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然界绝大多数生物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的数量大体保持着平衡,一般情况下家蚕的雌雄性比为1:1。但家蚕雌雄性别间的经济价值具有较大差异,每条雌蚕要产生300-800粒蚕卵,需将相当大的一部分营养用于制造蚕卵,因此雄蚕的蚕茧出丝率和担桑产丝量比雌蚕高15%-20%,且雄蚕体质强健、出丝量高、茧丝质量好,因而在丝茧育中人们希望专养雄蚕。另一方面,在蚕种繁育中又希望多养雌蚕,生产更多的蚕种。可见,生产目的不同,对蚕的性别要求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李涛  陈松  刘敏  田梅惠  刘增虎  杨海  董占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277-14278
[目的]了解吡咯类杀虫剂溴虫腈对家蚕不同性别的毒力差异。[方法]以家蚕卵色限性品种卵2为供试材料,采用浸叶法测定溴虫腈对家蚕雌、雄2~5龄起蚕的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溴虫腈对该品种雄蚕各龄期起蚕的LC50都高于同一龄期的雌起蚕,不同龄期中溴虫腈对3龄雌起蚕和雄起蚕的毒力最大,然后依次为2、4、5龄雌起蚕和雄起蚕。[结论]家蚕起蚕雌雄性别对溴虫腈的耐受性存在明显差异,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家蚕对溴虫腈的耐受性机理奠定了基础,也为指导蚕桑安全生产、专养雄蚕和防治鳞翅目害虫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广东现行家蚕品种的性别与茧质关系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全茧量雌蚕较雄蚕重,茧层量雌雄蚕大致相仿,茧层率雄蚕显著高于雌蚕,一茧丝长雄蚕较雌蚕长,茧丝纤度雄蚕较雌蚕细,解舒缫折雄蚕显著小于雌蚕,净度分数雄蚕明显高于雌蚕,解舒率两者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差异,此外蚕幼虫期(五龄期)经过,雄蚕较雌蚕短且生命力强。  相似文献   

4.
家蚕胚胎发育对高温干燥敏感性的表现及遗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蚕在胚胎发育期间,对30℃相对湿度60%的催青条件,品种间表现了不同的耐受性能力,耐受性能力强的品种,其孵化率为91.2%,弱的孵化率为24.08%,耐受性是属于一种遗传性状,普通蚕与催青热敏感性蚕品种杂交,其F1代杂种的蚕卵,用高温干燥条件催青,可控制雄蚕的孵化率在90%以上,而雌蛋的孵化率在9%以内,在高温的环境中,雌胚子较雄胚子对干燥敏感,雌胚子虽可发育至转青期,但几乎不能孵化,部分胚子形  相似文献   

5.
辛硫磷对家蚕雌雄个体的毒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家蚕性别和对辛硫磷农药的抗药性的关系,以家蚕卵色限性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浸叶法测定家蚕雌雄个体各龄期对辛硫磷农药的致死中浓度(LC50).结果表明,各龄雄蚕个体对辛硫磷的LC50均高于雌性个体,1~5龄的雄蚕LC50分别为:407.811、1 291.245、2 046.462、3 376.183、5 428.747 mg/L,分别是雌蚕的1.03、1.14、1.05、1.05、1.07倍.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家蚕的耐氟性机制以及耐氟性在不同性别蚕体间的差异,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材料,从5龄起蚕开始分雌、雄喂食清水和经200mg/kg NaF浸泡的新鲜桑叶,检测家蚕头部酶液中Na+-K+-ATPase的活性变化,研究发现:敏感品系734各组酶活随处理天数的不同而不同,对照组在第3天酶活达到最低,而添氟组酶活则在第2天出现最低值,从第3天开始添氟组酶活均高于对照组;雌、雄间酶活亦有差异,734雌蚕对照组各天的酶活均高于雄蚕对照组,平均活力为雄蚕的1.6倍,而添氟组雄蚕的Na+-K+-ATPase平均酶活为雌蚕的1.11倍.耐氟品种T6各组酶活及其随处理天数的变化趋势均与对照组较为一致;雌、雄间酶活都有差异,雌蚕对照组Na+-K+-ATPase平均酶活是雄蚕对照组的1.11倍,雌蚕添氟组Na+-K+-ATPase平均酶活是雄蚕添氟组的1.10倍.推测氟化物处理后耐氟家蚕品种仍然能够保持Na+-K+-ATPase活力水平,从而表现对氟化物的耐受性;添氟前后雌雄间的Na+-K+-ATPase活性差异在2个蚕品种间有所不同,可能暗示T6耐氟性的产生与雌蚕的解毒能力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7.
雌雄家蚕血液中的保护酶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五龄家蚕血液中的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岐化酶、羧酸酯酶活性,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羧酸酯酶的活性均为雄蚕大于雌蚕,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则为雌蚕大于雄蚕;比较分析血液中的羧酸酯酶同工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电泳扫描图谱,表明家蚕性别间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选育需求氨基酸含量的蚕品种,将不同品种的桑蚕蛹在化蛹后第7天统一取样,烘干粉碎,进行17种主要氨基酸含量检测。结果表明:不同蚕品种间氨基酸含量有明显差异,雄蛹氨基酸含量低于雌蛹,但桑蚕蛹中,含量最多的氨基酸均为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最少的均为蛋氨酸和胱氨酸。氨基酸评分雌蛹(84分)高于雄蛹(74分),限制性氨基酸种类分别为缬氨酸和亮氨酸。  相似文献   

9.
雄蚕相对于雌蚕,具有强健好养,叶丝转化率高,雄蚕茧丝纤度细偏差小,易缫制高品位生丝等优点。专养雄蚕对提高中国蚕丝的产量、质量具有很大的潜力,并且符合丝绸制品向高档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提升中国丝制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目前,中国比较成熟的雄蚕技术是利用平衡致死系来达到专养雄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用连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家蚕血液中超氧物岐化酶活性的结果表明,家蚕血液中超氧物岐化酶活性不仅在品种间存在差异,而且在同一品种的雌雄体间亦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发育期其血液中超氧物岐化酶的活性和同功酶均有差异.幼虫期同一品种雄蚕血液中超氧物岐化酶活性高于同一生长期的雌蚕,五龄蚕超氧物岐化酶活性低于四龄蚕.幼虫期与蛹期超氧物岐化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出活性谱带亦不相同,幼虫期多为一条活性带,且活性带峰值是雄蚕高于雌蚕;而蛹期有的品种出现两条活性带,其峰值则显示出雌蚕高于雄蚕  相似文献   

11.
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进行雄蚕品种选育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雄蚕生命力较雌蚕强,食桑少,叶丝转化率和茧层率高,雄蚕丝的纤度细,丝质优,容易缫制高品位的生丝.专养雄蚕是蚕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控制蚕的性别以实现专养雄蚕是一项高新技术,已达到实用化水平.本文在总结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进行雄蚕品种选育的方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有助于科研工作者在该领域内积极地进行探索和交流.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家蚕胚胎发育后期雌雄卵可溶性蛋白质组分的差异,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对家蚕卵色限性品种‘W-1’己3期蚕卵可溶性蛋白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雄卵(淡黄色)和雌卵(褐色)分别检测到317和335个斑点,能互相匹配的蛋白点273对,其中雄卵特异斑点44个,雌卵特异斑点62个。结果表明:雌雄蚕卵可溶性蛋白质组分存在差异。对特征蛋白进行了基质辅助质量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分析,已鉴定的蛋白包括未知的角蛋白、原肌球蛋白同源体5、Sqd基因编码的RNA结合蛋白、转胶蛋白、热激蛋白20.4和原肌球蛋白1。进一步说明性别对胚胎器官和组织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雄蚕相对于雌蚕,具有强健好养、叶丝转化率高、雄蚕丝纤度细偏差小、易缫制高品位生丝等优点.专养雄蚕对提高中国蚕丝的质量和产量都具有很大的作用,并且符合丝绸制品向高档化发展的要求,有助于提升中国丝绸制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将会成为未来蚕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雄蚕轻简化饲养对比试验及种茧调查成绩、丝质成绩,并针对蚕雄蛾开发汇总了国内研究方向及山西省雄蚕蛾的开发现状,以期促进蚕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拓展家蚕的食用化及药用化等特殊用途,推动特殊用途蚕品种的选育进程,对20个普通强健性家蚕品种进行17种主要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总量检测,研究不同强健性家蚕品种间氨基酸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春季雌、雄蚕蛹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40.1%和32.8%,秋季为46.6%和36.3%;强健性蚕品种雌雄蛹氨基酸总量秋期差距较大,基本上都超过10.0%;不同品种间17种氨基酸含量及总含量各不相同,组氨酸含量变化幅度较大而苏氨酸较小;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较高,而胱氨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相对较低;氨基酸总含量雌蛹高于雄蛹,同品种不同季节饲养,氨基酸总量和绝大多数种类的氨基酸秋季高于春季。  相似文献   

16.
1.防煤气中毒。在蚕室内因使用煤炉而产生的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会引起蚕卵和小蚕中毒。可采用炕床育蚕和电热加温等方法,避免蚕室内产生有毒气体;如用煤炉,一定要安装排气管,定时换气;发现蚕卵或小蚕有中毒现象,应及时给蚕室通风换气,并把蚕卵或小蚕移到空气流通处,以缓解其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17.
散卵蚕种再固定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位面积(1 cm2)连纸上粘附蚕卵数量平均为96.02粒,不同蚕品种、生产单位对蚕卵粘附数量影响较大,正交蚕种比反交蚕种粘附蚕卵数量略小,而生产季节影响很轻微。建议每张蚕种需要的蚕连纸面积为266 cm2。  相似文献   

18.
<正>为害特点以幼虫危害,可造成玉米花叶、折雄、折秆、雌穗发育不良、籽粒霉烂而导致减产。初孵幼虫群居于玉米心叶喇叭口处或嫩叶上取食叶片表皮及叶肉后即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使被害叶呈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称为花叶;雄穗抽出后,又蛀入茎秆,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长出后,大量幼虫到雌穗上为害籽粒或蛀入雌穗及其附近各节,食害髓部破坏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雌穗发育不良,千粒重降  相似文献   

19.
贵蚕5号催青标准与孵化收蚁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掌握贵蚕5号蚕种催青标准、催青期各胚子发育阶段应注意事项,蚕卵孵化及收蚁关键技术。[方法]以贵蚕5号正反交蚕种为材料,以洞庭碧波为对照种,按常规品种催青标准进行催青,在全过程中注重观察蚕卵发育各期情况,蚕卵发育至戊3胚子、点青、转青整齐度及孵化整齐度等,研究催青标准与蚕卵孵化及收蚁关键。[结果]该品种的催青标准除按常规品种催青标准进行外,注重严格戊3胚子后补充感光时间和孵化时感光时间,否则可能影响蚕卵孵化率。[结论]贵蚕5号是可按常规催青标准催青的春秋兼用蚕品种。  相似文献   

20.
成春到 《新农村》2003,(10):17-17
蚕卵催青期和小蚕1-2龄期,蚕室温度低,需进行加温。如果加温使用煤制品,产生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易引起蚕卵和小蚕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