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黏虫     
粘虫在昆虫分类上属于鳞翅目,夜蛾科,世界上通的名字是(Cirphis unipuncja Haw.)。在我国的土名很多,如粘虫、绵虫、吃榖虫、五色虫、五彩虫、玉彩虫、大麦虫、花条虫  相似文献   

2.
开展7种农药(氯虫苯甲酰胺、丁虫腈、甲氧虫酰肼、溴氰虫酰胺、丙溴磷、呋虫胺和苏云金杆菌)对茭白螟虫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农药中,氯虫苯甲酰胺、丁虫腈对茭白螟虫防效最佳,其次为甲氧虫酰肼、溴氰虫酰胺,再次为丙溴磷、呋虫胺和苏云金杆菌。经综合分析,推荐氯虫苯甲酰胺、丁虫腈、甲氧虫酰肼、苏云金杆菌作为防治茭白螟虫的首选药剂,施药适期为茭白螟虫卵孵高峰期至低龄幼虫期。  相似文献   

3.
采用唑虫酰胺、茚虫威、呋虫胺、联苯菊酯单剂和复配药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唑虫酰胺和呋虫胺的混剂的效果最好,防效均优于呋虫胺或唑虫酰胺单用,联苯菊酯与唑虫酰胺混用的防治效果优于联苯菊酯与茚虫威混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浸苗法,调查环氧虫啶等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室内不同龄期褐飞虱毒力,结果显示:5种新烟碱类化合物对褐飞虱成虫毒力水平最高,其余依次为5龄若虫、1龄若虫和2~4龄若虫.如吡虫啉对1~5龄若虫、雌虫和雄虫的LC50分别为15.61、23.76、22.92、21.64、15.31、8.04、6.72 mg/L.环氧虫啶对褐飞虱1、3、5龄若虫和雄虫毒力水平略好于噻虫嗪和烯啶虫胺,但差异不显著.环氧虫啶、噻虫嗪和烯啶虫胺对2、4龄若虫和雌虫毒力相当,但要显著好于噻虫嗪和烯啶虫胺.以1龄若虫为例,吡虫啉、哌虫啶、环氧虫啶、噻虫嗪和烯啶虫胺LC50分别为15.61、16.14、2.78、3.85、3.18 mg/L.根据以上结果建议环氧虫啶可作为轮换药剂,与噻虫嗪和烯啶虫胺等常用新烟类杀虫剂轮换使用,用于田间褐飞虱防控.  相似文献   

5.
在异小杆线虫LN2品系对麦叶蜂5龄幼虫的小规模敏感性试验基础上,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实验,利用时间-剂量-死亡率分析技术对生测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48 h该品系的LD50为1 840线虫/虫。在9 000线虫/虫、4 500线虫/虫、2 250线虫/虫、1 130线虫/虫、560线虫/虫、280线虫/虫6个浓度梯度的处理下,LT50依次为41、44、47、51、56和61 h。和几率分析技术相比,时间-剂量-死亡率分析兼顾时间效应与剂量效应,可以用于昆虫病原线虫毒力评价。  相似文献   

6.
蔬菜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蔬菜生产中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包括采用肥料治虫、诱虫板治虫、天敌治虫、生物农药治虫及植物源农药治虫。  相似文献   

7.
在室内测定了氟虫胺、多杀菌素、茚虫葳、噻虫嗪4种药剂不同有效成分含量的毒饵对红火蚁工蚁的毒力。结果表明:经过4种杀虫剂的21个处理后,红火蚁在7 d内除0.005%茚虫葳、0.4%氟虫胺、0.1%氟虫胺、0.01%氟虫胺、0.0075%噻虫嗪外,其他16个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均达100%。3 d后测得4种药剂的毒力效果强弱依次为:茚虫葳>多杀菌素>噻虫嗪>氟虫胺。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多种环境生物的安全性,测定了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嗪、呋虫胺对6种非靶标生物(日本鹌鹑、意大利工蜂、家蚕、斑马鱼、大型溞、赤子爱胜蚓)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吡虫啉对日本鹌鹑的急性经口毒性为高毒,噻虫嗪为中毒,烯啶虫胺、呋虫胺为低毒;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嗪、呋虫胺对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均为高毒;吡虫啉、噻虫嗪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为剧毒,烯啶虫胺、呋虫胺为高毒;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嗪、呋虫胺对斑马鱼和大型溞的毒性均为低毒;吡虫啉、烯啶虫胺、呋虫胺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均为中毒,噻虫嗪为低毒。  相似文献   

9.
在网室采用盆栽芥兰评价13种杀虫剂对广州地区烟粉虱实验种群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哒螨灵、螺虫乙酯对烟粉虱实验种群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可进一步开展田间小区药效评价试验;啶虫脒、阿维菌素、氟虫腈、丁烯氟虫腈、乙虫腈、溴虫腈、丁醚脲、氯虫苯甲酰胺、联苯菊酯、丁硫克百威、毒死蜱、呋虫胺和唑虫酰胺对烟粉虱实验种群控制效果较差或者一般.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活体杀灭鱼类单殖吸虫药物筛选及药效评价的方法。【方法】通过活体杀虫的方法,测试甲苯咪唑、吡喹酮对6种常见单殖吸虫(拟指环虫、坏鳃指环虫、中型指环虫、小鞘指环虫、鲢指环虫、伸展指环虫)的杀灭活性。首先用甲苯咪唑、吡喹酮、二硫氰基甲烷和氟甲砜霉素对试验鱼进行预处理,获得无虫鱼,以备感染试验用;然后对5种指环虫(坏鳃指环虫、中型指环虫、小鞘指环虫、鲢指环虫、伸展指环虫)进行纯化,再连同拟指环虫一并进行相应寄主感染试验,评价各种单殖吸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以聚集指数表示);最后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单殖吸虫进行活体保种试验,考察最佳的保种条件。【结果】自然条件下,寄生于金鱼的坏鳃指环虫、中型指环虫和寄生于欧洲鳗鲡的拟指环虫感染率均达到100%。药敏试验中,在相同质量浓度甲苯咪唑下,伸展指环虫、小鞘指环虫、坏鳃指环虫和鲢指环虫均比较敏感,在0.7mg/L时均被完全杀灭,中型指环虫和拟指环虫相对不敏感,在试验最高质量浓度0.8mg/L时仍未被完全杀灭,杀灭率分别为97.0%和90.5%;在相同质量浓度吡喹酮下,拟指环虫较其他5种指环虫更敏感,在2.2mg/L时即被完全杀灭,而中型指环虫、坏鳃指环虫、小鞘指环虫、鲢指环虫和伸展指环虫在试验最高质量浓度2.4mg/L时,仍未被完全杀灭,杀灭率分别为86.9%,82.7%,81.8%,81.4%和56.3%。感染试验中,拟指环虫对欧洲鳗鲡的感染率最高,达100%,聚集指数为5.9;其次是中型指环虫感染金鱼,感染率为97%,聚集指数为5.0。单殖吸虫保种试验表明,水温在20℃时各种单殖吸虫的感染率均能达到100%,且鱼的死亡率较低,是最佳的保种水温。【结论】选择体型小、价格低、易获得的金鱼及其寄生的中型指环虫作为药物筛选的指示生物,可进行杀灭鱼类单殖吸虫的药物筛选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和比较螺虫乙酯·氟吡呋喃酮、螺虫乙酯·噻虫啉、螺虫乙酯、噻虫啉、氟吡呋喃酮、艾美乐6种药剂对西瓜烟粉虱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噻虫啉480SC、螺虫乙酯·噻虫啉240SC防效较好,对若虫的防效比对成虫的防效要好,且持效期相对较长,对西瓜植株生长、果实发育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氟虫腈对小菜蛾3龄幼虫取食、化蛹、羽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了氟虫腈对小菜蛾3龄幼虫室内毒力的基础上,观察了氟虫腈对试虫取食、化蛹、羽化的影响。在所研究浓度下,氟虫腈对试虫存活个体、死亡个体的平均取食量都无明显影响,但0.20 mg/L氟虫腈处理过的试虫总取食量增加了22%,其余处理的总取食量都有所下降,12.50 mg/L氟虫腈处理过的试虫总取食量下降了70%。氟虫腈处理还会导致蛹重略有下降,推迟试虫平均化蛹时间,CK的平均化蛹时间为110 h,12.50 mg/L氟虫腈处理过的试虫平均化蛹时间为177.6 h,显著延长(P〈0.05)。  相似文献   

13.
不同投饵密度对卤虫高密度养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永岩  夏营顺  何碧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149-16153,16179
[目的]探讨一种用卤虫生物量百分比投饵进行卤虫高密度养殖的方法。[方法]用酵母作饵料,按卤虫体重的5%、7.5%、10.0%、12.5%比例投饵进行不换水卤虫高密度(1×104/L)养殖试验,研究不同投饵密度对卤虫高密度养殖透明度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5.0%卤虫生物量饵料密度组卤虫仅存活13 d,7.5%卤虫生物量饵料密度组卤虫仅存活14 d,10.0%卤虫生物量饵料密度以上组卤虫能存活至试验结束(17 d)。各饵料密度组间卤虫存活率随饵料密度增加而逐渐增加(P〈0.01)。卤虫体长随饵料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P〈0.01)。随着饵料密度的增加,卤虫体重逐渐增加。10.0%、12.5%卤虫生物量的投饵量为不换水卤虫高密度养殖可行饵料密度,12.5%卤虫生物量组比10.0%卤虫生物量组效果较好,但最终存活率和饵料系数均比10.0%组差。[结论]该研究为卤虫高密度养殖提供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防治甘蓝小菜蛾高效的农药及其用量,选用常见的6种杀虫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中,11.6%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5%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悬浮剂、25%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悬浮剂、60%呋虫胺·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3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小菜蛾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09、7.081、0.472、12.736、4.732、1.342 mg/L;田间防效试验中,药后7 d, 11.6%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稀释2 000倍和25%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稀释2 000倍的防效分别为92.82%和92.36%,与其他各处理具有显著差异(P<0.05),25%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悬浮剂稀释2 000倍的防效为80.89%,其他复配制剂对甘蓝小菜蛾的防效均较低。在甘蓝小菜蛾的防治中,优先推荐使用11.6%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25%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还可使用25%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悬浮剂2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5.
周超  张勇  梁超  马冲  杨丽娜  任宏 《农学学报》2023,13(12):34-38
为明确4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不同虫态草地贪夜蛾的敏感性,采用浸卵法、浸叶法、饲喂毒营养液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四氯虫酰胺、溴氰虫酰胺对草地贪夜蛾的卵、幼虫、成虫毒力。结果表明,4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均不影响卵的发育,但可以明显降低初孵幼虫存活率;四氯虫酰胺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毒力最高,LC50值为0.12 mg/L,其次是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分别为溴氰虫酰胺毒力的33.83、5.21、2.24倍;对成虫敏感性最高的是氯虫苯甲酰胺,为6.20 mg/L,其次是四氯虫酰胺、溴氰虫酰胺,氟苯虫酰胺敏感性最低,为25.96 mg/L。采用3种生测方法测定了不同虫态草地贪夜蛾对4种双酰胺类杀虫剂敏感性,可以为草地贪夜蛾的化学防治和抗性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丁烯氟虫腈、啶虫脒、杀虫单、烯啶虫胺4种单剂以及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杀虫单·啶虫脒3种复配剂对褐飞虱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药效。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单剂和3种复配剂对褐飞虱的毒力存在较大差异。单剂中以烯啶虫胺的毒力最高,啶虫脒和丁烯氟虫腈次之,杀虫单最低;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复配剂比例均为1∶4时,对褐飞虱毒力增效明显;杀虫单·啶虫脒复配剂比例为1∶5和1∶10时增效显著。田间药效结果表明,3种复配剂对褐飞虱的田间防效均高于70%,高用量时可以达到90%以上。3种复配剂以40%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EC用量最少,防效最高,40%丁烯氟虫腈·啶虫脒EC次之,与对照药剂相比,这两种复配剂均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而达到同样的防治效果,从而大大减少农药单剂在水稻上的残留量,44%杀虫单·啶虫脒SC用量较大,但从剂型的安全性和用药成本考虑,也是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丁烯氟虫腈、啶虫脒、杀虫单、烯啶虫胺4种单剂以及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杀虫单·啶虫脒3种复配剂对褐飞虱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药效。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单剂和3种复配剂对褐飞虱的毒力存在较大差异。单剂中以烯啶虫胺的毒力最高,啶虫脒和丁烯氟虫腈次之,杀虫单最低;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复配剂比例均为1∶4时,对褐飞虱毒力增效明显;杀虫单·啶虫脒复配剂比例为1∶5和1∶10时增效显著。田间药效结果表明,3种复配剂对褐飞虱的田间防效均高于70%,高用量时可以达到90%以上。3种复配剂以40%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EC用量最少,防效最高,40%丁烯氟虫腈·啶虫脒EC次之,与对照药剂相比,这两种复配剂均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而达到同样的防治效果,从而大大减少农药单剂在水稻上的残留量,44%杀虫单·啶虫脒SC用量较大,但从剂型的安全性和用药成本考虑,也是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无公害蔬菜防虫新技术,包括用肥治虫、用植物汁液治虫、以虫治虫和以网治虫,以为无公害蔬菜的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群落内近缘物种如何共存是群落生态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三门湾及邻近海域百陶箭虫(Sagitta bedoti)和肥胖箭虫(S. enflata)的共存格局仍未知。为阐明三门湾及邻近海域百陶箭虫和肥胖箭虫共存关系,根据三门湾及邻近海域百陶箭虫、肥胖箭虫及环境调查数据,利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s)分析了百陶箭虫、肥胖箭虫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零模型检验了百陶箭虫和肥胖箭虫之间的共存格局。结果表明:百陶箭虫分布与温度、桡足类密度和浮游植物密度显著相关,肥胖箭虫与温度、桡足类密度、水深和盐度显著相关。百陶箭虫和肥胖箭虫间四季Pianka实测值与模拟值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表明百陶箭虫和肥胖箭虫之间呈随机分布状态,竞争作用和生境过滤作用共同制约二者的分布。此外,百陶箭虫和肥胖箭虫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生态位的分化,而食物组成是否具有差异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溴氰虫酰胺、呋虫胺、氟啶虫胺腈、噻虫啉4种新型杀虫剂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室内毒力,为西花蓟马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药剂处理24 h后,10%溴氰虫酰胺OD、20%呋虫胺SG、50%氟啶虫胺腈WG和48%噻虫啉SC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LC50值分别为5.972、6.644、10.468和27.848 mg/L;药剂处理72 h后,10%溴氰虫酰胺OD、20%呋虫胺SG、50%氟啶虫胺腈WG和48%噻虫啉SC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LC50值分别为3.522、5.851、9.226和25.726 mg/L,溴氰虫酰胺的毒力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