绣×渝春"粗0.263D,均达到显著水平;鲜毛茧出丝率比"夏芳×秋白"提高0.86个百分点,达到极显著水平,比"蜀绣×渝春"低1.75个百分点,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家蚕杂交组合配合力测定实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家蚕5对杂交组合的经济性状与其杂交亲本及全国指定统一对照种品种菁松×皓月、本地对照品种新蚕三号的杂交优势分析比较,结合饲育性状表现,评选出优良的杂交组合.结果表明: 871×872、338×329、夏芳×秋白3对杂交组合的产茧量、茧质和抗性等育种指标的综合成绩均优于或相当于对照种,表现出超亲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6.
任桂华 《四川蚕业》2011,39(4):27-28
2011年秋,对原种夏芳A、夏芳B、秋白A、秋白B、871A、871B、872A、872B蚕品种进行了二回育养蚕试验,与同一条件下三回育养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大多数指标略低于三回育,但总体不显著。在生产中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调查发现大多数品种在孵化时或多或少有逆出蚕发生,但蚁蚕孵化逆出现象在品种间差异明显,初步发现夏秋用品种夏芳×秋白较易出现逆出蚕,并在2种温、湿催青条件下无明显差异,认为其品种因素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盛产卵保护20h、22h、25h后,分别用比重1.073、1.074、1.075盐酸浸酸,调查夏芳A、夏芳B、秋白A、秋白B等四个品种原种的实用孵化率,经方差分析均未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从试验情况看,准备即时浸酸的夏芳、秋白原种,蚕卵保护温度25℃、时间22~25h,蚕卵胚子适度发育再浸酸,有利于提高其实用孵化率。即时浸酸盐酸比重以1.074为宜,避免1.075以上比重盐酸浸酸,否则易造成死卵发生。  相似文献   

9.
李小英 《四川蚕业》2008,36(3):37-37
家蚕夏秋用推广品种夏芳×秋白,自1994年经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以来,在四川省、重庆市等地呈规模推广,对蚕丝业健康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但近年来,该品种在繁育过程中,发现华系夏芳母种、原原种、原种,蛾间、蛾内出现卵色驳杂的变异现象,表现出较大比例淡颜色卵(肉色)。该类卵能正常生长发育,但孵化不整齐,严重地影响了该品种的实用经济价值。采用传统的母种继代时单一淘汰变异卵的方法,连续几年未能解决问题,在种性维持中遇到了难题,2000年代方银、朱勇等对夏芳变异卵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在探明变异卵遗传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选除变异卵的纯化品种性状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0.
苏建 《四川蚕业》2015,(2):26-28
"夏芳×秋白"为我省蚕业生产现行主推夏秋用家蚕品种之一,具有健康性好、产量高、丝质优等特点,深受蚕农、公司、工厂欢迎。在掌握其品种性状的基础上,配以科学的繁育技术,以期在今后生产该品种时提高繁育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最终实现提高蚕茧单产、增加蚕农收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四川蚕业》2017,(4):25-27
<正>现行普种即时浸酸使用的盐酸具有很强的刺激味,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对环境也有不良影响。为适应生态蚕业发展理念,减少蚕种生产过程中化学物质投放使用量,降低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影响,达到绿色发展目的,我场在2016年秋季、2017年春季开展了普种温汤即时浸渍试验。现将试验初报如下。1试验方法1.1试验用种871×872、夏芳×秋白、蜀芳×川白正反交平附种各1张,共6张。  相似文献   

12.
采用杂交、回交与系统选育等方法,将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夏秋用素斑(姬蚕p)家蚕品种夏芳、秋白改育成2个斑纹限性家蚕品种,从而可依据2个品种雌、雄幼虫差异明显的斑纹,使蚕种生产过程易于鉴别雌雄。经多代定向选择培育,育成的2个斑纹限性家蚕新品种蜀63、限16的主要经济性状超过夏芳、秋白,并组配成春秋兼用双限性杂交组合蜀63×限16。经四川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表明,蜀63×限16具有健康好养、茧丝品质优良的特点。春季虫蛹率96.65%,茧层率23.76%,万蚕收茧量20.02 kg,茧丝长1 206 m,解舒率76.11%,洁净93.10分;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解舒率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提高1.11%、3.77%、2.07个百分点,洁净也优于对照品种。秋季虫蛹率94.07%,茧层率23.10%,万蚕收茧量18.31 kg,茧丝长1 140 m,洁净93.00分;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与对照品种夏芳×秋白相当,解舒率、洁净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4.02个百分点、4.69分。蜀63×限16于2015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四川省及西南蚕区的春季和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13.
夏秋季蚕在我省乃至全国蚕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发种量约占全年发种量的60%以上,夏秋季产茧量亦占总产量的60%左右。因此,夏秋用蚕品种的质量对整个蚕茧产量、质量的影响都极为重要。由于我省夏秋气候较为恶劣,对夏秋用蚕品种要求较高,加之全省各地气候开差较大,对品种的要求有所不同,单一的品种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另一方面,从品种质量上看,我省夏秋用品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七”字号品种的年发种量不足1%甚至更少;夏芳×秋白及洞庭×碧波均系省外引进品种,很难在气候开差较大的四川各地遍地开花,生产上已反映出了两品种存在的部分问…  相似文献   

14.
sch基因在家蚕性别控制及单养雄蚕品种选育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朱勇  陈萍  赵天福  鲁成  向仲怀 《蚕业科学》2001,27(4):253-256
将伴性赤蚁基因导入经济性状优良的实用家蚕品种 ,育成单养雄蚕实用系统纯系夏sch、秋sch ,其经济性状基本达到实用水平。配制的夏芳×秋sch、秋白×夏sch为单养雄蚕杂交种 ,实验室和农村小区试验证明其茧丝质成绩明显优于对照 ,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并且可降低雄蚕品种的繁育成本。  相似文献   

15.
刘建荣 《四川蚕业》2010,38(2):13-15
家蚕普种生产中,由于使用数量变化、蚕种退库、或连纸未上浆和上浆不匀,通常在蚕种浴消时改制脱粒困难、损失较大。提早使用比重1.075的盐酸常温浸酸脱粒改制为散卵,常规保护和冷藏。提早常温改制的蚕种和常规处理的蚕种进行比较试验,蚕种试催孵化率均在97%以上,春季室内饲养万头蚕收茧量871×872品种达18.6?,比对照高1.09%,全茧量、茧层量试验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秋白×夏芳试验种经济指标均高于对照种;夏季饲养成绩871×872品种试验种除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高于对照,其余项目低于对照品种,但两处理间无明显差异,秋白×夏芳试验种所有项目均低于对照种,但差异不显著。常温改制普种可以减少蚕种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 夏芳×秋白是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育成的夏秋蚕品种。1994年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适宜于四川省、重庆市以及长江流域蚕区夏秋季饲养推广,截止1998年底,已累计在四川省、重庆市等地推广200万盒以上。 1 原种性状 1.1 秋白 日本系统二化性四眠夏秋用品种。卵色灰紫色,卵壳乳白,间有淡黄。春制一蛾产卵450—500粒,秋制种每蛾产卵400—450粒,  相似文献   

17.
2019年12月3日,夏秋用桑蚕品种"永中×丰白"通过河南省蚕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编号:豫蚕审字201901号)。夏秋用桑蚕品种"永中×丰白"杂交优势强,好养易繁,具有生命力强、抗高温多湿、产量高、茧丝质优良等优点。实验室饲养鉴定以现行夏秋用种两广二号为对照,"永中×丰白"五龄经过7:00d、全龄经过23.01d.  相似文献   

18.
2016年秋季,8字号品种繁育过程中遭遇100年难遇的持续高温天气,为了解该季高温天气对8字号品种健康性、经济性状的影响,2017年春季饲育871A、872A、872B第一小系2016年春制越年种及2016年秋制越年种,调查健康性和经济性状等指标,结果显示各品系健康性、经济性状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经过小区试验,夏芳×秋白比(苏_3·秋_3)×(苏_4·苏_12)在结茧率、万头蚕产茧量、全茧量、茧层率等成绩方面略优于苏字号.夏芳×秋白与黄鹤×朝霞的试验成绩,经方差分析,其结茧率、克蚁产茧量、万头蚕收茧量在品种间差异极其显著,全茧量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水平.中试成绩显示:无论是1994年秋还是1997年秋,夏芳×秋白的单产成绩大大优于(苏_3·秋_3)×(苏_1·苏_12),两年单产分别增产57.6%和46.1%.通过对中试控制点调查数据的方差分析,品种间和季节间的单产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尤其是品种间的差异大大超过了极显著水平.干茧的缫丝成绩是:夏芳×秋白的光折比(苏_3·秋_3)×(苏_4·苏_12)少8.05公斤,出丝率高3.19%.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明确湖南省现行主要家蚕品种的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性能及新材料创新效果,进行了HKC、C9K、7521改K、试抗、云竹1、东43、1501C改、秋丰B、7521、932、8535N、C9、芙蓉、菁松A、菁松B等15个中系品种资源,HKR、854BK、湘晖、7532、芙湘2、1504A、秋湘A、854B、7522、秋白B、皓月B、皓月A等12个日系品种资源,以及HKC×皓月B、皓月B×HKC、932·芙蓉×7532·湘晖(9·芙×7·湘)、7532·湘晖×932·芙蓉(7·湘×9·芙)、洞·庭×碧·波、碧·波×洞·庭、秋白×夏芳、湘晖×芙蓉、夏芳×秋白、明·光×湖·滨、芙蓉×湘晖、湖·滨×明·光等6对品种的12个杂交种组合对Bm NPV的抗性试验。分别用浓度为104、105、106、107、108、109个多角体/m L的家蚕血液型脓病多角体病毒溶液15μL均匀涂抹于3片直径2.5 cm的圆形桑叶的背面,于2龄饷食时用添毒桑叶饲喂家蚕,进行经口感染攻毒试验,调查各处理区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病率,计算各品种(杂交组合)的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表明:试验的家蚕品种对家蚕血液型脓病抗性存在显著差异;选育的新蚕品种HKC、HKR对Bm NPV的LC50均达109个多角体/m L,其LC50分别为3.54E+09、4.83E+09,它们与敏感品种菁松B(LC50为7.07E+05)、皓月B(LC50为6.64E+05)等的LC50相差约4个数量级;同一杂交种的正反交之间抗性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