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建立了快速、简便、微量、高特异性的检测鸡克雷伯氏杆菌病玻片凝集试验。测得最适凝集原最适凝集原量为50亿个菌/毫升,用来检测鸡克雷伯氏杆菌标准株和分离株的兔、抗血清效价分别为256-512(标准株)、512-1024(分离株)。临169分水岭分鸡粪样,825份鸡血清,阳性率分别为28.40%(48/169)、29.45(243/825),而用细菌分离生化鉴定鸡粪阳性率为29.59(50/169)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盆栽单株种植方式,对甘肃境内11个不同生境野生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的根茎扩展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筛选出根茎扩展能力强的材料。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草地早熟禾(肃南)单株分蘖数最多;草地早熟禾(榆中)根茎扩展距离、地上植物量、根茎植物量、根茎直径、根茎体积和根茎表面积最大,茎节最长;午夜草地早熟禾单株覆盖面积最大、根茎数量最多。地上扩展性与地下扩展性成显著正相关;根茎综合扩展性强弱依次为:草地早熟禾(榆中) > 午夜草地早熟禾 > 草地早熟禾(秦州) > 草地早熟禾(肃南) > 草地早熟禾(清水) > 草地早熟禾(灵台) > 草地早熟禾(渭源) > 草地早熟禾(康乐) > 草地早熟禾(西和) > 草地早熟禾(天祝) > 草地早熟禾(夏河) > 草地早熟禾(安定)。  相似文献   

3.
施磷水平对青引1号燕麦饲草产量和蛋白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引1号燕麦采用不同施磷处理,探讨不同施磷对其饲草产量和蛋白产量的影响,找出最佳的施磷量,为青海省燕麦饲草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青引1号燕麦在不同施磷处理下,总分蘖数、株高无显著变化。在施磷量90kg/hm^2时有最大有效分蘖数(2.00个/蘖),在施磷75kg/hm^2时有最大茎粗(0.584cm)。青引1号燕麦在施磷量60kg/hm^2,乳熟期收获时可获得较高的饲草产量(29855.0kg/hm^2)。青引1号燕麦在施磷量75kg/hm^2,开花期收获可获得较高的蛋白产量(2177.2kg/hm^2)。各时期饲草产量和蛋白产量(Y)与施磷量(P)的数量关系均可用Y=a+bp+cP^2表示。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对2-3月龄性未成熟的小母猪卵巢中卵泡发育,卵泡闭锁以及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就其注射PMSG后24,48,72,96h卵巢中各类卵泡数量,颗粒细胞凋亡比例及外周血浆中类固醇激素水平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未注射PMSG前,性未成熟小母猪卵巢表面卵泡总数(10.5个/卵巢)及各类卵泡数(小卵泡9个/卵巢,中等卵泡数1.5个/卵巢)均较少;注射PMSG后24h,小卵泡数(24个/卵巢),中等卵泡数(6.5个/卵巢)和大卵泡数(1.5个/卵巢)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多;至注射PMSG后96h,小卵泡(4.5个/卵巢)和中等卵泡数(1.5个/卵巢)均明显减少,但大卵泡数量仍较多(4.5个/卵巢)。(2)未注射PMSG前,性未成熟小母猪中类卵泡中的颗粒细胞凋亡比例均较高,小卵泡和中等卵泡分别为24.8%和34.4%;注射PMSG事24h,颗粒细胞凋亡比例显著降低(P<0.05),小卵泡和中等卵泡分别为10.7%和13.7%,至PMSG事72h,小卵泡和中等卵泡的颗粒细胞凋亡比例开始显著升高(P<0.05),而大卵泡在出现后颗粒细胞凋亡比例较低且无较大波动。(2)在未注射PMSG前,血清中的雌二醇含量仅为15.3ng/L,孕酮则由于含量大低而未能检测到;在注射PMSG后,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均升高,雌二醇在注射PMSG后72h时达最高值59.2ng/L,孕酮在注射PMSG后48h出现最高值1.7 μg/L。以上结果表明,在性未成熟的2-3月龄小母猪,卵泡颗粒细胞凋亡比例很高,导致卵巢表面各类卵泡数量均较少,血清类固醇激素水平也很低,而PMSG可在其尚未建立起自身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激素调节机制情况,显著抑制颗粒细胞亡,从而抑制卵泡的闭锁,促进卵泡的发育,并进而提高血清中类固醇激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对1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A/Chick/Shandong/6/96(H9N2)进行了全病毒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8个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皆与1994年分离株A/Chicken/Beijing/1/94(H92)具有很高的同源性(96.0%-98.6%);推导其血凝素(HA)裂解位点处的氨基酸序列为A-R-S-S-R,完全符合H9 AIV欧亚分支中的类A/Chicken/Beijing/1/94亚分支的特征;虽然其神经氨酸酶(NA)基因与A/Rhicken/Beijing/1/94(H9N2)相比,出现了9个核苷酸的缺失,然而其同源性仍然较高,为97.3%;而与欧亚分支中的类A/Chicken/Korea/323/96和类A/Quail/HongKong/G1/97亚分支的同源性却相对较低,分别为92.0%和84.2%;其它基因的比较情况也大体相近。提示该毒株是由1994年分离株进化而来,在遗传演化上属于H9亚型流感病毒欧亚分支中的类/A/Chicken/Beijing/1/94(H9N2)亚分支。  相似文献   

6.
以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浙江分离株(ZJ2000)基因组RNA为模板,采用Long-accurate RT-PCR(LA-PCR)一步法扩增并克隆了IBDV ZJ2000株基因组A节段全长c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克隆的A节段全长共3259个核苷酸,包括5'、3'端的非编码区(NCRs)和2个部分重叠的开放阅读框(ORF1和ORF2),与参比的血清1型毒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5.2%-99.2%。二级结构预测表明,在5'-NCRs存在1个大型的茎环发夹结构。ORF2编码145个氨基酸的VP5,与参比毒株的同源性高达98.6%-100%。ORF1编码1012个氨基酸的VP2/VP4/VP3,在氨基酸水平上VP2、VP3、VP4与参比毒株的同源性分别达到94.9%-98.8、96.1%-98.5%、97.1%-99.2%。ZJ2000共有14-38氨基酸的替代,其中特有氨基酸6个,变异大多数集中在VP2高变区,突变率达2.9%-11%。第2个小亲水区内280位氨基酸由S替代了N、290位M替代了L。这2个突变可能与IBDV的抗原性有关。VP2-VP4剪切位点附近511和540位氨基酸的变异可能使ZJ2000株的毒力增强。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ZJ2000与欧洲Cu-1株、P2株、CEF94株和中国Harbin株的有关最近,而与欧洲、香港、日本的超强毒株和美国的变异株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7.
不同土壤田间含水量对紫云英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置5个不同的田间含水量(25%~30%,50%~55%,75%~80%,95%~100%田间持水量和浸水)研究紫云英生长及生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结果表明,75% ~80% 田间持水量下植株生长最好,株高、茎粗、叶面积、生物量等都优于其他处理,且植株的养分含量及其积累量也最高,是适合紫云英幼苗生长的最佳土壤田间含水量;与75%~80%田间持水量处理相比,25%~30%田间持水量和浸水处理下,SOD、POD、CAT 和MDA 含量均明显上升,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小荧光产量(Fo)上升,最大荧光产量(Fm)、可变荧光产量(Fv)、Fv/Fm 和Fv/Fo均下降,表明植株受到逆境胁迫,生物量和养分含量显著下降,养分积累量明显减少,不利于紫云英幼苗生长;而50%~55%,75%~80%和95%~100%田间持水量3个处理的植株叶片SOD、POD、CAT、MDA 分别为12.0,11.0,15.6U/(mg蛋白·min),673,668,725U/(mg蛋白·min),2.08,1.77,2.07U/(mg蛋白·min)和14.21,12.41,15.32mmol/g,处理间未出现明显的差异,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分别为0.828,0.837,0.826,也未出现明显的差异,说明在50%~100%的田间持水量条件下,紫云英幼苗能够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8.
只用9m我国龙眼品种资源、栽培技术及生理研究的进展l张青叶,采风林…(福建省厦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厦门3614P)//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9,28(2).-157~162NX1371龙眼鬼帚病的发生与防治l陈景耀(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福州350013)//闽东农业科技.-19D,(2)..32(下转36页)ffX)372乐斯本等农药防冶龙眼角须木虱的效果/何承苗,柳丛礼(宁德地区农校355000)//福建农业科技.19N,(3).·18~19gN)M3龙眼配方施肥时座果与长梢的影响/陈锦铭,黄书双…(福建省农资集团公司福州350001)}福建果树.-lqD,(2…  相似文献   

9.
以RT-PCR方法对河南省洛阳地区2000-2002年分别从IBD发病蛋鸡和乌鸡鸡群中分离到的5株和4株IB-DV进行了VP2高变区基因的扩增、克隆和测序。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9株IBDV中有4处氨基酸发生了变化,即320位的Gln/His。349位的Val/Ile.375住的Pro/Ser和381位的Lys/Arg。这些氨基酸的变化,不符合变异株的特征。核苷酸序列变化主要表现在同义密码子的置换。分别将分离于蛋鸡和乌鸡的各3个毒株交叉感染乌鸡和蛋鸡鸡胚,盲传7代后取尿囊腔绒毛膜分离病毒进行VP2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IBDV VP2基因高变区某些氨基酸同义密码子在蛋鸡和乌鸡细胞中的选择上有偏嗜性。主要表现在第1亲水区220位的Tyr(TAC/TAT);224、360、393住的Gly(GGA/GGG);260及420位的Thr(ACC/ACT。ACA/ACT);271住的Val(GTA/GTG);279位的Asp(GAc/GAT);305位的Ile(ATC/ATA)及328位的Ser(TCA/TCG)。病毒在不同品种宿主中对同义密码子使用的偏嗜性,可能是导致蛋鸡和乌鸡对IBDV易感性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可能是病毒变异及新毒株产生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NX)221四川8个批粑品种染色体变异研究/梁国鲁,任振川…(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重庆44:X),-IO)园艺学报.-lop,26Q).-71-769X)222GA和CPPU对批把无核果品质量的影响/张谷雄,康丽雪…(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南京Zlops)/果树科学.-lop,,16).-55-59psX)ZH解放钟批把北引栽培试验初报/郭春秋,邓学金…(常德高等专科学校常德415003)//湖南农业科学.-lop/刀.-32-33yX)224批把低产国改造技术l龚洁强,赵淑敏(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林业特产局318020),放一敏{渐江柑桔.-lop,16().-33-3…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禾本科饲草的生产性能,试验选用20种一年生禾本科饲草材料,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试验地进行田间种植,对其生产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丹草Late BMR、大力士以及苏丹草的PACF8421和健宝4个品种(品系)未能完成其生育期;青贮玉米的株高最高,与其他品种差异极显著(P<0.01),苏丹草中农26837的株高最低,只有191 cm;高丹草中Enorma和Bra-sero的分蘖能力最强,单株分蘖数分别为37.00,31.50个/株,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高丹草Big Kahuma的鲜草产量高,抗倒伏能力和抗病性均较强。苏丹草中Enorma的分蘖能力最强,茎叶比最小,抗病性最强。综合比较,在20种饲草品种中高丹草Big Kahuma和苏丹草Enorma宜作为黑龙江地区青饲、青贮的禾本科饲草品种。  相似文献   

12.
松嫩平原野大麦种群可塑性生长及密度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杨允菲  卢欣石 《草地学报》2004,12(2):87-90,119
松嫩平原野大麦种群数量特征的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籽实乳熟~成熟期,野大麦种群尚未达到环境最大容纳量,其生物量随种群密度增加呈极显著增长;营养蘖可塑性大于生殖蘖,生殖蘖生产力约是营养蘖的1.3倍;种群抽穗率有较大的变异度;分蘖株的生长已经受到种群密度的调节,分蘖株单蘖重与种群密度和营养蘖密度,以及营养蘖、生殖蘖单蘖重与种群密度间均为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河南省秋播燕麦的越冬情况和生产性能,本试验秋播21个燕麦品种,对其越冬率、分蘖情况等农艺性状及干草产量、抗倒伏性、营养品质进行测定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秋播燕麦品种越冬率为33%~86%,其中有13个品种越冬率在60%以上。秋播的燕麦分蘖能力较强,越冬前和越冬后为2次分蘖高峰期,且越冬前分蘖为有效分蘖。各品种株高为1.04~1.42 m,‘太阳神’的株高最高;干草产量为9.95~18.69 t·hm-2,‘贝勒’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干草产量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干草产量与分蘖等指标无显著相关性关系。对各品种营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可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营养品质进行量化评分。综合抗倒伏性、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综合评价表明,‘贝勒’‘牧王’和‘贝勒2’得分较高,适宜在河南省及黄淮海平原进行秋播推广。  相似文献   

14.
2个香根草品种苗期生长与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玉红  刘金祥  文军 《草业科学》2007,24(12):94-98
对Sunshine和Wild 2个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品种苗期的生长速度、分蘖动态及光合作用对光和CO2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株高及日增长速度存在极显著差异,Sunshine生长慢、Wild生长快;品种间不同时间段的分蘖数及总分蘖数存在极显著差异,Wild分蘖高峰期在6月下旬,Sunshine在7月中旬.通过对不同密度小区香根草分蘖数量相关性分析,发现总分蘖数量与密度呈指数函数形式相关,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2个品种光饱和点比较接近,Wild略高于Sunshine,光补偿点Wild明显低于Sunshine,光饱和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Sunshine均低于Wild,因此Sunshine利用光能的效率低于Wild,CO2饱和点Sunshine高于Wild,CO2补偿点Wild高于Sunshine.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合宁夏雨养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于2021年在宁夏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10个燕麦品种进行适应性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成分等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燕麦品种均能完成生育期,其中‘禾王’的株高、叶茎比、分蘖数和干草产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16.98 cm,0.47,2.74个·株-1和8 100.25 kg·hm-2;‘禾王’、‘喜韵’和‘摄政王’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其中‘禾王’粗蛋白含量最高,达11.29%;‘禾王’相对饲喂价值为117.21,与‘克劳沃’和‘挑战者’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燕麦品种(P<0.05)。通过对供试燕麦进行抗蚜评价,发现中抗品种为‘摄政王’和‘进口甜燕’,低抗品种是‘甜燕70’、‘喜韵’、‘甜燕1号’和‘固原当地燕麦’,低感品种是‘莫妮卡’、‘克劳沃’和‘挑战者’,中感品种是‘禾王’。经主成分(PCA)综合分析得出,‘禾王’、‘喜韵’和‘摄政王’较其他燕麦品种更适宜在宁夏雨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燕麦Avena sativa拔节期喷施1%的矮状素和10%乙烯利,研究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燕麦品种株高、节间长度、分蘖成穗、产草量和种子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壮素处理后,燕麦株高比对照降低了10~12 cm;品种4628基部节间受影响最大,矮壮素和乙烯利处理后其倒四节间长度有显著下降,仅为对照的58.2%和64.8%.矮壮素和乙烯利处理下燕麦干草和鲜干比变化也比较大,不同品种对2种调节剂的反应不同.喷施生长调节剂后燕麦成穗有显著增加,但穗长、穗粒数有减少的趋势,对千粒重也有影响;种子产量有所增加.3个品种中以4628进行矮壮素处理的效果较好,有效穗数和产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有些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能为宿主植物带来抗病虫害、抗旱、促进苗期生长和分蘖等性能。研究利用种子中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含菌率不同的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野生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进行了室内发芽试验、室外和人工气候箱内的盆栽试验以及室内外蚜虫接种试验,调查了内生真菌对其宿主苗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发现种子含菌率比较高的苇状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分蘖多,幼苗抗虫性明显提高;种子含菌率比较高的鹅观草发芽率高,出苗整齐,生长快,分蘖多,但幼苗无明显的抗虫性。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了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在农业上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松嫩平原野古草无性系种群的营养繁殖特征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野古草是典型的无怀系禾草,分蘖节存活时间最多为4a。割草场和放牧场野古草无性系种群的分蘖株为增长型的年龄结构;放牧能增加2、3龄分蘖株的形成与存活;野古草无性系种群1龄级分蘖株的生产力明显高于2龄级;割草场和放牧场的野古草无性系潜在种群均于增长的年龄结构。以硌潜在种群的数量估计,割草场将保护翌年群落的优势种地位和作用;放牧场具有向优势和演替的潜在趋势。  相似文献   

19.
行距对“川草2号”老芒麦生殖枝及种子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30,45,60,75,90 cm五个行距下,老芒麦枝条性状、花序性状、种子产量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行距首先通过对分蘖数、生殖枝比例、生殖枝数/m2、生殖枝高度、生殖枝直径等有极显著影响,继而造成穗柄长、穗柄直径、穗轴长、小穗数/生殖枝、小花数/生殖枝等差异极显著,最终导致结实率、表现种子产量与实际种子产量的差异;单位面积小花总数、潜在种子产量受行距影响不大且趋于稳定;偏相关分析说明,在行距恒定时,株高是影响结实率的主要因素,花穗柄长度反映小穗数/生殖枝、种子数/生殖枝与实际种子产量,可通过株高与花穗柄长度预测结实率与种子产量;千粒重与其他参数相关性低,是相对稳定的种子性状;行距60 cm时,潜在种子产量、表现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最高,适宜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光敏型高丹草复种穴播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光敏型高丹草夏播复种的高效栽培模式,在陇东旱塬麦茬后用免耕露地、翻耕露地和翻耕覆膜3种穴播方式复种了海牛、BJM和大卡(褐色中脉、BMR)3个光敏型高丹草品种,观察比较了各品种的物候期和农艺性状,测定分析了不同品种和穴播方式下刈割1茬和2茬的草产量。结果表明,在刈割1茬(早霜前1周刈割)条件下,各品种间在株高、茎粗、节间数、叶片数、单株鲜重、单株叶重、单株茎重和分蘖数性状上差异极显著(P<0.01),穴播方式对各品种株高和节间数影响显著(P<0.05),对叶片数、单株鲜重、单株叶重、单株茎重和分蘖数影响极显著(P<0.01),品种和穴播方式互作仅对单株叶重影响显著(P<0.05)。以65%含水量标准鲜草产量为指标,3个品种刈割1茬的产量均高于刈割2茬之和的产量,前者平均产草量是后者的3.21倍;品种在刈割2茬第1次、第2次和两次之和的产量之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刈割1茬的产量间差异显著(P<0.05);穴播方式间刈割1茬、刈割2茬第1次和两次之和的产量均差异极显著(P<0.01);品种和穴播互作对刈割1茬、刈割2茬第1次和2次之和的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在刈割1茬时,3个品种的标准鲜草产量表现为翻耕覆膜比免耕露地平均增产62.21%、比翻耕露地增产36.45%、翻耕露地比免耕露地增产21.08%。在本试验条件下,在陇东旱塬地区麦茬后夏播复种高丹草以翻耕覆膜穴播、刈割1茬(早霜前1周刈割)和BJM 品种相组合的生产模式为最优;但种植者如选择多次刈割,则以海牛品种结合翻耕覆膜穴播的种植模式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