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为改善杉木、橡胶木与榉木的铣削性能,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杉木、橡胶木和榉木在不同铣削方式和方向的切削力、表面质量、切屑形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切削力大小排序为榉木>橡胶木>杉木,螺旋铣削>锥形铣削>直齿铣削,切削方向X3>X2>X1,影响切削力的主效应顺序为铣削方式>木材种类>铣削方向。表面粗糙度Ra大小排序为榉木>橡胶木>杉木,直齿铣削>锥形铣削>螺旋铣削,X3>X2>X1,影响Ra的主效应顺序为木材种类>铣削方式>铣削方向。此外,根据已加工表面形貌特征,木材螺旋铣削后表面无明显崩边,锥形铣削后表面局部崩边,直齿铣削的表面有崩边和凹坑等异常损伤。木材直齿铣削的切屑形态为薄片状或长条状,螺旋铣削的切屑形态为螺旋状,锥形铣削的切屑形态为片状。家具材料进行粗加工时,建议采用直齿铣刀沿X1方向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2.
螺旋齿圆柱铣刀在高速切削木材时会出现崩刃和折断等现象,且小直径长铣刀此类问题尤为明显,为此对螺旋齿圆柱铣刀铣削加工时的运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建立螺旋齿圆柱铣刀的矩阵方程,获得铣刀铣削运动轨迹,并明确了铣削加工方式;利用ADAMS分析不同铣削参数对螺旋齿圆柱铣刀切入过程的影响,得到不同铣削参数下螺旋齿圆柱铣刀所受冲击载荷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运用ANSYS Workbench瞬态动力学分析,明确了铣削切入工件时螺旋齿圆柱铣刀的瞬时应力大小和分布情况,为螺旋圆柱铣削加工确定最佳铣削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用3种不同的刀具分别对大果紫檀红木进行铣削加工,研究在不同的切削深度(a_p)、不同转速(n)和不同进给速度(v_w)下铣削力的特点,并观察这3种不同加工参数下、不同刀具铣削后大果紫檀红木切屑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大果紫檀红木在3种刀具的铣削过程中,随着切削深度、进给速度的增加,刀具在X、Y、Z方向的力不断增加;随着转速的增加,X、Y、Z方向的力不断减小。因此为了提高大果紫檀红木的加工效率,应在增大切削深度与进给速度的情况下,同时提高转速来降低铣削过程的铣削力。研究铣削后大果紫檀红木的切屑形貌,发现切屑形貌主要受切削深度的影响,同时还与刀具的齿数有关,但受刀具材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遗传算法对5种理论生长方程的最优拟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北美林肯小区黄杉6个分期的数据,选择Logistic、Richards、Korf、Gompertz和Mitscherlich 5种生长方程建立胸径随年龄变化的生长模型.分别利用遗传算法和传统拟合方法确定参数,并对拟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遗传算法对于Richards和Korf方程的拟合精度要明显高于传统拟合方法,对于Logistic、Gompertz以及Mitscherlich方程的拟合精度几乎一致.通过将检验数据带入由遗传算法拟合的方程中,除拟合后不符合生物学意义的Korf方程外,发现由剩下4种方程计算得到的预测值与实际值无明显差异(P值均大于0.05).最终表明遗传算法对生长方程的最优拟合较传统拟合方法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该文基于自动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及未来1—30 d智能网格预报数据,应用积温物候模型提取基本温、起算日和活动积温阈值等参数,研究樱花冬季休眠期与活动积温的关系,并建立花期预报模型,对2020年宁波四明山樱花始花期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研究的花期预报模型预报樱花始花期提前7 d,中樱预测结果较实际观测值偏差3 d,预...  相似文献   

6.
张博  朱晟 《技术与市场》2022,(10):6-10+15
采用Lagioia改进的剪胀方程推导了塑性流动方向的张量表达式,同时基于非关联流动法则定义了加载方向的张量表达式,进而获得参考屈服面的方程式。基于下加载理论,建立了当前屈服面和参考屈服面的映射关系,完成本构模型的推导。通过拟合试验资料获得相应的模型参数,利用FORTRAN语言编制该模型的程序,并预测试验土料的变形规律,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较好吻合,表明本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超固结土的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刀具前角与切削厚度对木塑复合材料直角自由切削加工时切削力、切削温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采用直角自由切削方式,以3种不同因素水平设计12组试验,使用高速摄像机、压电测力仪、红外热成像仪分别进行切屑形态拍摄、切削力和切削区域温度的测定。结果表明:刀具前角与切削厚度会直接影响切削力、切削温度及表面粗糙度,且随着切削厚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形态的切屑。切削力、切削温度越大,表面粗糙度值也越大,即加工表面质量越差;切削力与切削温度越小,则加工表面质量越好。使用较小前角刀具加工较大切削厚度时,产生连续型切屑时的切削力、切削温度及表面粗糙度均大于使用较大前角刀具进行较小切削厚度加工时产生不连续型切屑时的值。因此,在木塑复合材料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粗加工时可选择大切削厚度快速切除多余材料,精加工时则采用较大刀具前角和较小切削厚度以获得更好的加工表面质量,提升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NUMECA软件不同的湍流方程,对小型高速轴流风机的设计工况下空气动力性能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代数方程、一方程、两方程、四方程湍流模型计算,获得了该风机性能预测结果。将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不同湍流模型下性能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实验为基础,研究实木地板榫槽铣削加工中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为不同切削工艺下加工参数的优化以及设置提供参考依据,达到提高加工质量、延长刀具寿命并用以指导生产的目的。【方法】以山毛榉材地板为试验材料,运用木材切削机理对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及切削宽度3个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采集切削过程中随着切削参数变化产生的切削力值,揭示在顺铣和逆铣方式下不同切削参数对实木地板榫槽铣削力的影响规律。【结果】在不同铣削方式下,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XYZ方向的切削力总体呈降低趋势;随着进给速度和切削宽度的增大呈现升高的趋势,顺铣加工时XYZ 3个方向的铣削力变化相比逆铣加工的波动趋势小,稳定性要好。通过对铣削力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可知R2(Fdown)=0.9490,R2(Fup)=0.8516,均接近1,回归效果显著,验证了铣削力模型的合理性。【结论】通过对比相同切削参数在不同工艺条件下产生的切削力变化,可知顺铣加工稳定性高于逆铣加工。  相似文献   

10.
MDF铣削过程中切屑流边界及扩散角的视频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CCD摄像技术,采集中密度纤维板(MDF)铣削过程中切屑流的高清晰图像。利用图像处理的最大类间方差法,确定所采集图像的阈值;利用该阈值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分割,得到切屑流的二值图像;基于八连通准则,对该二值图像中切屑流的边界进行搜索检测,求得切屑流边界线像素的位置坐标,确定切屑流边界线的位置;采用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边界线,确定切屑流的扩散角λ。结果表明:当铣削速度达到60m.s-1后,其扩散角λ存在明显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木工字梁的挠度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木工字梁的挠度进行了公式推导、试验、计算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剪切变形时,实测挠度值与预测挠度值非常接近;忽略剪切变形时,实测值和预测值相差非常大。理论和实测证明了在计算木工字梁挠度时剪切变形是不可忽略的。采用试验方法可以得到木工字梁的EI和K值,其可用于准确预测木工字梁的挠度,为木工字梁挠度计算和预测提供了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长白山林区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黑龙江长白山地区TM图像和143块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及野外调查补充样地数据,选择包括各波段灰度值、不同波段灰度值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组合(包括11种植被指数)、纹理信息以及环境因子在内的75个自变量,分别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黑龙江长白山林区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逐步回归法采用5个自变量所建模型平均拟合精度为76.5%,均方根误差为19.12t·hm-2,样地生物量真实值与预测值相关系数为0.5434;偏最小二乘回归法采用10个自变量所建模型平均拟合精度85.8%,均方根误差9.92t·hm-2,样地生物量真实值与预测值相关系数0.8603,偏最小二乘回归法要优于逐步回归法。利用建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计算得到黑龙江长白山2007生物量等级分布图,采用29个检验样本对反演结果进行检验,计算得到29个样本的平均预测精度为83.73%。  相似文献   

13.
李浩  曹平祥 《林业科学》2022,(11):149-159
【目的】采用硬质合金单齿柄铣刀铣削三聚氰胺浸渍纸贴面刨花板,对比不同铣削参数对刨花板铣削质量和铣削力的影响,为刨花板优质铣削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刀具前角、铣削线速度、铣削深度为自变量,设计单齿柄铣刀铣削试验,对比不同铣削参数的铣削结果,研究刀具前角、铣削线速度、铣削深度对刨花板铣削质量和铣削力的影响;采用回归分析确定各铣削参数的显著性,建立铣削过程中铣削力和表面粗糙度的数学模型,通过响应优化确立最佳铣削参数范围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1)刨花板铣削表面粗糙度随刀具转速增大而减小;2)铣削力随刀具前角增大而减小,随铣削线速度增大而减小,随铣削深度增加而增大;3)刀具前角、铣削线速度和铣削深度对切向铣削力和铣削质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刀具前角、铣削线速度和铣削深度的交互作用对切向铣削力和铣削表面粗糙度具有显著贡献;4)当刀具前角、铣削线速度、铣削深度分别为5°、9.42 m·s-1、1.5 mm时,可在保证铣削效率的基础上有效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能耗、提高表面质量。【结论】刀具前角、铣削线速度、铣削深度等铣削参数对刨花板铣削质量和铣削力均有一定影响,这些参数...  相似文献   

14.
针对塑性加工过程中的轴对称变形问题,提出了一种力学计算方法,论证了圆环坐标系的坐标变换法则和主要力学方程,然后将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条件下的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圆环坐标系计算空心挤压制品的挤压力,其理论上限解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5.
铣削参数对毛竹表面粗糙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的铣削实验,研究刀具前角、铣削深度、每齿进给量对其径向铣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刀具前角的增大,铣削表面粗糙度各项指标中,轮廓高度方向指标Ra、Rz、厨均有所增大,但增幅不明显;而轮廓峰谷间距有所下降.铣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各参数并无明显影响.每齿进给量Uz对铣削表面粗糙度高度方向指标影响不明显,Sm值与Uz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考虑齿轮时变啮合刚度、齿面间的摩擦力和齿侧间隙等非线性因素情况下,利用散体单元法建立齿轮耦合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DEM模型,给出计算方程和计算过程,为以后对整个复杂的多平行轴系统进行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7.
了解木材干燥过程中的水分迁移和热量传递规律有助于提高木材的干燥质量,改善干燥工艺,节约能源。以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为材料,建立能够较准确模拟木材干燥过程中含水率和温度分布变化的多尺度单元表征模型,模型由宏观尺度上3个耦合方程——2个水分扩散方程和1个热量平衡方程,以及微观尺度上的单个细胞水分迁移的平衡方程组成。解析模型的过程为:分析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有限元网格的生成、方程离散化、查找相应物性参数、MATLAB软件编程求解。最后通过试验分析验证了建立的多尺度模型的准确性:在80℃进行切片称质量法和容积密度法试验值和模拟值的比较,2种方法的试验值与模拟值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2种方法都可以反映出模拟值的准确性;切片称质量法P0.5,容积密度法P0.5,表明容积密度法与模型结果更加吻合。用容积密度法进行40,60和80℃下试材平均含水率的变化试验,比较试验结果和模拟值,两者吻合较好,证明多尺度单元表征模型可以反映出干燥的传热传质行为。  相似文献   

18.
基于强度折减理论,结合某在建高速公路重点试验路段填石路堤有无码砌边坡,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计算其水平位移变形值和边坡稳定性系数,结合现场边坡变形监测数据监测填石路堤的长期性能。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密度杨木刨花板、落叶松刨花板及不同厚度杨木、落叶松在不同方向的吸水厚度膨胀率进行追踪测试 ,然后进行回归拟合 ,结果表明 ,刨花板和木材的吸水厚度膨胀率方程与理论推导结果能很好的吻合 ,方程的数学形式都为 :TS(t) =a -be-t τ。由此得到刨花板的粘弹变形方程和胶接点破坏引起的变形方程的数学形式也与上式相同 ,对于机械吸附蠕变方程通过数学级数变换 ,也可得到相同的近似式。研究还表明用刨花板的吸水厚度膨胀率方程描述刨花板的尺寸稳定性 ,可得到该刨花板的最大吸水厚度膨胀率和衡量关于刨花板厚度膨胀速率的参数等信息 ,因此它更合理和实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纤维板铣削过程中切削速度和平均切削厚度对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行进给方向的切削分力Fx和垂直进给方向的切削分力Fy都会随着切削刃在工件中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切削分力Fx的最大值、切削分力Fy正值的最大值与负值的最小值的绝对值,以及表面粗糙度均随着平均切削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高速铣削时的切削分力Fx的最大值、切削分力Fy正值的最大值和负值的最小值的绝对值,以及表面粗糙度均小于低速铣削时;当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相同时,高速铣削时的平均切削厚度可大于低速铣削时。因此,高速铣削不仅可以提高加工效率,还可以改善表面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